03.02 如何看待國防部宣佈遼寧艦初步具備體系作戰能力?

邱名幸子


從新中國成立開始,“中國航母夢!”一直是中國人的追逐目標!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海軍被稱作是“快艇近岸防禦”,剛剛從蘇聯手上和敵人手裡奪來一些水面船隻和潛艇,發展起步可謂是“百廢待興”!

記住一個將軍的名字:劉華清!

1970年,劉華清上將提出《關於建造航母的初步意見》,先開中國航母夢的篇章!

1970年5月27日,劉華清上將組織會議,首次確認中國發展航母的重要方向和型號,航空母艦研製代號為“707工程”,當時看來,這是中國最高機密。

1970年9月28日,海軍造船工業小組確定,將在1972年之前完成前期研製設計,確立中國航母的建造時間將定在1973年,但由於種種時代原因,中國航母項目戛然而止。

1980年6月,劉華清上將代表中國海軍訪問美國,先後參觀了美國海軍小鷹號航母和突擊者號航母,這是中國海軍人第一次見到真正的現代航空母艦。

中國航母開端從拆航母開始

1985年,澳大利墨爾本號航母賣給中國拆除廢鐵,海軍裝備研究中心專門派出30名研究人員前往進行考察,中國可以說這才第一次用手觸碰航母。

瓦良格號航母開啟中國海軍新篇章

1995年5月,得知烏克蘭準備出售瓦良格號航母后,劉華清上將立即提出相關計劃,中船重工總經理黃平濤首次前往烏克蘭考察,不久後中國確定瓦良格號的購買價值。

1998年,創律集團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瓦良格號航母,雖然是以建造海上旅遊項目為名,但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擁有航空母艦!

1999年,中國公司開始拖著瓦良格這艘鏽跡斑斑的半成品開始了漫長的歸國旅程,當時土耳其控制了博斯普魯斯海峽在,土耳其政府強行攔下中國瓦良格號航母,要求駕駛員撤回黑海!


2001年8月,土耳其同意瓦良格號經過土耳其海峽,這時候瓦良格已經在黑海的水裡泡了13個月之久!土耳其提出20億美元的“過路費”!

最終2002年3月,瓦良格號駛入大連;2011年8月,瓦良格號首次試航;2012年瓦良格號航母正式更名為“中國海軍遼寧艦”,這是中國海軍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艦!

2013年遼寧號具備初步戰鬥力,為中國下一艘國產航母打下堅實基礎!

001A國產航母:中國人也可以造航母!

2017年4月26日,001A國產航母首次以海軍塗裝正式亮相!

2018年5月13日,國產001號航母再次出海試航,5月18日完成首次海上試驗任務。


中國不會停止“航母夢”的步伐!中國夢將與中國海軍一起星辰大海!


迷彩先生


遼寧艦剛服役時,官方稱其主要任務是科研試驗和訓練,很多人就將其認為是訓練航母,不能用於作戰。其實,官方在當時的這種說法並沒有什麼問題,我國在遼寧艦之前從未有過航母,對於航母的運用都要通過遼寧艦來摸索,所以遼寧艦充當海上探路者角色。在最初幾年,遼寧艦主要進行的就是艦載機的調度、起降訓練以及艦載子系統的性能檢驗等等,當這些都摸索和掌握之後,開始進行戰術訓練,包括實際使用武器、全甲板攻擊、編隊作戰等,逐步變身為能夠打仗的航母。

在今年4月,遼寧艦編隊在西太進行的實戰化演練,就是對航母編隊作戰能力的一次綜合性考核。為此,我國還專門組織岸基航空兵力與遼寧艦編隊進行背靠背對抗演練。國防部發言所稱的遼寧艦初步具備體系作戰能力,也是在這次西太演練之後一個多月才做出的,也可以說是對遼寧艦編隊演練結果的總結。現在的遼寧艦編隊只要接到命令,就可以拉出去作戰。

當然,作為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還是要繼續承擔訓練任務,比如說第二艘航母的艦載機飛行員培訓就要在遼寧艦上進行。(S)


聯合防務



5月31日,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宣佈的消息令每一名中國人為之振奮:我國遼寧艦初步具備體系作戰能力。這意味著我國海軍力量又進一步取得了跨越式發展,體系作戰能力得到增強,意味著我們離實現強國夢、強軍夢有進了一步。

然而,遼寧艦從當初的幾乎被廢棄的瓦良格號到現在以其6萬噸的排水量和最多34架殲15固定翼艦載機的載機量位居世界航母戰力前列,經歷了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遼寧艦“成長”的辛酸史。

1982年,蘇聯決定製造第三代航母,第一艘航母就是現在的“庫茲涅佐夫號”,第二年開始建造第二艘航母,即瓦良格號。這兩艘航母當時都是由烏克蘭聯盟共和國的“黑海造船廠”承建。然而,隨著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烏克蘭宣佈獨立,瓦良格號被劃歸烏克蘭,但在名義上仍在俄羅斯海軍戰鬥編成中。由於烏克蘭經濟狀況並不樂觀,瓦良格號的建造就被中止了。

此後的一段時間,俄羅斯和烏克蘭曾多次對瓦良格號的歸屬問題進行磋商,1995年,瓦良格號完全成為了烏克蘭的財產。 烏克蘭無力再建瓦良格號,於是決定出售給中國。但由於美國的干涉,瓦良格號上的艦載武器裝備被全部拆卸,賣給中國的只是一個“空殼子”。1999年7月,瓦良格號在拖船的牽引下離開烏克蘭黑船廠,駛向中國。在經歷了美國的多次阻撓,經歷了艱辛的回國航程後,瓦良格號於2002年3月3日終於抵達大連港,此時的瓦良格號已是“千瘡百孔”,動力系統、電子系統、偵察系統等通通已被拆除。 瓦良格號到達中國後,2005年4月起,開始了其漫長的改建過程,2012年由瓦良格號改建而成的遼寧艦航母在大連正式服役。



遼寧艦是我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填補了我國海軍遠洋作戰能力的空白。從1988年在烏克蘭下水的瓦良格號,到現在具備體系作戰能力的遼寧艦,它經歷了整整30年的風風雨雨,自入列以來,遼寧艦按照計劃有序組織了包括遠海作戰運用演練在內的一系列綜合演練,有效檢驗了航母編隊綜合攻防體系的建立和保持,其曲折的經歷也成為中國數十年來海軍建設的真實寫照,我國海軍已經具備維護我國海權、不斷走向深藍目標的能力。


阿爾法軍事


【中國航母編隊形成體系作戰能力,遼寧艦和小夥伴都靠譜!】

5月31日下午,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遼寧艦入列以來,按照計劃有序組織了包括遠海作戰運用演練在內的一系列綜合演練,有效檢驗了航母編隊綜合攻防體系的建立和保持。航母編隊訓練向遠海作戰運用深化拓展,已經初步形成了體系作戰能力。

航母編隊形成體系作戰能力,就是說航母本身具備實戰能力,為它護航的驅逐艦、護衛艦、潛艇也能夠有效地配合,共同組織實施進攻和防禦作戰。航母打仗,不是單打獨鬥,需要其他作戰平臺的掩護和支援。

以航母遼寧艦為例,殲-15“飛鯊”艦載機雖然可以在最外圍攔截來襲的敵方戰鬥機、轟炸機,還可以掛裝精確制導炸彈、反艦導彈,打擊地面和海上目標,但沒有辦法攔截高速飛來的反艦導彈。所以,就需要護航的052C/052D驅逐艦和054A型護衛艦,發射“海紅旗-9”遠程防空導彈、“海紅旗-16”中近程防空導彈,編織出“導彈火力網”,實施反導攔截作戰。各艦上的“海紅旗-10”近程防空導彈、730型和1130型近防速射炮,還要截殺漏網之魚。

整個作戰過程中,各個作戰平臺傳感器獲取的情報、數據會集成到一起,為航母編隊指揮官的決策和任務分配提供依據。同時,聯合指揮體系會把各個作戰平臺的火力整合到一起,攻得猛、守得牢。如果能達到這樣的程度,我們可以說,航母編隊形成了體系作戰能力!


軍事觀察員東旭


國防部在半個月前,也就是5月31日,發言人對外表示:我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已經具備了成體系的戰鬥能力。關於這次宣言,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遼寧艦自2012年9月下旬入列海軍以後,經歷了接近7年的高強度研究和仿真訓練以後,可以與相關艦艇構建成為一支獨立的編隊戰鬥力量,艦艇彼此之間的磨合程度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這同樣意味著我國的海軍有能力在遠離領海的海域爭取制空權的實力。

國防部的這一宣佈的確振奮人心,但我們也同樣必須認識到,我國的航母只是“初步”具備這樣的能力。何為“初步”?我國海軍在航母事業漫漫長路上才走沒多久。我國的海軍是在“小步快跑”,但我們的航母事業起家比較晚,起點也不見得有多高,遼寧艦前身是接收自烏克蘭的棄艦,使用的戰機起飛方式是滑躍式。這些指標比起世界上最前沿的技術有較大的差距,航母的硬件問題已經無法再大改,無論如何提高一些細節,性能不可能有很大的飛躍。因此,遼寧艦有戰鬥力,但是強不強不能下斷言。至於體系戰鬥力,我國的052C/D以及054A的性能指標不差,再加上後來會編入序列的055大驅,編隊的對空防禦、反潛艇作戰以及對艦對地攻擊的能力不會差。

有些事情並不能一蹴而就,航母對於我國來說還算是新裝備,在我國著手改造遼寧艦時,美國已經擁有了10艘以上的航母。而美海軍使用航母,有近百年的歷史了。美海軍的航母使用經驗異常豐富,特別是對於較為尖端的航母裝備的運用,譬如艦載版的無人機、電磁彈射等最前沿的技術,美海軍已經在實際操作了。多方面來看我國航母軟實力仍有很大的空白等著我國一代代的航母人去填補。遼寧艦初步形成的體系戰鬥力,值得慶賀,不過我國海軍的振興之路任重道遠,還需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