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弘一法師出家前和出家後的書法風格有何不同?

秀場動車組


一念放下,萬般從容

弘一法師出家前後的書法風格,簡直是判若兩人。

先上圖:

上圖是弘一法師出家前的一副對聯,看得出來在魏碑上著力頗深,結字緊湊儼然,用筆有稜有角,筆畫方筆居多,有有一番瀟灑生動的趣味。

落款“成蹊”,“成蹊”是弘一法師出家前的一個名字。

弘一法師出家前的名字不是李叔同嗎?對的,但是以前的人名字很多,尤其是李叔同這種大戶人家出身的少爺,出了李叔同之外,還有李息霜、李岸、李良,李文濤,李成蹊,李廣侯,李息霜,李漱筒,等等。

再看弘一法師出家後的書法風格,不再追求技巧,也不再炫技,也不帶任何特點,字如其人,這種風格也像一個看破紅塵四大皆空的高僧大德,火氣褪盡,一任天然。

那麼為什麼弘一法師出家前後的書法風格會如此迥異呢?

劉熙載在他的《藝概·書概》中有這樣的描述:

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弘一法師出家前後書法風格發生很大變化就是“書如其人”的真實寫照。

出家前,李叔同是一個資深文藝青年,寫字、畫畫、詩文、音樂、金石、舞蹈、劇作等等方面都是行家裡手,可以說是實實在在的多才多藝的文藝青年,那麼這個時候李叔同的書法就如同他自己豐富多彩的才情一樣,儀態萬千,風姿綽約。

而出家之後呢,時間少了一個文藝青年,多了一個高僧大德。出家之後李叔同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延壽清規戒律,與青燈古佛為伴,不在追求塵世的三千浮華,這也直接表現在了他的書法上,平淡天真,不浮誇,不炫技,一派蕭散淡然的意味。

一念放下,萬般從容。從李叔同到弘一法師,完全便成了兩個人,表現出來的書法風格,也就完全不同了。


書法雅集


弘一法師是音樂家、戲劇家,但他從來不是書法家。在書法技術上沒達到書法家水平。筆法、結字、章法都不成熟。他最傑出的貢獻是那首《長亭外》的歌曲。他藝術天份很高,那是肯定的,但不體現在書法上。

下面我們看看他早期,也就是出家前的書法作品。


這幅寫魏碑的作品筆法上來看,橫豎撇捺點哪個方面沒毛病啊?恐怕都有吧。當代學魏碑的大神挺多,認可這作品嗎?

後期的作品完全不追求書法技藝了,從表現內心平靜的角度來說是很成功的。可以說是佛系書法,甚至幾近佛的書法。心裡一點漣漪都沒有的狀態下寫的。 可是這種完全不追求書法技藝的做法帶來的問題是:這種書法與民工體又有什麼區別呢?聰穎賢惠的女民工內心平靜時候寫出來的書法不就是這樣嗎?


再看法師臨終前最後一幅作品:

也許是我水平太低,反正我從這幅作品中看不到任何“欣”,我看到是內心焦慮,心境不像其後期平時作品那麼平靜。修行是有利於提高對生死的認識。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吹毛求疵,法師畢竟不是佛,也是人。面臨生死大關表現出內心不平靜也實屬正常。這幅字表現情緒還是很成功的。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要表現情緒、感情、氣韻。但是沒有書法技藝做保障,單純表現所謂氣韻,絕對不是好的書法。很多人就是用表現內心為藉口走上醜書之路的!


靜湖A


我是一人。直觀的說,出家前後,天壤之別,迥然不同。

記得有人問過,書法中的禪意在哪裡。要說書法和禪相關,我想到了弘一法師。

但是要,特別說出我個人的觀點。

書法本身沒有禪意,禪意在一個真正修禪的人的一舉一動中。因為這個人讓你感受到禪意。

所以弘一法師,還是李叔同的時候,他的字是不會給人禪意的。

富二代的李叔同,爭強好勝,鋒芒畢露

1880年10月23日,李叔同生於天津河北區地藏前故居李宅。父李世珍,字筱樓,清同治四年進士,曾官吏部主事,後辭官承父業而為津門鉅富。行列第三,幼名成蹊,學名文濤,字叔同。

年少時光,富貴之家,李叔同還是很傲氣。他的字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當時李叔同,臨的魏碑,結構練得很好有功力。

爭強好勝,鋒芒畢露。

有時候人生就是很奇妙,一個富貴公子,最後皈依佛門。

弘一法師,清心寡慾,自在從容

李叔同成了弘一法師的時候,他的字就是這樣的了。

雖然筆畫,沒有年輕時候,那麼規範,規整。

但是,結構還是好的。

這樣的字,不顯鋒芒,但是也不是江湖體,筆畫還在標準之內。不會有視覺衝擊力,不會視覺疲勞,觀感還是可以。也不要因為是弘一法師,就一定要吹捧這時候的字多麼多麼的好。

像弘一法師練過字的,練過魏碑的,要寫的這麼自在從容,還不是亂寫的,非常的不容易。

這是心境的變化,李叔同到弘一法師心境的變化。

我想我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寫這樣自在從容的字。

因為我不是出生在富貴人家,也不是才華橫溢,能夠寫出《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樣的文字。也不能教出豐子愷這樣有趣的學生。

下圖豐子愷的畫作。

我真的非常喜歡弘一法師。尤其是喜歡弘一法師字體的心經。

下圖《心經》的部分圖。

非常符合我心中,僧人的字體,從容自在,沒有鋒芒。

相比李叔同,我喜歡弘一法師的字,我也更喜歡弘一法師。

以我僅有的知識,儘可能的客觀求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


一人筆記


弘一法師在出家前的書法帶有非常典型的北碑風格,特別是取法《龍門二十品》和《張猛龍碑》風格,功底相當紮實,字形偏方正,點劃如刀鋒,結字茂盛密。筆法峻峭犀利,霸氣剛利,才華盡顯,也顯得特別張揚。

在出家後,風格陡然轉向,儼然帖學大家氣派。取法由北碑轉向八大山人和王寵。空靈含蓄,意境悠遠,筆鋒也多了藏鋒,圓潤遒勁。在字形結構上常常拉長、筆畫之間留白很大,如在生長似的。

弘一法師在出家前後截然不同的書法風格都很棒,表現力都很出色。另一方面反應了他確實是用心在寫,寫出自己的心境和狀態,令人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