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從淺藍駛向深藍 “全球車”博越把中國品質帶向歐洲!

十三朝古都西安出發,經歷10天的跋涉,吉利博越車隊完成“挑戰100度”中歐品質行的首段征程,抵達俄羅斯莫斯科。接下來2個月時間裡,吉利博越車隊將總共行駛1.8萬公里,橫跨亞歐大陸,穿過10個國家、經歷十餘種複雜路況、四大氣候帶三大自然帶,最終將抵達世界傳統工業強國英國的心臟倫敦。

從淺藍駛向深藍 “全球車”博越把中國品質帶向歐洲!

在參加活動之前,《汽車通訊社》並不能理解吉利汽車為什麼要舉辦這樣一次“國際馬拉松”。因為一款車上市以前,至少會進行100萬公里的道路試驗,覆蓋高寒、高熱、盆地、山地、鹽鹼地和市區路況。如果要驗證產品質量,博越在上市前的道路試驗已經足夠充分。

但是查閱本次行程的路書,結合吉利汽車近年來在國際市場頻頻的出擊,《汽車通訊社》認為,吉利汽車要用一次高強度的長途跋涉向歐洲工業強國展示“肌肉”,並通過巡遊車隊向歐洲民眾做一個“活廣告”。這也預示著,吉利汽車進軍全球汽車市場的高地“歐盟”的步伐不會太遠。

從淺藍駛向深藍 “全球車”博越把中國品質帶向歐洲!

值得一提的是,從中國西安出發途經俄羅斯、白羅斯、德國、法國、英國等9個國家58座城市,在地球上正好走了100經度,這是“挑戰100度”中歐品質行的名稱來由。與此同時,這個活動又和去年博越“100度溫差”挑戰吻合,彼此呼應,體現出吉利汽車的營銷愈發高明。

用戰鬥民族的方式驗證品質:子彈打不穿、比坦克還“野”

從淺藍駛向深藍 “全球車”博越把中國品質帶向歐洲!

俄羅斯戰鬥民族的名聲聞名全球,中國人深諳入鄉隨俗的道理,來到這樣的地方自然不能用常規的競品評測方式來展現博越的性能。抵達莫斯科之後,吉利汽車帶領我們來到了距離莫斯科城區2小時車程的坦克基地,來考驗博越優異的越野性能。

挑戰很簡單,從A到B直線距離大概500米,中間有泥路、土路、碎石路以及橫斷溝、V型溝、炮彈坑等溝坎縱橫複雜多樣的路況,不限路線自由搏擊,誰先到終點誰勝利。挑戰之前或許我們應該瞭解下博越的對手——蘇制T80坦克,採用航空渦輪發動機的第三代主戰坦克,自1976年配置部隊以來至今依然在服役,所以它可不是一輛退役的“過時貨”。

比賽一開始博越在起步上就獲得優勢,然而帶有履帶的T80坦克可以無視場地上的一切溝壑、山包,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直接朝著終點碾壓過去;博越面對複雜地形一樣不慫,憑藉極為出色的底盤調校水平以及博格華納智能適時四驅系統,在塵土飛揚中爬坡過坎一路領先,率先抵達終點,展現出強大的越野能力。在場觀戰的俄方友人,不斷伸出大拇指為博越“點贊”。

從淺藍駛向深藍 “全球車”博越把中國品質帶向歐洲!

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體驗安全性能,博越的B柱熱成型鋼板被帶進射擊場, 25米外用裝有實彈的微型衝鋒槍連續多次射擊B柱鋼板,除了在鋼板表面留下彈痕凹陷外,整體並未被擊穿形成有效的破壞,博越車身的強度一目瞭然。

每一輛博越身體裡都流淌著殼牌的血液

從淺藍駛向深藍 “全球車”博越把中國品質帶向歐洲!

“每一輛吉利博越的身體裡都流著殼牌的血” 殼牌亞洲OEM業務總經理蕭麗明如此打趣的說到,相比其他汽車品牌從節約成本的角度使用不知名潤滑油供應商而言,吉利在這方面一直從用戶角度出發,早在11年前就和殼牌簽訂了第一份戰略合作協議。

我們都知道潤滑油在汽車零部件運轉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殼牌作為全球最著名的潤滑油巨頭之一能為博越提供最為優質的潤滑油產品,吉利與殼牌的合作在車輛發動機以及變速箱研發之初就已經開始,可以說每一款吉利汽車背後都有合作伙伴殼牌潤滑油的大力支持,目的就是為吉利用戶帶來更為優質的使用體驗。

此次博越中歐之旅同樣也得到合作伙伴殼牌潤滑油的大力支持,中國和歐洲擁有不同的氣候、不同的路況、不同的海拔以及不同的燃油品質,為了不讓博越在歐洲“水土不服”,殼牌針對中歐巨大的用車環境差異給博越提供更好的潤滑油產品,為博越中歐之旅的成功保駕護航。對吉利而言,有這樣具備強悍實力的戰略合作伙伴,踏足歐洲市場又多了一份底氣。

中國汽車技術向海外輸出 從吉利開始

從淺藍駛向深藍 “全球車”博越把中國品質帶向歐洲!

作為吉利首款全球輸出車型,博越去年11月率先在白羅斯“白俄吉”廠投產,並於今年2月份在莫斯科首發上市,開啟了吉利在白哈俄市場發展的新篇章。俄羅斯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其輻射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在內的獨聯體市場,是吉利在海外的重要市場,同時也是吉利走向歐洲、走向全球的橋頭堡。

5月15日上午,白俄產Atlas(博越)也加入了車隊,並在吉利控股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吉利品牌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宋軍揮動隊旗下,開啟歐洲境內的行程。

從淺藍駛向深藍 “全球車”博越把中國品質帶向歐洲!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汽車選擇在剛剛建成的莫斯科吉利4S店舉辦歐洲首站發車儀式頗有意味。這家店名叫奧布霍夫吉利店,位於莫斯科郊外的汽車城,在這裡打開微信會跳出類似Toyota、Volkswagen、Subaru等一系列國際一線汽車品牌4S店的定位信息,更有意思的是這家吉利4S店緊挨著旁邊的沃爾沃,兩者共用一個進出口大門,中間也沒有任何柵欄阻隔,兩幢建築中一條廊橋就能連接彼此,甚至在沃爾沃維修工位上能看到博越的身影,兩個品牌在收購之後親密程度可見一斑。

博越並不是走出國門的第一輛車,但卻是首款技術輸出車型,三十年前缺少技術的中國人採用“市場換技術”的策略換取汽車工業的發展,如今吉利博越終於能揚眉吐氣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秀產品作為技術輸出把工廠建立在歐洲土地上。

從淺藍駛向深藍 “全球車”博越把中國品質帶向歐洲!

正如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吉利控股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所言:“吉利正把握‘一帶一路’戰略機遇,走出一條以產品、技術、人才標準與資本共同輸出的‘走出去’路線,成為中國汽車行業全球化發展的領軍者。”所以當你在歐洲街頭漫步,看到博越千萬不要驚訝,因為未來會有更多的吉利汽車行駛在俄羅斯、白羅斯、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的車流中!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