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心理學:真正聰明的人,都在用這三種方式看世界,你會嗎?

心理學:真正聰明的人,都在用這三種方式看世界,你會嗎?

真正聰明的人比拼不是知識的多寡,而是擁有多少真知與智慧。

真正聰明的人都在用這三種方法看世界與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心理學:真正聰明的人,都在用這三種方式看世界,你會嗎?

1、洞察自己內心世界:我思故我在

真正的聰明人都是洞察自己內心世界的高手。

相比很多人盲目不加思考接受外界的信息。

真正的聰明人會認真對待外界的信息的價值與意義。

他們會從內心出發,不斷的追問自己需要什麼。

並且深入的去思考自己想法、觀念和慾望的源頭是什麼。

它是如何來的以及如何形成的。

他們通過對自己的洞察,讓自己成為生命的主人。

也通過這樣的方法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

讓所有的知識一切都為我所用,所有的知識都是幫助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王陽明曾說,心外無物。意思就是在我心之外,沒有其他東西。

強調也是讓自己的心做主, 一切才有意義,人生可以豁然開朗起來。

舉個例子來說,我很生氣。

真正聰明的人會去思考我很生氣的源頭是什麼。

為什麼我生氣,別人不一定會生氣。

這其實就是心理學所說的情緒按鈕。

為什麼我們會生氣,觸怒我們每個人生氣的源頭按鈕是什麼?

是自尊受到侵犯,還是內在價值觀?

真正聰明的人會通過層層追問去仔細辨別自己的情緒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從而從根本上釋放自己的情緒,讓內心變得更為坦然。

而不會被情緒控制,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曾經有一個情緒大師曾說過,每次情緒不好的時候,他就會出去走走。

直到看到自己的情緒來龍去脈,他會對自己有更加深刻認識。

心理學:真正聰明的人,都在用這三種方式看世界,你會嗎?

2、用假設與實踐驗證世界: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真正聰明人第二個做法是用實踐與假設去驗證世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現有的文明進化就是一種假設與實踐不斷相輔相成的過程

每個人根據對世界的探索,然後在實踐中提出自我假設,看是否能夠行得通。

真正聰明人會藉助現有的知識,在現有的世界中闖蕩與實驗,從而最終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假設與實踐兩個是相互一體的。

假設是我們基於對現有事實的判斷,而實踐則是對判斷的驗證。

一旦缺乏這一系列過程,我們就無法擁有自己真知灼見,也會不斷搖擺,毫無主見。

為什麼我們聽說過這麼多道理都無法過好這一生,講述的就是我們在行上缺乏真切的實踐與體驗。

所以我們才會知道很多道理並不是屬於自己的,只有行出來,才是屬於自己的真知。

比如現在各種流派都有自己適用範圍。

心理學裡面有認知療法,有意義療法。

這些療法對有些人有用,對有些人沒有用。

而心理學不斷拓展治療方法,也是基於各種發現與洞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何知識都是有其侷限的。

因為人與人是不同的。

我們必須瞭解到,不是每一種定律適合所有人,他都有其適應的範圍。

我們必須藉由事上磨,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我們也只有明白自己的侷限性,才會對萬事萬物保持敬畏之心。

心理學:真正聰明的人,都在用這三種方式看世界,你會嗎?

3、用內在良知與信念指引自己:創造更好的世界

真正聰明的人第三種做法則是用內在良知與信念創造世界。

當我們瞭解到此生我心做主才是屬於自己人生。

那麼或許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需要就是如何去創造更好的自己。

心理學曾經發現,人頭腦裡面的藍圖也就是潛意識力量能對我們行動有深切的影響。

這意思是說,我們可以藉助對人腦的想象,更好發揮自己價值。

而如何創造更好自己,這必須基於我們內在信念與良知。

內在信念與良知是無國界無邊界,他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存在著。

是我們的共同性,也是基於我們彼此合作與交流關鍵。

這個世界上變得越來越好,都是因為有良知與有信念的人通過自己努力與奮鬥去實現的。

比如稻盛和夫曾經提出敬天愛人,他秉承這一良知,創造了世界500強企業。

比如桑德伯格想要證明女性也可以做更好的自己,所以她才會向前一步打破現代人對女性的偏知。

真正聰明的人必然知道一個人只有從內心出發,才會找到自己;

也只有從自己出發, 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內在良知與信念,用實踐引領自己更好走好這一路。

而這一路過程都是少有人走的路,因為這往往需要我們內心強大,才能抵禦他人對自我認知的侵襲。

而我們也才能藉助這一旅程完成自己蛻變與成長,從而成為真知意義上成熟與睿智的人。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國際DISC認證講師與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