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随笔」吕志勇|人还在,却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点击上方“芝兰园”关注我们

「随笔」吕志勇|人还在,却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随笔」吕志勇|人还在,却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三观正不正,真的很重要!

智能手机的微信朋友圈,号称万能。找人找事找情怀,似乎无所不能。

于是,每天的大量时间,很多人死死盯住朋友圈,熬红了眼,费尽了心思,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朋友圈上。殊不知,这个朋友圈,正在吞噬你的时间,毁掉你的三观。

“有事就找朋友圈”,已如一剂慢性毒药,正在将你拉入深渊。

1

朋友小李,公务员,有车有房有事业,生活正朝着滋润复滋润的方向一路前行。

「随笔」吕志勇|人还在,却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忽然一天,他的老父亲病了。

父亲病了,自然要尽孝。医院开出了药费单。

小李说:“巨额!”

然后,他果断编发了一条朋友圈。诉说父母供养自己一路上学的辛苦、艰难,诉说正在上学的妹妹的学费和成绩,诉说老家的老屋,诉说爷爷的家世……

这一切,都在水滴筹上,真实呈现。

要佩服小李的文笔,极度煽情,让读者看后潸然泪下,默默伸出手指,为他筹集资金。

而我知道,小李的车还在,房还在,存款甚至都还没有正式地和医院握手。还有,他选择性地没有说父亲有退休金、医疗金。

我作为小李多年的老友,这一次没有捐出那几块钱。

这种选择性的陈述,是在糟蹋公众的良知和善心,真实背后的真实,往往并不真实。

当然,我并非冷漠,是质疑这种“顾不上把亲爹推入ICU,却只顾转发水滴筹”的孝心,到底有几分的温度。

2

有天正在写作,忽然朋友发来视频请求,本不准备接,可手机响个不停,只好搁置下思路,接通了视频。

结果却令我啼笑皆非。

「随笔」吕志勇|人还在,却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他着急忙慌地上来就兜头一句话:“快看朋友圈!”

不等我反应过来,就挂断了。

我一看,他的朋友圈里,是一个车祸的视频。很短,很惨烈。一个骑电动车的女人倒在血泊中,一个孩子孤苦伶仃地趴在妈妈身上,一声一声地哭泣……

听到视频里的人在说:“大家都快看看,这人是哪村的。”“出车祸了,尽快转发。”

毋庸置疑,发视频的人完全是出于善良,才在第一时间转发这条视频,为的是让亲人尽快能找到亲人,让悲伤不至于在阳光下发霉。

这样的视频,转发量往往是惊人的。

也看到很多上了岁数的人在看到视频后感慨:“光知道拍照,不叫120、110,现在社会冷漠到啥程度……”

于是,本不相干的人等,在扮演吃瓜群众的同时,开始了一场又一场毫无意义的口水大战。

我相信,这样的视频发出去的同时,交警、医护人员已经赶到了现场。即便是群众“不敢扶”,这些专业人员也会毫不费力地找到亲属。

我感到痛心的是,往往几天后,这个视频还在转发,大家还在热情饱满地浪费着善心,饶有兴趣地互为敌人。

「随笔」吕志勇|人还在,却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有用的互联网是用来快捷传递信息的,却不是用来转发猎奇的。很多人发视频的意义就在于,表明“我在现场”,尽管并无恶意,却从不考虑看视频的亲属会不会更痛苦,会不会有人趁机作祟。

动用全朋友圈的力量,来证明“我在现场”,这种善良的代价确实有点大。而且你也无法制止后面的连锁反应。若有坏人趁机复制,你就是罪人。

其实,若是无名人士,官方会公布消息的。

3

一个不错的朋友说,他被一个女人删除了。

他是因为给她发微信,才发现竟然早已被拉黑。

他询问朋友才得知,这个人早就埋怨过,说他从不给她的朋友圈点赞。

「随笔」吕志勇|人还在,却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我的朋友说,他点赞,往往是随机随性的,看到不错的文章会点赞,看到捧腹大笑的趣图也会点赞……

可他唯独没有想过,点赞不过是动动手指,点一个小“心”图标,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确实如此!

很多人不但发朋友圈很疯狂,看朋友点赞数量也很疯狂。

他们以点赞多为荣,仿佛这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人生资本。点赞越多,人品越好。

渐渐的,有些人就陷入了看点赞数,看点赞人。由此引发心里的猜测,甚至想当然地以为朋友看不起自己。

他(她)认为“点赞”就是“看得起”,所以,别人不点赞就是看不起!从不想别人是不是在工作?会不会没看到?或者根本就不认同这个文章。

他(她)以为,你加了我的微信好友,就要无条件为我随时点赞!好友嘛,不点赞还算什么好友!

「随笔」吕志勇|人还在,却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说到底,这样的人,往往是玻璃心,凡事总以自我为中心,朋友纵有千般好,一件小事不投机,就歇斯底里、狂躁不止,于是,果断删除微信好友,他(她)们以为:我删除你,看你再嘚瑟!

你以为你是谁?皇帝吗?你以为:朕删除你,很可怕吗?

要知道,微信只是一种聊天工具,并非你的情绪发泄舞台。

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选择分手,证明错不在别人,你只好自我狂躁地迁怒朋友圈。

罪过并不全在朋友圈,是你整个人陷入了深谷里,拿朋友圈出气罢了。

你的愤怒是病,别人不应该为你买单

当然,也真有人不舍得给别人点赞,无非是本着“我不红,也不让你红”的阴暗心理,躲在角落里自娱自乐,还窃以为“我的一票很重要”。

4

诸如此类的朋友圈转发效应,还有:

“母亲节你在朋友圈尽孝,可惜母亲不看朋友圈。”

「随笔」吕志勇|人还在,却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曾国藩告诉你三个字,做人做到极致。”

“人到中年病痛不断,真相竟然是长期吃这个。”

“每天做好这五步,药瓶全部都扔掉。”

“室外不要晒被子,衣服,不要吃外卖的食物(烧烤等露天食物)。尽量减少郊外……”

“连续一个月查酒驾……”

“请大家转发,急急急,捡到考生身份证……”

……

朋友圈,只是个朋友圈,不应该成为你生活的全部。

每天陷在朋友圈里,不但浪费很多时间,还会于无形中毁了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该醒就醒,别有事没事发朋友圈。

有选择地发朋友圈,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要不然,人还在,却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随笔」吕志勇|人还在,却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吕志勇笔名大爱无痕。70后畅销书作家。创作至今已在《北京文学》《啄木鸟》等报刊发表文字400余万。作品屡被《读者》《特别关注》《青年文摘》等转载。已出版长篇《凤舞未央吕雉传》(四部)《曝光》《商场无兄弟》《忠臣硕鼠和珅》《勤勉的昏君崇祯》《仁慈的暴君朱棣》《西西皇后》等十三部。


「随笔」吕志勇|人还在,却已经死在了朋友圈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