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民間故事:“白仙”抓住容易,留下難,會“土遁”,趣事多!

文|怪談筆錄

民間有很多關於刺蝟的傳說和故事,大都詭異離奇。別看刺蝟其貌不揚,但不好惹,有李貞白的《詠刺蝟》為證:“行如針氈動,臥若慄球圓。莫欺如此大,誰敢便行拳

”百姓稱它為“白仙”,據說還是“偏財神”,由於行蹤不定,十分神秘。

寨子村的孫大壯非常淘氣,沒事在家招貓惹狗,上山掏鳥窩,下河摸魚,到處惹禍。這不,孫大壯和小夥伴上山抓蠍子,經過灌木叢的時候踩到了一隻刺蝟。小夥伴把刺蝟圍住,孫大壯用木棍按住刺蝟,同伴脫下衣服罩住了刺蝟,一把抱緊懷裡。

民間故事:“白仙”抓住容易,留下難,會“土遁”,趣事多!

還好外面罩著衣服,不然尖銳的刺必定刺破手臂。小夥伴抱著刺蝟下山了,他們玩了一會,有人嫌棄刺蝟身上的氣味齁嗓子,決定放了它。孫大壯不以為意,提著刺蝟回家了。

孫大壯家養兔子,正好有個空餘的鐵籠子。孫大壯把刺蝟放進了鐵籠子裡,怕它逃了用鐵絲纏緊了籠子。這還不放心,又在籠子上壓了幾塊紅磚。做完這些,孫大壯蹦蹦跳跳的去玩耍了。

天黑的時候,孫大壯一家人正在吃完飯,院裡傳來窸窸窣窣的響動,還有呼嚕聲。孫大壯的爺爺出去查看一番,回屋後一臉愁容。

“大壯你又調皮了,”孫大壯的爺爺表情嚴肅,“你怎麼把白仙請到家裡來了?”

孫大壯一臉懵懂,不解的問道:“什麼白仙?”

民間故事:“白仙”抓住容易,留下難,會“土遁”,趣事多!

“刺蝟就是白仙,它有靈性,是狐黃白柳灰五大仙家中的白仙。”孫大壯的爺爺悠悠道,“你抓得它,但留不住它,它會土遁術。”

孫大壯耷拉著頭,有些憋屈,他知道爺爺又要講故事了。

“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抓過刺蝟。那時候,我像你一樣,不信它是白仙。那時候,我把刺蝟放進倒扣的水缸裡。第二天,刺蝟不見了。”

孫大壯撅著嘴,戲謔道:“爺爺,刺蝟不是白仙。刺蝟之所以逃走,是因為水缸下是泥巴。它會打洞,挖洞逃跑了。小動物都會打洞,沒什麼了不起的。”

“唉!你少不更事,不懂。水缸下面是青石板,你說它怎麼逃走的。它不會土遁怎麼逃的?要不,咱們打賭,明天籠子裡的刺蝟肯定會逃走。”

孫大壯不信,他放下筷子跑到院裡,又用鐵絲把籠子纏緊,又搬了幾塊磚放在籠子上。做完這些,他才放心去睡覺。

民間故事:“白仙”抓住容易,留下難,會“土遁”,趣事多!

翌日,籠子裡的刺蝟真的不見了,鐵絲原封不動,就這樣不翼而飛了。孫大壯徹底懵了,他見刺蝟跑了,嗚嗚的哭了起來。爺爺拍著孫子的頭,安慰道:“乖孫,別哭了。刺蝟雖然是仙家,數量逐日減少,我們要保護它。我們小的時候,它們隨處可見,如今,很難見到了。白仙遇到了危險,背上的刺會豎起。遇到好人,刺便會很順,不扎手。你愛護它,它便會讓你撫摸後背。它不屬於鐵籠,綠水青山才是它的歸宿。”

孫子擦著淚,點了點頭,好像聽懂了,又像沒聽懂。孫子走開後,爺爺帶著竹簍上山了,他從竹簍中抱出“白仙”,輕輕的放在了地上。“白仙”抬頭望著老頭,呼嚕嚕的叫著。爺爺一擺手,“白仙”趴進草叢消失不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