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因愛生恨”引發的血案 分手就動手 害人亦害己

最近,一名“因愛生恨”持刀傷人的犯罪嫌疑人即將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今年的1月28號,過年的氣氛還沒有散盡,一場大雪覆蓋了龍城。上午7點剛過,常州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突然接到了一個報警電話,出人意料的是,報警人自稱殺了人。

還沒等接警的警員記錄完報警內容,指揮平臺上又接連接到了案發地周邊群眾的報警電話。110指揮中心立刻指派附近的魏村派出所處警,幾分鐘後,民警趕到了地處人君大酒店附近的事發現場。

“因爱生恨”引发的血案 分手就动手 害人亦害己

在現場民警看到:一名受傷男子仰面躺在雪地中,傷情不明;而另一位側躺在雪地中的女子,面部被刺進了一把螺絲刀,大片血跡染紅了雪地。

究竟是誰對這一男一女痛下殺手呢?就在民警準備拉起警戒線、請求刑警部門勘查現場時,行兇者卻露面了,而且他傷人後並未逃離,附近的圍觀群眾甚至知道他的名字!

此時民警發現,兩名傷者都還能進行簡單的對話,神志還算清楚,120救護車很快趕到,將他們送往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

“因爱生恨”引发的血案 分手就动手 害人亦害己

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王曉曄告訴記者:“這個異物特別長,從外鼻插入,經過了鼻腔、口腔、直達頸椎,頸椎旁邊的椎間孔,我們知道這個椎間孔裡面有一個最重要的結構是椎動脈,我們想到了有可能這個椎動脈有可能會損傷,所以我們手術是聯合了一個腦外科,血管外科和脊柱外科還有我們耳鼻喉科,四個科一起做的。”

萬幸的是,螺絲刀恰好從椎動脈邊滑過,沒有傷及要害。幾位醫生聯手,終於將傷者劉某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經鑑定,男性傷者肺部被刺穿,兩名傷者的傷情均為重傷二級。

民警很快突擊審查了犯罪嫌疑人王某,經過調查發現,他和兩名傷者是同事。他們之間會有什麼深仇大恨呢?

張輝是新北公安分局魏村派出所的一名警長,案發當天,就是他在五分鐘帶著同事趕到了案發現場處理警情的。對停留在現場的嫌疑人王某,張輝有非常深的印象:

張輝告訴記者:“當時跟王某交談就很冷靜,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可以說是很冷漠,然後他就說‘人是我捅的’。”

這種反常的舉動,在張輝多年的從警生涯中並不多見。在瞭解了行兇者和嫌疑人的關係之後,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好像牽扯到一個感情糾紛裡面。這個嫌疑人對女被害人也是由愛生恨,最後對她痛下殺心。”張輝告訴記者。

要說清這起案件,我們還要從2015年年初講起:28歲的王某來自陝西,家中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由於家境貧困,10多歲時王某就和幾個兄弟結伴打工謀生。三年前,王家三個兄弟來到常州,在臨近江陰的一家科技公司打工,工作表現不錯。不久後,他認識了同廠女工——本案的傷者劉某。內向寡言的王某一下子就被對方的開朗活潑吸引住了。

“因爱生恨”引发的血案 分手就动手 害人亦害己

王某說:“她這個性格特別好,還有就是做事風風火火,為人處事各方面也是算好的。只要我看到的東西,她就不管價錢高與低,她都同意的買,我提的意見她也考慮。”

男方有情,女方也有意。對於王某的熱烈追求,劉某也動了心。

劉某說:“一開始我有這樣的想法,不應該找這小的。後來時間久了感覺他幹活又勤快,身邊又沒有一個男性朋友,他那樣對我,我後來就是稍微有一點被打動,感覺兩個人合適,感覺把我所有的一切付出給對方。”

儘管劉某比王某大了四歲,而且離過婚,但兩人彼此都將對方視為合適的婚姻對象,在當地租房同居了。2016年,王某和劉某離職創業,合夥投資了一家小店賣快餐,還一起湊錢買了輛車。就在旁人覺得他們很幸福的時候,感情上的裂紋也悄然出現了。劉某和王某都是個性很強的人,兩人之間的一些小別扭,經常會演化為拳腳相加。

“就比如說有一次我們倆吵架了,她拿了一個錘子,拿了一個菜刀,下去把那個砸破。她自己也有主見,我跟她在一起,感覺她也有主見,有時候我能讓就讓一點,可是有些時候她老是胡攪蠻纏,我就裝作沒聽見。”王某說。

而劉某則表示:“他在那玩手機。我就搶他手機,他就打我,兩個人對打。家庭暴力那種,動手打還能往死打,過後他給我跪在地上,哭哭啼啼的,認錯,說他錯了,以後再也不會了。”

不過,倆人雖然經常打打鬧鬧,但還沒有到分手的地步,他們依然一起上班、一道回家。但不到一年的時間,快餐店因經營不善倒閉了,王某和劉某開始到一家工廠打工。此時,兩人感情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劉某提出了分手,王某也表示同意,但分手可以,錢要算清。

他們在一起居住的時候一起買了一輛車,男方出了八千塊錢,男方在分手的時候跟女方提出來,要求這個八千塊錢女方退給他,女方一直沒有同意。就這樣本來是和平分手的,雙方就有了一些矛盾。

為了這筆沒有算清的錢,劉某和王某經常在廠裡廠外發生矛盾,一次兩人打了起來,還驚動了當地派出所。

劉某告訴記者:“他就在後面尾隨我,一會拿拿電瓶車車頭碰我,一會手拉我跟我要錢。後來實在我忍受不了,兩個人就是打起來了,往死裡打。”

2017年下半年,劉某和王某工作上還經常需要合作,彼此都覺得有些尷尬。就在這時,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二人的關係,這個人就是那位男性受害人——張某,他是劉某和王某的同事。

張某比劉某和王某年長,是廠裡的一個小領導,工作踏實、人品也不錯。劉某與王某分手後,他和劉某在工作中互生好感,成為男女朋友。這件事,對失意的王某更是雪上加霜。

王某說:“分手歸分手,可是你還沒分呢,你又找了一個別人,她找的還是我們自己車間的一個,感覺帶來一種欺騙的侮辱的那種感覺。”

承辦檢察官告訴記者:“男方就感到面子上非常過不去,也找過女方的男友談過這個事情。當時談的時候女方的現男友就說,這個事情讓女方來決定到底是跟你在一起還是跟我在一起,這樣嫌疑人就產生了與女方複合的想法。”

為了討要買車款,也為了與前女友重新複合,王某幾次找劉某談判,可都不歡而散。1月14號劉某生日當天,王某發現張某在給劉某過生日,二人非常親密,心中更是妒火難耐。1月27日晚,王某到劉某暫住地與其談複合的事,沒想到更大的打擊在等著他。

承辦檢察官告訴記者:“當天晚上天氣特別冷,並且下著大雪,在女方租住的地方等下等候,希望女方能夠回心轉意。但是他沒有等到女方的回應,卻看到了女方的現男友走到的女方的家中,他當時就感到非常生氣,認為自己面子上過不去,然後有產生了傷害女方,甚至是殺死女方的意圖。”

“因爱生恨”引发的血案 分手就动手 害人亦害己

1月28日凌晨六點半,王某隨身攜帶水果刀、螺絲刀等兇器,到劉某家樓下蹲守,當劉某和張某出門準備上班時,王某突然出現,持兇器先後將張某和劉某捅傷。

王某說:“我又朝著她胸這兒又捅了兩三下,大概穿的衣服已經厚,也沒捅進去,當時她也向我道歉,給我的感覺,更讓我火大了。”

承辦檢察官表示:“他對女方採取的是這種要害部位的擊打。而且他應該知道,或者說明確他的這些行為有可能造成生命被剝奪這種情況。他依然不管不顧,而且是在要害部位連捅了數刀。最後在發現女方已經一動不動,沒有知覺情況下,他沒有實施救助,或者說是撥打120求救電話。”

抱著與女方同歸於盡的想法,王某沒有離開現場。受害人張某和劉某經搶救,終於大難不死。檢察機關將以故意殺人罪對王某提起公訴。

承辦檢察官表示:“我們可以通過客觀行為來推斷,他當時主觀上是希望致女方於死地,或者說是放任女方死亡這樣一種結果的,那麼主觀上他就有了傷害剝奪他人生命的一種主觀故意,就構成了故意殺人罪。”

因為情感上的不理智,王某的固執釀成了慘劇。其實感情分分合合是常事,為了一段留不住的感情動手傷人,傷的不僅是受害者,更是自己、以及無辜的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