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和初生嬰兒溝通有什麼意義?

語言發展有問題,一般是因為他聽力有問題,他聽不到東西,所以他的語言就得不到發展。可是有些孩子聽力沒有問題,為什麼也說話晚呢?

在這裡給大家講兩個比較典型案例,一個是我們小時候政治書上曾經出現過的狼孩的案例。

和初生嬰兒溝通有什麼意義?

1920年在印度的一個小城,人們在狼窩解救了兩個裸體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約七八歲,小的約兩歲。這兩個小女孩被送到孤兒院去撫養。到了第二年小的狼孩死了,而大的一直活到1929年。

“狼孩”剛被發現時用四肢行走,慢走時膝蓋和手著地,快跑時則手掌、腳掌同時著地。她們總是喜歡單獨活動,白天躲藏起來,夜間潛行。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讓人們替她們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時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齒撕開吃。每天午夜到清晨三點鐘,她們像狼似地引頸長嚎。她們沒有感情,只知道飢時覓食,飽則休息,很長時間內對別人不主動發生興趣。

據研究,七八歲的卡瑪拉剛被發現時,她只懂得一般6個月嬰兒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氣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適應人類的生活方式,2年後才會直立,6年後才艱難地學會獨立行走,但快跑時還得四肢並用。直到死也未能真正學會講話:4年內只學會6個詞,聽懂幾句簡單的話,7年時才學會45個詞並勉強地學幾句話。在最後的3年中,大狼女卡瑪拉終於學會在晚上睡覺,她也怕不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開始朝人的生活習性邁進時,她死去了。卡瑪拉死時已16歲左右,但她的智力只相當於三四歲的孩子!

和初生嬰兒溝通有什麼意義?

無獨有偶,在《0-6歲,抓住孩子的語言關鍵期》裡也有一個類似的案例美國兒童金妮,在她牙牙學語的時候被有精神疾病的討厭聲音的父親囚禁在一個小屋裡,父親不允許她哭和發出任何聲音,否則就會用拳頭和木棒打她。

直到金妮14歲的時候她的媽媽才發現她還活著,就帶她逃離了被囚禁的地方,然後尋求政府的幫助,科學家覺得這是一個太難的的案例了,從此他們開始了對金妮的研究。

可是很不幸,金妮和狼孩一樣,她會說一些詞語,但是無法組成句子。

研究者們發現,孩子們可能天生具備學習語言的能力,但是他們仍然需要聽大量的語言,並且有使用語言的機會,才能學會流利的表達。

和初生嬰兒溝通有什麼意義?

嬰兒更喜歡聽到家人說話

大部分人知道寶寶出生之前和剛剛初生的時候是看不到東西的,但是他能聽到聲音。出生一天的嬰兒就能辨別出媽媽的聲音。

研究者們做了這樣一個研究,他們讓嬰兒使用奶嘴,當他們能夠正常吮吸的時候,就開始播放聲音,當嬰兒聽到新奇的和有趣的聲音,就會加快吮吸的節奏,這個聲音會持續播放直到他們的吮吸節奏恢復正常,然後再播放另一種聲音,如果嬰兒能辨別出現在播放的聲音與剛才不同,他們就會再次加快吮吸的節奏,但是如果他們覺得聲音聽起來差不多,就會一直保持相似的節奏。

比起其他人的聲音,幼兒如果聽到媽媽的聲音就會加快吮吸節奏,而且持續時間也更長,這意味著嬰兒們能從其他聲音中,分辨出自己媽媽的聲音,而且他們也更喜歡這個聲音。

科學家通過關注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日常互動,在長達1300小時後得出的主要研究結果之一:家庭成員之間如果交流很多,就會說很多不同的內容,也會使用不同的句式和大量的詞彙,孩子也就由此更好的學習語言。

和初生嬰兒溝通有什麼意義?

怎麼跟新生兒說話?

知道了跟新生兒說話的重要性,怎麼跟新生兒說話就是一個必須嘮叨一下的話題。我們要跟新生兒說點什麼呢?

什麼都說!什麼話題不重要,重要的說和他們說話。可以談天氣,可以讀故事,換尿布的時候說話,穿衣服的時候說話,放在床上的時候也說話。

說完一句話之後我們要給寶寶留出幾秒鐘的回應的時間,直到他們發出聲音,或者做出某個動作,然後再繼續說,等他們做出回應。

有位朋友留言說,他跟自己2個月的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不發出聲音,這是怎麼回事。一般而言有些孩子愛說,父母一說話他就咿咿呀呀發出一些聲音,有些還在則只是靜靜的看父母說。但是他們做的任何動作都意味著他們在“回應”你的對話。動動小手或腳,打個嗝兒,做個鬼臉,都是回應。回應的方式並不重要,也不一定得發聲,做出一個動作也是極好的。

除了聲音以外,你還可以用肢體語言暗示寶寶,輪到他說話了,可以跟他們進行眼神交流,或者是等他主動看向你的時候,你就可以睜大眼睛或者抬起眉毛。通過眼神交流,並且做出誇張的表情來跟寶寶進行對話。

最後提醒大家,一定一定要和寶寶說話,無論說什麼都跟他說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