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大清亡國,有何人“殉國盡忠”? 血戰革命黨,實乃肱骨重臣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本應該輕易鎮壓下去的“叛亂”,卻因為大清國的腐朽和袁世凱的野心而愈演愈烈,革命勢頭髮展迅猛,牆倒眾人推,全國上下久經壓抑的人們把怒火指向了統治他們的清政府,可是仍有一些人願為國盡忠,為朝廷效命,戰鬥最後一刻最終殉國,我們不能嘲笑他們的“愚忠”,在政權危亡時刻他們也是英雄。

大清亡國,有何人“殉國盡忠”? 血戰革命黨,實乃肱骨重臣

作為閩浙總督的松壽是誓戰革命黨的第一人,正白旗出身的他一路都很順暢,從工部小吏變成郎中,由郎中逐漸升為兵部尚書,察哈爾都統在大清亡國之時松壽已經是閩浙總督不可不謂地方大員。武昌起義爆發後福建和浙江兩省的革命黨也準備發動起義,福建新軍表明態度支持閩浙獨立,並通過諮議局向松壽進言希望他交出權力,但松壽得知消息後命令福州將軍組織八旗子弟與新軍血戰,可是經過一晚激戰旗軍被打敗,松壽吞金自殺,福州將軍戰死。

大清亡國,有何人“殉國盡忠”? 血戰革命黨,實乃肱骨重臣

松壽

而在西安,末代西安將軍文瑞也領著八旗兵在西安城內與新軍血戰,文瑞表現極為英勇,面對祖宗的江山即將落入敵手境況曾經好吃懶惰的八旗兵也勇猛異常,無奈軍火輜重全在新軍之手,最終旗軍戰敗。文瑞本有機會出逃可是他卻拒絕了,他對兒子說“吾乃統兵大員,卻不能戡亂,只能以死以報君上。”隨即投井自殺。

大清亡國,有何人“殉國盡忠”? 血戰革命黨,實乃肱骨重臣

文瑞

而江西巡撫馮汝騤率先率先受到武昌起義的衝擊,革命黨人本想讓他做都督,可被馮妝騤一口拒絕,因為馮汝騤為官清廉聲望頗高革命黨人放了他,可是在路上馮汝騤服毒自殺。而四川總督趙爾豐和陸中琦,端方等都死在了任上。危難見人心,他們為國家而死可謂死得其所了。

大清亡國,有何人“殉國盡忠”? 血戰革命黨,實乃肱骨重臣

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