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農村地區,有哪些野菜是城裡人很少吃到的?

老農民說事


作為一個來自於農村的人,見過最多的菜種莫過於野菜,樹上長的,地上長的,水裡長的,各種各玩各樣的野菜都能吃出不同的花樣,在農村老家時也許誰都不會在乎野菜的好,直到步入了大城市,看到網上的各種野菜視頻,自己才會想起當初採摘野菜和做各種野菜美食的生活是有多麼的美好!

先說樹上長的吧!

1.洋槐花:大部分農村人對洋槐花應該在熟悉不過了,每年洋槐花成熟的季節村子裡的人都四處去採摘。 做法:將洋槐花、麵粉和雞蛋攪拌後油炸或蒸出來,我們這邊通常會蒸出來,然後蘸取蒜末、香油、香醋、鹽、醬油調成的湯汁,別提有多美味了,還有花的清香味! 功效:涼血止血、降血壓及預防中風、抗炎滅菌。


2.刺老芽:我們這又把它稱為椿芽,分為兩種:臭椿芽和香椿芽,只有香椿芽才能食用。 做法:拿水煮過後涼調或直接清炒,但是在我們這裡最受歡迎的做法是椿芽抄臘肉,真的很香!功效:對浮腫、便秘、糖尿病、胃痙攣等症有效。


再說地上長的!

1.折耳根:這是我們這裡最受歡迎的野菜了,又名魚腥草,吃起來有點腥味,但不知道為什麼卻受到很多人的青睞。 做法:最長用的做法就是煮過後涼調了,想起來都流口水。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


2.灰灰菜:在野菜裡也是格外受歡迎的一種菜。 做法:水煮後清炒或涼調,但我們這邊最常用的做法是把它和西紅柿一起炒味道真的不錯! 功效:風熱感冒,痢疾,腹瀉,齲齒痛


3.馬齒筧:也是不錯的一種野菜,而且找起來很容易。 做法:可以涼拌、也可以煲湯! 功效:清熱解毒、祛溼止帶功效,適用於溼熱下注、帶下色黃、黏稠味臭、小便短黃、口渴口苦、舌紅苔黃、脈滑者,亦可用於溼熱洩瀉、痢疾等。

地上能吃的野菜種類太煩多了,在這我就不給大家一一列舉了!


水中的野菜:

1.地木耳:我們這裡又稱它為地軟,雨後才會有的一種野菜。 做法:可以炒肉,也可以蒸包子,地軟包子味道很美! 功效:清熱明目,收斂益氣。主治目赤紅腫,夜盲,燙火傷,久痢,脫肛等病症。



2.水芹菜:水芹屬於傘形科、水芹菜屬。多年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水芹別名水英,水芹中黃酮、硒和膳食纖維含量較高,蔗糖含量較低,屬於一種優質的保健蔬菜。 做法:可以清炒、炒肉、也可以做餡包餃子。 功效:退熱解毒、宣肺利溼,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肺癌。能治暴熱煩渴,有清熱利尿的功效,對泌尿系感染等疾病具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水液對肝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還可以降血壓、治療痄腮和便血。

我將老家這邊最常見的野菜推薦給大家,肯定不全面,大家也可以在下方寫下自己家鄉的野菜和獨特的做法,喜歡我的文章的朋友記得關注、點贊哦!農村小夥為你解疑農村的那些事!


生活閱錄


在以前的時候,村裡人都會十分的羨慕城裡人的各種山珍海味,自己大多都是種啥吃啥,再有就是各種的野草了。近來,隨著人們對飲食養生,原生態、大自然等等的越發注重,野菜開始成了新寵兒。那麼有哪些野菜是城裡人很少吃到的呢?

1.馬齒莧

這種菜在農村遍地都是,而且很是影響莊家的生長,種地人對它很是反感。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即使拔出來,暴曬幾天,只要一見雨水,就可死裡逃生。但是,它具有很好的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止渴利尿等的功效,對糖尿病有一定的輔助改善作用,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野菜。


2.蒲公英

蒲公英也是農村比較常見一種野菜,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利尿等的功效。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農村人會採摘回家,炒著吃或者用開水焯一下,涼拌,雖然口感不怎麼樣,但是營養價值極高呢!

3.花椒葉

花椒葉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吃過的比較少,其實花椒葉子是一種非常好的野草,尤其是嫩嫩的花椒葉,吃起來有一股天然的香味。它的吃法簡單,而且營養很是豐富,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4.地皮菜

雷雨天之後,在農村裡會出現一種野菜——地皮菜,俗稱雷公屎,名字雖說不怎麼好聽,樣子也不好看,但是味道不錯,而且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非常適合做湯,或者涼拌食用。

5.甘露子

甘露子,一般俗稱螺絲菜,因其造型十分像螺絲而得名,營養價值豐富,在農村很多人都愛把螺絲菜清理乾淨製作鹹菜,清脆可口,是非常不錯的下飯菜。


除了以上之外,農村還有很多很多非常有營養價值且城裡人很少吃到的野草,比如說:香椿、榆錢、蕨兒菜、莧菜等等,想想都口水不行行的。


惠農圈


野菜往事談 本人生於六十年代大飢餓剛過,說起野菜倍感親切熟悉,有不少往事要說出來: 剛過大饑荒,人們臉上的菜色尚未退盡,糖菜半年糧的曰子無比幸福。人們珍惜一切可以入口的東西,野菜比起大饑荒時吃樹皮.棉桔皮.棉花殼,簡直是珍饈美味。我落地華北大平原上一個四縣交界的窮鄉僻壤,屬邊區老區,天然有“窮”符號,受飢換餓相比靠城近市的村更進一步。春天裡,薺菜在麥蘢間零星出現的時候,一年吃野菜的光景就開始了。接下來的青蒿、仁青、野韮菜,夏天的馬齒莧,掃帚苗都是美味。雨後還有野蘑菇.野木耳。特別是一種小草菇在雨後沙地成片鑽出,拿個瓢盆用手輕捏小姆指大小的菇帽,然後大水淘幾遍去盡沙濼炒吃。今天想說在我記憶裡比較特別的長在樹上的野菜美味。 槐花,北方常見,花開時節,滿村刺眼的新綠和嫩白,發出陣陣清香微甜。孩子們開始在大人指導下,折取槐樹帶花嫩枝,捋一把槐花塞入口中大嚼,香裡帶甜。大人們則忙著催促收拾樹枝,花成串摘下,放入稀麵糊中,然後油炸。或捋成散花,淘洗後趁溼漉,攪上玉米麵蒸苦累。或是棉籽油.蔥花炸後清炒槐花,就著剛出鍋的帶葛渣的玉米餅,香甜燙帶著脆生,至今我形容不來它的美味。後來我吃過不同檔次的飯店包括星級,都找不到那種感覺。那種口腔中的舒服和心理上的愉樂,至今未曾重複。 榆樹渾身都是美味。榆錢可生食也可蒸苦累。沾上蒜汁,可當主食。榆葉可蒸玉米餅也可蒸苦累。榆錢榆葉只甜不香,還有淡淡的澀。榆皮是取之較難的一種食材。樹皮不能在生長著的樹上取,要在刨倒做樑檁的樹上扒。扒皮很累,記得讓我扒一棵樹的皮,用了整整一天。老皮不能用,先要颳去。然後用刀刮裡邊的嫩皮,粘粘的粘手,刮下後放蔭涼處涼幹,上石碾砸,馬尾籮過篩,再砸再篩,反覆幾遍,一個樹的樹皮弄不了幾升榆皮面,小心收納好,待日後慢慢享用。想吃餄餎了,一升蕎麥麵或一升白麵,加3\\1升的榆皮面,加鹼鹽經餄餎床擠壓成條,大火煮熟,蔥花熗鍋澆滷,灑上芫荽,寬湯一澆,人間風味美食誕生。 柳葚和柳尖每年春天也有食用。這種東西得大火水淖熟,據說有毒,不可生食,不可多食。食用方法就是加鹽涼拌。 記憶中有一種特別的樹葉,我不是學植物的,至今不知樹名。此樹長在我家房後,是後鄰家一棵兩人合抱不成的大樹,樹皮樹形像香樟樹,樹葉像小一號的楊樹葉。每年春末夏初時,後鄰允許到樹上採幾藍孑樹葉,母親洗淨後水淖過,在大缸中糟,幾天後酸酸的香,像今天的酸菜略帶香味。炒菜涼拌可以佐餐。只記得捋樹葉時,鄰家奶奶那種眼神,讓採不願讓多采,嘴裡還說著“多捋點”明顯勉強的樣子。 回憶吃野菜的感覺,不全是苦澀,有一種苦裡帶甜,甜中帶香的感覺,這也正是野菜的本味。


李風辰


作為一個華北平原的老農民,我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簡單的說一下,能吃的野菜有好多種,就不一一詳細說了,在我這主要有以下幾種吃的最多,城裡人想吃可以開車來挖!

這不馬上又要到了挖野菜的季節了,春暖花開的日子,拎個小籃子,領著老婆孩子連踏青再挖野菜,是不是挺愜意?哈哈,書歸正傳,說野菜!

蒲公英:我這叫婆婆丁,據說解毒去火,我一般用它做湯或晾乾泡茶。
苦菜:我這叫曲莫菜,菊菊菜,我們主要


還是用它做蘸醬菜,用小蔥把它卷中間蘸醬!聽說也可以做湯。
馬齒莧:我這叫馬紮菜,有啥藥理功能啥的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對人有益無害,可以做湯,涼拌,曬乾蒸包子包餃子蒸菜糰子,放上點兒肥肉,特香,好吃!
灰菜:可以用開水焯一下,砸點兒蒜拌著吃!

還有幾種,一般吃的少,有的還已經絕種了,小時候吃到過,現在幾乎都看不到了!

我是我在新農村,求互關!
歡迎朋友們來農村做客,請你吃野菜,呵呵!


我在新農村


在農村地區,有那些野菜是城裡人很少吃到的?

農俗君老家坐落在閩贛交界處的小山村,每年春暖花開後,山裡的野菜就自己冒出來了。現在想想它們又肥又嫩的樣子,還會流口水呢!

隨著交通越來越發達,物流越來越完善,以前城裡人很少能吃到的野菜現在也幾乎能吃上了,只是沒有我們農村人吃得那麼新鮮罷了。今天,我就挑選幾樣農俗君自己喜歡吃而且親手採摘過的野菜推薦給大家。

♦苦筍

苦筍可不同於自家種的竹筍,它是純野生的。小時候,就會跟著老媽和村裡幾個阿姨一起去大山裡採苦筍。帶的工具一般就是一個竹籃和一把禾鐮(割水稻用的鐮刀),再講究一點的話就會戴個遮陽帽和手套。進山後,就會直接找到野生的苦竹林,然後大家就四散開來找苦筍和採苦筍。


苦筍採回來後要去殼,整根洗淨後放到大鍋裡煮,煮熟後放到泉水裡泡幾天,然後就可以炒著吃了,又鮮又脆(提醒:苦筍是不能直接炒來吃的,否則會又苦又澀)。加工完成後,也可以將它們隔水密封在大玻璃瓶中,這樣就不會壞了,一整年都可以吃上苦筍了。

♦蕨菜(我們本地叫做蕨連)

在農曆二月初前後,蕨菜就從果園、荒山甚至是馬路邊風雨兼程的冒了出來。這個季節,正是農忙的時候,父母那時候承包和租賃的農田比較多,所以更忙。每天放學回家,我就會把書都統一放在書包的同一個格子裡,騰出一個格子用來裝蕨菜。


蕨菜去頭去尾切段後,用沸水撈一下,然後用大火加入辣椒爆炒,現在想想都美味。當然,也可以整株或者是整把解開來放到沸水裡煮幾下,然後用保鮮袋裝起來放到冰箱冷凍室,照樣能吃一年。

♦清明菜

對於清明菜就不多解釋了,用於清明果的調色調味,好看又好吃,搭配新鮮的竹筍和醃製的豬肉,簡直味道不要太好。

農俗君為您解析和發現更多有趣有味的鄉間野菜野果。更多,請關注農俗一點通。【32】


一點三農


在我們農村,常吃的野菜還是比較豐盛的。譬如植物的嫩芽,根莖等等。城裡人也經常在週末開車到我們山裡來摘野菜,或者說,到農村摘野菜已經成為城裡人的一項親子活動。

現在苗阿哥就來說說我們山裡的野菜吧。

在我們農村目前最受歡迎的莫過於魚腥草,春天來臨,魚腥草冒出了嫩芽,地下的草根也比較細嫩,野生的帶著一種獨特的腥香味。雖然說有些人聞不來這個味道,在我們農村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很多在城裡生活的人回到老家,都會舉家去挖來吃,魚腥草在我們農村也叫折耳根,常見吃過涼拌,炒菜,煲湯等等。


在我們農村,山裡的小溪邊還長有一種野菜,叫做水芹菜,也是常見的野菜之一。話說水芹菜有兩種,有一種莖也葉都長有白色毛絨的是不能吃的。長在水邊綠色的無毛的才能吃,建議摘流動水邊長的水芹菜,味道更好。

三月份,我們農村的大山裡還長有蕨菜。雖然網上流傳說吃蕨菜可能致癌,但是依然無法阻擋我們對野菜的喜愛。我們山裡人,包括我爺爺的那輩人,吃了幾十年的蕨菜了,並沒有聽說誰致癌的。在七八十年代,因為沒有吃的,很多人只能去山裡挖蕨菜根來搗碎,提取澱粉來吃。其中《舌尖上的中國》就有一集講述湖南瑤山裡面的蕨粑的。每到三月份,天氣轉暖,山裡的蕨菜瘋長,我們就去摘一些來吃。蕨菜剛出來的時候拿到城裡去賣,可達20元一斤。不過苗阿哥還是喜歡吃蕨菜炒臘肉的味道。




農村的野菜還有很多,譬如蒲公英,車前草,馬齒莧等等,多用來下火鍋吃。

苗阿哥的爺爺常說,以前因為窮,沒有飯吃,大家才去挖野菜來吃。現在倒反過來了,山裡的野菜在城裡卻比較受歡迎了,吃膩了大魚大肉的人們,更覺得野菜有新鮮感。


新農人苗阿哥


有著較多農村生活體驗的我,很榮幸應邀來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我就說幾種我們老家的幾種野菜,一般城市很難吃到。

野生枸杞頭

野生枸杞,春天開始發芽,在枝頭尚嫩的時候採摘,帶點嫩葉的,炒熟吃,或涼拌都很美味。味道微苦,入口甜香。

野蒜

作為配菜調料入味極好,爆炒甚香。

榆錢

我們這裡通常用於做蒸菜。

野芹菜

通常長於溝河邊上,喜水。味道較濃,炒了吃,或者做醃菜,都非常美味。

類似的野菜還有很多。但在我的概念當中,很多野生蔬菜城市裡一般都是吃不到的。你那裡還有哪些特殊的野菜,不妨說一說。

更多觀點,請關注壹點說!

壹點說紀實影像


看到這個題目,不禁想到這麼一句話,真的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世界變化真快。在老農的記憶裡,像農村田野裡的一些野菜,比如灰灰菜、蒲公英、地皮菜等等,過去都是貧下中農才吃的東西。現在反過來了,越是有錢人,有喜歡吃這些東西。

好了閒話不多說,老農和大家談談幾種咱農民經常能見到,而城裡人稀罕的野菜。

第一,灰灰菜。

灰灰菜,在過去咱農民一般也不會吃。只有家裡邊特別貧困,糧食室外不夠用,才會採一些灰灰菜來和糧食摻和到一起吃。平時農民們都是拿它來餵豬。當然,老農的意思不是誰吃它誰是豬。只是想強調過去它在咱農民心中的地位。

說起灰灰菜,可別小瞧這種愛,加點香油、食鹽等各種調料調起來,吃起來味道鮮美可口。而且具有解毒消腫、利水除溼的功效。

第二,蒲公英。

說到蒲公英,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種藥材。在中藥裡它是一味重要的藥材。所以,它肯定是可以食用的。它可以煮熟吃,也可以直接拔來就吃。

記得老農小的時候經常放牛渴了,就會拔蒲公英來吃。蒲公英幾乎在各地都能見到,所以採摘也不是很困難。關於蒲公英的功效,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之功能。

第三,地皮菜。

說到地皮菜,就想起母親做的地皮菜包子,那個美味啊。

小時候雨後經常會和母親到後山山坡上去撿地皮菜,每次撿的都不會太多。所以,地皮菜對於城裡人來說,更應該是很少見到吧。

好了,暫且說這麼多,想要了解更多農村風味,關注老農,老農將持續更新更多相關內容。


農家人話農家事


我是北方人,我們這邊的可食用野菜可能沒有南方多,但是很多野菜是城裡人很難吃到的,尤其是那些比較大的城市裡的人更是吃不到。

1、薺菜,可以用來做餡,包餃子包包子都很好吃,但是城裡人很少見到。

2、馬齒莧,又叫長壽菜,可以鮮食、也可以曬乾後儲存起來吃,涼拌、做湯、做餡都很好。

3、荒鹼菜,這種菜沒有什麼營養,味道卻很好,可以涼拌,也可以做餡,是減肥人士的首選。

4、播娘蒿、播娘蒿分白蒿、青蒿兩種,可以食用的是白蒿,做餡做湯都可以。

5、蒲公英,是一種很好的排毒消炎藥材,嫩菜可以鮮食、也可以炒雞蛋。

還有很多野菜都是可以吃的,在這裡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人已醉夢難醒


在農村地區,有哪些野菜是城裡人很少吃到的?

農村的野菜越來越受到城裡人的青睞,但是,有一種野菜,那可是城裡人沒有吃過或極少吃過的。因為它生長週期很短,生長速度很快,是在溫暖溼潤的環境里長大的,極易腐爛,它就是很少見的新鮮松蘑,你吃過麼?

生長環境

松蘑生長在松林裡的松樹下,是純天然的野生美味。小時候,每當夏天雨後,有時候等不到雨完全停歇,便挎起提籃,到村外山野的松林裡採摘松蘑。採摘松蘑那也是有技巧的,必須到松林的陰坡或半陰坡的松樹下尋找。因為松蘑一般離松樹根不會太遠,像個小傘似的頂著松針和草葉,從土裡冒出來。

營養價值

松蘑被稱為“食用菌之王”,它的營養價值不言而喻。它富含銅、鐵、蛋白質、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能迅速為人體提供能量,提高人體免疫力。並且質地細嫩,菌香郁濃,口感滑嫩,是難得的佳餚。一般來說,幹松蘑城裡較為常見。

松蘑的做法

新鮮的松蘑生長在溫暖溼潤的夏季,週期短、生長快、易腐爛,故容易招蛆蟲。所以採摘回來的松蘑要仔細挑選,清理松蘑表面的松針、腐葉、贓物等,並且將松蘑的根部掐掉。用清水將整理好的松蘑洗淨,輕輕擠掉水分,上鍋用開水焯一下。新鮮的松蘑炒肉,含有松蘑那特有的清香,具有補腎養血、理氣化痰的功效,且補而不膩。城裡人一般吃的是幹松蘑發泡的,新鮮的松蘑只有農村人能嚐到。

又快到松蘑採摘的時候了,你吃過新鮮的松蘑嗎?歡迎留言與建行漸遠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