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歐洲和亞洲的邊界是如何界定的?

王不宇V


歐亞大陸概況

歐洲和亞洲之間的邊界存只在於紙上。兩大洲並沒有明顯的物理隔離。兩大洲之間的界限只是一個歷史和文化的問題。

亞洲和歐洲之間的邊界往往被定義為沿著愛琴海,裡海,土耳其海峽,黑海,大高加索和烏拉爾河山脈。

然而,在確切的邊界上存在爭議。由於沒有水分離兩大洲,它們都存在於相同的陸塊上。歐亞邊界的現代定義使一些國家屬於兩大洲,而另一些國家則完全位於同一大洲。這些橫貫亞洲和歐洲的國家包括土耳其,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

歐亞邊界存在嗎?

歐洲和亞洲之間的邊界今天存在,首先由探險家和瑞典陸軍軍官菲利普定義。他的邊界是沿著烏拉爾山脈,裡海北岸的Emba河和黑海上的Kuma-Manych Depression,這是位於高加索山脈北部的兩條河流的名稱,目前被認為是確切的邊界。

兩國之間的東部邊界將俄羅斯切割為俄羅斯的歐洲一側和亞洲一側。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和亞洲部分之間人口分佈顯著不均,歐洲人口占75%以上。

結論

圍繞兩大洲定義的困惑,使得更多的地理學家更願意把亞洲和歐洲定義為一個大洲。

歐洲與亞洲的分離是歐洲地理學家和學者試圖分離他們的世界而努力造成的。事實上,除了研究二十世紀的歷史之外,我們很難接受把歐洲和亞洲分化為兩個獨立的大洲。這種強行的邊界劃分,超越了傳統的大陸標準。


王不宇看世界


歐洲和亞洲本來就是連在一起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界線只是人為設定的。

現代亞歐大陸的分界線是:

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這一條長線。

亞歐大陸作為一個整體,本可以稱為亞歐州的,但是亞洲和歐洲歷史文化、文明差異巨大,幾乎所有人都支持把亞洲和歐洲分開來看待。

亞歐大陸分界線的設定和變動:

1、在古埃及人、腓尼基人和亞述人的時代

這些文明集中於地中海附近和兩河流域,沒有地理意義上的亞歐和歐洲的分界。

那個時候出現了“歐羅巴”和“亞細亞”詞語,指代“日落之地”和“日出之地”。但是這裡的日落和日出之地並不是亞歐大陸的分界,只是一個模糊的地理概念。現代的的“歐羅巴”和“亞細亞”指代歐洲和亞洲。

2、希臘人的時代

亞歐大陸第一次有了地理學劃分:

希臘人以自己的地理位置為中心,東面的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博斯普魯斯海峽、黑海和高加索山脈為分界線。奠定了現代亞歐大陸分界的基礎,除了高加索山脈後期的變化又再次成為界線外,其他分界線一直延續至今。

3、羅馬人的時代

羅馬帝國的擴張,使得羅馬人加深了對亞歐大陸的認識,把黑海以北的陸地,以亞速海和頓河為分界線,這是對希臘人劃定的分界線向北的延伸。

4、俄羅斯崛起,促使分界不斷變化

從16世紀開始,歐洲人未接納俄羅斯認為其屬於亞洲,把俄羅斯羅斯西界作為亞歐大陸分界,俄羅斯崛起,迅速擴張使得分界線多次變化。18世紀歐洲開始接納俄羅斯,又以俄羅斯東界為分界線。但是俄羅斯不斷向東擴張,界線不能夠一直隨著羅斯向東的步伐而改變了。

因此除了亞歐大陸南部界線的分界一直處於變化之中,經歷了先是黑海、頓河與白海一線,中部為奧卡河與北德維納河。然後是裡海、伏爾加河與伯朝拉河一線。緊接著是裡海、伏爾加河與鄂畢河一線。最後才是烏拉爾山與烏拉爾河和裡海一線。

5、俄國彼得大帝時期亞歐大陸分界到後來人們的普遍接受

俄國彼得大帝時期,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塔季曉夫(1686—1750年)主張以烏拉爾山脈為東部分界線,他發現山脈兩側地區的動植物有許多顯著的不同。
18世紀後半葉,這一主張被普遍接受。這時東南部分界線為伏爾加河和頓河的不同河段。

19世紀中葉,人們又把發源於烏拉爾山脈的烏拉爾河和裡海作為東南部分界線,並且沿用至今。

簡單回答,期待更多優質答案!


地理愛好者


世界分七大洲;亞歐大陸面積5400萬平方公里,人口43億。亞歐大陸面積佔世界陸地面積的40%左右,人口占世界人口的70%。亞洲以其他幾個洲都有明確的分界線,與非洲,蘇伊士運河為分界線,與美洲白令海峽為分界線。只有與歐洲是在陸地上劃分的,亞歐分界線從南到北依次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裡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博斯普魯斯海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