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攀枝花市立足“五個著力”加快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

【編者按】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對2017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國辦發〔2018〕28號),對10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力度較大,工作成效突出的城市予以通報表彰,並提出要支持這些城市先行先試,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和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為進一步宣傳和表揚先進,推進其他老工業城市學習受表彰城市在轉型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我們彙編整理了10個受表彰城市的典型經驗介紹,將陸續刊發。

真抓實幹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典型經驗介紹之三

攀枝花市立足“五個著力”加快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

攀枝花地處川西南、滇西北交界部,始建於1965年,是 “三線建設”期間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創造的“百里鋼城”奇蹟。近年來,攀枝花市加快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初步建成世界第一的釩製品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釩鈦原料基地、全流程鈦工業基地和含釩鈦機械製造業基地。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44.25億元,同比增長7.4%,人均GDP突破9萬元,居四川省第一,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取得階段性成效。有關經驗和做法如下。

攀枝花市立足“五個著力”加快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

一、著力完善體制機制,激發振興發展活力

一是推動投融資體制機制創新。充分發揮社會資本在基礎設施供給側改革領域的力量,依託PPP模式投資50億元全面啟動全市釩鈦高新區、創新開發園區、格里坪園區基礎設施綜合配套工程PPP項目,不斷提升承接區工業項目承載能力。設立釩鈦資源開發、康養產業2支投資基金,總規模150億元,重點支持釩鈦資源開發以及釩鈦、康養產業項目。二是深化國企改革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把效率變革作為改革的重點,全面深化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不斷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2017年,全市四大企業(攀鋼、鋼城、攀煤、二灘)發展穩中有升,完成工業總產值602.7億元,同比增長19.6%,拉動全市工業總產值增速6.6個百分點。同時,積極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民營中小微企業梯隊成長,民間投資增長14.5%,增速為近五年最快。

二、著力推進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協同發展

一是發揮氣候優勢,做大現代農業。以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為抓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晚熟芒果、早春蔬菜等16個現代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第一產業總產值達到63.52億元,增長4.2%,居全省第2位。二是深挖資源優勢,做精特色工業。以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為抓手,抓實釩鈦“五個一工程”(一個部省市共建的國家釩鈦重點實驗室、一個具有標準主導權的國家釩鈦質檢中心、一個聚集全國釩鈦交易資源的國家釩鈦交易所、一個“高”“新”特色鮮明的國家釩鈦高新區、一批有實力的釩鈦企業)建設,積極開展“五大領域”(財稅、供地用地、直供電、資源配置管理、生態補償)先行先試。2017年全市釩鈦產業總產值212.73億元,同比增長48.24%,全市工業逐步由鋼鐵經濟為主向釩鈦、鋼鐵經濟並進轉變,由初級產品向精深加工轉變。三是突出區域特色,做強服務業。以全國陽光康養旅遊目的地為抓手,培育壯大五個“康養+”(“康養+農業”“康養+工業”“康養+醫療”“康養+旅遊”“康養+運動”)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科技服務、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加快發展。2017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30億元,增長8%。

攀枝花市立足“五個著力”加快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

三、著力推動搬遷改造,優化發展環境

一是加快城區老工業區“退二進三”。整體搬遷原橡膠廠、大修廠、啤酒廠等老工業企業,在騰退土地上新建東盟國際商貿城、星瑞時代廣場、御湖花都等城市商業綜合體,不斷完善城市主體功能。二是淘汰過剩產能。通過兼併重組、債務重組、破產清算等方式,引導洗煤、選礦等過剩產能在供給側減量,實現市場化清退,先後關停、取締、淘汰企業168家,技術改造升級企業27家,退出低效煤炭產能87 萬噸、鐵精礦產能200萬噸,淘汰落後鋼鐵產能25萬噸。三是改造利用老舊設施。依託老工業區原有廠房、設施等基礎條件著力引進蘇鐵福鎮文化創意工業旅遊服務基地、攀西“汽車與養生”大型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文化產業項目。

四、著力鼓勵創新創業,激發轉型內生動力

一是深入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提升研發投入,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2017年全市科技研發投入22.9 億元,佔GDP 比重2%,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6%,一大批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實施。高爐渣提鈦及綜合應用、氯化法鈦白原料生產關鍵技術成功突破,實現爐渣資源的變“廢”為寶,將帶動形成600億元以上的產業集群,再造一個“攀鋼”。二是加快創新平臺建設。2017年,建成全國唯一專業從事進出口釩鈦產品檢測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獲批高速重載鋼軌研發與製造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全市各類創新創業平臺總數達到53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22家)。三是加速人才引進培養。出臺《攀枝花人才新政七條》,全年引進碩士以上高層次人才131名。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寧顯海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焊接項目比賽中榮獲金牌,實現焊接項目世界大賽兩連冠。

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眾獲得感

一是全面完成2017年十大民生工程和十件民生實事。落實項目資金52.48億元,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過65%。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8.4%,森林覆蓋率達到60.1%。二是統籌推進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與棚戶區改造等重點工作。通過貨幣化安置、老舊社區改造、“三供一業”改造等方式,著力改善老工業區居民居住條件,成為全國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中央財政支持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三是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加強供水、燃氣、排水管網建設和老舊管網改造,完善汙水和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優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統,加強路網銜接連通。2017年,累計投資91億元實施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老工業區學校佈局調整。

攀枝花市立足“五個著力”加快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