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北京女子圖鑑》們咋成了“懸浮劇”

《北京女子圖鑑》們咋成了“懸浮劇”

今年被業界稱為“現實題材迴歸年”,統計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共有276部、10939集電視劇備案公示,其中當代題材173部、6383集,佔比分別為62.6%和58.35%。現實題材劇井噴是好事,但不像真都市,不像真奮鬥,不像真人性,不像真面容的“四不像”拉人出戏,現實劇成了遠離現實的“懸浮劇”。( 2018年5月8日《北京日報》第11版)

《北京女子圖鑑》們咋成了“懸浮劇”

這是有悖常理的。既然是現實題材劇,就會真切的反映現實生活。因為現實生活就是當下的生活,無論編劇,還是導演,對當下的生活應該不會是陌生的。可是當下不少現實題材劇卻像《談判官》、《北京女子圖鑑》等電視劇一樣“四不像”,與現實相差十萬八千里。此種現象,實在令人深思。

《北京女子圖鑑》們咋成了“懸浮劇”

反映現實生活的電視劇遠離現實,我以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電視劇創作者對現實生活非常隔膜和非常不熟悉。即便熟悉,也只是對自個圈子裡生活的熟悉。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社會處於一個偉大的時代,當今社會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應該說,現實生活給電視劇的創作提供著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的題材。但問題是,再多姿多彩的生活,再豐富多彩的題材,都不會自然而然地跑到創作者的筆下,跑進家家戶戶的電視熒屏裡。它們需要創作者去熟悉、去捕捉。而現在到生活中去,深入生活的傳統,卻被淡忘了。我不知道,現在寫電視劇的作家還有多少像過去的作家那樣到農村、企業、街道、軍營、學校等現實生活的發源地呆上一年半載。眾所周知,一些在創作上孜孜追求的畫家每年都會走出畫室去寫生。那麼一位電視劇作家也當走出創作室去地頭、車間熟悉生活。生活是創作之源。沒有了生活,對現實生活不了解、不熟悉,怎麼能創作出記錄新時代的電視劇呢?

對於深入生活,現在有一種說法,作家與其他人一樣都生活在當下,無須深入生活。我以為,這是在偷換概念,是對深入生活的曲解。不錯,我們人人都生活在現實生活之中,但是並不證明我們對現實生活是瞭解和熟悉的。不管我們的生活面有多寬,我們所熟悉的生活都是有限的,僅僅是現實生活的一個極小的局部。就說都市生活吧。都市生活有年輕人的生活,也有中老年人的生活;有富人的生活,也有窮人的生活;有白領的生活,也有藍領的生活;有精英的生活,也有草根的生活;有奮鬥者的生活,也有平庸者的生活……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不深入其中,能瞭解和熟悉都市生活及其本質嗎?能創作出貼近都市生活、反映都市生活的電視劇嗎?根本不可能。

據我觀察,現在一些電視劇創作者坐在創作室裡想當然地編著電視劇,或者在網絡小說中找靈感、尋題材;或者幾個人關起門來侃大山,從而侃出一個電視劇來。或者根據一些新聞報道中的素材,七拼八湊,整出一部電視劇。一句話,就是浮在生活的表面,閉門造車創作。這樣弄出來的現實題材劇怎麼不成為“懸浮劇”呢?

欲使現實題材劇真正成為記錄新時代的電視劇,還是要提倡電視劇創作者深入生活。文聯、作協等組織要組織劇作家到農村、企業、街道、軍營、學校等生活重地,支持、幫助劇作家深入生活。劇作家也當自覺地、主動地深入生活,把深入生活當作創作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不管怎麼說,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深入生活的傳統不能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