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賣報、撿破爛、養豬…………官員跑路後,怎麼“養活”自己?

【編輯/張喜斌 統籌/劉姝蓉】

近日,安徽省落馬女幹部張玉玲的懺悔錄曝光,該文章中揭露了其潛逃後的生活。張玉玲稱,“我一個人在外顛沛流離,輾轉各地,靠著打散工養活自己,整天東躲西藏,惶恐不安,不敢打電話,不敢見家人”。

大白新聞了解到,官員跑路的現象可不止張玉玲一位。都有哪些官員跑路,官員跑路後都怎麼“養活”自己?據瞭解,跑路的官員過的日子可不大好:有的靠打散工養活自己,有的去賣報、撿破爛,還有的去養豬……

女幹部潛逃後打散工維持生計

5月30日,媒體報道了《落馬女幹部潛逃外地打散工維持生計,懺悔錄曝光》的消息。文章稱,安徽省蕭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鄉建設管理監察大隊原副大隊長張玉玲,利用職權便利,先後收取財物16萬餘元。因害怕受到懲罰,逃到外地。

據悉,2014年9月3日,蕭縣紀委將張玉玲一案,移交蕭縣人民檢察院。2014年9月4日,蕭縣人民檢察院對張玉玲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同日依法傳喚其到檢察機關接受訊問,張玉玲潛逃未到案。

2014年9月4日,張玉玲受到開除公職處分。2018年4月11日,張玉玲投案,但不能如實供述自己的全部犯罪事實,蕭縣紀委監委於4月13日決定對張玉玲採取留置措施。4月19日,張玉玲受到開除黨籍處分,並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提起公訴。

張玉玲稱,“我是農村來的孩子,多病的父親常年奔波在外掙錢養家餬口,母親沒日沒夜地把我們兄弟姐妹拉扯大,雖然條件艱苦但還是供我們讀書……本指望能衣錦還鄉,榮歸故里,為父母臉上爭光,哪想如此不爭氣,在金錢的誘惑下沒能把持住,犯下嚴重錯誤”。

她稱,“案發後,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幾年來,我一個人在外顛沛流離,輾轉各地,靠著打散工養活自己,整天東躲西藏,惶恐不安,不敢打電話,不敢見家人。思念親人,思念家鄉,更加思念我那沒結婚的兒子,每天晚上想到親人和孩子,整宿整夜睡不著覺。”

張玉玲稱,“淚水伴著我熬過一天又一天,真真正正體會到寢食難安的滋味,內心受到煎熬,過著非正常的生活,惶惶不可終日,完全打亂了以往的正常生活規律,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頭疼病越來越重,整日以淚洗面”。

她稱,“現在我已徹底醒悟,決心痛改前非,認罪伏法,積極配合組織調查,積極退還贓款,接受組織對我的處理。請求組織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乞求組織對我原諒,也懇請組織給我一個寬大的處理”。

河南洛陽原副市長曾潛逃養豬

賣報、撿破爛、養豬…………官員跑路後,怎麼“養活”自己?

郭宜品(資料圖)

大白新聞了解到,官員跑路的消息並不少見:2017年8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稱,吉林省質監局原局長葉志剛曾失聯。不過,其失聯後即被找到並接受調查;此外,2014年,時任河南省洛陽市副市長郭宜品也曾失聯,還有消息稱其曾逃往海南養豬。

媒體報道稱:葉志剛的失聯非常低調,但卻並非所有官員失聯都是如此。2014年,時任河南省洛陽市副市長郭宜品的失聯就曾引發廣泛關注。當年7月底,郭宜品以給母親看病為由向洛陽市有關部門請假,隨後失去聯繫。

當地隨即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不過,直至9月中旬,官方才證實郭宜品失聯。10月初,失去聯繫近兩個月的郭宜品在長沙被洛陽警方控制,後交由鄭州市人民檢察院查處。幾乎與此同時,鄭州市人民檢察院曾向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據悉,2014年8月初,郭宜品失聯,與其一起失蹤的還有地產商俞國強和俞國強公司的司機張振強。9月初,俞國強等人“投案自首”,郭宜品仍然不見蹤影。9月19日,郭宜品被列為網上追逃人員。

隨後,自首的俞國強向警方交代,郭宜品與張、俞三人失聯之後,原定前往海南開發房地產,後因關係不到位停留在長沙。到達長沙後,俞國強曾給郭宜品現金5萬,並利用其假身份證,為其在長沙租房藏身。當年10月6日,郭宜品在租住房屋內被警方抓獲。

公開資料顯示,1962年出生的郭宜品為洛寧人,2014年2月開始擔任洛陽市副市長,其間,郭宜品曾分管市安監局、市煤炭局、市環保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局)及市地震局等。失聯前,其曾向時任市長李柳身請假兩天,聲稱要帶病重老母去北京治病。

假期結束後,郭宜品沒有現身,有官員撥打他的電話號碼,發現已經無法聯繫上他。消息稱,郭宜品涉嫌收受賄賂。2012年5月,當地開發商張金元曾向郭行賄500萬元。此外,還有消息稱:洛陽原副市長郭宜品涉貪汙受賄,曾逃海南養豬。

官員潛逃靠打零工撿破爛為生

賣報、撿破爛、養豬…………官員跑路後,怎麼“養活”自己?

易圖科(中)

因涉嫌受賄,在審查期間,四川省廣安市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市交通運輸局原局長易圖科選擇潛逃,輾轉全國多地長達14年。2016年1月17日晚,在家屬的陪同下,易圖科到廣安投案自首。那他為什麼會潛逃?

易圖科稱,“當時情況很複雜,有人故意傳播一些不好的信息,試圖害我。生活上能勉強過活,現在想來,更多的還是精神上的折磨。”據悉,其先後輾轉北京、上海、山東、雲南、貴州、廣東、廣州、重慶等地,在藏身的城市靠打零工、賣報紙、撿破爛,維持生計。

據悉,2002年4月8日,因涉嫌受賄,廣安市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市交通運輸局原局長易圖科在被審查期間,選擇潛逃。14年後,潛逃期間仍堅持學法的他,在國家政策感召和家人勸說下,投案自首。

易圖科稱,這次決定回來投案,也是因為看了國家很多方面的政策,希望能得到從寬處理,“這麼多年,最後悔就是當初選擇潛逃。”他直言,潛逃是其一生最大的轉折。“我清晰記得是2002年4月8號,我決定離開廣安,逃往北京。”這一逃,便是14年。

開始潛逃生涯以來,為了不被發現,易圖科和家人朋友斷了聯繫。先後輾轉北京、上海、山東、雲南、貴州、廣東、廣州、重慶等地,每個地方待的時間都不長,即便在待得最長時間的重慶,也只有一年多時間。

“當時沒錢,沒有銀行卡和信用卡,整天東躲西藏,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談及潛逃後的生活,易圖科沉默許久,他坦言,很多次都想回來投案,一直在做思想鬥爭,“擔心一些問題說不清,不敢回來。”

為了維持生計,易圖科在藏身的城市打零工、賣報紙、撿破爛,靠微薄的收入養活自己。“生活上能勉強過活,現在想來,更多的還是精神上的折磨。”易圖科回憶稱,每天都要忍受孤獨帶來的煎熬,沒有家人、朋友,沒有一個能說得上話的人。

在潛逃期間,易圖科還始終堅持做一件事情——學法。他告訴記者,這次決定回來投案,也是因為了解了國家很多方面的政策,希望能得到從寬處理,“這麼多年,最後悔就是當初選擇潛逃。”【資料來源:北京晚報、安徽紀檢監察網、法律與生活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