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國產腕錶,大有可為

瑞士造表注重傳世,日本造表注重需求,而我國造表則更注重人文和情懷,希望可以透過腕錶向人們傳達出製表師的誠意和工藝品背後的歷史底蘊,腕錶並不僅僅只是一件藝術品,更是我國工業技術進步的承載之一。提到國產腕錶,北京、上海和海鷗這三大製表品牌都有著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

國產腕錶,大有可為

建國初期,繼周總理提出了“填補工業空白”這一規劃後,天津市輕工業局於1954年底批准成立了手錶試製組。在只有一百元經費的情況下,江正銀、孫文俊、王慈民、張書文四位工人僅憑一間小屋裡簡陋的四臺儀器,歷經數百天日夜兼程,埋頭奮戰,終於在1955年3月24日5時45分時研製出了“新中國第一塊腕錶”。這是我國工人階級試製出的第一隻國產手錶,填補了新中國工業建設的又一個空白,這個創造奇蹟的手錶試製組便是天津手錶廠的前身。1958年十月一日正式定名為“天津五一手錶廠”,現在人們更習慣稱其為“海鷗”。

國產腕錶,大有可為

五星牌腕錶

在這種情況下海鷗腕錶有了很高的起點,為後續研究發展打響了名號,天津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引領中國工業發展數十年,雖然後期也經歷重重阻礙,但在引進吸收先進科技,自我創新後,終於得以突破難關,現今已是我國腕錶領域的領軍角色之一。

國產腕錶,大有可為

上海製表廠建立於五星誕生同年,是中國國最大的製表廠,現今已有近60年技術積累。曾成功製造出國內第一批細馬機械錶,引發極大反響,為國人造表歷史翻開了了嶄新的篇章。從此,上海名聲鵲起,成為60年代的代表元素之一。以毛主席為首的國家領導人們也曾對其偏愛有加,使其成為這些領導人腕上的一道風景線。人們經常以此為標準判斷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因市場供應有限,成為了權力的象徵,有一句俗語這樣講:“如果沒有上海牌手錶,就沒有姑娘會嫁給你。

國產腕錶,大有可為

上海牌腕錶

北京製表廠則在1958年6月建造於北京昌平,本著"人本、協作、求實、創新"的企業文化,努力研發製造,突破傳統工藝極限。由原輕工業部組織研發的國內第一隻"統一機芯"手錶樣機,在中國鐘錶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可以說是業內產銷規模和社會影響都舉足輕重的企業之一。時至今日,已能夠生產陀飛輪、雙陀飛輪、陀飛輪三問、雙軸立體陀飛輪以及雙發條盒長動力等複雜工藝腕錶。熟練應用微雕、鏤空、琺琅、貴金屬加工及寶石鑲嵌等高級手錶的生產製作技術,成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上級腕錶核心技術的製造商。北京牌腕錶正依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創新科技強勢迴歸,成功躋身於中國高端腕錶行列之中。

國產腕錶,大有可為

北京牌腕錶

我國的腕錶製造可能並不是世界第一的,但從腕錶到零件,都是國人對歷史的記載,新中國科技發展的探索和一呼百應的名為團結的民族精神。繼這三個中國重量級製表廠建立之後,慢慢出現了大批國人制表的新生力量:北極星、格雅、飛亞達、羅西尼、天王等等優質品牌,也期待國產腕錶再創佳績,續寫我國製表廠的光輝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