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很多人都讀過宋詞,也知道宋詞有很多詞牌名,比如,西江月、蝶戀花、菩薩蠻、如夢令、卜算子等等。

所謂的詞牌,也稱為詞格,是填詞用的曲調名,後來也把詞牌叫作詞典。

詞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節奏。這些旋律、節奏的總和就是詞調。詞與調之間,或按詞制調,或依調填詞,曲調即稱為詞牌,具體的曲調通常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大致類似現在不同風格的詞譜成不同類型的曲。

宋後,詞經過不斷的發展產生變化,主要是根據曲調來填詞,詞牌與詞的內容並不相關。當詞完全脫離曲之後,詞牌便僅作為文字、音韻結構的一種定式。詞牌是一首詞詞調的名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十五個經典詞牌的意義。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1、【西江月】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唐五代詞本為平仄韻異部間協,宋以後詞則上下闋各用兩平韻,末轉仄韻,例須同部。以柳永詞《西江月·鳳額繡簾高卷》為正體,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一葉韻。另有五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兩葉韻,五十一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兩仄韻,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等變體

代表作宋代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宋代蘇軾的《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2、【蝶戀花】

蝶戀花原是唐教坊曲,後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又名“黃金縷”“卷珠簾”“鳳棲梧”“明月生南浦”“細雨吹池沼”“一籮金”“魚水同歡”“轉調蝶戀花”等。以南唐馮延巳《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為正體,此體為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另有變體二種。

代表作唐代馮延巳《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

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宋代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3、【菩薩蠻】

菩薩蠻本為本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花溪碧”“晚雲烘日”等。此調為雙調小令,以五七言組成,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以繁音促節表現深沉而起伏的情感,歷來名作極多。

代表作唐代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4、【如夢令】

如夢令又名“憶仙姿”“宴桃源”“無夢令”等。以李存勗《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為正體,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疊韻。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韻,三十三字四仄韻一疊韻,三十三字五平韻一疊韻,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韻一疊韻的變體。

代表作有五代李存勗《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

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

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還有宋代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5、【卜算子】

卜算子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 北宋時盛行此曲。萬樹撰《詞律》以為取義於“賣卜算命之人”。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結亦可酌增襯字,化五言句為六言句,於第三字豆。宋教坊復演為慢曲,《樂章集》入“歇指調”。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代表作有宋代陸游《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宋代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以及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6、【鷓鴣天】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為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此調雙調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後段五句三平韻。

代表作有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林斷山明竹隱牆。

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

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涼。

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

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

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

何事當年不見收。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7、【沁園春】

沁園春,詞牌名,又名“東仙”“壽星明”“洞庭春色”等。以蘇軾詞《沁園春·孤館燈青》為正體,雙調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韻,後段十二句五平韻。另有雙調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韻,後段十三句六平韻;雙調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韻,後段十二句五平韻等變體。

代表作有毛澤東《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還有一篇《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8、【虞美人】

虞美人幼教“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以李煜詞毛文錫詞為正體,李詞為雙調五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毛詞為雙調五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兩仄韻,三平韻。另有五十六字兩仄韻兩平韻,五十八字五平韻,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韻,後段五句兩仄韻三平韻的變體。

代表作有後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後唐李煜的另一篇《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風回小院庭蕪綠,

柳眼春相續。

憑闌半日獨無言,

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

池面冰初解。

燭明香暗畫堂深,

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9、【鵲橋仙】

鵲橋仙又叫《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後闋各兩仄韻,一韻到底。前後闋首兩句要求對仗。

代表作有宋代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代陸游的《鵲橋仙·華燈縱博》: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

誰記當年豪舉。

酒徒一半取封侯,

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

占斷蘋洲煙雨。

鏡湖元自屬閒人,

又何必、君恩賜與。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10、【漁家傲】

漁家傲又叫“漁歌子”“漁父詞”等。以晏殊詞《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為正體,雙調六十二字,前後段各五句,五仄韻。另有六十二字四仄韻一疊韻,六十二字兩平韻三叶韻,六十六字五仄韻的變體。

代表作有宋代晏殊的 《漁家傲·畫鼓聲中昏又曉》:

畫鼓聲中昏又曉。

時光只解催人老。

求得淺歡風日好。

齊揭調。神仙一曲漁家傲。

綠水悠悠天杳杳。

浮生豈得長年少。

莫惜醉來開口笑。

須信道。

人間萬事何時了。

代表作有宋代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11、【念奴嬌】

念奴嬌得名於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名篇有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念奴嬌·中秋》等。此調有平仄韻二體,常見的為仄韻。《詞譜》以蘇軾“憑空眺遠”詞為仄體正格。

代表作有宋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宋代蘇軾的《念奴嬌·中秋》: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12、【青玉案】

青玉案取於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又名《橫塘路》、《西湖路》,雙調六十七字,前後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

代表作有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

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

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閒情都幾許?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13、【永遇樂】

永遇樂始創於柳永,分上下兩闕,共一百零四字。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劉辰翁等均用此詞牌創作過,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

代表作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李清照的《永遇樂·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14、【小重山】

小重山又名《小重山令》。《金奩集》入“雙調”。唐人例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五十八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代表作有岳飛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李清照的《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

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

碧雲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

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15、【醉花陰】

《醉花陰》是一種詞牌名,又名《九日》,雙調小令,仄韻格,五十二字。上下闋各五句,一般以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為正格。

代表作有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辛棄疾的《醉花陰·黃花謾說年年好》:

黃花謾說年年好。

也趁秋光老。

綠鬢不驚秋,若鬥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結子知多少。

家住三山島。

何日跨歸鸞,滄海飛塵,人世因緣了。

古典曲辭十五個詞牌名,原來這些詞牌竟然有這麼多的講究

不一樣的文章,不一樣的精彩,更多內容,請關注【詩詞歌賦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