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正史上的高湛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一個人的歷史


高湛,即北齊武成帝,小字步落稽,渤海蓨縣人北齊神武帝高歡第九子。母親武明皇后婁昭君,和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同母弟。北齊第四位皇帝,太寧元年到河清四年在位。



河清四年,高湛傳位與太子高緯,自為太上皇。天統四年,由於縱慾無度,高湛去世,時年三十二歲,諡號武成皇帝,廟號世祖,葬於永平陵。

俊美不凡,深受寵愛

東魏天平四年,高湛出生,其母為高歡正妻婁昭君。高湛年幼時,就生的俊美不凡,高歡對這個兒子及其喜愛。


當時高歡在懷荒鎮任職,就讓兒子高湛和柔然太子之女結為姻親,封號為“鄰和公主”。當時高湛只有八歲,衣冠端正莊重,神情嫻靜深遠,在場的漢人和胡人都對他很驚歎。

除舊立新,功高震主

東魏元象年間,高湛被封為長廣郡公。北齊天寶元年六月,高洋稱帝建立北齊,高湛進爵為長廣王,授任尚書令,不久遷任司徒,後又升為太尉。 乾明元年,廢帝高殷和楊愔暗地裡疏遠高湛和高演,楊愔暗地裡謀劃準備把高湛和高演幹掉,於是任命高湛為大司馬,兼任幷州刺史。高湛就和常山王高演密謀,先下手為強,廢掉皇帝高殷,殺掉了楊愔。


高演即皇帝位,任命高湛為太傅、錄尚書事、兼任京畿大都督。 皇建元年,高湛被封為右丞相。高演將政事都交給了高湛處理,高湛大權獨攬。同年十一月,高演封自己的兒子高百年為皇太子,這讓高湛十分不滿,因為當初推翻高殷時,高演曾經答應高湛,要封他為皇太弟,由他繼承帝位。

登基為帝,控制朝局

皇建二年,孝昭帝高演病重,高湛和族侄高元海等人密謀,準備發動兵變篡位。不過因為有巫師說當時不利於兵變才做罷。高演也知道高湛的羽翼已豐,要保證自己的兒子高百年的安全,就必須將帝位傳給高湛。他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和高殷一個命運,因此最後決定傳位於高湛。


同年十一月,高演去世,高湛奉遺詔進宮繼位。皇太后婁昭君命令宦官宣讀遺詔,左丞相斛律金率領百官多次勸諫,高湛才繼位登基。大寧元年冬十一月,長廣王高湛在南宮繼位,宣佈大赦天下,改皇建二年為大寧。接著高湛分封群臣,把自己所倚重的人都身居要職,控制朝政大權。同時派人巡視天下,瞭解民間疾苦,提拔賢能之人。

寵信奸佞,淫亂宮闈

群臣之中高湛最寵信侍中和士開,和士開先祖本是西域胡商,原姓素和,後來留居臨漳,漸漸定居中原。高湛沒有繼位時,喜好一種下棋的遊戲,和士開很擅長這種遊戲,因此被提拔。由此我想到了《水滸傳》裡很著名的奸臣高俅,因為其善於蹴鞠而得到皇帝的歡心。



高湛和和士開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史書上記載,二人甚至有超越朋友不可描述的關係。因此高湛把國家大事都交給大臣處理,和士開還和高湛的皇后胡氏有私情。

攘外安內,平叛維穩

清河元年正月,立胡氏為後,立高緯為皇太子。清河二年正月,高湛親自臨朝,對秀才們的能力進行測試、選拔。三月下詔令司空斛律光帶領五營人馬在軹關修築防禦工事。四月,北齊的五州發生蟲旱之災,高湛派人賑濟災區。十二月北周大將楊忠率領突厥阿史那木汗等二十幾萬軍隊,分兵三路進攻北齊。當時,連月大雨雪,大雪南北千餘里平地數尺。不久,武成帝高湛親至晉陽。北周軍隊逼近幷州,武成帝又遣大將軍達奚武率眾數萬,到東雍和晉州,與突厥相應。



清河三年正月,北周軍隊至城下列隊為陣,雙方在城西大戰。北周與突厥軍大敗,人畜死者非常多,數百里不絕。北齊軍隊追擊到塞外之後,就回去不再追趕。三月,殺太師、彭城王高浟。五月,武成帝高湛到晉陽,以尚書令、趙郡王高睿為錄尚書事,以前司徒婁睿為太尉。六月,殺樂陵王高百年。九月,突厥攻打幽州,突入長城,擄掠一番之後回去。閏九月,突厥再次攻打幽州,北周軍三道並出,北周將領尉遲迥攻略洛陽,楊檦進入軹關,權景宣逼近婁瓠。十一月尉遲迥圍困洛陽。

十二月,豫州刺史王世良舉城投降了北周大將權景宣,武成帝高湛聽說後,自晉陽南下討伐。太師段韶大破尉遲迥,解洛陽之圍。不久武成帝高湛至洛陽,赦免了洛陽經周軍擄掠的地方一年的租賦,赦免州城內的死囚。

中道崩殂,是非難辨

河清四年三月,有彗星出現。四月太史官奏稱是除舊佈新之象,當有新皇帝出現。武成帝高湛為了“應天象”,於四月二十四日,派太宰段韶兼任太尉,持節奉皇帝璽綬傳位於皇太子高緯,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天統,百官晉級,囚犯降罪。又詔命皇太子妃斛律氏為皇后。高湛尊號為太上皇帝,因好高緯年幼,軍國大事全部向其奏報。



天統四年十二月初十,武成帝高湛在鄴宮乾壽堂去世,時年三十二歲,諡號武成皇帝,廟號世祖,天統五年二月二十九日,葬於永平陵。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因為影視劇的改編,很多人對於高湛的印象都是英俊、深情、為國家殫精竭慮的樣子,但是歷史上的高湛並不是影視劇中所演繹的那樣。雖然在政治和軍事上高湛有些功績,但是也不能否認高湛是個暴君的事實。

高湛的殘暴不是體現在對待百姓上,而是對自己的兄弟和皇族。因為經歷過多次的造反,高湛對於篡權奪位一點也不陌生。在文宣帝還在位的時候,文宣帝高洋把自己的兄弟高浚和高渙囚禁起來,但是高洋原本打算將他們放了,與高浚不和的高湛卻進言說不能放虎歸山,後來高浚和高渙就被高洋給殺了。還有另外的一個說法,說高戰的四哥高淹也是被高湛毒死的。





德心善行


最開始知道高湛是在於正的電視劇《陸貞傳奇》,陳曉飾演的高湛,霸道深情,文武雙全,那真正歷史上的高湛是什麼樣子的人呢?

高湛,北齊武成帝。北齊神武帝高歡第九子,母后明皇后婁昭君,北齊第四任皇帝。自幼就儀表堂堂,姿容出眾,被封為長廣王。他的三個哥哥,高澄、高洋、高演,都是北齊的皇帝,但是在位都不長。
不管是《陸貞傳奇》中高湛還是《蘭陵王》中的高湛都被塑造成一代明君的形象,但是歷史中的高湛並不是這樣的。他心狠毒辣,殺害兄弟和自己的侄子,強佔自己兄長的女人,信任奸臣,是個昏君。

文宣帝高洋在位時,將兄弟永安王高浚與上黨王高渙囚禁在北城的地牢。文宣帝親自帶著身邊的人來到獄所,命獄所的人唱歌,並讓高浚應和。高浚等既恐懼又悲傷,不覺聲音打顫。文宣帝聽後感到傷心,於是哭了起來,打算赦免他們。這時,時任長廣王的高湛因為先前同高浚不和,進言說:“猛獸怎麼能夠出洞?”文宣帝改變了主意。後來高浚與高渙果然被文宣帝殺害。

孝昭帝高演在臨終之際,想到了侄子高殷的悲慘下場,他害怕自己的兒子高百年也會重蹈覆轍,於是,他就直接將皇位傳給了自己弟弟長廣王高湛。他以為這樣做,就能保全自己兒子的性命。高湛生性陰狠毒辣,猜疑,高百年八歲的時候還是被他虐死了。死的很慘,是高湛親手用刀頭一下下敲死的。


碎碎念八卦


歷史上,有許多特立獨行的帝王。他們有的身為一國之主率性而為、隨心所欲;有的不理朝政,把江山社稷放在身後;有的胸無點墨,不思朝政。褒姒一笑是天下,讓人扼腕嘆息;梁武帝蕭衍幾度出家,朝事荒廢;明熹宗朱由校把朝政盡數交給魏忠賢打理,自己沉浸在自留地裡。

而在南北朝時期,更是有一個不知道節制的王朝——北齊。

北齊存在了二十八年,歷經六代皇帝。說起這六位君主,大體沒有一個算得上是合格的。從開國之君高洋,到導致北齊滅國的後主高緯,無不昏庸不堪、荒淫殘暴。他們近乎荒唐的治政策略,讓北齊王朝早早結束了生命。

尤其是北齊的第四任皇帝高湛,為了能夠專心淫樂而自願放棄皇位,將江山社稷傳給了同樣昏聵的太子高緯,自己則二十九歲就當了太上皇。那麼,這位眼睛都會說話的皇帝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

東魏天平四年(537年),高湛出生於渤海郡蓨縣,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景縣一帶,他是北齊奠基人,東魏權臣高歡的第九個兒子。因為長得儀表堂堂,氣質不凡,高湛深得父親的喜歡。他八歲時,就因為“冠服端嚴,神情閒遠”而讓人高看一眼。

高湛被封為了長廣郡公不久,因為哥哥高洋建立了北齊政權,他也因此“進爵為王,拜尚書令,尋兼司徒,遷太尉。”高洋去世後,其嫡長子高殷繼位。年僅十四歲的高殷心懷大志,準備提振朝廷精神,算得上一個優秀的君主。但是,他上任不久便和宰相楊愔一同謀劃著除掉自己的兩個叔叔,即長廣王高湛、常山王高演。

常言道,薑還是老的辣。年輕氣盛的高殷沒有鬥過心狠手辣的叔叔。高湛、高演聯手將侄子高殷廢黜,又誅殺了楊愔,成功掌握了朝政。不久,高演登基稱帝。他沒有忘記和自己同甘苦的高湛,給他晉升官職,做起了太傅、錄尚書事、領京畿大都督。不久,高湛又晉升為了右丞相。

當初,高湛和高演密謀掀翻侄子的時候,高演曾經給高湛許諾,事弄成了,你就是皇太弟,有享用不完的榮華富貴。而高演登基不久,卻把自己的兒子高百年立為太子,把自己曾經的承諾撇到了九霄雲外。高湛等不來高演的承諾,心裡的仇恨瀰漫開來。

皇建二年(561年),高演病重,高湛圖謀自立。怎麼辦?高演心裡猶如打翻了五味瓶。他想起了侄子高殷。如果把位置傳給兒子高百年,必然遭到高湛的報復。在反覆權衡之後,高演傳位給高湛。

一登上皇帝位置,高湛採用能人治國策略,他起用一批賢才,“詔大使巡行天下,求政善惡,問人疾苦,擢進賢良。”同時,他堅決抵禦北周和突厥的侵攻,強化國防力量,構建強勁肌體。

人才強國、能人治國讓北齊稍微有了一點點清風。但是,高湛卻一頭扎進奸臣和士開的懷裡。有皇帝的蔭護,和士開為非作歹、禍亂朝政。這個和士開勸說高湛沒有必要事必躬親,要趁著身體強壯,及時行樂。他一方面勸皇帝瞎搞,自己卻和皇后搞到了一起。

用對一個人,救活一大片;用錯一個人,禍害一大片。和士開猖狂無比,朝政一塌糊塗。

如果馬上能剎住車,高湛或許有救。

關鍵是高湛已經走的太遠了。他的侄子——河南王高孝瑜實在看不下去,提醒自己嬸嬸胡皇后不能瞎整。高湛一聽,不但不勸自己的老婆,反倒想辦法要除掉侄子。趁一次酒宴的機會,他將侄子“鴆之於車。至西華門,煩熱躁悶,投水而絕。”

高孝瑜死了,弟弟高孝琬心中不滿,便紮了個草人,在院中朝它射箭。這還了得,分明是詛咒自己,高湛勃然大怒,安排武衛直接對高孝琬下手,直到折其兩脛而死。

我們知道,高演為了不讓太子高百年遇害,將皇位傳給了高湛,希望能夠藉此保全其性命。而高百年曾在練習書法時寫過“敕”字,高湛知道這事後,很不高興。“敕”字是皇帝發號施令的專用詞,高百年敢寫,高湛覺得這是一大隱患,他“遣左右亂捶擊之,又令人曳百年繞堂且走且打,所過處血皆遍地。”

高百年哪能經得起眾人亂捶?他苦苦求饒。高湛壓根不念骨肉親情,“斬之,棄諸池,池水盡赤,於後園親看埋之。”

曾經短暫的選賢舉能之後,高湛寵信奸佞小人,貪圖享樂、沉迷酒色、殘暴嗜殺,把本來出現的一點點曙光熄滅了,北齊走向滅亡。

天統四年(568年),年僅三十二歲的高湛便因為酒色過度而死。時光往前走著,而德不配位註定成為歷史的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