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掌握唐中宗李顯命運的幾個女人

今天要說說唐中宗李顯一生中幾個重要的女人。李顯是誰?李顯是武則天的第三子。要說中國歷史上過的窩囊的皇帝多得很,但是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並不情願做個窩囊皇帝,或多或少都試圖改變,即使反抗不成功,那也表明了一個皇帝應有的態度。可是窩囊的發自內心,並且貫徹始終的皇帝還真不多,而唐中宗李顯可以算是窩囊皇帝的代表人物了。縱觀李顯一生,他的命運沒有真正的被自己掌握過,倒是被幾個女人肆意塗改,她們是-母親武則天,妹妹太平公主,女兒安樂公主和他的妻妾,韋氏和上官婉兒。

韋氏是李顯的第二任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是趙氏,論起輩份來,李顯是她的表侄,趙氏的母親常樂公主與武則天素有嫌隙。這段看起來門當戶對的婚姻,實際上把趙氏白白送給武則天做犧牲品,當常樂公主夫婦被貶出京後,武則天干脆將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趙氏關進了內侍省,將她活活餓死。自己的王妃被活活餓死,時年身為英王的李顯並不敢表示一絲一毫的不滿。武則天對兒子如此馴服,看來是十分滿意的。武則天於永隆元年廢掉次子李賢后,立即將李顯封為太子。並將他的繼弦韋氏封為太子妃。

掌握唐中宗李顯命運的幾個女人

武則天

韋氏是趙氏的繼任人,但她似乎沒有從趙氏的遭遇中得到足夠清醒的認識,對武則天的瞭解還太缺乏瞭解。她也許認為武則天像其他后妃一樣,要靠自己的丈夫或者兒子才能施展影響,如果她真這麼想那她也一定會認為現在皇帝是自己的丈夫,那麼自己對丈夫的影響篤定要比婆婆大得多,對於這一點李顯也深有同感。事實上他的太子之位只做了兩年多,他的父親唐高宗李治去世,按照高宗的遺照,軍國大事由武太后決策。剛當上皇帝皇后的李顯和韋氏正春風得意,這對政治資質平庸的夫婦根本就不知道虛名與實權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尤其是韋氏立馬迫不及待的要丈夫提升自己的孃家。李顯也樂於聽命,立即將岳父升到豫州刺史,順便將自己乳母的兒子平地升至五品。這樣的人事安排到了中書令裴炎手裡,他立即加以勸阻,誰知李顯說“我是皇帝,韋玄貞是我的老丈人,我就是把天下讓給他都行。”這一席話足把裴炎嚇了個魂飛魄散,立即向武則天彙報。武則天聽後大怒,發現這個表面窩囊的兒子原來不但剛愎自用還娶了媳婦忘了娘,全然不如想象中那麼聽話立即下定了廢李顯的決心。

掌握唐中宗李顯命運的幾個女人

韋后與李顯

二月六日這天,當著百官的面,太后懿旨宣佈廢李顯為廬陵王,第二天李顯的弟弟李旦被安在了皇帝的位子上。四月二十日闖下塌天大禍的李顯和妻子韋氏領著一堆哭哭啼啼的兒女和姬妾,垂頭喪氣的離開了曾經呼風喚雨的長安。垂拱元年三月十一日,武則天忽然想起了李顯一家,下令將他們重新安置,從均州遷回房州。李顯最小的女兒就是降生在去房州的路上,這個小女嬰在父母最倉皇失措的時候降生,當時新生兒急需保暖的被褥衣物他們都無處尋找,慌忙中李顯只能將自己的身上穿的衣服脫下來包裹這個女嬰,因此有了她的第一個名字:裹兒。她就是未來的安樂公主。在房州清苦度日的李顯不但平日被人監視,長安城裡的特使還經常專程前去查看他的情形。李顯每每想起二哥李賢在流放時被賜死的前車之鑑,整日裡活得心驚肉跳。每當有使臣前來,他都以為是奉母親之命前來殺死自己,李顯脆弱的神經簡直無法支撐他去面見使臣,每次聽說使臣來了,他都崩潰的想要提前自殺了事。這個時候韋氏總是拉住他,勸他“禍福無常,人生早晚都是一個死,既然想明白了,你又何必自己尋死。”李顯對韋氏的深厚感情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建立起來了,他曾許諾如果有一日能夠登上帝位,凡是韋氏想要的都滿足她。這個許諾在那個時候看上去不過是苦中作樂罷了。

掌握唐中宗李顯命運的幾個女人

安樂公主

隨著李顯第一次登基被廢,武則天開始正式走上前臺,上官婉兒是她的首席秘書,隨著武則天的權利越來越公開,上官婉兒的的權利和野心的慾望也日漸強盛,只是武則天手腕厲害,並沒有給這個第一秘書什麼實權,她從來也不是什麼巾幗首相,武則天自有她的首相群臣。那麼上官婉兒和李顯的緣分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神龍元年十一月,一代女皇武則天去世,大約就是在這個時候,上官婉兒進入了中宗的後宮,成為李顯的婕妤,官至三品。不久進拜為九嬪之一的昭容,代中宗掌詔命。

以婉兒的聰慧,她立即就明白了韋皇后對中宗的影響力有多大,於是在籠絡李顯的同時,她不遺餘力的逢迎韋氏。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她將自己的情人武三思引薦給了韋氏,在婉兒的努力下武氏家族又煥然一新。至於韋氏肯於武三思私通並協助他的理由除了武三思的“魅力”和婉兒的影響力,還因為她最心愛的小女兒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當然最直接的理由就是韋氏自己的慾望使然。她希望自己也能夠像當年的武則天一樣操縱皇帝和朝政,乃至登上女皇寶座。為了這個遠大的目標,韋氏不願打壓武則天的家族,甚至還要繼續褒揚武氏壓制李氏。

掌握唐中宗李顯命運的幾個女人

上官婉兒

隨著韋氏和武三思的權利越來越大,太子李重俊變成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安樂公主甚至打起了廢太子,自立為皇太女的想法,李重俊明白了嫡母及其黨羽的想法,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神龍三年的一個夜晚,李重俊率三百多羽林軍衝入武三思家,殺死武三思父子,隨後奔入禁宮搜索韋皇后,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可惜結果李重俊被殺,玄武門再一次成為李氏家族血流成河的代名詞。自李重俊死後,韋氏一直不肯讓中宗立最後一個庶子李重茂為太子,她一面要求中宗將安樂公主立為皇太女,一面大造祥瑞,為自己日後繼續操縱天下做謀劃。韋氏的企圖是如此明顯,令大多數大臣和皇族不能接受,太平公主更不能容忍韋后的野心竟然超過了自己。然而中宗李顯對身邊發生的事都茫然無知,無論是安樂在空白詔書上蓋章,還是韋后要求提拔自己的情夫和黨羽,他都從來沒有對她們起過絲毫的疑心。對於這樣聽話的李顯,韋皇后和安樂當然是滿意的,然後事情後來發生了轉變,許州參軍燕欽融上書不但指出韋后與安樂危害國家,還說她們與武延秀,宗楚客,馬秦客,楊鈞等人通姦。李顯大驚,立即召見燕欽融,被他說得目瞪口呆。韋后聞訊立即剛來,竟然當著李顯的面命人將燕欽融活活摔死在殿前,李顯被韋后的舉動驚呆了,對她的態度也迅速發生了轉變。韋后與安樂怕李顯真起疑心,與宰相宗楚客商議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除掉李顯。六月二日這天五十四歲的李顯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神龍殿。六月七日李重茂繼位為帝,韋太后一面臨朝稱制一面把要害職務通通換成自己的黨羽和族人。

這樣的局面終於在六月二十日的一個晚上爆發了。不甘待斃的太平公主派自己的兒子與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通謀於這天晚上突襲後宮,韋太后和族人在睡夢中被殺死,緊接著武延秀和安樂公主被殺死。四十六歲的上官婉兒也被李隆基殺死。十一月中宗李顯下葬,由於韋后弒夫,那位早已被人淡忘的趙氏又被想了起來,她的衣物與李顯一同進了定陵地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