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委內瑞拉石油儲量比沙特還高,為什麼現在窮得過不下去了?

黑森林222680050


委內瑞拉石油儲量多,是天賦異稟,本來可以過很好的日子,無奈委內瑞拉施行了強制性的國有政策,利用行政力量強行干預市場,造成了市場失衡,供需被破壞。通過補貼維繫的國民高水準生活,最終造就了一個自私懶散墮落的民族,一旦國際經濟危機到來,失去了外部財源的政府,只能束手無策。

當年羨煞旁人的查韋斯新政,如今只有一個破產失敗的國家,正在“餓死”委內瑞拉人。

每個破產的政府背後,都會有一個瞎折騰的領導人,委內瑞拉就是如此。


1、自由市場經濟被破壞,人們生產積極性被打壓。

自由市場經濟規律被這麼多經濟學家闡釋過,被這麼國家的經濟發展歷程所驗證過,儘量少的行政干預,是對自由市場最好的保護。

查韋斯治理下的委內瑞拉,傾向於計劃經濟,用大政府行政命令來完成國內的經濟生活,不理會經濟規律。比如,對國內農產品和各種商品設定製定價格,結果市場化的供需平衡迴歸到了行政平衡,最終使得國內產業失去了造血功能,只能依賴國家進口。

2、國際信譽被破壞。查韋斯在執政時,大力推行民族主義激進政策,國有化外國的石油公司,完全不按照國際市場經濟規矩來,這就造成了委內瑞拉在國際上沒有信譽可言,即使舉債,也沒有國家願意貸款。

(持槍巡邏超市的委內瑞拉軍人)

3、金融秩序被破壞。

本國的各種產業因行政命令失去造血功能,石油收入下跌,舉債不成,委內瑞拉不得已只能開動了印鈔機。南美洲國家好像特別喜歡開動印鈔機,金融政策好似兒戲一樣。於是委內瑞拉的普通群眾手中的貨幣一夜之間被稀釋到不名一文。

4、高福利透支國家財富。

委內瑞拉在風光的時候,執行了過於激進的福利政策,國家免費住房、免費入學、汽車加油幾乎零成本,這一切都由政府買單。這樣的福利補貼,使得委內瑞拉人變成了懶惰、自私的群體,貪得無厭,卻不願意付出勞動。這是人類的劣根性所決定的,委內瑞拉草草出臺的“脫貧”計劃,使得委內瑞拉人在物質生活陷入赤貧後,在精神領域也陷入了赤貧狀態。

5、這樣一個連印鈔票的紙都造不出來的國家,在意識形態領域主動挑戰西方世界,被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秩序孤立,委內瑞拉的危機,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有干係。

計劃經濟成功的國家也有,比如早期的蘇聯和古巴,但是他們都是利用率社會主義能夠集中精力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快速將工業體系建立了起來。

可是委內瑞拉只執行了將集體化、壟斷性政策,卻不具備相應的管理能力,使得2011-2016年間,委內瑞拉畜牧業的存欄數從1300萬跌到了800萬。過去10年,委內瑞拉的大米、玉米、咖啡產量減少了60%,幾乎所有的糖廠都陷入癱瘓或開工量不足的困境。農民們知道怎麼種地,牧民們知道怎麼讓牲畜變得更肥壯,可是在委內瑞拉政府的大包大辦下,農民們不知道到哪兒去購買種子和化肥,牧民們也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能買的起奶和肉。

(只有美女經濟還在延續的委內瑞拉)

因此,委內瑞拉的失敗,是一個從體系到制度全方位的失敗,這是政府領導人未能從事物和歷史的發展規律去制定國家長期的發展策略引發的國家和社會動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