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市縣地名溯源——第九邊臺

市縣地名溯源——第九邊臺

選自《吉林省地名地情文庫》

——

  九臺市位於吉林省中部,在長春和吉林兩市之間。九臺因位於清代柳條邊(新邊)北數第九邊臺,因而得名。邊臺,民間也有叫“烽火臺”的,柳條邊邊臺的修建距今已300多年了。

  九臺市境域兩漢時期為古夫餘國屬地。從南北朝到唐朝初年屬靺鞨,後屬渤海國夫餘府管轄。遼為東京道黃龍府轄境。金為上京路濟州屬地。元朝為開元路轄境。明朝屬奴爾幹都司管轄。清朝初年,九臺西境為科爾沁郭爾羅斯前旗遊牧地,東部為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管轄,是清廷指定的圍場。1644年(清順治元年),清軍入關,特別是定都北京以後,滿族統治者把東遼河流域和今吉林的部分地區看成是他們的“龍興重地”、“發祥地”。嚴禁其他民族,尤其是漢族入內,損害了“龍脈”。為了獨佔東北的人參、貂皮、珍珠、鹿茸等特產;為了防止滿族漢化,保持滿族原有的騎馬射獵的尚武風習,以維持其軍事統治力量,在盛京、吉林一帶修築柳條邊,實行區域封禁政策。

  柳條邊分舊邊和新邊。舊邊又稱老邊、盛京邊牆,是從1633年到1661年(明崇禎六年到清順治十八年)修建的,大體沿襲了明代後期所築的遼東邊牆。舊邊以開原(今遼寧省開原市)東北的威遠堡為中心,分東西兩段。東段到鳳凰城(今鳳城)南的瀕海處;西段到山海關附近的長城。東西兩段共長975公里。新邊建於1670~1681年(清康熙九年至二十年),從威遠堡起,到舒蘭市法特哈門北的二道河子,全長345公里,在九臺市境內131公里。再往北,以松花江為天然屏障。這條邊牆因為修築得較盛京邊牆晚,所以叫新邊。新邊的邊牆經過今四平、梨樹、伊通、九臺、舒蘭幾個市縣。新邊築成後,與舊邊聯結,呈人字形,總長1320公里。

  柳條邊的修築辦法是,用土堆成寬1米、高1米的土堤,堤上每隔1.7米種柳3株,各株之間再用繩連結兩條橫柳枝,即所謂“插柳結繩”。這樣編成樹障子,雖也有其它樹種,但所植以柳樹居多,故稱柳條邊,又稱柳條牆。在土堤的外側,沿堤挖掘深2.7米、底寬1.7米、上寬2.7米的壕溝,壕溝中灌滿水。

  在柳條邊沿線的交通要道和險隘處,用磚石建立邊門。門樓上為守門官署,樓下門洞為通道,兩側為守邊兵丁的營房和拘留冒犯禁令、擅越柳條邊人的監獄。在新邊沿線共設4個邊門,每個邊門設防禦(武將)、筆貼式(文官)、領催各一員,駐兵丁20人,其任務是管理邊門的開閉,視察往來行人。凡往來行人必須持官方所發路票,經關吏檢驗後方可從門洞大道出入,不得爬邊越壕。對違禁者,逮捕拘留論處。後來這些邊門逐漸發展成為收稅和勒索財物的關卡。新邊還設置了28個邊臺,每臺有臺丁,擔當查邊和設立柵壕的差使。九臺即是從北端法特哈邊門向南數第9個邊臺,在九臺市範圍內至今還有叫三臺、四臺、五臺、六臺等的聚落,這些都是因當年的柳條邊遺留下來的地名。

  柳條邊雖防守嚴密,但不可能阻擋各族人民的自由往來,關內山東、山西、河北、河南諸省的貧苦農民和手工業者,往往冒著生命危險跨海越邊,到東北各地開荒、勞務,足跡遠達烏蘇里江瀕海地區。到乾隆年間,關內破產農民不顧清政府禁令,大批湧入東北。最後清政府不得不承認現實,設立州縣進行管理。柳條邊一共封禁了150多年。此後隨著東北禁區的開放,柳條邊也逐漸廢棄了,柳條邊的遺址大多變為耕地,現在僅有少數地方還能找到當年的殘跡。

  今九臺市街區的開發大約在康熙初年。初建新邊時,九臺這個地方還是個荒涼的小村莊,僅有“茅舍三五家”。到清朝中期,“第九邊臺”兩側的聚落逐漸擴大。1911年(清宣統三年),吉長鐵路建成後,因這裡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又位於吉林、長春兩埠之間,於是在此設一車站。此後商賈聚集,雜貨、糧食、綢緞、布匹、五金、木器、乾鮮貸、中藥、食鹽、飲食服務等行業繁興,住戶也逐漸多起來。舒蘭、五常、榆樹等地及江北各處產糧區均來九臺出售產品,每年秋天,特別是到冬季,松花江封凍以後,每天進入九臺的糧車不下3000輛。隨著各行各業的興起,使早有“大豆集散地”之稱的九臺慢慢變成一個繁華的集鎮。

  九臺地名的產生,是清朝封禁政策的歷史遺蹟。到九臺縣設置前,九臺已是永吉、德惠二縣所屬的一個重鎮,柳條邊內歸永吉,邊外歸德惠。九臺設置比較晚。淪陷時期,1932年秋,紳商代表董子芹等聯名呈請偽吉林省公署,要求設治。獲准後,從長春、德惠、永吉三縣各劃出一部分地域設縣,因縣城設在下九臺,故叫九臺縣。當年有上九臺和下九臺兩個地方,分別在邊臺兩側。上九臺在東,距車站1公里;下九臺在西,又稱“曬爾臺”,是火車站所在地。當年取站名時,有人叫它下臺,也有人要叫它九臺,後來採取了一個綜合的辦法,把兩個名字聯起來,就叫“下九臺”站了。此後,地名隨站名,也被稱為下九臺了。這個名字一直沿續到1947年九臺解放為止。後簡稱“九臺”。1988年撤銷九臺縣,設立九臺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