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600年前菲律賓國王客死中國,如今後人已成地道山東農民

公元15世紀初明朝永樂年間,明帝朱棣見自己的大明帝國國力蒸蒸日上,出於建立超越唐太宗李世民“天可汗”之榮譽的需要,下令親信鄭和以舉國之力下南洋,號召南洋諸國臣服於大明帝國。

600年前菲律賓國王客死中國,如今後人已成地道山東農民

而今天的菲律賓(古稱:蘇祿群島)是為鄭和在1417年最重要的到訪之地,那時蘇祿群島並沒有統一的王國,按地理分成了蘇祿東國、西國、峒國3國。

其中蘇祿東國的實力最為強勁,雖然大多數居民還處在依靠捕撈吃飯的原始階段,但已經有較完整的官僚體系以及穩定的貿易收入,那時蘇祿東國捕撈的珍珠經印度和阿拉伯商人遠銷歐亞大陸各地。

與此同時因鄭和的船隊足有數百艘,當船隊開進蘇祿群島時,島上原始居民菲律賓人的第一反應是恐懼,望著大明帝國高達數米的“寶船”,整日擔心明朝士兵會不會突然下船將自己滅掉了。

因而西國、峒國的2位國王急忙找到了東國國王商量對策,甚至有人計劃要說服三國放棄內鬥,組織一個反明大團結。但大明帝國對征服蘇祿群島毫無興趣。

600年前菲律賓國王客死中國,如今後人已成地道山東農民

當蘇祿群島個個提心吊膽之時,作為大明艦隊的最高指揮官鄭和於1417年上旬親自拜訪了東國國王巴都葛·叭答剌,在那次會談中鄭和著重強調了明帝國的下南洋,是單純的尋求合作共贏,而非武裝侵略它國。

如此一來蘇祿群島的國王們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因而當即表示要攜帶使團趕赴北京親自面見永樂大帝,見識見識能夠生產如此龐大艦隊的大明帝國到底有多強盛。

1417年在獲知鄭和有船要回國,蘇祿東國國王巴都葛·叭答剌立馬拉著西國國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和峒國國王叭都葛巴剌卜組建了一個人數多達340餘人的訪問團。

見有人來朝貢,朱棣非常高興,當即賜予其藩王禮服以及大量金銀珠寶,至此蘇祿群島各國進入了成為藩國的歷史。

600年前菲律賓國王客死中國,如今後人已成地道山東農民

而不幸的是作為牽頭人的東國國王巴都葛·叭答剌在回國途中病逝于山東德州,葬於德州城北二里處。

由於這是“一國之君”巴都葛·叭答剌的墓穴,朱棣特意遣派諸多錦衣衛協助其修成為諸侯王級別的墓,且還樹立了“御製蘇祿國東王碑”,並答應了王妃除長子回國繼位外,其餘几子都留下來給其守墓。

如此一來蘇祿東國王室瞬間被一分為二,留在明朝的一脈政府被給予了諸多免費特權,除了各式免除費外,蘇祿東國王室每月還能拿到較豐厚的補貼。

再後來的事就不言自明瞭,留在中國的東王一脈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融入了山東的回族,成為地道了山東農民。

配圖來源網絡,沒發現版權申明,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

參看資料:菲律賓蘇祿國王后裔:已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人民網

"鄭和碑"碑文糾正《明史》多處錯誤 曾戰亂中遺失 .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