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一個村正常要幾個村幹部?

夏昌壽



大家好,我是扶貧駐村第1書記,經常在基層工作,瞭解那裡的情況,今天在這裡說一說。

一,農村基層組織結構。主要是村兩委,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還有婦聯會,共青團治安等組織,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在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開展各項工作,團結和帶領村幹部和村民小組長,為本村村民搞好服務。


二,人員組成。自精簡機構以來,村幹部的工資有財政發給,人員定崗定編,需要經過民主選舉產生,小村三人,3000人以上的村有五至七人。村民小組長不再此範圍內。由於編制的限制,小村的幹部均是交叉任職,黨支部書記和主任一肩挑,黨支部委員由是黨員的村委委員兼任,大村可以不再交叉任職。

根據我掌握的情況,村幹部有3到7人組成,回答完畢。謹供參考。


暢敏


現在,根據規定,行政村裡一般設有四套班子:一是村黨組織(支部、總支或黨委);二是村委會;三是村監會;四是村經濟合作社。

一個班子,至少3人。雖然四套班子的人,可以交叉任職,但是村幹部在總數上一般情況下不會少於7人。

我們可以來一一數下:一是村書記;二是村長(村主任);三是黨群副書記(黨務工作者);四是治保主任;五是婦女主任;六是出納兼會計;七是民兵連長。

另外還可能有大學生村官、計生幹部、調解員等。

要說多嗎?也不多。要說少嗎?也不少。對一般的行政村來說,夠了。但對大一點的行政村來說,轄區面積相當於一個鄉,轄區常駐人口大幾千號甚至上萬人,那樣的話,7個人確實工作量非常大。

就說這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END ——


土磚家


答:最多14人,最少3人。

村幹部確指村兩委幹部,一個是村支委,一個是村委。嚴格的說,村務監督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村小組等成員,都不是村幹部。

村支委的人數,《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第二十條規定:“黨支部委員會由3至5人組成,一般不超過7人”。

村委的人數,《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六條規定:“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

也就是說,大村兩委最多14人,是在法律允許範圍以內的。國家提倡書記主任一人擔、村兩委交叉任職,村支委通過選舉可兼任村委,所以小村最少3人。

河北省規定,原則上每個村3至7人、每個社區5至9人,具體職數根據實際情況由縣級換屆領導小組確定。


大美井陘


一個集體就應該有組織,有相應的管理人員來把這個集體內部的事情都協調好,讓每一個成員都儘可能的享受最大的利益。在農村相應的也有村幹部,其實說句實話,農村人的事很多,今天你家羊把我家小麥吃了,明天你家孩子把我家果園果子糟蹋了,類似於這樣的事情也是層出不窮。那麼一個村正常需要幾個村幹部呢?


1.首先了解村幹部怎麼來的?責任又是什麼?

首先村民要報名選舉,具有選舉證明,進行選民登記,選民登記會有相關的要求進而確定候選人最後開展選舉大會。村幹部主要的職責就是幫助村裡人解決各種困難管理整治好整個村子,為人民群眾負責任。


2.怎樣才能當上村幹部?

想要當上村幹部,除了一般的硬性條件(比如年滿十八歲、具有政治權利等)外,還有一些軟性條件。比如和村裡的大部分人關係好,能夠時刻的急人所急幫助別人,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擁護,村裡人才願意把整個村子交給你,所以當村幹部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當上了村幹部就要鞠躬盡瘁,為老百姓負責。

3.村幹部組成?

一般由村支部和村委會構成。村支部主要包括書記、副書記、紀檢委員、宣傳委員以及組織委員五個人。村委會主要由主任、副主任、婦聯主任、文書、出納構成。


大村子和小村子的村幹部略有差異,不過差異不大。你們哪兒的村幹部又有哪些呢?


惠農圈


一個小的行政村(二千人左右)一般有五個村幹部:書記、主任(一肩挑)1名,婦聯主席(以前叫婦女主任)1名,文書1名,計生專幹1名,治保兼民兵1人。共五人為正式村幹部,現在村都實行電腦化管理,所以會加一名電腦員,也稱候任幹部,看需也可有二到三個。大的行政村五千人左右,有的書記、主任分開的,所以書記1名,副書記1名,主任1名,文書1名,婦聯主席1名,治保兼民兵1名,宣傳兼組織委員1名,扶貧專員1名,計生專幹1名,有的書記主任一肩挑,所以一般七至八名正式村幹部,至於電腦員(候任幹部)名額可以向上一級申請二到三名等都有,就是看村委的工作量了,另外有企業的村委也可外聘多少人都可以的,但屬正式的村幹部一般也就七、八名左右。回答完畢。


老北京冰棍666


村幹部幾名合適,嗨村長有話說。

村作為最基層單位或最基層組織,人員配備必不可少,至於怎麼配備,大部分人只看療效,甚至極端的認為一個都不用,完全浪費糧食,嗨村長只能無奈一笑而過,幾點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歡迎拍磚。

1、村幹部必不可少。這個是無可爭議的,一個家庭,一個單位,都要有領導成員,要有班長。一個村少則數百人,多則數千至萬人。一般來說,小村往往是地緣遼闊人少分散居住的村莊。即使不談發展,要把各項政策落實,宣傳到位,工作量都很大。如果考慮到謀求發展,更是費心費力,爭項目拉資金找資源,不是一湊而就的,特別是還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家人都不理解。

2、村幹部職數配備。一般千人以下村3名,以後每增加1000-1500人增加一個職數,一般3-7人。嗨村長所見所聞,5人較為常見,人口2500-3500人村居多。人平服務群眾500-700人。

3、村幹部由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成員組成。村支部一般3-5人,村委會3-5人,一般提倡交叉任職,控制總數,強化黨組織領導,村民自治。

4、設置其他各種委員會參與村級事物,一般不做村幹部任用。如村務監督委員會,調解委員會,婦女工作委員會,民兵工作委員會,小組長等,包括合作社等組織,都納入統一管理。

5、村裡的事情技術含量不高但是很重要。群眾事情無小事,有時候群眾不理解,工作推動難。交個合作醫療跑多次講解政策,還是有人不買,一個運氣不好,當年大病傾家蕩產。特別是年輕人認為年輕不得病,這裡做個宣傳,還是要買。

6、做個村長很不容易。嗨村長是切身體會,大家多換位思考。您為村裡發展做了什麼?為留守的老人做了什麼?


鄂北海哥


一般村分為行政村和自然村。 行政村是指政府為了便於管理,在鄉鎮政府以下建立的中國最基層的農村行政單元,它由若干個自然村組成。現在全國行政村的總數有七十幾萬個,行政村的人口通常在七八百至四五千之間。自然村落(自然村)為山地、丘陵的一種居住地形。所以自然村是率屬於行政村的,一般由多個自然村組成行政村,自然村是沒有村主任的,一般一個自然村有一至兩個村民小組,由村民小組長負責上傳下達。?

那麼行政村又有幾個村幹部呢?這要根據村大小來界定。

村黨支部(黨總支)

小村黨員少,一般設立村黨支部,率屬於鎮鄉黨委直接領導。支部一般有三個委員,分別為黨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宣傳紀檢委員,所以小村的黨支部一般有三名村幹部。

大村的黨員人數較多,為了偏於管理,會設置黨總支,也是率屬於鄉鎮黨委領導,黨總支有黨總支書記、副書記、組織委員、宣傳紀檢委員,黨總支下按照需要下設幾個支部,支部內部又有支部書記和委員。當然下設支部的書記一般由黨總支支委兼任。

村委會

村委會一般由村主任、文書、其他兩至三個村委委員和村民小組長組成。一些大村還設有副主任。

交叉任職

上面提到有村黨支部書記、黨支部委員、村主任、文書、其他村委委員、村民小組長,感覺人數好多,其實實際上,很多職位是交叉任職的,而且很多崗位是業務性質的,沒有報酬待遇的。

村主幹

現在所說的村是指村黨支部(黨總支)書記 、村主任,其他兩委人員不屬於村主幹。

現在有些地方,筆者隔壁所在縣,新增了村務監督小組,這也是村幹部,這樣就構成了“村三委”。


濯日漫談


重點村設第一書記1名(由上級幫扶單位委派)掛職。

村幹部設村書記一名,(人口基數大的村還設副書記一名)村主任一名,副主任兼文書一名,婦女委員一名、委員二名,以上屬於村二委會成員(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

還有就是監委會主任及成員共3名,在村中選道高望重人員擔任,這樣三委會人員就介紹完了。

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感悟人生,對大家工作學習幫助很大。歡迎大家關注《今夜星光燦爛》頭條號,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我,我會一一回答!


今夜星光燦爛


一個村正常要幾個村幹部?

村幹部是指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的來服務村民、聯繫群眾的人員,不同村幹部組成村黨委和村委會來管理服務村民對接上級政府機構,主要是來對接鄉鎮等基層政府單位。廣義的村幹部主要包括以下群體:村兩委班子成員、村民小組長、治保主任、人口主任、民兵連長、團支部書記、上級選派機關幹部到村任職人員(如:駐村幹部)、選聘的大學生村官。

一、村黨支部人員構成。一般情況下包括書記、副書記、紀檢委員、宣傳委員、組織委員五個人。

二、村委會人員構成。主任、副主任、婦聯主任、文書、民兵連長、出納。

以上職位可以交叉任職,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擔任多個職位,當然有些職位可能有些村也沒有,如果沒有交叉任職,一個村正常情況下有10個,大多數村都是5―7個人。用廣義的觀點來看村幹部,那麼人數就會稍微多些,以我們村為例,村裡有9個隊,2個駐村幹部,2個來實習的大學生村官,也就是人數大概在17―12人左右。

我國各個地區差異比較大,有些村的幹部也各不相同,也有可能會根據各自情況來調整。但不管數量多少,只要村裡的幹部能夠實心實意為人民做事,那就會是村民的福氣。歡迎關注花開隴上,和有趣的人做朋友。


老農民說事


其實可以看到全中國那麼多村子,每一個村子的村幹部組成都是不一樣的,根據村子的大小,人員組成,以及地理位置等等都會有影響的,比如一些東部沿海的地區農村,人員比較多,管理比較好,所以村幹部構成複雜,有黨支部,共青團支部,婦聯,民兵隊,治保隊。相應的就會有很多職務,比如主任,副主任,共青團支書,民兵隊長,治保主任,村裡的還有村長,會計,出納,如果把一些別的也算是還有林業管理員,土地管理員,計生管理員等等。而且根據村子的大小,各個職位又可以有副的,所以可以看到村子的村幹部組成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其實在一些比較小的農村很多是沒有的。在我們一般農村人眼裡,知道的比較多的就是村主任,村長,文書這幾個。而且一些民兵隊長,林業管理員這些也沒有算在村幹部之列。

村主任:在村裡村主任算得上一般手,而且這個是黨組織派下來的,所以這個村民是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這個必須是黨員,而且是黨組織內部選舉的。權利大,責任也大,我一個伯伯以前就是當村主任的,幹了幾年不幹了,以前沒有選舉的時候,那都是一個人當到死,但是他怕擔責任,他說村裡不管出什麼事了,首先就是村主任的責任。所以幹了幾年就不幹了。

村長:現在村長都是實行選舉了,只要是本村的村民,成年人都有被選舉權和選舉權,這個是國家賦予每個公民的權利,但是現實中一個人想要選上村長還是比較難的,現在雖然說在農村實行選舉,而且還不準拉票,但是其實每一次選舉就是一場戰爭,今年上半年的時候也正是每個村子的選舉時期,我也在農村,真正也是見識到了背地裡的黑暗,那些參選的人,自己不去拉票,叫自己的朋友到處去拉票,送東西吃飯。一般在村子裡只要把這一姓人中最有威望的那個人搞定了那麼這一大家的人基本上都是你的票了。而且和上面的關係一定要搞好,因為選完了之後是要上報到鎮裡的,鎮裡不通過也很麻煩,我們隔壁村今年選舉選了三次,第一次是因為票數不夠,第二次就是因為被選上的人鎮裡不答應,所以農村看似很單純,但是裡面的問題還是很多的。

文書:其實文書的責任在我們這邊一般就是做做資料,平時幫忙統計一下,還有做一些會計的事。活多但是沒有什麼權利,但是也是屬於村幹部的行列,所以遇到什麼事需要村幹部表決的時候,自己還是有一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