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白褲瑤:一個被聯合國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少數民族

白褲瑤:一個被聯合國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少數民族


白褲瑤,這個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是深埋在廣西河池南丹深山裡的民族傳統文化桂冠上的一顆明珠,是一部充滿了人類文明艱辛歷程的史書。裡湖,一個洋溢著民族歡樂與悲苦的生態博物館,古村寨、古井、古道、古寨門,銅鼓、陀螺、黑衣、白褲……,正演繹著富有千年的前世今生。從喧囂的都市,從現代的生活出發,直達白褲瑤的身邊,是一條鋪滿極其樸素、率真和敬畏的心靈之路。

深山裡走出來白褲瑤

文圖/週一渤

初識白褲瑤

金色十月,時序已是深秋。一大早,我離開賓館,直奔頭天晚上已經打探清楚的南丹有汽車開往全縣各鄉鎮的汽車站,我要在那裡乘坐南丹到裡湖瑤族鄉的中巴,前往裡湖拍攝和採訪白褲瑤。還沒有進入汽車站,就看到一個正在與人說話、服飾奇特的女人,她穿著藍白相間的粗布短裙,頭上包著深藍色頭巾並扎著白色頭帶;這令我眼前一亮,我確認我已經看到了白褲瑤!因為就在昨天我從柳州出發前,看過攝影家蔣建雄拍攝的關於白褲瑤的很多照片,他們的奇特裝束早已經印在了我的腦海裡。也正是蔣老兄的提醒和建議,我才有了這次探訪白褲瑤之行。就在中巴開車幾分鐘之前,車上又上來了一個男人,包著白頭巾,身穿鑲藍邊的黑粗布衣,下穿白色剛及膝好像束腳衛生褲的粗布夾褲,腳蹬大雨靴;無論是女人還是男人,他們都身材矮小,膚色黝黑,這就是生活在南丹深山裡的白褲瑤人。此刻,我倒真有點“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感覺了。

早在380多年前,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用將近一年時間遊歷廣西奇異的山山水水後,由南丹結束廣西之旅,進入貴州。在他10天的南丹之行日記裡,詳細記述了南丹礦業的興盛。然而,這位大旅行家卻令人遺憾地與南丹裡湖、八圩兩鄉壯觀的天生橋、奇異的溶洞群擦肩而過。因此,也就錯過了隱居於深山裡的神秘的白褲瑤人。

據史學家考證,一直到1949年廣西解放以前,白褲瑤人一直蝸居於南丹裡湖、八圩一帶深山老林中,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當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長達百米、繪製於清乾隆年間的梅山圖在恭城一位瑤民家中被發現後,廣西瑤族的諸多歷史信息才進一步清晰起來。“一片烏雲黑四方,大瑤眾生共商量。齊共鐵心了,別我千家峒。心悶沉,往哪方?一片烏雲黑四方,大瑤眾生過橋忙。橋橋水水橋橋水,滿眼淚汪汪……”這是在廣西一些瑤民中代代相傳的一首“祖上遷居詩”。詩中飽含著當年瑤族祖先因官家欺壓和紛繁戰亂,被迫離開湖南等地家園時深深的哀痛和愁緒。

一位學者在進行多年研究後發出這樣的感慨:瑤族是個多難民族,曾經世代受人欺負。這裡受到驅趕,那裡又被截斷生路。平地不能生活,逼得遷進山谷。山谷仍呆不下,只好鑽入深山……瑤族人生產、生活環境十分特殊:高峻、乾旱、分散、艱苦。但瑤族人生性剛強,趕、打、壓、殺總不屈服。他們靠山吃山,舞刀弄鋤,造林種穀,昂首闊步在崎嶇的崇山峻嶺中開出一條求生之路,從而也把自己鍛鍊成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山地民族!

白褲瑤:一個被聯合國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少數民族


廣西是瑤族的大本營,主要分佈在南丹縣裡湖瑤族鄉、八圩瑤族鄉,人口3萬左右。廣西南丹縣裡湖、八圩瑤寨與接壤的貴州荔波縣朝陽瑤鄉一帶,譽稱“中國白褲瑤之鄉”。南丹裡湖瑤族鄉中白褲瑤占人口總數的67%,是全國白褲瑤分佈最集中的地方。由於歷史、傳統及地理環境等因素,南丹裡湖懷裡白褲瑤成為白褲瑤文化的一個典型代表。2004年11月26日,南丹生態博物館建成開館,同時它也是廣西民族博物館的工作站之一。它由展示中心和文化保護區組成,展示中心設在裡湖鄉懷裡村蠻降和化橋屯之間的山坡上,佔地6畝,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保護區包括懷裡村的蠻降、化圖、化橋三個自然屯。當地屬岩溶峰叢地貌,海拔800多米,村寨依山而建。一條百年古道將相鄰的三個村寨相互聯結,山野景緻四季如畫。在三個村寨內,白褲瑤染織服飾意蘊深遠,穀倉別具匠心,銅鼓樂舞粗獷豪邁, 細話歌情深意綿,巖洞葬神秘悠遠,砍牛送葬古樸莊重。這裡的一切都顯得那樣的古樸與自然、野性和激情、瑰麗而莊重。正由於此,白褲瑤被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個民族,並被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是一個由原始社會生活形態直接跨入現代社會生活形態的民族。這個民族固守傳承著自己世代沿襲的生活方式,創造了古樸瑰麗的服飾文化、婚戀文化、喪葬文化、銅鼓文化、陀螺文化等。

這天正好是陰曆九月十九,應了白褲瑤人“逢三六九”趕集的習俗。在裡湖下車時,儘管九點多了,大山裡的太陽看起來算是剛剛露臉,涼爽的秋意裡,和煦的曙光散亂地灑落在街道上和兩旁的建築物上。由於山裡人起床較晚,白褲瑤人趕集大都靠雙腳步行,所以此時的街道上人並不多。但慢慢地,穿黑白衣褲的白褲瑤人多了起來,他們或手提竹簍,裡面裝著要賣的東西;或挑擔匆匆走過,一樣的竹簍裡是兩頭當地很有名的瑤山豬仔,或騎著摩托車轟隆隆地從你面前駛過,上面搭載的便是前來趕集的白褲瑤男人和女人。

我知道,我離白褲瑤人,離白褲瑤村寨以及他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了。於是,由於時間的關係,我不敢在集市上逗留,匆忙拍下幾張照片,暫存了沉重的行李,乘坐一輛專送趕集的白褲瑤人的摩托,直撲生態博物館所在地懷裡而去。

黑白分明的白褲瑤服飾

曾有研究者感嘆:瑤族支系多達10個以上,如果單從服飾,你很難分辨出各支系之間的區別。唯有白褲瑤,一眼就能認出來——因為,他們的男人每人都穿著一條模式完全一樣的白褲子。從那條潔白的褲子,我們可以感知白褲瑤人獨特的審美情調:純樸、雅潔。

摩托轉過一道彎道,前面赫然現出一處村莊來,除了零星地有了幾處兩層的樓房來,大部分房屋時那種硬山頂的土牆草屋或瓦屋。就在這些房前屋後和村道小街兩邊,隨處可見一種樹幹如巨型酒瓶的大樹,這就是白褲瑤人的“粘膏樹”了。粘膏樹是一種椿科植物,分雌樹、雄樹。雌樹樹幹被鑿開後,會流出一種淡黃色的漿液——粘膏。

白褲瑤:一個被聯合國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少數民族


粘膏,是白褲瑤人蠟染工藝中描繪圖案必不可少的原料。心靈手巧的白褲瑤女子在樹上鑿洞採回粘膏,與牛油一起熬成蠟料後,用特製竹刀醮著,在自家織成的白布上描繪各式各樣美麗的圖案,染制後再入鍋煮,待蠟料融解,再用綵線順著空白紋路繡制各式各樣美麗的花紋和圖案。由於歷史、環境等原因,白褲瑤族的服飾藝術保持著珍貴的原始性、生動的歷史性和豐富多彩、完整的藝術性。白褲瑤的服飾堪稱中國民族服飾之林的一朵“奇葩”。

白褲瑤因男子都穿著及膝的白褲而得名。一年四季,單薄的白褲,即使寒風凜冽,瑟瑟發抖,仍不改裝束。男裝分為盛裝和便衣,在白褲瑤男子的服飾中有5大件:白布包頭巾、Y字形上衣、白色緊腿短褲、腰帶和綁腿。成年男子均蓄髮(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不蓄髮了),用白、藍黑色長巾盤頭。一般是用白色較多,黑色是比較講究的。白褲瑤一般是婚後包頭,頭巾長約1.5米,寬約6釐米,從額心部位向後包裹,在後腦交叉,盤入束好的長髮,在前額兩側交叉卷緊。上身為藍黑色立領對襟衣,胸前兩側各繡一個雞仔花圖案。褲子用白布做成,褲襠大而寬,長度剛過膝蓋。下端漸窄,褲腳用黑布鑲邊。盛裝的上衣外沿都用藍布鑲邊,腰部兩邊和背部下沿繡有雞仔花和米字紋圖案。白褲的膝部刺繡有五條紅色的花紋。白褲瑤衣服圖案裡,雞仔花是主要紋飾,男女的服裝上都有,體現出對雞的崇敬。

白褲瑤婦女的衣飾圖案,較男子的服飾更為複雜。同樣有5大件:無領無袖無扣衣(冬裝為右襖有袖衣)、花背牌、蠟染百褶花裙、腰帶和綁腿。女子服飾有夏冬兩種,成年女子蓄髮盤髻,用黑布包頭,頭布為純黑色,呈長方形,長約45釐米,寬約35釐米。頭布兩端各縫一條長約1.5米的白布條,將頭布對摺,從額心部位向後包裹,再用白布條前後裹緊,餘下的白布條在前額一側挽成蝴蝶狀。夏裝的上衣稱為“褂衣”為前後兩塊方布縫合而成,之間留出一段,供套頭穿用。胸前和背後兩塊家機黑布,上面用彩色線繡成各種各樣的圖案,一尺多見,同印狀形,兩肩各用10釐米長的黑布相連,無領無袖,腋下無扣,長度剛到裙腰。然而,雙乳白亮欲蓋彌彰,與人相遇或大庭廣眾映入視覺的野性魅力,無不吸引著狐疑羨慕的目光。女子四季都穿著百褶斑花裙,主色以黑蘭兩色相間,裙腳繡上黃紅蠶絲線。長及膝蓋,裙前在腰間繫一塊長方形的藍邊黑布,以遮擋百褶裙的接縫,也可起到美觀的作用。白褲瑤女子的百褶裙走起路來一搖一擺,既象一朵隨風搖曳的鮮花,又象一隻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煞是好看。裙面用樹汁畫染成三組環形圖案,裙邊用紅色無紡蠶絲片鑲邊。白褲瑤男女所穿的服裝,都是女子親手所種的棉花,而且自紡,自織,自縫,自繪,然後蠟染和針繡而成的。每套服飾都是婦女們的心血之作、藝術之花,她們染織水平的高低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婦女在白褲瑤社會中的地位。

白褲瑤:一個被聯合國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少數民族


白褲瑤人的服飾圖案雖然豐富多彩,但祖傳圖案是不能隨意更改的。其中寓意最深的,當屬女人褂子上的“方印”圖案了。我們隨處可見著盛裝的白褲瑤女子,每人褂子前後都繡有類似“田”字的大大的方形圖案,讓人頗感新奇。原來這裡蘊含著一個奇特的故事:

古時候,白褲瑤瑤王曾管理著大片平壩田野,而瑤王發號施令的憑據,就是手中代表權力的一枚方印。後來,外族土司的一個兒子進瑤山,用各種手段贏得了瑤王女兒的傾慕,成為瑤王的東床快婿,並生了一個大胖兒子。六月三十“瑤年”這天,女婿抱著孩子來看望瑤王。席間,孩子不停地哭鬧,瑤王好生奇怪。女婿解釋說,孩子是想玩瑤王那枚大印。瑤王沒多想,隨手便把大印給了外孫。他哪裡知道,外孫之所以哭鬧,其實是女婿暗地裡在擰孩子的屁股。

女婿把大印帶走後,很快翻臉,逼瑤王讓出土地。瑤王大怒,待要用大印調兵時,才想起印章已經不在自己手裡。調不動兵的瑤王,只得帶著身邊人逃進深山。此後,為使後代牢記這段“和親盜印”的慘痛教訓,瑤王留下遺囑:今後白褲瑤的女人一定要把印章圖案繡在褂子上,提醒族人牢記喪失權力帶來的苦難。

白褲瑤服飾是一種獨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它記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也展現了一個民族的風情。長年的封閉生活,造就了白褲瑤人的自食其力和心靈手巧。近幾年,頗具傳奇色彩的白褲瑤服飾文化進一步得到發揚光大。隨著到瑤鄉觀光的遊客不斷增多,一些頭腦靈活的白褲瑤做起了白褲瑤服飾生意。裡湖瑤族鄉懷裡村白褲瑤民黎明清,近年來製作白褲瑤服飾出售,年收入四五千元。據瞭解,南丹大約有100多戶白褲瑤胞靠做白褲瑤服飾生意,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白褲瑤服飾,已經成為這個民族生命傳承的載體,它將超越歷史,超越時空,走向永恆。

白褲瑤:一個被聯合國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少數民族


密林深處的情歌

從懷裡村回頭不足十分鐘就到了蠻降屯。蠻降屯與化裡隔河相望。這裡大部分民族群眾居住在深山老林的半山腰或山頂上,以土屋瓦房或A字型的草房為主要建築。最具特色的是穀倉,保持著上百年的穀倉文化至今仍然在白褲瑤的村落四處可見,每家每戶屋旁邊都有一個小小的穀倉。穀倉建在屋外而不是屋內,古老的穀倉具有獨特的防雨,防鼠,防盜,防火等功能。這些穀倉或單獨矗立於自家房前屋後,或幾種散佈於村頭山坡河邊,與白褲瑤人家的土牆瓦屋相映成趣。我漫步於青石鋪就、連接幾個白褲瑤村莊的古道,徜徉在嘩嘩作響的溪流邊,彷彿聽到了白褲瑤青年男女相互間吐露真情的歌聲。

“……同齡啊,你情似清池水,心中似天日;敬請傳教這根源,我倆攜手共百年。”這是南丹縣境內白褲瑤細話歌中的一段唱詞,字裡行間透露出男女青年濃濃之情。每年秋初至次年春末,逢圩日或紅白喜事夜晚,白褲瑤男女青年常常不約而同聚在村頭寨尾或房前屋後草坪上,藉著月光或手電筒光,男男女女三五一群圍在一起唱情歌(即細話歌)。“竹鼓來自大竹坪,最善歌兒是同齡。無緣與你成終伴,但得良言慰平生。”這是姑娘邀請小夥子唱歌而唱的開頭歌。

裡湖白褲瑤是一個母系社會文化遺存尤為突出的民族。在戀愛中,女子往往佔據主導地位,主動選擇,大膽追求,女於挑選男子、支配男子,男子處於從屬地位。結婚之後,女子從夫居,絕對服從男子的領導,婚前婚後形成一種絕對女權與絕對男權的社會現象。要述說白褲瑤的婚戀,不能不與歌聯繫起來。白褲瑤民歌維繫著白褲瑤淳樸的婚戀。

他們因歌而相識,因歌而相戀,因歌而結婚。白褲瑤是一個歌的民族,無人不能歌、無人不善歌。每年秋初到次年春末,凡逢圩日或婚喪嫁娶之類的聚會,年輕的白褲瑤人總是邀幫結伴沿著古老的山路跋涉百十里到歌場裡去唱歌會友。

當某位姑娘看中了一個小夥子,她就會悄悄地走到小夥子的身旁,伺機把小夥子的腰帶或者別的什麼隨身小物件搶到手。然後轉身朝那較偏僻一些地方跑去,意在試探對方的態度,若對方有意,便會不緊不慢的尾隨而去,到姑娘停步的時候,就雙雙攜手唱起“細話歌”。細話歌是白褲瑤的一種特有的情歌,它同時兼有歌和話的特點,在唱歌時無須高聲亮嗓,表現如細語喃喃的形式。聽起來歌也如泣、泣也如歌。唱得濃醇時,大家都願意徹夜不眠。

白褲瑤:一個被聯合國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少數民族


裡湖白褲瑤辦婚事,不講究重金彩禮。定親時只要幾斤酒肉和幾團糯飯即可。但婚禮上必須有大量的酒,能讓來慶賀的人個個都喝個夠。白褲瑤和其他瑤族人一樣喜歡喝酒。這裡的無論男女普遍嗜酒,不飲酒者百里難挑一人。集場相逢,數人團聚,大碗盛酒,互相傳遞,一人一口,依次輪流,不醉不散。許多人醉後隨地而睡,不覺稀罕,有“醉臥路旁君莫笑,平生要醉幾百回”的生活習慣。婚喪嫁娶,菜餚可簡,但酒不能少。一般都是“一家有了婚喪事,戶戶扶得醉人歸。”這個習俗待我從懷裡村再次回到裡湖時,真切地目睹了白褲瑤人喝酒上的豪爽和場面。所以,男女雙方都把酒準備好了的日子,就是舉行婚禮的最佳時日。具體的婚嫁活動進程,則與雞這一特殊的物象緊密相關。當娶親隊伍到達新娘家時,要舉行鄭重的“換刀傘”儀式。這是一套由砍刀和黑布傘組成的陰陽具有的避邪物,是力量的象徵,是雙方互相信任、權利相當的標誌。換過刀傘後。就開始馬拉松式的歌宴。

新娘出門時,接親與送親隊伍會掀起歡喜若狂的“捶親”熱潮,男女互相追逐,盡情嬉鬧。傍晚,在確認當地的每一隻雞都進籠之後,新郎家就鳴槍放炮,迎接新娘。在婚宴上,主持人要用一隻大公雞預測新郎新娘今後生活的融情況,用一隻熟雞蛋占卜新娘的人品,然後便“殺雞著眼”,占卜這一對新婚夫婦今後在家庭中所起的主次作用及他們死的先後順序。在整個婚禮過程中之所以多次出現雞,並用雞來占卜。

白褲瑤婚禮儀式十分獨特,選定喜日子後,男家先託人去女家“踩親門”、“報親”,把喜日子告訴親朋好友。新郎在婚禮中不是很重要的角色,最重要的,是選擇一個去接親的伴郎和一個歌師。送親隊伍非常講究,孃家歌師走在送親隊伍前面,婆家歌師走在後面,新娘在兩位歌師一前一後的保護下走到新郎家。新娘快到新郎家的時候,新郎家就會生上一堆火,祝福新郎新娘,婚後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婚宴必須在家裡舉行,他們把酒肉飯菜擺在一張連著一張的桌子(或木板)上,俗稱長席宴,男女兩方親戚分坐在長長的桌子兩旁,擺在桌子上的每一件酒具和其他物品,都要朝向東方,表示新人就像初升的太陽,其中包含著親人們美好的祝福,也預示著這個寨子又多了一戶新的人家。

在白褲瑤族的村寨裡,每家每戶的門口或都立著這樣的圖騰石:兩塊中間通有洞的石頭立在兩邊,中間再平鋪一塊石頭,在兩塊石頭之間用包著紅紙的竹條連接起來,而逢年過節都要往洞眼裡塞紅紙或紙錢。其實這兩個洞眼,表示的就是母性的生殖器。往洞眼裡塞紅紙或紙錢,是供奉母性之神,但求來日兒孫滿堂,興旺發達!

白褲瑤:一個被聯合國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少數民族


白褲瑤族不僅是對女性的生殖器有崇拜,對女性崇拜又衍生出來的還有對女性乳房的崇拜,對女性乳房的崇拜是因為她是哺育後代的典型象徵。瑤族婦女夏天的服飾,上衣一前一後兩塊布,很隨意的搭在肩上,而裡面什麼都不穿,側覽女性雙乳若隱若現。一但彎腰幹活,便是全覽無餘。“兩片瑤”就源於白褲瑤族婦女夏季服飾。白褲瑤族婦女不遮雙乳,不是情慾上的展露,而是對母性和生殖上的至高無上的崇拜。

生死之間:銅鼓聲聲裡的葬俗

裡湖白褲瑤的葬俗經歷了巖洞葬和土葬兩個歷史階段。,在廣西南丹縣裡湖瑤族鄉仁廣、化果、董果一帶,有當地民間保留下來的白褲瑤先民的巖洞葬遺址。據考古部門調查,發現其巖洞葬已達38處。那時,他們將巖洞當作墓房,每家每產均一口大棺材平擺洞內,凡有人死,家人既背至洞中,打開自家的棺材安葬。當地的巖洞葬與白褲瑤的社會歷史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對於研究古代瑤族社會有重要的科學價值。現在自褲瑤均實行土葬。白褲瑤至今仍然保存在葬禮上砍牛的習俗,他們認為:逝者的靈魂會隨著牛進入另一個自耕自足的世界。砍牛,是一種孝敬死者的標誌。

“死比生大”,白褲瑤的葬禮十分奇特,甚至比迎親嫁娶、慶豐收等更為隆重,它分為打銅鼓、“開牛”祭奠、哭葬、長席宴等4個環節。“開牛”即砍牛,是極富震撼力的一個環節,白褲瑤最令人驚心動魄的習俗,也應該是砍牛了。按白褲瑤習俗,牛是白褲瑤的圖騰,他們對牛懷有崇敬之情,老人去世,家裡要擇日為其“開牛”送葬,以表示對老人的孝心,有牛的忠實陪伴和相助,親人的亡靈才會度日無憂,這也是對親人離去的最風光的送別。

砍牛、打銅鼓、跳老猴舞,是白褲瑤為死者舉行葬禮儀式的主要內容。整個葬禮悲壯、肅穆。祭祀場面氣氛凝重莊嚴。白褲瑤的這種傳統送喪習俗,不僅僅是表達遺屬對死者的悼念,也是一項眾人共同的祭祖活動。

白褲瑤人當家中有人去世後,死者家屬就派人在舉行葬禮之前,帶著砍牛刀去向舅爺報喪。舅爺一見砍牛刀便知原委。翌日,舅爺帶領著數十人,揹著銅鼓,提著風桶,來到死者家中打。銅鼓是白褲瑤的聖物,在啟用之時,人們要殺雞、放鞭炮,在埋銅鼓的地方舉行起鼓儀式:“銅鼓呀,我們把你來敬,請你開口說話,求你告訴祖先,保佑我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說完這些話,才把銅鼓取出來去參加葬禮。葬禮完畢,同樣要舉行敬鼓儀式,將鼓埋好,這樣鼓才不會跑走。

白褲瑤:一個被聯合國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少數民族


砍牛送葬的前一天,要打銅鼓為死者“開路”,使更多的人聽到鼓聲,自動前來參加葬禮。砍牛送葬,在白褲瑤的心目中是尊重和孝敬老人。他們認為牛是前輩創業的結晶,應該與前輩結伴同行。砍牛時,四方親友都前來參加這個莊嚴的儀式。

砍牛前,先理好一根約2米高的木樁,用竹圈套在木樁上,然後用鐵環拴住牛鼻,以長麻繩繫於蔑圈外,使牛能繞著木樁轉動。砍牛前,死者家屬按男女排著隊,每個將手裡拿著的穀穗喂牛,拜牛、哭牛。最後,主持砍牛儀式的巫師,邊撒白米,邊念先輩祖宗的功德,死者的經歷和後人對死者的懷念等。唸完,砍牛手從舅爺手中接過砍牛刀揮刀砍牛,把牛捆倒後便接牛血倒入預備好的酒中,再用竹簡裝上牛血灑,敬鼓手、敬親友、敬眾人。

砍牛一結束,便進入第二個祭祀儀式,打銅鼓、跳猴鼓舞。這個儀式把葬禮引向了另一個高潮。敲鼓前要先祭鼓,主鼓手把鼓放在銅鼓圍起的場中央,寨老點起3注香火,擺牲頭,酒飯祭大鼓。祭完大鼓,再拿禾把米酒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從內到外,祭銅鼓,唱祭鼓歌。祭罷銅鼓,主鼓手啟鼓,牛角號手從兩邊進場,吹起牛角號,號聲低音迴旋深沉,如泣如訴。片刻號手回到原位,鼓聲又起。主鼓手兩臂平放,再擊一鼓,同時開始鳴放,由左向右,依次而放,這是向死者送行的槍聲,也是祈求祖先保佑的槍聲。槍聲剛落,鼓聲又起,用藤做的鼓槌敲在鼓心上,發出咚咚聲響,主鼓手雙腿齊跳,舞槌擊鼓。眾銅鼓手依鼓點節奏,也敲起銅鼓。打銅鼓的人都是男子,他們彎腰站在鼓的一側,左手握鼓槌,敲擊鼓面,右手執鐵絲輕打鼓身。在他們的右後方,另有一人雙手用木製的風桶接音,按一定的節奏前後晃動,使銅鼓產生低沉的共鳴,鼓聲在數十里的村寨和山谷中迴盪。山民聽到鼓聲,或揹著銅鼓,或挑著糯米粑趕來。鼓聲越來越響,引來參加葬禮的人越來越多,葬禮儀式的場面也愈隆重,愈體面。

到了深夜,親人們圍坐在裝著死者的棺材旁,聆聽道公唱的祭奠歌,歌聲悲切,勾起親人們對死者的無限懷戀和依依不捨。唱到晨曦初露,隨著一聲報時的槍響,道公便唱起開路歌,昭示著送死者上路的時間到了。於是,親人們便把死者抬上山埋葬。

白褲瑤:一個被聯合國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少數民族


白褲瑤把死亡當成“歸家”——離開人間進入天堂。他們打銅鼓為逝者開路,“開牛”為逝者祭奠,長席宴上,人們還大碗地喝酒,談笑風生,淡定從容地講述逝者,也講述自己的生活。

白褲瑤是聚族而葬的。同族均有固定的墓地。眾人把靈柩抬到墓地,葬畢,在墳堆前豎立兩根圓木柱,木柱上刻著若干道道,在中間插入被砍的牛角。牛角越多越表示死者的尊榮。安葬完畢,送葬者每人依例可以得到一塊牛肉和一團糯飯。

牛角號的低沉,銅鼓聲的鏗鏘,皮鼓聲的凝重渾厚,久久迴盪在山中,帶著眾人的緬懷之情,響入雲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