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人說房價要漲,有人說房價要跌,未來5~10年房價會是個什麼走勢呢?

惠146


有人說房價要漲,有人說房價要跌,未來5~10年房價會是個什麼走勢呢?

因為題主問的是未來5-10年,這屬於一箇中短期的預測,我無法給你一個明確的結論,但是可以給你提供一個判斷方法!要看金融政策、要看土地政策、要看人口情況!

我先賣個關子,在文末再得出我更為具體一點的判斷,希望大家同我一起進行分析,看這個邏輯是否成立!

懂點經濟概念的都知道商品價格由供需關係決定,供不應求它就漲,供過於求它就跌,因為不同地方不同時期的供需關係對比情況是不同的,因此你很難得出一個普適全國的趨勢判斷!如果你想了解一個地區未來房價得走勢必須從影響房價供需關係的基本面進行分析,房價是這些影響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後面我一個一個談這三大影響因素是怎麼作用的。

第一個因素:金融因素

會影響房價的金融因素主要就兩個,宏觀面是貨幣政策,微觀面是房產信貸政策,打個通俗的比方貨幣政策決定國內市場經濟這個大池子裡有多少水【資金】、房產信貸政策決定房地產市場這個小池子有多少水【資金】,最終商品價格是受這個水量影響的!

這個池子與池子之間會相互關聯,小池子受到大池子影響,如果大池子要拼命灌水小池子要想水位不漲可能性不大,同樣對於我們國內這口池子來說也會受到國際貨幣政策這個更大池子的影響,如果世界各國都在拼命寬鬆發鈔,我們國內這個池子裡的水不漲也是很難的。


宏觀貨幣政策的影響:超發貨幣量及利率兩個主要影響點

貨幣如果超發意味著市場上相對實物來說錢變多了,錢在貶值會造成價格上漲,利率直接影響的是存款收益及貸款成本,但間接影響的是投放到市場上自由流通的貨幣量,高利率或者低利率都有可能造成價格漲或者跌,這個比較複雜,高利率會造成供應量【投資建設】和需求量【消費】的同時減少,低利率會造成需求量【消費】及供應量【投資建設】的同時上漲,具體漲跌還要看兩者之間影響的幅度如何。

如今有很多人拿M2這個參數增量情況來判斷超發,但M2的增長並不一定意味著貨幣的超發,只有超過生產創造的新資源增量的那部分才是超發的,但是就我們老百姓個人的感覺來說錢反正越來越不值錢了,肯定是超發了的,而且還很多!商品價格都在上漲就很能說明問題!【除了極少數例如電子產品,因為生產力大幅提高造成成本下降,因此價格還算穩定甚至下降之外其它的絕大多數商品都是大幅漲價的】,如果這種超發一直持續下去價格還會上漲,對於像08年金融危機之後那樣的貨幣政策來說肯定有大量超發的,物價飛漲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無論貨幣是不是超發具體的商品價格是否上漲還不一定,因為價格要通過買賣來確定,就像股票一樣價格都是成交價,如果老百姓不願意拿這個錢去消費形成真實需求,不願意拿這個錢去投資產生供給,那麼這個錢是死錢,會影響這些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有利率,利率的調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調控手段,但是央行的利率調整是針對所有行業的,最終這個錢能不能流到原本最希望流到的行業或者至少是雨露均霑的,就需要許多配套政策支持了!

現在世界各國絕大多數經濟體,特別是像我們這種已經深入融合到國際貿易中的經濟體所採取的利率政策不僅僅看的是國內的形勢,也必須看國際形勢,特別是如今國際結算還普遍採用美元的背景下,美聯儲的政策對我們影響很大。

國際貨幣政策博弈的目的就是保持本國對外資的吸引力【這樣才能吸引更多投資來給本國經濟注血】以及本國商品對外出口的價格優勢【這樣才能保持出口競爭力】

現在許多人很擔心美元加息【美元加息意味著持有美元收益提高,會導致許多資金兌換成美元迴流美國導致輸出國資金緊張,這些年許多富豪大量到國外投資也有這個原因,對於進出口來說進口不利出口有利,像筆者所在的單位出口比重比較大,這兩年日子過得還可以】

美元如果長期加息對我們保持經濟活力是不力的,如果這個大背景不變我們要到國際市場上搶熱錢那麼我們也要加息,我們加息之後經濟會降溫,經濟降溫並不一定意味著價格下降,因為經濟降溫會造成消費減少也會造成投資減少,經濟降溫對我們老百姓也沒有好處,因為這樣我們有些人的收入可能也會減少,即使價格下降了但是我們的購買力也會下降。

因為我們需要通過金融手段刺激經濟,因此在美元不斷加息的大背景下我們並沒有同比例跟進,為此做了許多工作,例如對WH加強了管制,從許多熱點新聞裡面都能解讀出許多政策的走向。

從國內經濟這個大環境來說,我們是需要適度寬鬆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支撐得了經濟發展,只要經濟在發展我們才能贏得解決問題的時間,目前我們的貨幣政策還是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言外之意就是適當的低利率向市場投放熱錢,還是處於適度通脹階段,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由於通脹原因資產價格是有上漲預期的!獲得的資金越多上漲預期越高,但是這個政策下一步會怎麼走還很難說,有時候是兩難選擇,因為國內國際形勢太複雜!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

在這方面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就是CPI,國家是希望CPI保持一定的正值,但是不能太高,太高說明通脹太厲害是很危險的,但是如果太低又怕通貨緊縮經濟沒有活力,如果CPI再高一點通脹過分了就要加息了!


微觀房貸政策的影響:

說到底房產信貸政策就是國家貨幣政策在房地產這個行業的具體實施細則,這屬於定向修正,我們國家的房地產從短期內來說就是個政策市,這個核心政策就是房貸政策,例如貸款資格的確定、貸款利率的確定,這個貸款政策不僅僅指的是購房者這邊的信貸,還包括開發商這邊的信貸,購房者這邊的信貸收緊會造成許多購房者暫時退出這個市場,那麼價格是有下跌預期的,開發商這邊的信貸如果收緊那麼開發成本上升開發商也會退出,因為供應量減少價格是有上漲預期的,在國家調控房產價格時往往會限制購房者而鼓勵開發者,目的就是要限制價格上漲,至於能不能跌就要看這個調控力度了,例如近幾天我剛瞭解到建設業增值稅從11%降到10%,明顯有鼓勵房地產開發的意味,這個政策對降價是有利的。

就這兩年我們的金融政策來說是有利於房價下跌的,因為國家明顯有適度打壓房價的意圖,如果房價再漲還會出臺更嚴厲的政策,因此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出現黑天鵝事件。

就目前我們的經濟如果還無法擺脫對房地產依賴那麼談大跌不太現實,暴漲肯定也是不希望看到的,也是極不可能發生的,微漲微跌才可能是常態,具體年份會漲會跌看短期信貸政策基本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這個規律已經在過去多年被驗證,未來還可能適用。


其它的影響因素:

第一個因素:土地

因為土地是房地產的供給側核心資源,有地就有房,如果可開發土地減少,那麼勢必會造成供應緊張,在供需關係決定價格這個平衡裡會造成價格上漲,從長期來看和短期來看都是如此,人口越集中資源越集中的城市土地資源越緊張,但是如果放在5-10年這個時間線內談這個主要影響因素就是政策,我們的土地市場並不是一個自由的市場,因此會受到政策的影響,如果政府加大土地供應但不提高土地價格【例如現在設定上限價格就是這個思路】那麼價格有下跌預期,但其實在我看來目前最有效的降價手段除了加大土地供應之外更應該降低土地價格。

土地在ZF的收入裡是很重要的一項來源,一套房子真正的建安成本並不高,普通住宅一般也就3000左右,地價和後期房地產開發的稅費佔了成本的大頭,但這麼做也有難言之隱,目的是通過這個渠道募集資金然後投資到其它地方提振經濟,這是造成如今房價畸高的極其重要原因,開徵房產稅如果不能同步降低地價只是對投資性需求有擠出作用,但是成本點在那裡,降價幅度也是有限的,不信大家看看各地的樓面價已經到那裡去了!就我所住的區域來說,如今樓面價已經比幾年前的房價還要高了,開發商不虧本是不可能降價的!

當然這裡面的邏輯也可以是這樣的,先通過開徵房產稅擠掉投資性需求,由於需求減少開發商拿地自然理性價格自然下來了,到底是先有雞呢還是先有蛋呢是個問題!不過如今許多開發商不看好未來房地產這個市場,有許多大鱷紛紛退出這個市場就是證明,但是短期內要想有根本改變很難!從長期來說房地產遲早會迴歸理性!炒房只會是死路一條!


第二個因素:人口因素

這個大家很好理解,房子是人買的,沒有人就沒有需求,信貸政策啥的也是對人的需求進行調控引導,這個在今後應該會成為不同城市出現分化的主要原因,如果這個地方能夠吸引足夠的新人口那麼供需能夠平衡價格才能穩住,如果人口在流失在減少價格下跌預期明顯。

長期來看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個影響指標,但是人是會遷徙流動的,雖然總人口有增有減,具體到一個城市一個地方未必會是同樣的趨勢,如今各大城市都在搶人,這些搶的人都是青年人口,這個搶人的成果如何也會對房價帶來一些影響,當然房價更會對搶人結果產生影響,哪個是因哪個是果呢?在我看來都是因果,現在房價有優勢的吸引力強,未來人多了大家受不了了自然再往下一個窪地遷徙。


最後我的總結:

不同地方有共同點又會有不同點,不能一概而論。

從全國範圍來看5-10年都會受到金融政策的影響,金融調整的能力還是很強的,我還是看好不會大漲大跌,因為剛經歷過一輪漲價潮,因此在未來2-3年肯定是個平靜期,不漲已經是跌了!但是2-3年之後怎麼走不好說,具體看房貸政策走向。

從不同地方來看除了上面這個趨勢之外主要看土地政策及人口淨流入情況,看你們當地的地價就能判斷房價,地價走勢就能判斷房價走勢,你要相信麵包比麵粉貴才是常態,房子有人買才有價格!當然人口的影響會更滯後一點,可能5-10年只是一個小分水嶺而已,還看不出明顯的變化,即使長期人口沒有增加,短期內因為大量拆遷造成購房需求變動對這個樓市的影響還要大一點,如今許多二三線城市大搞城市開發產生了許多拆遷,從目前來說這個拆遷造成大量當地人湧入購房市場造成價格上漲,但是等再過幾年這部分人退出甚至拆遷安置房進入供應市場對降價是有刺激作用的,許多二線城市會因為大量拆遷房入市形成價格抑制,但是許多地方政府為穩商品房對拆遷房會有諸多限制,就看怎麼操作了,目的也是防止衝擊房價。


心安理得君


我自己也剛買了房子沒過幾個月,在五線小城市,最近發現那裡房價又漲了。在我看來未來五至十年的房價有可能會平穩發展,但不會降價。短期兩年內還是會漲價。因為受地皮的漲價還有環保的壓力。

感覺樓市很奇怪,漲價了就賣的很快,還很搶手,我春節的時候買的房子。基本都沒得選了,就剩一些不好的樓層,後來沒辦法,又怕漲價就先買下來了。因為小孩過兩年要上學,要住。中國的樓市就是奇怪呀!掉價的時候就沒人買,那些剛需的在盼望還想他再掉一些價,炒房的就不敢入手了,怕砸在自己手裡。


好像在哪裡見過你2018


不請自來!如果我的回答大家覺得還行,就順便加個關注唄~謝謝大家!


房價的漲跌一般我不敢亂下結論的,但是一看樓主問的是未來5~10年房價的走勢,那毫無疑問啊,肯定是跌或者說是貶值!

顯然我不是亂講的,下面我就從政策、人口這幾方面一一替大家分析,如果有分歧的地方歡迎大家評論區指點哦~


政策

隨著國家對瘋狂的樓市一步步深入干涉,加入限購的城市越來越多,限購力度也越來越強。

從社保繳滿兩年才有資格買房,到買房後5年內不能交易等等,花樣層出不窮!

就拿北京來舉例,“326”商住房限購政策剛一週年,成交量就大幅萎縮,環比跌94.6%,腰斬腰斬。

此外,從平均價格來看,北京商住市場二手房價格的平均下跌幅度已超過30%,部分二手商住房價格跌幅超過40%。

再來看全國,據3月份最新調查顯示,全國5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減少5%,同比減少27%。其中,有34個城市出現同比下跌,其中廊坊同比跌幅最大。

總的來看,一線、二線、三線5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跌幅分別為35%、30%和22%。

雖然房價還上演著最後的倔強,但是成交量腰斬的事實,狠狠的扇了房企第一個巴掌。

今後,房地產商的日子也不好過,隨著政策對他們的資金層層控制,他們的融資難度和成本也會隨之逐漸上升。

加上一線樓市的房價環比持續下降,二三線樓市的環比漲幅也不斷回落,使得各大房地產商對回款的要求和依賴將明顯增加,急需通過大幅度銷售(促銷)的方式來回籠資金防範風險。

來自資金的壓力,又接著狠狠地扇了房企第二個巴掌!


此時,銀行也沒有閒著,從之前的利率下沉,到如今的利率上浮。都可以看出國家對樓市的態度。

國家都這個態度了,你房子即使漲能漲到哪裡去,肯定是下跌的可能性大啊!

許家印為什麼能當幾天首富?就是因為他懂國家,跟著國家走,不會吃虧的。年初的恆大八折就是他釋放的信號。

什麼,你說你猜不透國家?那你跟著大佬們走不會嗎?

從王健林賣萬達,到李嘉誠撤資;從曹德旺勸賣房,到馬雲預測房價如蔥;直到最後的任志強變啞巴,再也不敢說話。。。

以上種種,哪一條是利好房地產的?

所以說,根據國家的態度以及大佬們的動作,可以判斷樓市輝煌不再,房價即使能硬撐1~2年可以,但是撐個5~10年,我是不信的!


人口

房價長期看人口,5~10年應該算是長期了吧,比起以上種種政策,人口更具說服力!

人口就是一個城市的生氣,沒人氣的城市,還有臉談房價漲跌?直接崩盤!

因為中國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裡,人口流動都受到限制。所以,過去20年城鎮化的過程,其實也是人口市場配置的過程。

而展望未來5~10年,中國的人口流動也很有可能更加失衡,對城市的優勝劣汰是必然的。

比如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就曾出現過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其中西伯利亞地區成千上萬的小鎮被廢棄,遷出人口的主要目標是莫斯科和聖彼得堡。

也就是說,小城鎮終究會被拋棄,人口向大城市聚集。

中國的城鎮化,將不可阻擋地成為“中東部大城市化”。而中西部城市很多盲目擴建的新區,將徹底淪為鬼城。

未來的中國,人口將更趨於聚集。 超大城市會有,鬼城也會有。 而這些被拋棄的鬼城,房價將迎來坍塌!

從大趨勢來看,人口紅利的下降已經成為不可迴避的話題。目前,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下降至5%以下,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打*號是怕審核不通過,大家理解意思就好)

而當人口總量下降時,城市之間的人口戰爭就正式打響了,這裡多了,那裡就少了,你死或我亡。

近些年來,我國農村的人口越來越少,大量村莊合併消失,而大城市越來越多,2015年我國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達到142個。

從農村向城市遷移,從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遷移,我國人口逐漸向大城市高度集中。

一二線城市倍受恩寵,強者更強,比如,上海政府部門曾預測到2020年常住人口將達到2250萬,而如今就已經超過2400萬了。

而三四線的小城市沒有優質的政治資源、商業資源、教育醫療資源、人力智力資源。無法吸引人口流入不說,反而人口正在不斷流失。

城市間人口的爭奪正在發生,因為人是很現實的。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將逐漸被人們拋棄,而經濟發達的城市將更受追捧。

而且,這個現象將會在未來人口紅利趨緩的過程中日趨明顯。

參見最近各大強二線城市紛紛出臺“人才(搶人)政策”,說明大家都已經意識到未來形勢的嚴峻性了,也顧不上撕破臉了,誰慢一步誰就得死。


為什麼之前的房價能夠炒起來呢?就是因為這個住房是剛需需求,使得有人願意花更高的價格來“接盤”,投資者不至於把房子砸在自己的手上。

對於房產投資者來說,購置房產後,未來獲利的方式無非兩種:以更高的價格出售套利,或者轉租獲得持續性穩定的租金收入。

而無論是轉售還是出租,都必須存在一個“接盤者”。

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的非核心地區,開發商受到前幾年全國房地產市場過熱的影響,拿地太多,盲目建設。

然而三四線城市本地居民的住房剛性需求基本飽和,投資意願又不高;更無法像一線城市一樣吸引非本地居民購房。

短暫的熱潮之後,必將一地雞毛。 許多城市出現了大面積空置的現象,就比如鄂爾多斯,成了著名的“鬼城”。

送你一套鄂爾多斯的海景房,你要不要,哈哈~

一個沒有競爭力的城市,一個人口持續流失的城市,房價必將崩塌。

所以在這裡預測:房價下跌始於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最終蔓延向一二線城市!


總結

無論是從短期的政策,還是從長期的人口來看,樓市都不再適合投資。

短期內,各地政府可能還會花大力氣去保一保房價(保GDP),最多也只能維持房價穩定,房價不漲實際上就是貶值。

但是以5~10年長的期限來看,房價必將下跌!

如果大家有什麼支撐房價的觀點,歡迎評論區討論~


這篇寫完才發現竟然寫了這麼長,不知道有沒有看官能看到這裡···

喜歡就加個關注哦,謝謝大家!


七選


有人說房價會漲,有人說房價會跌,那房價到底會漲還是會跌呢,請看我下面的分析。

房價經過2017年的高速增長,不管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甚至連小縣城的房價,都已經到了頂峰。高房價制約了很多人的消費,有的人不敢生病了,有的人不敢購物了,有的人不敢幫小孩報各種培訓班了。因為收入就這麼多,卻還要還那麼多房貸,一輩子就為了這一套房,有的幾代人,就為一套房,你覺得這正常嗎。

有的人說房價一旦下跌,將有一大部分人失業,企業破產,這是危言聳聽,這是投機客和炒房團發出來的聲音。房價下跌了,不但不會失業,企業也不會破產,還會帶動各行各業的向前發展。


因為人們不再被高房價捆綁了,敢去消費其他物品,從而也就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

1991年的東京房價泡沫破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整個東京的房價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想想當時的房價有多麼的瘋狂。為了防止重蹈東京的情況,現在出臺了很多措施,限購,提高首付,提高利率,這一切措施都是為了防止房地產過熱。未來五年房價會快速下降到一個合理水平,會到一個大眾都能接受的價位。未來十年房價會在一個合理價格之間上下小幅波動。



所以剛需族和想改善住房條件族,現在真的不能出手,等房價下降到一個合理水平,我們再出手吧!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同意見請在下方留言。


江遊達人


中央政府多次強調住房不炒,這次政治局會議也為未來房價定下主基調,就是“遏制房價上漲”,因為中國的M2在10年前只有47.5萬億,而到了今天就是177萬多億,M2漲了近4倍,差不多房價也漲了4倍,現在M2是GDP的2倍都不止。再這樣漲下去,金融體系的風險是很大的。所以,未來在很長時間裡,房價只能是下跌,不可能是上漲。

此外,經過一頓房產暴抄後,現在不要說三四線城市居民,就是一二線城市家庭擁有數套房產的也已不稀奇,而越往後,中國年輕人的數量是越來越少,未來中國房地產不是供不應求,而是更加趨於飽和狀態。

更值得一提的是,未來房地產稅,要推出,而房地產稅就是在住房的保有環節徵稅,這對於遏制房地產投機是起到很大作用的。目前,全國不動產信息登記已經啟動,這為房地產稅開徵也奠定了基礎。

我們不管未來房價是漲是跌,未來房地產肯定是要去投機化、去槓桿化,迴歸居住屬性。就是房價不應該由炒房者說了算,而是應該是當地居民收入來決定。未來一二線城市房價會穩中有跌,三四線城市房價會快速調整,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

對於一線城市來說,居民平均年收入是8萬元,工作15-20年就可以購房,一般正常情況下房價應該在120至160萬左右,能買一套房。而在二線城市,基本上80-90萬可以買一套房子。至於三四線城市房價會跌到何種程度,那要看當地經濟發達程度、人口流入程度了,反正是當地居民收入來決定房價的漲跌。


不執著財經


猜測一下房價走勢:5年以內房價會調整,5年以後房價會重新上漲。

為什麼說5年之內房價會出現調整呢?

1.政策調控作用

政策的調控對目前的高房價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來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已經基本上回歸理性,目前穩房價的調控大招還陸續在路上,國家加大租賃房市場發展、土地供應主體多元化、房產稅等一旦形成成熟體系,將會對房價形成持續壓制。

2.資金面發生變化

隨著全球經濟回暖,美國經濟表現出良好增長勢頭,在強勁經濟數據支撐下,美國自2015年開始進入加息週期,美國加息對中國貨幣政策產生壓力,為應對美國加息,中國也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收流動性,這樣一來市場上熱錢會減少、資金成本升高。

資金面的變化壓制了市場購房投資需求,導致房價下調,資金面的這種變化至少要延續到2020年美國預定的加息週期後。

但房價在經過適當調整後,還是有上漲空間的。原因:

1.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的支柱性產業,如果房價持續下跌將對經濟、地方財政造成影響,這樣政策會再一次出手託市。

2.土地、原材料、人工都在上漲,房價適當上漲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3.政策調控也壓制了一部分剛性需求,一旦調控鬆動,這部分需求會得到釋放,推動房價上漲。

解答財經問題、服務百姓需求,如果大家對樓市、財經有興趣歡迎和我交流,我會持續解讀大家關心的財經話題。


財經微世界


房價未來幾年應該兩極分化,人口流入的城市未來幾年即使不漲也不會下跌,但是,對於一些閉塞的小城市,未來房價恐怕就不好說了!
昨天我在小區的小花園裡和一個老爺子談天,老爺子來自山東一個小縣城的農村,來給兒子照看孩子的,但是老爺子愛看書上網,對時事的看法還是蠻有深度!
他告訴我,我們山東未來幾年,像濟南和青島這樣的大城市房價不會跌,反而會漲,因為他們家長的年輕人會選擇去這樣的比較大的城市來工作,因為在家鄉,根本找不到像樣的工作,即使比較好的,最多也就2000多塊錢,根本不夠養家餬口的,而大城市就不同,只要肯下力,就能賺到6000到7000,有技術的會轉的更多。


城市的房價雖然高,但是,提供的工作機會會吸引年輕人到城市發展,即使買不起房子,但是租房子後還是會有剩餘,所以,房子未來幾年還是緊俏品。
而一些落後的小城市,提供的工作機會少,人口越來越少,但是建的房子卻不少,他說,他在的那個縣城,建的房子能夠買30年,而房子的設備配套會過時,房子會越來越不值錢。

越是房價高的城市,越不能降價,因為現在很多房子都是貸款買的,一旦房價降到一半,購房人就沒有還貸款的動力,當房子都砸在銀行手裡,就會亂套了!



我現在在濟南,濟南現在有的樓盤,就不再接受貸款買房,除非你全款,價格可以低點,我想也是防範風險吧!


和合家歡


以10年的時間看的話,至少會有一次大跌,甚至還會有幾次大跌。其中很可能會有一次1997年香港那樣的大跌。但是短期房價應該還是會上漲的,至於能不能漲到5年時間之久,難說,但大概率是不能漲這麼長時間。


2008年之前,房價連續漲了10年以上。這是因為,那一段時間房子走向市場化,且經濟快速發展,多數時間增速在9%、10%以上。人們快速積累資本,買房不難。


看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2008年年底放出4萬億計劃,2009年房價猛漲,快速翻倍,然後2014年下跌,2014年貨幣寬鬆,2015年深圳上海大漲,2016年北京大漲,但2017年京滬深都跌,二線城市在漲。


可以看到,在經濟增速從10%時代跌落到6%時代之後,貨幣刺激起來的房價上漲週期越來越短。經濟增速6%多,人們積累資本的速度變慢,貨幣刺激畢竟難以持久。


近期又開始貨幣寬鬆,當然,表述上叫“合理充裕”。這一輪對房價肯定有刺激作用,但是能刺激多大,還是說不好。但肯定不能持久。

另一方面,產權限制越來越多。如限購、限售等。房地產稅其實也是削掉房子的一部分產權,使房子總價下跌,但實際上,算上稅的話,房子是更貴了。但不管怎樣,這些做法都會使得產權更為稀缺。


同時,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以10年時間來看的,很可能迎來一波老年人離世潮。


考慮以上這些因素,未來很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房價大跌,但買房越來越難,這樣的局面在情況類似的日本,也同樣出現。無論是否看空房價,如果手裡有房,至少要保留一套兩套。


最好是在深圳購房。不管未來如何發展,深圳年輕人口多,房價肯定比其他地方更抗跌,泡沫中也會漲得更快。


腦洞經濟學


說房價要漲的人代表著投資者,說房價要跌的人代表著未購房的普通人,未來5-10年房價到底是會漲還是跌誰都說不好,但是作為經濟市場而言房價出現漲漲跌跌也實屬正常現象,但是按照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現狀來看,未來5-10年全國整體樓市的走勢應該是趨於穩定狀態。

在“房住不炒”的調控思路下中國樓市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一線城市房價基本上穩了,二線城市房價漲跌都有但基本上現在也穩定了,三四線城市雖然這兩年房價上漲很快,但到了今年這些城市房價想要繼續上漲已經不太可能,可以說中國很多城市的房價已經見頂了,能夠繼續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不大,而現在國家要做的就是對房價加以控制對樓市亂象加以抑制,以建立長效穩定健康的樓市新秩序。

未來幾年仍然會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期,中國樓市這些年的發展可以說是爆發式的,發展速度很快的同時也遺留下了一些問題,所以對於樓市現狀的調整肯定是一場持久戰,未來這幾年房價見頂的城市房價想要繼續上漲很困難,而那些具備樓市發展的城市房價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增長但是幅度可能不會太大,畢竟國家調控政策在哪裡擺著,那裡房價不合理那麼就要積極調整那座城市。

未來5-10年中國的房價依然會出現漲跌情況,但是狀況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會出現明顯的價格浮動,對於房地產市場合理化正常化的規範將會越來越清晰,此前的樓市炒房者過多而且樓市沒有過多的門檻,投資肆無忌憚房價波動明顯,10年時間足以建立完善健康的樓市長效機制,未來房價就一個字“穩”!


樓盤網


想想5~10年前吧!你說將來是個什麼走勢,肯定要漲啊!至於原因嗎?不是用經濟規律可以分析出來的。10年前房價高嗎?5年前房價高嗎?當時也都覺得房價高的離譜吧?可是這10年間房價降過嗎?只是漲幅快慢的問題。那些專家們分析房價下跌的時候也是頭頭是道,引用的數據、理論不都是有根有據,可惜都被事實打臉了吧!所以說只要天不塌,房價就不會降,房地產是一個永遠充滿陽光的行業。現在手頭有錢就別存著了,還不如買套房子,放著就行,也不用操心,就看著它一天天增值,你也就慢慢地會從百萬富翁變成了千萬富翁,甚至還有機會變成億萬富翁。瞧瞧你身邊買房的人,是不是都賺了?別再錯過機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