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快高考了,人的潛能究竟可以發揮到多大?

未來是否可期


大部分人在還沒經歷過高考的時候都認為高考是“可怕”的。


但當我體會到了高三那一年後,我才深知這“可怕”的真正含義。它不僅可以折磨你的心態,讓你緊張恐懼,但它更可以讓你把能力發揮到極致。你會達到身體上承受的極限,以及心理上的巨大壓力和打擊。


首先,無論距離高考倒計時多少天,你都會有一種擔心和錯覺,彷彿明天就要走進考場一般。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的時間都埋在書海里,總會認為時間不夠用,甚至想要分身去同時複習不同的科目。即便很累很困但又不敢放鬆半分,休息時間對於高三考生來說是十分奢侈的。晚睡早起,熬夜已經是家常便飯,睡眠時間嚴重不足,在學校道路呢但又不能打瞌睡,不敢錯過老師複習的任何一個知識點。這個階段你會覺得自己的身體在如此重荷下承受能力越來越強。


其次,在學習方面,你每天要有大量的記憶和背誦的難關。要溫習不同科目的必備知識點。在此基礎上還要劃分好界限,要不然很容易弄混淆,背串知識點。而且光靠記憶還不夠,還需要大量的刷題來進行實踐演練,檢驗自己的掌握和運用程度。

高三真的可以說是這一年你的大腦都處於高度緊繃,負重運行的狀態。每天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無時無刻都是箭在弦上的感覺。身體累,心累,大腦更累,每天只想著一件事,那就是除了學習別無其他。很少會有一個階段讓你拋開其他把精力完全放在準備一件事上,而且你也將會面臨幾乎一週一小考,半個月一大考的密集的考試頻率。基本上沒有喘息的機會,在每一次的考試中,你也會不斷地發現自己的知識漏洞,在短時間內克服它們。不斷地發掘自己的學習潛能,這時候的同學們都有死死鑽研的精神,每天好幾套卷好幾套題的練習。都說高三最費的是筆油,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分秒必爭地奮筆疾書,一刻不停地投入學習中,有可能吃飯時手裡也拿著複習資料,睡前還總擔心自己沒有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



哪怕為了進步提高一分,也要瘋狂地學習。手中的練習冊堆成山但一旦出了新版,還要繼續去買習題冊。以前做一張卷子都覺得多又麻煩,現在恨不得練的越多越好!

總之,高考前的同學們潛能可以激發的無限大。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你肯付出,你就有無盡可能!(圖片來源於網絡)


安達曼海的藍


講一個真事,我上高三的時候是在縣一高的,全封閉的,學校都是縣裡的尖子生,大家都住在學校。我們是早上6:30-7:30早自習,晚自習19:30-21:00。每天學校安排休息的時間還算正常。

我的同桌兼室友是我們班的前三名,家裡條件不是很好,話不多,每天都在拼命的學習。高三下半年,這傢伙拼了命,你完全想不到,每天早上4:00從宿舍到校園的路燈下,捧著書背誦。晚上大家都下自習回宿舍,這個傢伙居然在教室裡點蠟燭學習到22:30,(教室21:10分就熄燈了,宿舍是晚上22:40關門),晚上到宿舍拿著手電筒鑽到被窩裡看書,差不多到12:00之後才休息。每天算起來,休息的時間就4個多小時。我從沒見過這麼用功學習的人,這也是目前為止遇到的唯一一個。

後來,我們宿舍大概感受到了時間的緊迫性,也同時被他的精神感染,每天雖然不能像他4:00那樣起床,我們也是至少5:00左右就站在了路燈下,晚上和他一樣在教室裡待到22:30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宿舍。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宿舍的成績居然都提高了不少,班裡的大多數同學也開始跟我們一樣了,後來我發現居然每個路燈下都有人佔了。好的學校大概就是這樣,周圍的人都在拼命的學習,自然就推著你往前走,再後來學校的路燈下再也找不到位置了。

我們班有54個同學,在同桌的影響下,最終的人生考試,高考,同學們都交了一份不錯的答卷,班主任也是樂呵呵,最後班裡54人居然都上了本科,我也一直會念叨和感謝那個刻苦勤奮的同桌,後來班主任在聊天中一直誇我們那屆是他帶的最省心最優秀的一屆學生。然而世事總是無常,我的同桌並沒有考上理想的北大,第二年復讀了。上天似乎跟他開了個玩笑,第二年他甚至無緣本科,家裡的緣故,最終去讀專科了,聽說那年夏天,他滿頭白髮。我替他惋惜,有時候勤奮和努力雖然並沒有給你帶來好的結果,然而,你並不會後悔,至少努力了,人的潛力是無窮的,看你怎麼去用了。


春蠶夜話


現在再回想當年高考那段時間,感覺即使讀了研究生以後,就再也沒有了當初那種拼搏奮鬥不顧一切的感覺了。

我清晰的記得,當時最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每天早上醒來睜開眼,不是馬上起床,而是馬上閉著眼睛開始回憶我昨天英語試卷新記的幾個易錯易混淆的詞組,現在是否還能分清楚;昨天語文試卷選擇題字詞題目,我還有哪些沒記住;昨天數學是哪個考點沒把握,應該是怎麼樣的解題思路;文綜的答題框架是什麼樣。我會用十五分鐘來快速回憶,實在想不起來的待會去教室第一件事就是翻筆記。

那時候,我整個腦子裡就是各種知識點。

我可以用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把近代歷史上冊的框架圖在紙上畫一遍,高三有六本歷史書需要複習,我每天覆習一本書。先畫整體大的框架圖,在慢慢的細化,並且我會標註出,哪些地方會有考點,我會單獨多花兩分鐘重複回憶和記憶。大的框架需要半個小時,小的框架可能需要分幾次來完成,但是沒關係,因為我每次都實實在在的感覺到我記憶的內容越來越清晰了。

除了歷史,政治我也是這個複習的。政治根據範圍分為不同的板塊,我就根據板塊來複習。地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事,在框架圖分析的時候,要注重整體,也要注重部分,很多框架分支都是一個細小的考點,都是可以出題目的。

我最後一個月全靠這種框架記憶複習法,最後一個月的時間裡面,我晚上睡覺的時候腦子在回憶,課間休息我就在紙上寫框架,早上睡覺醒來腦子裡面第一反應也是這個。我明顯感覺我的複習效率上來了,知識點也更加清晰了,除此之外,最關鍵的是,我答題的時候思路分場清晰。

最後一個月的潛能究竟有多大,我只能告訴你,我那段時間腦子裡面什麼都沒,全都是各種考點,我基本上一週可以把文綜複習一遍。數學的錯題集,我平均三天過一遍。

那個時候真的是時間精打細算,即使到了現在,學習任務再緊迫,我再也沒有那種竭盡全力去學習的感覺了。

人的潛力有多大,跟你的目標有關,只要你想考好,只要你願意付出,一切都不是問題,分數一定是最好的答案。

又快高考了,每年這個時候回憶起自己的高考,都覺得感激當時拼命努力的自己。

以上回答,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高考很重要,請努力到最後一刻!


鈴鈴


一天二十四小時,休息六個小時;

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二點,幾乎都在教室裡面度過;

幾乎一個月都沒有出去逛過街,一個月沒有碰過手機;

一天可以刷三套文綜理綜卷子;

一天考四場考試早上考完,中午接著,下午考完,晚上還有;

連續半個月吃的食堂,吃完趕緊回教室刷題;

黑色中性筆芯換了一支又一支,有時候一天就能用完一支筆芯;

錯題集已經有了四五本;

文綜卷子能在三個小時寫得滿滿當當,一刻不停的在寫;

這就是曾經的我。

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老師,學校,同學,家長估計都是精神緊繃著的。只要高考這件事,是你非常重視的,你絕對會在最後這段時間裡發揮你最大的潛能去積極備考。

注意力高度集中

這段時間,高考的孩子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不再關心各種八卦娛樂新聞,也不關心同學誰和誰談戀愛分手了,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上次模擬考試考了多少名,分數上升了還是下降了,哪些題目是不該做的做錯了。所以這段時間,你們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在各科上。

知識記憶大爆發

高考前的這段時間,將是你們人生當中腦海裡面記憶的知識點最多的時刻之一。六門學科,每一門都有需要你去記憶、歸納、總結的知識點,所以你的腦子裡滿滿當當的全是各科知識點,框架圖。

等你到了大學之後,只學習一個專業學科的知識,你會發現,高考那段時間是你知識記憶最多的時刻,也是你人生智慧的巔峰吧!畢竟你已經做了那麼多道題目!

體能狀態最佳

很多高考的孩子這段時間,不僅白天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學習,晚上下晚自習還會回寢室再刷刷題目。所以說,經歷過高考的人都知道,時間都是掰開用,能做題就絕不用來睡覺。一天休息的時間也就六個小時吧,所以這段時間是高考的孩子們體能需求極度高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高三的同學一定要注意該休息的時候一定要好好休息,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導致無法入睡,也不要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的高強度複習,這樣反而會得不償失,建議合理利用時間,調整好體能應對高考,家長也要注意,及時補充孩子的營養。

希望接下來面臨高考的考生能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因為自己調考成績的浮動太過於緊張。查漏補缺才是重點,期待你們高考的超常發揮。


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我用我自己的經歷告訴你,當然並不是說我怎麼樣。

高中三年,由於想學理科所以報了一間理科相對強勢一點的高中,可是進去後喜歡上打遊戲。於是經常去上網打遊戲,晚上包夜白天睡覺,導致期末考試分科的時候理科成績沒達到而被分到文科,心裡極度不平衡。本身對文科就沒什麼興趣,再加上確實學不懂,所以還一如既往的上網打遊戲,晚上包夜白天睡覺。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高三。

父母看我上高中後如此的不上進,於是把我帶到工地做了一天活。說實話,一天下來我兩邊肩膀可以撕下一層皮,兩隻手無力,感覺在顫抖一樣。

從此以後想好好學習了,不想去工地幹活了。於是要努力啊!怎麼努力,幾年沒有學,幾年的知識積累在一起,可是不學不行啊,怎麼辦?

逼自己啊!

第一:迫使自己改掉以前的爛習慣。既然想學,就要把愛上網打遊戲、懶散的毛病改掉。

第二:指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我是這樣給自己定的目標,由於時間不多,只能安排很緊很緊。

首先,每天必須做一張數學試卷、一張文綜卷、一張英語卷、一張語文卷。不光是做,還要按照考試時間來約束自己,時間一定就必須停筆去檢查試卷,順便把錯的題歸類到錯題本,不斷找出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

其次,充分利用時間。由於每天除了晚上覆習書和老師規定的試卷以外,還要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標。所以每天下午的時間都用來做數學、中午做英語、晚上下晚自習回家後做文綜,時間允許還會再做一張數學或者英語,這樣導致我晚上基本都是一點到兩點才睡,而早上最遲6點半到學校背書。




就這樣日復一日的循環,前期肯定很辛苦,但跪在堅持,一度曾想放棄,但是想到父母在工地的身影,想到自己到工地做一天的感覺。咬緊牙堅持下來,一段時間後適應了這樣的生活,只會感覺到學習帶來的那種成就感。

經過自身的努力,最後考上了一間普通的大學。雖然比不上211、985院校,但對於我來說滿足了。就連我自己父母老師、身邊親朋都沒覺得我能考得上。


沒有誰是天生的天才和蠢才,有的只是自身的努力。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就看你能不能下定決心、恆心去逼自己。

你都是怎麼度過你的高三的,下方說說自己的感受吧!


揪小白


人的潛能屬於先天的能力,據國外教育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八種潛能:自知內省智能,語言文字智能,自然觀察智能,人際交往智能,邏輯數理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音樂節奏智能,每個智能都有無限的潛力,無限的開發。

但凡經過巨大的外界刺激的話,人的潛能是會被激發出來的,比如破釜沉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在巨大的危機面前,把握住了機會。所以在高考的強壓力下,人的潛能也可以得到釋放,這個階段衝刺下,提升個20分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的。當然這種潛能的激發是有基礎的,也就是你原來的基礎還不錯的,而不是你基礎渣得不行,還想激發潛能,這是做不到的。

也就是說激發潛能需要外在刺激條件,更需要有內在基礎做積累的吧。如果有新問題,歡迎評論交流!


土樓先生



沁園春梅雪



等待2084553


人的潛能有多大,可以發揮到多大,這個問題可能迄今為止沒有誰能給出正確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逼自己一下,就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潛能。


高考是逼迫自己發揮潛能的一個太合適的機會。

不高考備戰,你可能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為了一道題、一張卷子通宵達旦,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可以通宵達旦後用冷水匆匆衝了把臉厚仍能全神貫注地上課聽講;

不高考備戰,你可能不知道你真的會把手機從開學就扔在老師鎖住的抽屜裡整整一個學期兒想不到還有個手機在那兒,不高考備戰你可能不知道你只會注意學校邊上賣資料的書店兒全然忘了有個網吧也悄悄開張了;

不高考備戰你可能永遠不知道你會只專注你手上的書、本、題,而根本不知道啥時這邊出了個明星、那邊有人跳了樓、什麼遊戲又隆重推出了......


高考是個試金石,檢查的不只是你的成績,也檢查你的定力、你的恆心、你的毅力、你的堅持,你最後能考多少分、能考成什麼樣子、能與你的預期有多遠,這些誰也不知道,但如果不再最後的這幾十天的時間裡把自己逼一下,你肯定考不好!

祝你決戰高考成功,在理想的大學裡遇見最美的自己!!


點絳煌


對你說的快高考的人的潛力可以有多大?這個實在不好用什麼詞來形容,我可以說很大,也可以說非常大,沒有一個定量的描述。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歷吧!


我坦白承認,我自己並不聰明,我的天生資質不是很高,從小到大,我的成績都不是很好,不能說是差生吧,但是馬馬虎虎的中等水平。而現在我認為我自己上了一個比較好的自己心目當中的大學,就是因為在高中最後一年左右的時間拼上來的!

從那時起,我就覺得人的潛力可以在自己的最高限制內比較快速的爆發出來,而且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尤其是在快高考這種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之下,如果你安排得好的話,又能夠很好的認識自己,那麼所有人都是潛力都是巨大的。




之所以叫潛力,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潛在的能力,目前還沒有發揮出來的,但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於像高考這種情況下,我認為一個人在此時,潛力的爆發,應該要依賴在你自己的適當知識儲備基礎上,就算你潛力很大,學習能力超強,如果是高考前一天,無論你爆發出了多麼大的權力,那也是無濟於事的,因為潛力也要一定的時間來釋放,我個人的話,高一高二成績中等偏下,然後在高三最後一年,通過自己的刻苦,通過自己的心無旁騖,認真鑽研,然後取得了一個在短時間內成績比較快速的提升的這樣一種成就。


我認為一個人在高考前,潛力可以發揮到多大,首要條件是取決於你是否對你自己有足夠的認知,如果一味的給自己施加壓力,那麼就會像最後一根稻草一樣,壓死一個駱駝,甚至適得其反狗急跳牆,這個不叫潛力的發揮,如果對自己要求又不是那麼嚴格,沒有對自己更加狠一點,那麼潛力發揮的限度也是比較小的。

以上就是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