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九大體質——氣虛

九大體質——氣虛

九大體質——氣虛

體質說明

“氣”令我們提勁,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出入有序,營養精微向上向外佈散,糟粕廢物向下向外排洩。

這股氣,由空氣、谷氣、元氣組成。空氣由肺吸入,谷氣從脾產生,元氣自腎提供。因此,氣虛體質是由於肺、脾、腎三髒功能相對不足,尤其是肺、脾不足造成的。肺司呼吸,主皮毛,和氣息、呼吸、汗出有關;脾主運化,升清,和營養輸送、提升血壓、固定臟器有關;腎司二便和前後二陰,和二便、經帶正常適度排洩有關。俗語道:“人活一口氣,佛爭一炷香。“氣”好像很玄,不好理解,但是我們可以感知到人體之“氣”的存在,比如呼吸、心跳、胃腸蠕動、正常血壓的維持、臟器位置的固定、營養向上輸送到頭面五官等。所以氣虛的人,主要表現為不夠氣,不夠力,氣息輕淺,語聲低怯,肌肉鬆弛,四肢乏力,慵懶疲勞,排便無力,內臟下垂,血壓偏低,頭暈,白帶偏多,月經淋漓不暢,經血色淡等。

另外,氣還調節全身各個通外官竅的適度開閉,如五官、皮膚汗孔、前後二陰等,使分泌物、二便、月經、白帶等正常排洩於體外,既不過多也不太少;使人體不受外邪侵襲,適應環境。因此,氣虛體質的人還常見多汗、容易感冒、皮膚容易過敏、經常打噴嚏等現象,比如一進空調室就打噴嚏,春天春暖花開也打噴嚏。有的氣虛的人對溫度非常敏感,冬天很冷,晚上睡覺時,剛開始被窩是冷的,就在他鑽進去暖被窩的那幾分鐘,身上會起風團,被窩暖熱了風團就消下去了;早上起來穿棉衣,棉衣是涼的,一穿到身上又起風團,等到活動活動,棉衣熱了,風團又落了。

自然適應能力

不耐受寒邪、風邪、暑邪。

飲食調養

可多食黃豆、白扁豆、雞肉、泥鰍、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

慎食食物

少食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檳榔、空心菜、生蘿蔔等。

體育鍛煉

可做一些柔緩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氣功、瑜伽等,並持之以恆。不宜做大負荷運動和出大汗的運動,忌用猛力或做長久憋氣的動作。

藥膳建議

【黃芪童子雞】:取童子雞1只洗淨,用紗布袋包好生黃芪9克、桂圓去殼5個,取一根細線,一端紮緊紗布袋口,置於鍋內,另一端則綁在鍋柄上。在鍋中加姜、蔥及適量水煮湯,待童子雞煮熟後,拿出黃芪包。加入鹽、黃酒調味,即可食用。可益氣補虛。

【黑豆川芎粥】:川芎1 0克用紗布包裹,和黑豆25克、粳米50克一起水煎煮熟,加適量紅糖。分次溫服,可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山藥粥】:將山藥30克和粳米1 80克一起入鍋加清水適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飯時食用。此粥具有補中益氣、益肺固精、強身健體的作用。

生活建議

起居宜有規律,夏季午間應適當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平時注意保暖,避免勞動或激烈運動時出汗受風。

不要過於勞作,以免損傷正氣。氣虛體質四季保養:春季,人是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氣血外發,春天皮膚起色在四季中最好,春天要早起,增加戶外活動,不要穿緊身內衣,寬鬆,讓陽氣出來,春天要吃熱的東西,不要吃涼的東西,涼起降得作用。

平時宜剋制情緒,遇事要冷靜,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可以用練書法、下棋來怡情悅性,用旅遊來寄情山水、陶冶情操。

平時多聽一些曲調舒緩、輕柔、抒情的音樂,防止惱怒。

“三一養生”於近日推出了中醫體質測評問卷,以大數據的方式,瞭解當代中國人的體質現狀。統計分析表明,現代人的體質狀況堪憂。

你想了解自己的體質嗎?私信發送:體質 ,我們將給您推送一份中醫體質測評鏈接——目前最系統、最精準的在線體質測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