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家官”“家娘”——客家人創造的特色稱謂!

在梅州地區,家官是兒媳婦對公公的背稱,也就是指丈夫的父親;家娘,是兒媳婦對婆婆的背稱,也就是指丈夫的母親。“家官”的叫法與福州方言“老官”、廈門方言的“大官”來源相同。《野客從書》所述:“吳人稱翁曰官,稱姑曰家。”客家地域與古吳越相關,稱謂上稱公公為“官”應是歷史遺存,不過客家地區並不稱姑(婆婆)為“家”,而是稱作“家娘”。從詞義上看,家官是一家之官長,無論舊時還是今日,父親在家裡的地位都是一家之長。

“家官”“家娘”——客家人創造的特色稱謂!

“家娘”這種稱謂尚無法在古語裡找到出處,應是客家人創造的特色稱謂,“家娘”實是“家官娘”之簡稱,也就是家官之妻。現代漢語裡,尤其北方官話中,“娘”通常指母親,但在古語裡,尤其在客家文化中,“娘”的含義並非如此,而是多指長輩的配偶,當“娘”字之前被冠以某種稱謂時,即表示某人之妻,如先生(xin sang)娘、師孃、叔娘、秀才娘等。

“家官”“家娘”——客家人創造的特色稱謂!

五華人稱伯之妻(伯母)為大娘,稱叔之妻(嬸)為阿孃、娘娘,稱舅之妻為舅娘,這裡的娘都不是指自己的母親。當然,個別客家地區也有稱母親為“阿孃”的,須知,這裡的“阿孃”本是指嬸,只是出於命理方面的原因而親者疏稱,把母親當成嬸(阿孃)來稱呼。正如“老闆”與“老闆娘”的對應關係一樣,“家官”的配偶就是“家娘”。類似地,臺灣的閩南人稱老闆為“頭家”,同樣稱老闆娘為“頭家娘”。

“家官”“家娘”——客家人創造的特色稱謂!

“家娘”稱謂之“娘”本意是指“家官”之妻,恰巧的是,按現代漢語的角度來解讀,“娘”也合了丈夫之母親的意義。表面看來,這兩種解釋似乎都對,但是,在傳統文化中,客家人並不呼母為“娘”(文學、藝術作品除外)。家官是丈夫的父親,家娘是指丈夫父親之妻,而不是站在丈夫的角度審視,把“娘”理解為丈夫的母親。在傳統社會里,“家”是父親掌管的,雖然兒子已成親了,但還輪不到他掌管這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