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鬥魚獲得騰訊40億元投資,鬥魚對騰訊的價值體現在哪裡?

用戶65292723


鬥魚不一定需要名主播,但它一定需要騰訊

2017 年 11 月,鬥魚宣佈完成 D 輪融資時便同時宣佈,公司已完全進入了盈利狀態。強調業務良好,強調已經盈利,通常來說是已經在為上市做準備。不久後的 1 月,鬥魚 COO 程超便表示確實在籌備上市,而業內普遍認為,鬥魚會去港股。


在營收和利潤上,鬥魚大概已經做好了上市的準備,但目前二級市場上,並沒有可以作為參照的同類型公司。類型相近的 Twitch,被亞馬遜收購時候數據並不弱於鬥魚或者虎牙,但收購價格不到 10 億美元,這顯然不是能讓任何一方投資人滿意的價格。


何況,直播平臺的政策風險也會讓一些人擔憂。今年年初,鬥魚主播“五五開”便被央視點名,並在各大平臺“消失”,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加劇了投資的風險。


騰訊拿出的四十億,則是一劑定心丸。


當初閱文在香港上市,當天市值幾乎翻番,其中的一大原因便是騰訊的背景。如今騰訊又拿出 40 億來給鬥魚背書,無疑能打消不少人的疑慮。


而在業務層面,騰訊也能給鬥魚充分的支持。遊戲直播平臺需要遊戲,而如今火熱的遊戲,大多來自騰訊。在上市之前再次拿到騰訊的投資,意味著鬥魚無需為遊戲資源而煩憂。


而藉助自己的資金和資源,騰訊也終於綁定了鬥魚。


騰訊是鬥魚最重要的投資人之一,2016 年,直播平臺正在燒錢廝殺,當年三月,鬥魚獲得騰訊、紅杉資本中國、南山資本的 1 億美元融資,五個月後,鳳凰投資與騰訊又領投 C 輪,融資金額為 15 億人民幣。


但鬥魚並非騰訊唯一押注的對象,騰訊還投資了龍珠直播等平臺,自己也孵化了直播項目。而且,在直播趨冷的 2017 年,騰訊曾試圖推動鬥魚和其他平臺的合併,但被鬥魚方面拒絕。2017 年,直播平臺融資困難,騰訊也選擇了觀望。


不過直播對騰訊業務來說也是有益的補充。遊戲是騰訊營收主力,如今直播在遊戲推廣發行方面越來越重要,“吃雞”便是依靠直播推動起來的,而未來的電競等業務,也需要直播支持。


現在,直播平臺已經進到頭部割據的狀態,騰訊也可以出手了。在鬥魚謀求上市的當口,騰訊以資金、資源和名望為其背書,可能也藉此機會加強了自己對鬥魚的話語權。


36氪


現在的互聯網,能吸引到用戶就是最大的價值所在!何況,鬥魚直播產生的內容就和騰訊旗下產品密切相關!


截止2017年11月,鬥魚平臺的日活躍用戶數量為3000萬,月活更是高達2億。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鬥魚直播是目前遊戲領域最大直播平臺(遊戲直播收益佔比近70%),而騰訊方面主要盈利點就是遊戲業務。對這個行業稍有了解就知道,穿越火線、逆戰、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受玩家和直播平臺熱捧的遊戲,都是騰訊旗下的產品。


鬥魚CEO陳少傑更是發朋友圈表示:將全力配合騰訊深耕遊戲直播領域,並做好遊戲與直播行業的戰略協同。

其實,這也不是騰訊第一次對鬥魚注資,早在2016年鬥魚進行B輪融資的時候,就是來自騰訊領投的1億美金融資,同年進行的C輪15億人民幣融資,同樣也有騰訊的身影。

可以說,騰訊此次投入也是長期戰略佈局的結果,金額達6.5億美元,也說明鬥魚平臺已經為騰訊帶來了巨大利益。試想一下,如果鬥魚掌握在網易,或者其他遊戲公司的手裡,會對騰訊遊戲業務產生多大風險?


還有一個就是盈利,具體說來就是上市。2017年,鬥魚平臺就估值達100億人民幣,經過此次騰訊融資之後,鬥魚上市節奏就會更快了。此前就有媒體報道,鬥魚計劃2018年在港股上市,預計公開募股4億美元左右。如果真能儘快上市,相信給騰訊帶來的權益不會少。

以上是我的回答,望題注採納!碼字不易,往珍惜!!!

如果覺得不錯,幫個忙點贊可好!!!!

如果覺得不錯,幫個忙點贊可好!!!!

如果覺得不錯,幫個忙點贊可好!!!!


數碼客評


對於這個問題,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

早前,國內短視頻平臺快手就已獲得騰訊投資。今日早間,據媒體報道,繼2017年上半年完成D輪10億元融資後,鬥魚最近又獲得新一輪融資,由騰訊獨家投資40億,鬥魚和騰訊將深度戰略綁定。

鬥魚方面對外界傳聞不予評論。這也是此前獲得騰訊兩輪融資後,鬥魚再獲得騰訊融資。

根據艾媒大數據輿情監控系統,自 2018年03月07日 - 2018年03月08日 ,共監測到相關輿情信息 3421條。 在傳播媒體中, 網頁輿情信息最多,總計 1787條,佔比52.24%;其中,”百度新聞”總計發佈相關信息 467條。 整體來看,中立輿情信息最多,總計 2405條,佔比 70.3%。鬥魚及相關直播關鍵字持續走熱。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在政策監督,社會需求理性化的大環境下,在線直播行業趨向穩定健康發展,增速逐步放緩。直播的工具化特徵逐漸顯現,未來直播將嵌入民眾生活各個方面,用戶規模持續穩定擴大。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98億,預計2019年用戶規模將突破5億;相比2016年,2017年直播行業用戶規模增速明顯放緩,增長率為28.4%。

資料顯示,鬥魚從成立至今,已獲得4輪融資。根據相關媒體報道,2014年6月份,鬥魚就曾獲得紅杉資本的數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2016年,鬥魚獲得了1億美元的B輪融資,同年8月份又獲得來自鳳凰資本、騰訊領投的15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2017年,鬥魚對外宣佈上半年完成了D輪的融資,不過具體的金額並未公佈。3月8日消息,據雷帝觸網爆料稱,鬥魚最近獲得新一輪融資,由騰訊獨家投資40億,鬥魚和騰訊將深度戰略綁定。

鬥魚是一家遊戲直播平臺和彈幕式直播分享網站,前身為生放送直播。目前以遊戲直播為主,涵蓋了體育、綜藝、娛樂等多種直播內容,註冊用戶超過2億。鬥魚現在的主要收入構成主要包括廣告、打賞、電商以及遊戲聯運,2016年收入規模超過10億,2017年相比這一數字又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一個原因是2017年市場上崛起了如“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較受玩家關注的遊戲,從而拉動了遊戲直播平臺的業績。

鬥魚在遊戲產業影響力的日益增長,而騰訊作為互聯網行業巨頭之一。此次騰訊投資鬥魚,其實是個雙向盈利的局面。一方面,是藉助鬥魚平臺實現平臺間的用戶資源引流。基於直播平臺,鬥魚擁有龐大的遊戲用戶群體;而基於社交場景,騰訊旗下微信、QQ掌握互聯網行業龐大的社交用戶。兩者形成戰略資源整合,藉助鬥魚的遊戲場景,增添用戶粘性。


艾媒諮詢


作為最有影響力的遊戲直播平臺之一,鬥魚一直得到騰訊的青睞。在B輪和C輪的融資中,一直都有騰訊的身影,這次騰訊更是以39.8億元人民幣獨家完成新一輪的融資,足見騰訊對鬥魚的重視程度。



騰訊之所以重金投資鬥魚,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價值考慮。

第一,最重要的價值,是可以提升騰訊的遊戲領域的地位

在遊戲領域,騰訊無疑是百分百的大哥大,不僅傲視國內遊戲,就是在全球,也以絕對的實力穩坐第一把交椅。有數據證明,2016年,全球遊戲公司十強,中國有騰訊和網易兩家。其中騰訊遊戲以100.2億美元居第一位,比第二名的索尼多20億美元,比網易多了一倍多。

但是,從手遊這一塊來講,騰訊還是有較大的壓力。國外有一份報告,全球50大手遊發行商,騰訊遊戲排第三,而網易遊戲緊跟其後排在第四。所以,騰訊急需提升在遊戲領域特別是手遊領域的地位,拉開與網易的差距。

作為遊戲領域的新生代,以鬥魚為代表的遊戲直播業這兩年發展非常快,併成為遊戲產業鏈的重要環節。在諸多遊戲直播平臺中,鬥魚是有一定競爭力的。數據顯示,在移動端鬥魚的DAU是660萬,虎牙是460萬,再考慮到鬥魚在PC端的絕對壟斷性優勢,其整體DAU是虎牙的兩倍,甚至更高。所以,鬥魚是遊戲直播平臺中的老大。騰訊選擇鬥爭,是強強聯合,對提升其遊戲領域的地位有強大的助力。

第二,最長遠的價值,是可以鞏固騰訊在年輕人中的社交平臺優勢

騰訊是靠做社交起家的,開始是QQ,後來是微信,無論對60後、70後、80後群體都有著非常大的粘性和吸引力。但是,隨著新一輪互聯網居民的成長,如何讓90後、00後認識和接受騰訊的社交服務,騰訊壓力山大。特別是陌生人社交、直播社區給騰訊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鬥魚兼顧了遊戲和直播兩個特點,特別是直播功能,彌補了騰訊對90後、00後社交服務的短板。如果如陳少傑所說,“鬥魚和騰訊深度戰略綁定,全力配合騰訊深耕遊戲直播領域,做好遊戲與直播的戰略協同”,那麼將使騰訊拓寬其社交服務群體,繼續在社交上保持絕對優勢。

第三,最直接的價值,是可以通過鬥魚上市獲得巨大利益

雖然映客去年沒有上市成功,但這不妨礙遊戲直接平臺籌劃IPO的決心。目前,虎牙直播已經決定在美國上市,並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申請文件;鬥魚也表示有IPO計劃,可能今年在港股上市。早在去年鬥魚完成D輪融資時,其估值就達到了120億元。這一次騰訊投資近40億元,業內人士判斷估值很有可能是上次估值的兩倍。如果是這樣的話,騰訊投資鬥魚,在其上市後肯定會是最大的收益者。


莫莫莫momomo


第一:鬥魚的綜合實力。

鬥魚作為最早一批的直播平臺,在直播界也被公認為直播界“龍頭拉大”,而在此之前鬥魚上市之聲從未斷過,在去年十一月也宣佈D輪融資之後已經開始盈利。不僅如此,鬥魚在運營上已經非常成熟,直播平臺中涉及的遊戲種類之多之全,而騰訊旗下又是諸多的遊戲資源,與其合作更適合,也符合他們合作的口號,深耕遊戲直播領域,做好遊戲與直播的戰略協同。

第二:鬥魚的造星能力。

細數鬥魚直播史上,在鬥魚成名的主播不在少說。拿就近來說,某開的成名,雖然現在涼了,但是不可否認他在成為一哥後的影響力,而且,在某開涼了之後短時間內又把蛇哥推出去,也是名噪一時,雖然這個自己作死也涼了,但是我們不可否認,鬥魚想要推出一個一哥那是分分鐘的事,更別說現在的六姐。而且,我覺得這個六姐捆綁式營銷,對於任何一個平臺來說,都是一種壓制。沒有那一個平臺能把六姐同時挖走,而且這種捆綁式的營銷又讓各自家的粉絲互通,一直都會話題不斷。

第三:鬥魚與騰訊的聯手,也可以理解為強強聯手

騰訊遊戲作為中國最大的網絡遊戲社區,旗下多款遊戲都是當下比較受歡迎的,而鬥魚的遊戲板塊也是鬥魚的重要板塊,其中不乏有很多人氣不錯的主播,而最近一直都在關注騰訊代理的《絕地求生之大逃殺》也將上線,如果藉此機會鬥魚推出幾個比較厲害的國服《絕地求生》主播也是一個不錯的宣傳。不過,有人會質疑,騰訊不是有企鵝電競嘛?我覺得這點不用擔心,畢竟和龍頭老大去學習,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說不定也會在鬥魚上市之後企鵝也隨即上市呢。

當然,這只是小編的個人淺見,畢竟這屬於資本家的玩法,具體怎麼樣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不過不可否認,騰訊投資鬥魚絕對比我們對鬥魚瞭解的要多,而且也不會做賠本買賣。


呦大俠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一般來說人們關注的主要是騰訊會給鬥魚帶來些什麼?卻很少關注鬥魚作為一個直播平臺,將給騰訊帶來些什麼? 如果大家關注騰訊近年來企業發展部的規劃,就會注意到,騰訊近期的收購有三個特點:

一是,買“內容”。3月11日晚間,光線傳媒公告,公司以33.17億元的對價將持有的新麗傳媒27.64%的股份出售給騰訊。新麗傳媒為電視劇、電影製作公司,原打算在上交所上市。但此番控股股東變化後,三年內看來都不會上市了,將會為騰訊提供更多的影視ip,協同遊戲版塊發展。



二是,買“渠道”。3月8日,直播平臺公司虎牙、鬥魚先後披露的融資進展顯示,騰訊在近期分別以4.62億美元、6.3億美元投資虎牙、鬥魚。按照最新的匯率計算,上述兩家直播平臺合計獲得騰訊約70億元投資。其中,鬥魚創始人兼CEO陳少傑宣佈,鬥魚全力配合騰訊深耕遊戲直播領域,做好遊戲與直播的戰略協同。


三是,投獨角獸,等機會退出。根據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總數達120家,騰訊捕獲21家。鬥魚如能在納斯達克順利上市,將給騰訊的40億元投資帶來數倍盈利。以投帶買,以買促投,並進一步拉昇自己的市值。


騰訊的資本運作,值得好好琢磨學習。從鬥魚收購案中就可窺得一二。

以上意見供參考。


林海


熟悉鬥魚的人都知道,鬥魚是直播平臺中的明星之一。對於已經全面盈利的鬥魚,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這是騰訊一貫的手法。這可以起到兩個作用:一來把鬥魚這個冉冉升起的新星,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二來為將來可能出現的大動作,埋下伏筆。

前者可以防止等於加入自己競爭對手的隊伍,後者則是騰訊整個戰略方向的一個連續。

其實騰訊生態體系對各個商家的投資,都體現了騰訊和馬化騰的一種思維——結盟而不佔有。

當然所謂“不佔有”,也是相對於阿里而言。熟悉互聯網的人都知道,阿里經常喜歡把被兼併的企業徹底揉碎消化。其原來的創始人往往面臨出局的危險。

這樣做,可能對於強化阿里的組織力有很大的好處。但對於被投資或兼併企業的活力來講,這是一個致命打擊。

我們進一步可以想到,由於騰訊在文娛產業方面的佈局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以及坐擁數十億的社交流量。

所以,整合所有文娛產業的力量將是騰訊的不二選擇。

從個人層面來講,如果騰訊要進入電商行業或者進入直播領域,他是找相關的產品經理好呢,還是直接找劉強東或者陳少傑好呢?

更何況,直播是現在精神文化方面最流行的一種社交媒介。早在收購鬥魚直播之前,從2012年算起,騰訊就已經投資了呱呱視頻、紅點直播,龍珠直播等平臺,總投資額已經在100億元以上。加上騰訊直播自身的開發。

可以說,騰訊已經建設了一個直播體系,這個體系由諸多直播平臺構成。

這樣的組合,從渠道和社交端,對像網易這樣的遊戲經營商,形成了一種鎖死的效果。

而鬥魚就是鎖死網易遊戲的最後幾節鏈條之一。


鎂客網


成立之初,鬥魚便獲得紅杉的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此後又被騰訊看中,陸續拿下騰訊領投的B輪和C輪融資。2018年3月8日,鬥魚與虎牙一同獲得騰訊的獨家投資,在這一輪融資中無論是金額還是估值,鬥魚都略勝一籌。

同屬頭部玩家,騰訊為何更看好鬥魚呢?

數據給了我們答案。據統計,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鬥魚直播分別以日活躍用戶數量(DAU)670.8萬人、日均新增用戶量25.2萬人位居行業第一;2018年2月直播行業市場的滲透率顯示,鬥魚直播的市場佔有率也是最高的,約達4.25%。

每年的鬥魚嘉年華,更是被譽為直播界必看的盛典。顯然,論綜合實力鬥魚是當之無愧的“一哥”,穩居行業“C位”。

只是近兩年隨著直播行業洗牌加劇,競爭愈發激烈;再加上監管政策不斷趨嚴,主播被封殺、平臺被強制整頓,

多重壓力之下鬥魚也難逃年年虧損的命運。

2017年,為了扭轉頹勢,鬥魚將原本用於支持LOL遊戲主播的開支,用來培養“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爆款遊戲主播。

最終平臺人氣、收入上去了,鬥魚CEO陳少傑亦在公開場合透露鬥魚已經實現盈利,但背後的隱患也逐漸顯現,沒有優質的帶寬支持,LOL遊戲直播間出現了碼率驟降,名為超清實為“馬賽克”的窘況,主播降薪、討薪的鬧劇也時有發生。

群憤之下不少LOL遊戲主播選擇了出走,或被虎牙趁機挖走。就連鬥魚的三大LOL臺柱李政、青蛙和炫神,前不久也同時宣佈離開鬥魚入駐虎牙直播。其中青蛙在微博上手撕鬥魚拖欠薪資事件,在遊戲圈更是引發了不小的震盪。

(“青蛙”手撕鬥魚微博截圖)

直播行業一位資深玩家告訴野馬財經(微信公眾號:ymcj8686),現在很多知名主播都跟平臺簽了合同,但合同期內違約跳槽的也不少,其中大都是競爭對手挖走的,違約金也會有競爭平臺來買單,這在直播行業很常見。

鬥魚在秀場直播上雖有明顯優勢,但這種顧此失彼的做法正在影響著它的行業地位。輿論壓力下,面對直播行業的風雲變幻,鬥魚能否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尚未可知。


騰訊的視頻佈局

對於騰訊而言,鬥魚、虎牙誰更勝一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助其彌補,短視頻領域未能遏制今日頭條崛起的遺憾。

騰訊傾力打造的微視,已經淹沒在“快鬥之爭”的戰火中,為了不錯失短視頻的紅利,騰訊不得已要一邊扶持微視,一邊拉攏快手。

去年3月份,騰訊領投了快手的3.5億美元融資,今年1月的新一輪融資中,騰訊繼續加持。近日市場又傳來消息,快手再獲由騰訊追加的4億美元融資。

另一方面,在經歷了前期的幾輪融資之後,騰訊已悄然躍升為鬥魚和虎牙的第二大股東,隨著虎牙的上市,鬥魚IPO計劃提上日程,騰訊有望成為直播界的大贏家。

企查查信息顯示,目前鬥魚第一大股東為創始人陳少傑,持股比例達28.85%;第二大股東是一家名為林芝利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正是由騰訊旗下的產業投資基金全資控股,持股比例達18.98%。

此前虎牙在提交IPO招股說明書中顯示,歡聚時代為虎牙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8.3%,擁有55.5%的投票權,騰訊旗下基金持有34.6%的股權,擁有39.8%的投票權,為虎牙第二大股東。

2018年3月8日,虎牙直播宣佈獲得由騰訊獨家投資的4.6億美元B輪融資時,也曾協議未來騰訊可通過公平的市場價格繼續收購虎牙的股權,並最終獲得虎牙50.1% 的投票權。

騰訊亦在公開場合表示過,對虎牙直播的投資,更多是為了拓展海外視頻直播市場。

而虎牙上市之後,表現也並未讓騰訊失望。根據近日發佈的2018第一季度財務報告,虎牙當期總淨營收達8.43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1.5%;淨利潤為314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淨虧4170萬元,已實現扭虧為盈。

根據媒體此前報道,快手預計最快下半年步入上市軌道。若2018年虎牙、鬥魚、快手能齊聚資本市場,不僅騰訊的視頻佈局接近圓滿,在白熱化的“頭騰之爭”中,也更具優勢。


野馬財經


鬥魚和騰訊的業務領域,其實有相當大的“重疊性”,這裡的重疊性並不是指業務上的重合,而是雙方都是基於遊戲產業生產利潤的超級巨頭。

鬥魚雖然近幾年來正在轉型泛娛樂平臺,力捧馮提莫、阿冷等女主播走向娛樂圈,但盧本偉、陳一發被點名封殺的事件讓他們明白,想要捧出一個出身草根直播平臺的流量公司沒有那麼容易,鬥魚的老本行還是遊戲直播。

而中國的遊戲產業超級巨頭就是騰訊,騰訊旗下有多款火爆全球的網遊,首當其衝的就是《英雄聯盟》、《絕地求生》,這兩款現象級網遊幾乎已經壟斷了國內80%的遊戲玩家,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王者榮耀》、《刺激戰場》等手遊也開始走向大眾,這兩款遊戲也是騰訊旗下的殺招作品,同樣需要直播平臺的大力推廣。

說白了,產業需要用戶,而遊戲的玩家就是用戶,直播平臺是一個受眾非常廣、傳播效果非常好的媒介,騰訊想要保持自己的遊戲在公眾中的影響力,收購直播平臺然後進行宣傳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除此之外,鬥魚本身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畢竟直播行業還是一個新興行業,這其中的利益糾葛、管理漏洞都導致鬥魚自己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資金緊張,這時候騰訊選擇注資鬥魚,對鬥魚來說也是一劑良藥。

總而言之,騰訊投資鬥魚,對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吧。


科技時鐘


我是傑克,請點【全文】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近期,大企鵝騰訊在投資和收購方面的動作頻頻,先不說騰訊投資和入股鬥魚這些還未在資本市場上市的直播平臺,騰訊在A股市場也是頻頻出手,先是自己入股投資步步高,繼而又和盟友京東攜手加投步步高。

3月11日A股另一家上市公司光線傳媒發佈公告,公告稱以33億元轉讓所持新麗傳媒股份給騰訊,新麗傳媒是一家集電視劇、電影、網絡劇製作以及全球節目發行、娛樂營銷和藝人經紀為一體的專業綜合性影視機構。

在傑克看來,無論大企鵝入股還是投資哪一家公司或互聯網平臺,其根本目的都是在於拓展自己的線上和線下疆域,也就是說,大企鵝收購回來的公司或平臺都必須是在其自己身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的。

簡單而言,就是被收購的公司或平臺必須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和用戶群體,在流量為王的現在,市場份額和用戶就是最大的市場價值。畢竟現在的騰訊已經不僅僅是當年只做即時通信的計算機公司,而是一家綜合性的上市科技集團。



我是傑克,用平實易懂的語言,讓你讀懂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