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千萬別把孩子交給“電子保姆”,3歲後知道就晚了……

千萬別把孩子交給“電子保姆”,3歲後知道就晚了……

每一個幸福快樂的媽媽

都在“中西家庭教育”找到了力量

文:凱叔講故事(kaishujianggushi)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近,我發現8歲的女兒行為舉止有點異常。

往常,作業都是我催促著做,現在倒是變得很勤快,晚飯後三下五除二地把作業做完,連動畫都不看就徑直回房間了。

更讓我放心不下的是,有幾次半夜起來上衛生間路過她的房間,都能聽見她「咯咯」的笑聲。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一次,藉著叫女兒吃飯的由頭,我直接「闖」進了她的房間,發現她正在看「未婚媽媽炫子」的視頻。

頓時心裡咯噔一下。強忍著想要質問孩子的衝動,回屋和老公商量。

不問還好,一問差點沒把我氣暈。原來,前幾天我出差,老公為了讓孩子們安靜下來,請出了「電子保姆」……

想想都後怕,現在網絡上各種各樣的信息都有,讓孩子自己瀏覽真的是一百個不放心。思緒良久,我決定先跟孩子道個歉,然後和他們好好聊一聊。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電子保姆之殤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如今,電視、電腦、手機已經成為一些家長的「帶娃神器」,孩子哭鬧的時候,打開電視、遞上手機、ipad,瞬間讓孩子如「入定」般老實了。

甚至於,出趟遠門,在高鐵上、大巴車上,有些父母為了防止孩子製造噪音,干擾到別人,也會請出這一法寶,讓孩子全程沉浸在電子屏幕的世界裡。

只是,世界是安靜了,但長此以往,依賴於這些神器久了,孩子的健康可能就堪憂了。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影響孩子的視力

朋友強子家裡發生了一件特糟心的事。

他7歲半的兒子小志視力急劇下降,自春節到現在已經換了兩副眼鏡了。

市裡大大小小的眼科醫院幾乎都跑了個遍,結果都無能為力。經過醫生確診,小志左右眼裸眼視力均不到0.5,視網膜受損很嚴重,不但近視、散光,還出現了輕微的青光眼症狀。

而導致這一結果的直接禍首就是「電子產品」,因為小志已經有長達5年多的網齡了。醫生說,玩手機和ipad比長時間看電視還要傷眼。

強子說,由於他們做生意忙,無暇顧及孩子,自兒子2歲多的時候,ipad就成了他們夫妻秘而不宣的哄娃神器。誰沒想到卻成了戕害孩子的罪魁禍首。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影響孩子社交能力

孩子過早接觸或每次接觸電子產品時間過長,除了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傷害外,還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社交障礙。

一個朋友找我訴苦說,她3歲的女兒就是個電視迷,這讓她很是頭疼。

朋友說,平時他們夫妻都忙,孩子一直是老人給帶。老人陪孩子唯一的消遣方式就是看電視,或者直接扔給孩子一手機,然後自己就去忙其他的了。

慢慢的,孩子變得不愛說話了,和誰都不怎麼交流。但只要一聽到電視聲,就立馬跑過來,叫她吃飯都不搭理,你一關電視她就哭鬧不止。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其實,這是典型的電視孤獨症

孩子長期對著冰冷的電視、手機或者ipad,不但阻礙親子關係,也不利於孩子與同齡人的交流,而且極易上癮,影響孩子的社交和學習等。

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在育兒群裡,經常聽到有媽媽抱怨,我家寶寶做事就3分鐘熱度;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個作業總是西看看東瞧瞧……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其實,這些可能是孩子的專注力被破壞後所呈現的不良反應。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自身具有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的能力。而專注力又是兒童發展的第一要務。

《美國小兒醫學期刊》指出:電視可能過度刺激幼童腦部,改變他們發育中的大腦結構。

而看電視時間越長的嬰幼兒就越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行為衝動和焦躁不安的問題。

不只是電視,IPAD、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也會對孩子的注意力造成影響。儘量讓孩子在2歲前少接觸。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除此之外,根據兒科職業治療師、生物學家克里斯·羅安博士、兒科職業治療師安德魯·杜安博士等專家研究:電子產品還可能延緩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的發育、引發肥胖症和自閉、焦慮等精神疾病,還會讓孩子產生攻擊行為。

嚴重一點,還有可能引發脊椎性疾病,並且存在人身安全等隱患。上下學路上若孩子沉迷於手機、ipad,可能會引發交通事故等。

怎樣避免電子保姆對孩子的傷害?

我們處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讓孩子完全和電子產品絕緣,其實是很難做到的。

所以,我們也不要憂人自擾談電子產品而色變,畢竟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兩面性的,只要我們把握住一個度,電子產品也不是洪水猛獸。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推遲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

英國兒童健康教育專家埃裡克·西格曼在《國際兒童神經病學協會雜誌》發表文章說,2歲前使用電子產品可能引起「屏幕依賴症」——對電子設備上癮,且可能持續一輩子。

比如,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可以找一些替代品,延緩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

這方面,我一個閨蜜的做法就很好。她家孩子今年6週歲,但卻很少看電視、手機。閨蜜是個愛閱讀的人,在家帶孩子的時候,經常是母子一人一本書,或者,一人一個畫筆,在那安靜地畫畫上色。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閨蜜告訴我說,平時她和孩子爸爸都是自律的人,在家期間都很少開電視,也很少看手機、電腦,所以孩子也沒有這個意識。

她家孩子對手機的認識,僅限於和老家的外公外婆視個頻,聊個天,聽個音頻故事。

看電視也是一樣,每天嚴格控制時間,讓孩子看一集動畫片。其他時間,孩子就一個人在客廳裡玩諸如挖土機、遙控汽車、樂高等玩具。

這一點上,外國人的做法更嚴格。

比爾蓋茨規定自己的女兒14歲之前不能使用手機;喬布斯則禁止自己的孩子使用iPad,限制他們在家裡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完全禁止孩子看電子產品不現實

美國兒童學會曾建議,將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年齡限制放寬到了1歲6個月,並建議把2-5歲孩子每天觀看電子產品的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

任何事情如果用力過猛,都會產生次生效應。如果我們全方位360度無死角地對孩子進行嚴防死守,不讓他們接觸電子產品。孩子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反而愈發地利用一切機會去偷玩電子產品。

而且,過猶不及。孩子將來也會走進幼兒園,去過群體生活,如果連電子產品都沒接觸過,也容易被其他小朋友視為異類,會讓他們產生自卑心理。

所以,我們不如對症下藥,和孩子講好規則,約定好時間,對他們做出合理的引導。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演員孫儷說,她從來不把手機當做育兒神器,她覺得手機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能當做一個生活工具而使用。

生活中,她並不排斥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但對時間卻有嚴格的要求。

每天她會允許孩子在APP上看10-15分鐘,一個故事一兩分鐘,一首歌3分鐘左右。她說看5個,說到做到,孩子們明白媽媽的規矩與堅持,也很講信用

父母的陪伴勝過任何電子產品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就是一生。陪伴孩子成長的不應該是那些冷冰冰沒有溫度的手機、電腦、ipad等電子產品。

孩子的童年記憶裡,應該有更多歡快的場景。打開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畫,裡面有你全身地陪伴孩子做手工、看書、畫畫、玩耍的影像。

我們應該像種樹、養花一樣,用耐心和陪伴一點點地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灌溉愛之蜜餞,讓他們健康無憂地在我們愛的投射下長大。

讓孩子的童年,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千万别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3岁后知道就晚了……

作者:語不惜,自由撰稿人,家庭教育及心理學資深愛好者,專注分享婚姻、情感、育兒知識,理性思考,用心寫文。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處理,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