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同為大國,為何英國可以滅亡莫臥兒帝國,卻不能滅亡清王朝?

Seveniny


關於此問題,筆者認為只需要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對比分析就比較好理解這個問題了:

一、英國人“以印度人打印度人”最終步步蠶食滅掉莫臥兒帝國

莫臥兒帝國開創者巴布爾

自1526年,突厥化的蒙古人征服印度北部地區建立莫臥兒帝國起,這個帝國在很短的時間就佔據了大半個印度半島,為了鞏固統治,這個帝國的歷任統治者都沿襲著建國者巴布爾“以印治印”的策略,也就是把土地分封給印度當地的封建主,與他們達成協議以獲取這些封建主的政治支持,鞏固帝國的統治。到了帝國第三任統治者阿克巴時期,經歷了一系列的戰爭之後最終形成了一個北起中亞、南達德干高原、東西都抵達海邊的莫臥兒大帝國。

可是到18世紀初其統治者奧倫澤布去世時,莫臥兒帝國已經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屋漏偏逢連夜雨的莫臥兒帝國緊接著又爆發了旁遮普地區的錫克教起義,帝國集中全國力量用了十幾年才將起義鎮壓下去,這次起義極大地削弱了帝國的統治力量,帝國開始走向衰落。隨後的1748年,阿富汗乘機入侵莫臥兒,擊敗了帝國賴以依靠的馬拉提人軍事力量,甚至幾度攻佔德里。此時的莫臥兒帝國已經是名存實亡,國家的統治權力已經被各地的總督掌控,這些總督很多都是由各地土邦王公兼任,這些王公之間也是彼此征戰不休,國家陷入了更加混亂、四分五裂的局面。

早在17世紀初期,英國人就在印度建立東印度公司了,隨後這個公司逐漸演化成英國侵略印度的工具,隨著東印度公司實力的增強,逐漸佔領了馬德拉斯、加爾各答以及孟買,並各設立一個省總督進行管轄,這些地方就成了英國日後侵略印度的根據地。英國政府不斷地授予東印度公司以壟斷貿易權、訓練軍隊權、宣戰媾和權、審判權等,1757年,英軍在擊敗了印度軍隊後扶植了一個親英派印度人做了孟加拉的納瓦布(印度各省總督的稱呼),但是鑑於印度背後的法國支持,英國此時保持著相當的剋制。

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之後,勝利的英國於1767年通過了《東印度公司管理法》,規定各省督直接由國家任命,開始了英國對印度的直接殖民統治。英國人對印度實行的是“分而治之”和“以印治印”的策略,以達到“讓印度人打印度人”的目的,在佔領區扶植親英印度人作為代理人,再利用印度各邦之間宗教、民族的對立以及種姓制度下民眾的不滿製造矛盾,使得各個地區之間更加離心離德,隨後發動一系列的侵略戰爭,一步一步的蠶食印度領土——1774年佔領奧德、1822年佔領邁索爾全境、1849年又吞併了旁遮普,到此為止莫臥兒帝年至國領土已經基本被英國佔據了,莫臥兒帝國的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淪為傀儡。由於英國對印度人民的殘酷剝削最終激發了1857-1859年的印度人民反英大起義,莫臥兒帝國的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被起義人民擁立為印度皇帝,起義失敗後被英國政府放逐,莫臥兒帝國覆滅。

二、英國人滅不了清朝的原因分析

“六不總督”葉名琛

憑藉著第一次工業革命所取得巨大的成就,英國在近代工業、堅船利炮等方面甩中國幾條街,就軍事力量角度來講,裝備近代武器的英國軍隊絕對要強過還還停留在中世紀的清朝軍隊。但是英國畢竟國土面積、人口數量就那麼點,要想吞下中國這個大胖子,是需要付出巨大代價的。戰爭勝利的最根本因素在人民群眾中,三元里抗英鬥爭已經讓英國人領略到中國人的不屈性格和民族精神,打敗清政府不難,但是要想征服全體中國人就是不可能的事了。

其次,當時的英國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建立了廣闊的殖民大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在廣闊的亞、非、拉美、大洋洲,英國的殖民地都需要派駐軍隊進行駐守,而英國人口數量是有限,英國人也自知自己的攤子鋪的太大了,其他地方抽掉不出兵力再發動大規模的軍事侵略戰爭了,而當時的清朝政府,治下擁有四萬萬民眾和上百萬軍隊,國土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公里,戰略腹地廣闊,英國要想滅亡清朝又怎麼可能?。

再者,清朝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國家行政體系確立了從上至下的管理機制,地方絕對服從中央命令,也不存在所謂的封建小王國,英國根本無法在中國複製對付印度的那一套手段,再加上幾千年儒家文化對中國士大夫“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性格的培養,英國人想要征服清朝,就變得更加不可能了。如英國在第二鴉片戰爭中好不容易攻陷了廣州城,也遭到了“六不總督”葉名琛誓死不從,這就讓英國人無從下手了。

最後,鑑於當時的交通運輸和後勤補給條件,如果英國不顧國力等客觀條件的限制,非要強行滅掉清朝,勢必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再說了,這不還有其他的列強在盯著清朝這塊大肥肉嘛,你想獨吞?試問其他列強會袖手旁觀嗎?所以轉而讓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實現了“以華治花”的目的,這一點成為了日後各國列強的共同對華思路,《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不是厚顏無恥地說了一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一副奴才嘴臉,不正是英國等西方列強最想要的嗎?

日後的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也曾清楚地說過:“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


國家人文歷史


有網友問:同為大國,為何英國可以滅亡莫臥兒帝國,卻不能滅亡清王朝?事實求實說,印度當初擁有的武力是強於清朝的。

比如在第一次錫克戰爭,英國人承認錫克人能征善戰,才導致英軍第一次戰役失敗。這些錫克軍團都使用歐洲武器,採用歐洲訓練方式進行訓練,而且還有一支強悍的錫克騎兵軍團。更厲害的是錫克軍隊非常勇於進行白刃近戰。

清朝末年,根本沒有任何一個部隊的戰鬥力可以比擬錫克軍團。瘋狂的錫克士兵那怕沒有步槍,也敢於提著厚重的彎刀與白刃戰一流的英軍血拼,輕易的割斷英軍。英軍出動了12000人對戰14000錫克軍團,竟然是英軍被打敗。

在1848年的戰役,12000英軍對戰30000錫克軍,在這一戰英國第16女王槍騎兵團數次發動猛烈的衝擊,才最後擊敗錫克人,此戰英軍損失近600人,錫克人也損失3000人。

在被認為英國殖民歷史最血腥一戰的澤羅莎之戰,18000英軍血戰30000錫克軍團,最後英軍損失2400人,錫克人也損失了1萬人。此戰結束的時候,所有參戰英軍已經累的站不起來了,尤其是最後發動決死衝鋒的英國龍騎兵們。

但是印度的問題是分裂,莫臥兒帝國只是一個所謂的天下共主,下面是各種互相沒有統屬關係的土邦諸侯。就連英軍征服印度關鍵一戰,900英軍,2000偽軍,對戰印度70000大軍,結果印度慘敗,其實印度軍隊司令西拉傑.烏德.拉烏拉早就和英國人勾結了,純粹是故意戰敗。

結果此戰以後,英國人取得了擊敗印度的決定性勝利,烏德.拉烏拉則得到了孟加拉的統治權。英國人採用了和莫臥兒皇帝一樣的辦法,左手拉攏,右手以夷制夷,保留所有土邦諸侯的權利。

但是英國這一套在我國玩不轉,雖然在2次鴉片戰爭,清軍打得不好,但是所有參戰清軍官員不是戰死,就是自殺。

還有一點就是任何外族想要統治中原,都要有一支特別善戰的本地部隊,也就是我們習慣說的偽軍。元朝的大約20個漢軍萬戶府,漢軍探馬赤軍府,漢軍侍衛親軍萬戶府。因此,元朝依靠這些力量就足以打垮南宋。

而清朝先後受降十萬關寧軍,從祖大壽,洪承疇,吳三桂等等擁有一大批精兵強將。到了南京還受降數十萬明軍,得到了李成棟等等這樣的戰將。而英國人在清朝自始至終也沒有建立起有一定規模,戰鬥力突出的偽軍軍團,八國聯軍時候,英國建立的那個小部隊人數實在是太少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我們不願意承認的一點就是,美國提議,西方列強針對清朝簽署的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協議。


深度軍事


先說一件有趣的事兒,八國聯軍攻破北京後為了解中國並制定今後的對華策略,嚴謹的西方人進行了一個評測,按照西方標準對不同人種智力及文明發展評價測試,具體我不知道西方是如何執行的,但最終的結論是"中國人屬於半文明社會人種",所以最終西方還是將大清帝國當做一個主權國家對待,與之進行了賠償和平談判解決。而西方對待非文明人的非洲人、美洲土著、印度進行了或種族滅絕或吞併佔領。



再說一個日本上層人士價值觀,日本的高層知識分子還是始終感謝中國的,而且日本大部分人非常崇拜古代中國,他們為什麼會崇拜古代中國呢?因為,他們也按西方對文明的劃分辦法,對中國進行了新的認知,他們認為日本乃至東亞之所以沒有被西方文明吞噬及佔領,就源於慶幸的是由於日本離中國近,日本學習了中國的封建文明制度,進入了文明社會(雖然日本是直接從部落原始人跨越式發展進入了封建專制文明而不是像中國一樣經歷了兩次蛻變),而這種文明社會的發展導致日本乃至東亞很快學習並蛻變成近現代社會,而沒有中斷毀滅自己的文明。

以上兩個事例其實是在說明,我們雖然常說2000年的封建專制愚昧無知,但那其實是跟西方更先進的資本主義近代文明比,即便跟西方的近現代資本主義比,中國的文明也只是落後了一小截,而不是像非洲,美洲,印度那樣遠遠落後,以至於根本跟不上西方人的腳步直接被滅或滅國。



文明的發展其實代表了這個地區人們的智慧和認知發展,就好比社會中不同的群體分工,一個大老闆肯定是不太願意跟一個農民玩到一起的,即便玩到一起也是農民毫無主見的被老闆指揮做苦力奴役。而老闆肯定願意其它老闆一起玩,至少也是跟一個給他做高管的金領一起玩,因為金領雖然不及老闆的文明格局但他能跟上老闆的價值觀,或許還一個不小心會逆襲。

換句話說 西方人認為清王朝與他雖然不算是同一個圈子,但勉強可以一起玩兒,因為你已經有智慧了,這麼一個龐大的擁有一定智慧的人群社會,遠道而來的幾萬人是沒法滅國統治的,但我可以帶你玩兒,讓你打開國門一起做生意,大家互利(雖然用武力壓迫取得一定的不公平貿易方式)。

曾經看過一個日本的紀錄片,裡面說中國其實早在宋代已經進入了一個相當文明的時代,因為什麼呢?人類擁有現代文明有些基本標誌,比如,分工生產、貿易貨幣、金融機構、教育體系,行政體系,科技發展等。而宋代已經擁有絲綢瓷器的大規模生產,發明流通了紙幣,擁有銀行(錢莊),有著文官武官行政官僚制度、有科舉教育制度,也擁有和使用了各種科技發明,如火藥,指南航海,印刷等,這一切都是非常高度文明智慧發展的結果。



其實古代中國社會制度相對於當時的西方奴隸貴族制以及周邊的蠻夷,印度的宗教部落王國,美洲的原始部落,已經是一個經歷兩次大變革進化而成的封建專制中央集權官僚社會,只是到了近代,西方突飛猛進反超而落後。

所以,歸根結底,不是軍事問題,也不是國家綜合實力問題,而是代表民智的文明發展程度並不是特別落後,加上中國龐大的人口體量以及因為有著一定智慧的少量精英們迅速覺醒救國讓中國最終躲過了一劫。

用歷史認知指導個人發展,我是"牛牛的事兒",希望您能關注。


牛牛的事兒


英國確實既侵略了印度,也侵略了中國,但結果完全不一樣。在印度,經過多年經營,最終徹底將印度的莫臥兒王朝消滅,將印度完全變為英國的殖民地,而且視為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而在中國,則是在擊敗清軍之後,逼迫清朝簽訂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之後就撤兵了,在中國雖然也建立了香港這樣的殖民地,但始終沒有將中國整體變成英國的殖民地。也因此,中國雖然一度成為半殖民地國家,但畢竟只是半殖民地,直接統治者還是清朝和後來的軍閥。

莫臥兒王朝也一度十分強盛,橫掃印度半島,幾乎將整個印度半島都納入版圖。這時候,實際上西方殖民者已經來到了印度半島,並建立了一些據點作為貿易口岸,西班牙、荷蘭、法國、葡萄牙和英國都有這樣的據點。但這些據點的存在並未影響莫臥兒王朝繼續在印度半島擴張,推進印度半島統一,直至達到莫臥兒王朝的鼎盛期。也就是說,17世紀上半期,莫臥兒王朝仍然處在上升期。知道17世紀下半期,莫臥兒王朝才開始走向衰落。

從1510年巴布爾在印度北部建立統治算起到鼎盛期結束的1657年,莫臥兒王朝的上升期持續了150年,一直到沙賈汗被迫退位的1658年,因為沙賈汗的王位繼承人之爭,莫臥兒王朝才在內亂和紛爭中走向分裂和衰敗,此後一直未能再形成統一的國家。這也為英國介入印度政治提供了機會,正是利用印度不同政治勢力之間的相互鬥爭,英國逐步擴大自己的實際控制範圍,直到1857年鎮壓莫臥兒民族大起義之後,英國才將莫臥兒王朝的末代皇帝流放,將印度徹底變成自己的殖民地。

從英國殖民者以東印度公司的名義在印度設立據點開始,到最後徹底將印度變成英國殖民地,這期間經歷了250多年的時間,已經相當於中國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壽命了。而莫臥兒王朝從崛起到最後滅亡,也經歷了350年的時間,即便是從四分五裂的1657年算起,到最後被英國殖民者征服,英國的蠶食也持續了二百年,也是相當不容易了。在此期間,英國內部也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包括革命和光榮革命,之後又經歷了工業革命。所以說,英國征服印度的過程是一個長達二百多年的博弈的結果,並不輕鬆。

同一時期的中國也在經歷重要的變化。從1510年到1657年,正是明朝從強盛到衰落的過程,而英國開始在印度建立東印度公司和殖民據點的同時,東北的女真族也正在崛起,並最終在與明朝的戰爭中奪取了整個東北地區,隨後又利用明末農民起義導致的明朝猝死的機會入關,並迅速席捲全國,在中國歷史上建立了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就是清朝。而到英國人開始試探著與中國打交道的時候,已經是18世紀末期,到英國在中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時候,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對印度的實際控制,只是還保留著莫臥兒王朝的傀儡皇帝而已。

從這個角度說,一方面我們可以說,英國能夠征服印度,將印度徹底變成殖民地,卻沒有把中國完全變成殖民地,是因為中國有著比印度要長久得多的大一統的歷史傳統,英國在印度等到了莫臥兒王朝四分五裂的大好機會,而當英國與中國接觸的時候,中國雖然已經在從康乾盛世走向衰落,但仍舊維持著比較強大的中央集權體制,朝廷是有能力調動全國的資源來進行對外戰爭的。反觀莫臥兒王朝,在四分五裂之後,就完全沒有這個能力了,所以才被英國各個擊破。

但同時我們也要反過來想一想,如果英國也是在17世紀初期就到達中國並建立據點,站穩腳跟,又趕上了明末農民起義帶來的全國性動盪和戰亂、分裂,如果英國積極介入,也是很可能完全將中國歷史推入另一個軌道的。而且,如果再考慮到,從建立據點到最後徹底殖民,英國在印度的殖民過程持續了二百五十年,如果英國也在中國建立據點之後,也經營二百五十年,中國是否還能保持半殖民地狀態,恐怕也是很難講的。只不過英國在中國建立據點之後,西方列強紛至沓來,到清朝滅亡中國四分五裂,帝國主義有機可趁的時候,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鬥爭也已經進入了白熱化,才讓中國避免了成為完全的殖民地的命運。


蕭武


竊以為大英帝國滅亡莫臥爾印度卻不能滅亡清王朝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首先,印度其實很容易被侵略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印度雖然面積廣闊,但是多年來小國林立,並沒有在很早的時候就有統一的文明,印度人很早就被再來者入侵統治,比如雅利安人什麼的,所以印度人其實並沒有很大的認同感。

其次,大清雖然是頭沉睡的獅子,但是,還是頭獅子

大清雖然政治腐朽,軍事落後,但是在道光帝鴉片戰爭時期,大清的GDP仍然是世界第一,綜合國力強大,同時大清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百姓認同感和凝聚感很強,在西方人的眼裡大清仍然是世界第九亞洲第一。對於清朝這樣一個準“列強”,列強們自然不能談吞併的事情!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歷史的餘光


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曾經無奈地說道:歐美日各國,誰都沒有腦力和兵力能夠統治大清國這四分之一的人類世界。

1900年都做不到,那再往前推半個世紀就更不可能了,畢竟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英國人的巔峰時期。

英國對莫臥兒帝國,採取分化制之、逐步蠶食的過程,一步步吞併了印度地區廣袤的土地。

即使在印度獨立之前,英國對印度的統治也是分成直屬統治區和自治的562個封建土邦,直屬區約佔六成土地,各土邦佔4成土地。

1608年開始,英國人就已經向英國滲透,並通過擊敗葡萄牙人的方式,贏得了莫臥兒皇帝的信賴,隨後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莫臥兒帝國建立了商貿聯繫。

隨著東印度公司的實力不端加強,其越來越像是印度境內的準國家形態,根據英國王室和議會授權,東印度公司可以在印度獲得領土,擁有軍隊,鑄造錢幣等一切國家層面行使的權力。

18世紀開始,英國人開始強化對莫臥兒帝國的蠶食,從孟加拉被吞併開始,無數反對英國統治的土邦被東印度公司吞併,在英國的瘋狂掠奪和統治下,幾千萬印度人在大饑荒、勞役等苦難中悲慘的死去。下圖為英國殖民者處死印度人。

到1857年,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終於再也忍不下去了,印度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反英起義,雖然最終起義被鎮壓,但英國人也發現通過這個東印度公司來管理印度已經行不通了,這個公司在印度實在太臭名昭著了太招人恨了,於是,印度變成了英國的直轄殖民地,稱號為印度帝國,維多利亞女王也多了個“印度女皇”的頭銜。

至此,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趨於穩定,除了已佔有的土地作為印度帝國,其他的願意臣服於英國人的562個土邦都獲得了相對獨立的地位。

從1857年到1947年印巴分治為止,英國在印度地區維持了90年的殖民統治,從印度掠取了大量的資源,造成了印度的進一步落後和苦難。

從印度人的遭遇我們可以明白,英國人之所以能一步步蠶食印度地區,關鍵在於印度的體制和中國的是完全不同的。
中國自秦代以來就實行大一統的帝國體制,地方行政首長皆為中央派出官員,國家主權歸屬皇帝一人,英國人即使征服了大清國下面的一個縣,皇帝只要知道了,立馬就能發兵過來驅趕。

而印度的莫臥兒帝國統治者是蒙古人,作為外來統治者,他們為了維持帝國的穩定,不得不籠絡和拉攏印度原本的各地王公,給予他們更多的權力和好處,以獲得他們的忠誠和承認,印度地區的主權幾乎就是莫臥兒帝國皇帝和成百上千個大小王公共同執掌的。英國依靠籠絡、分化各地土邦的手段,不斷瓦解莫臥兒帝國,一個四分五裂的印度地區根本無力阻止英國人的入侵。

到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時候,英國在印度的軍事力量為英軍4萬人,印度人組成的僱傭兵約20萬人,就這麼多力量,英國人就能大致控制住印度的局面,而印度本地人口已經高達1.6億。

英國人幾百年來把均勢外交和政治玩得很溜,包括在印度地區,通過均勢政策,英國人只需要很少的兵力,就能牢牢控制住千百個土邦君主,成為最高仲裁者般的存在,成為印度的最高統治者。

相對印度,大清國時期,中國已經持續了2000年的大一統時代(南北朝和五代十國也含在裡面),英國人想要通過分而治之的方式吞併大清,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相對印度,大清國的體量和人口是印度的近三倍,國家的官制、軍制相對完善,雖然貪腐嚴重、行政效率低下,但總歸是有一整套完整的運轉機制在維持著這個帝國的運行,英國人根本就吞不下。

再者,即使到了鴉片戰爭時期,英國人的海軍天下無敵,但遠洋投送能力和效率還是有限,一支艦隊萬里迢迢去中國得一年左右的時間,通訊又不方便,傳遞個信息一來一回都個把年過去了,不划算啊。

最後還是和大清做做生意,搞點特權,一樣也能賺的缽滿盆滿的,犯不著採取印度模式。

到了1900年前後,世界範圍內又興起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都爭先恐後地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和佔取利益,英國人就更吃不動大清國了。


雲中史記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覺得,當時那些個帝國主義國家雖然強大,但是如果單獨拎一個出來想覆滅中國,幾乎不可能。只會把自己拖入戰爭深淵,然後被活活耗死,是一種非常得不償失的做法。

我國的縱深,人口,決定了我國打得起持久戰。要說陸上武器裝備差距,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英國人所用的滑膛槍射程兩三百米,射速三到四發每分鐘。也不比弓弩厲害多少。火炮上英軍和清軍制式差不多,工藝和質量上的差別也就是多打幾炮少打幾炮的問題。關鍵在於兵員素質實在差勁,和兵力過於分散。

如果英國要打持久戰,相信這些問題很快就會在戰爭的洗禮中得到解決。想當年金國打北宋,宋軍剛開始不也一樣弱得可憐,但是仗打多了也就會打仗了。

而且中國是統一的封建國家,全國上下都是領出一門,不像臥莫爾帝國好聽點是聯邦,不好聽就是部落聯盟,英國人鑽空子,挑撥離間,威逼利誘,讓他們自己打自己。在清朝出現這種事情的幾率是非常低的。給英國的路就只能一步一步打下去。如果他真的這麼幹了,請參考中法戰爭。

這些帝國主義也很聰明,知道自己一個人吃不下這塊大蛋糕,就叫人一起吃。可一起吃問題又有了,吃多吃少也很關鍵啊,這也就是清政府能一直存在的第二個原因。侵略中國的各大列強互相下絆子,誰都不希望誰多吃。典型的例子就是甲午戰爭後列強幹涉還遼。

所以他們選擇了一個最好的辦法,留著清政府當自己的代言人,讓清政府成為自己在中國撈錢的工具。這樣來錢快,也不撐,每次你清政府飄了,那我就打疼你,讓你老老實實接著幹,每次把從中國拿到手的利益消化乾淨了,我就再打你一下,從你身上再割塊肉下來,回家接著吃。

總結一下就是,一個人打不過,一夥人利益分配出現問題,不如把他留著當自動提款機。


守仁讀仁


英國能滅亡莫臥兒帝國,卻不能滅亡大清,是因為我大清英明神武,比莫臥兒要強一百倍。

印度這個國家,自古以來就不是一個國家,歷史上大多數時候處於分裂之中。近代莫臥兒王朝也不過佔領了印度大部分地區。周邊依舊邦國林立。西方殖民者趁機在印度沿海地區佔領了許多殖民地,作為進一步入侵的橋頭堡。

到17世紀,印度的莫臥兒王朝也已經四分五裂,各地軍閥割據,阿富汗的杜蘭尼王朝也大舉入侵。莫臥兒朝廷只剩下印度西北的一部分領土。

到18世紀,大英帝國開始入侵莫臥兒了。由於龐大的印度處在土王割據的混亂之中。英國可以收買一個土王,反對另一個土王,利用印度教、錫克教、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又拉又打,分而治之。英國能派到印度來的人手並不多,但是英國人可以僱傭當地的印度人,發給槍炮,組成“土兵”,從而“以印製印”。於是,龐大的印度一塊接一塊淪陷在約翰牛的鐵蹄之下。

1757年,英國首先向印度東邊的孟加拉邦發動攻擊。英國人提前收買了幾個印度將領,在兩軍鏖戰正酣時,這幾個將領忽然倒戈,孟加拉軍隊因此潰敗。於是,孟加拉成為第一個完全被英國佔領的印度殖民地。

英國佔領孟加拉後,以孟加拉為跳板,繼續入侵印度其他地方。孟加拉王公求助鄰邦奧德的土王和莫臥兒皇帝出兵支援,可是聯軍也在1764年被英軍打敗。英國趁機從奧德手中奪走了貝拿勒斯地區,又迫使奧德也成為英國的附庸。自此,恆河下游遼闊富庶的土地入了英國的囊中。

1767年,英軍侵入南印度的邁索爾。當地王公聯合鄰近的馬德拉斯和海德拉抵抗數十年。英軍用離間計破壞了三邦的聯盟,把馬德拉斯和海德拉巴都拉攏到自己一邊,又收買內奸背刺,在1799年徹底打敗了邁索爾。馬拉特聯盟幫著英國人打了邁索爾,結果唇亡齒寒,1817年,英軍擊敗馬拉特聯盟,吞併其大部分領土,僅保留了一些王公的零碎土地。

到19世紀三四十年代,全印度已經有600多個王公成為了東印度公司的“盟國”。只剩下信德和旁遮普兩塊地方保持獨立了。英國1843年輕易吞併了信德。又趁機錫克教的旁遮普公國內亂,在1845年2月攻佔旁遮普首輔拉合爾,將其變成了藩屬國。1849年,英國正式宣佈吞併旁遮普。至此,經過近一個世紀的軟硬兼施,英國終於把整個印度都納入掌握之中。

由此可見,印度被英國吞併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強有力的中央政權,邦國林立,被英國各個擊破;二是大批將領被英國收買倒戈;三是自古就缺乏統一的國家觀念,被征服是家常便飯。就算這樣,英國也花了近一個世紀才把印度全部征服。

這樣反過來看大清朝。大清的實力比印度整體要強自不必說。相對印度的分裂,大清國一直是統一的帝國,而且是中央集權制度,朝廷能充分調動全國各地的力量共同對敵;其二大清的將領有愚昧的,也有怯懦的,但整體來說,沒幾個是叛國求榮的。很多人能夠為國家戰鬥到底。這個和印度將領的動輒倒戈形成鮮明對比。其三是大清屬於中華文明,中華文明從古來有華夏為尊的文化傳統,也不會輕易屈從於英國人的征服。

因為這三點,英國人無力吞併整個中國,只能採用軍事+外交手段來撈取好處。


巴山夜雨涮鍋


堂堂的印度莫臥兒帝國,不是被英國政府軍滅亡,而是被一個商業公司--東印度公司滅亡,這是一個極大的諷刺,讓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阿三無地自容,顏面全無。

阿三們索性閉口不提歷史,誰跟我談歷史,我跟誰急!

東印度公司是一個怎麼樣的公司?為什麼能滅亡龐大的印度莫臥兒帝國?

莫臥兒王朝存在於1526年-1858年,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後裔巴卑爾,自烏茲別克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印度封建王朝。"莫臥兒"意即"蒙古"。在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印度次大陸,以及中亞的阿富汗等地。印度莫臥兒帝國可以說是蒙古人後裔建立的印度帝國。

奧朗則布統治時期,向南印度進行軍事擴張,王朝版圖幾乎囊括了整個南亞次大陸。但他強制推行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並恢復對印度教臣民迫害的政策,因而引起拉傑普特封建主、錫克教徒及馬拉特人的激烈反抗。奧朗則布死後,各省總督紛紛獨立割據,莫臥兒帝國陷於四分五裂。

1764年,莫臥兒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薩爾戰役中投降英國東印度公司,莫臥兒王朝淪為英國殖民者的附庸,名義上存在到1858年。

印度莫臥兒帝國表面上看起來龐大,其實不是一個強有力的獨立主權國家,更像是割據林立的地方部落大雜燴,一團散沙,封閉落後,各顧各的,沒有什麼戰鬥力,大而散,大而弱,大而亂。

英國東印度公司創立於1600年,東印度公司在加爾各答這裡設立了貿易總部,把印度的糧食和工業原料,源源不斷地運回英國,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東印度公司訓練僱傭軍,表面上是印度封建王公所擁有,但這些封建王公因受到東印度公司的"保護",實際上是為英國人服務的。它由歐洲軍官指揮,對英國佔領印度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沒有這支僱傭軍,英國就不可能征服印度。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瘋狂進行殖民掠奪,除了搶劫孟加拉國庫外,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壟斷鴉片、食鹽和菸草貿易。其中,鴉片收入約佔公司總收入的七分之一。強迫孟加拉農民種植鴉片,再走私運到中國銷售,從中牟取暴利。

從1757年到1857年,在印度民族起義的壓力下,東印度公司不斷加固其統治,它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國家,而不像一個貿易企業了。

1858年,東印度公司用盡畢生精力為英國政府聚斂到足夠的財富之後,被一腳踢開,東印度公司被英國政府正式取消,英國政府於1858年開始直接統治印度,直到1947年印度依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才得到獨立。

英國也跟清政府發生過戰爭,即“鴉片戰爭”。“閉關鎖國”後的滿清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中國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於1840年-1842年,是英國向滿清走私鴉片從而引發的一場戰爭,戰爭的導火線是英國商人在中國廣東海域走私鴉片二十多年,危害中國人民的健康,損害了清政府的外貿,林則徐於1839年在廣東強行銷煙,中英矛盾逐次升級,而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由此簽署的《南京條約》是近代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除賠款外,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於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並掠奪珠寶、將其焚燬。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至今,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打敗清政府軍隊的是英國政府軍等八國聯軍,都是正規軍,不是東印度公司。八國得到的是割地賠款,而不是中國的主權。八國聯軍也不敢跟當時的太平天國,湘軍,淮軍正面開戰,由此可見,中國人民的力量跟印度人民的力量不是同一個檔次,這是有歷史事實可以借鑑的。

自從秦始皇一統中國之後,中國大部分時間屬於統一國家,有共同的語言文化,傳統教育,科學技術,曾經領先世界各國幾千年。幾千名英國軍想統治4億中國人,不現實,英國人連想都不敢想。

如果英國軍隊很厲害,為什麼不敢跟當時的太平天國硬碰硬?只敢欺負清朝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

給大家一道思考題:要是當年湘軍俘虜十幾萬太平軍之後,不把他們悉數屠殺,而是把他們全部流放到印度,永不得回國,就象英國把囚犯流放到澳洲一樣,這十幾萬太平軍在印度能生存得下去嗎? (桌椅亭)


稻田守望者9981


因為當時的印度幾乎就是一個地理名詞,而清則是一個古老的帝國擁有者。征服一片土地不管上面居住了多少人口,只要他們是一盤散沙,難度都會小於征服一個有著強烈民族認同的國家。

莫臥兒帝國雖然稱其為一個帝國,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跟歐洲的神聖羅馬帝國相仿。皇帝不過是一個最強大的諸侯而已,實質上帝國是一大堆臣服程度不同的諸侯的集合體。更加複雜的是,在印度的歷史上因為印度的地理環境特點,若干來自西方的征服者可以通過印度河下游一帶的平原地區輕鬆入侵,使得印度的民族構成,甚至人種構成和宗教格局紛繁複雜。幾百上千大小不一的土邦被五六種宗教,三四個人種和幾十種語言所分割。維繫這個帝國的核心紐帶就是來自於皇帝的強大武力。

即便如此,莫臥兒帝國也不過只統治了印度大多數地區,其南部不少地方仍然是若干完全獨立的土邦諸侯自行其是。

因此,英國人不管是“以印製印”還是單純憑藉武力打碎莫臥兒皇帝的實力,都能夠在那些為了確保自己榮華富貴的土邦王公取得“振臂一呼”的效果。他們既然沒有精神認同,那麼利益驅動之下就不會存在任何道德障礙嘛。

與之相比,清雖然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統治了佔據多數的漢族。但是滿清貴族集團從在關外立國建朝的開始就接受了漢文化的核心部分。不管是范文程的建章立制還是後來陸續降清的遼東屯民和明軍將領都將大量的漢化因素代入了清廷。當然了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入關之後滿清為了確立自己的“合法性”從論證自己得天下於“闖賊”之手,多爾袞甚至祭拜崇禎陵,到發明“女真乃是舜的遊於遠方第六子之後”等等說法,在行政措施上承接明制建立以科舉為中心的官僚體系,尤其是接受並且確立了儒家學說的主導地位。康熙皇帝到孔府拜祭孔子行二跪六叩的弟子禮等等。這些舉動基本取得了漢族知識階層的認可,因此中國傳統文化的紐帶仍然在延續。

既然精神上高度認同,尤其是知識階層的認同。雖然清也因為並非民族國家,使得雖然大眾對於外來入侵往往漠然視之,但是知識階層肯為入侵者所用者寥寥無幾,任何對於清的背叛都會被視為“叛徒”,立馬被孤立起來。少數侵略者如果沒有本地知識階層的合作,是無力跟大眾溝通的,如果面對知識階層發動的大眾的抵抗則會顯得“滄海一粟”。

為什麼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哀嘆“統治一個四億人口的國家不可想象”,而日本侵華時候打著“同文同種”旗號就具有高度殺傷力?道理就在於精神紐帶的強大作用。

所以說,沒有精神認同作為紐帶的莫臥兒帝國之下的印度只是一個悲劇的地理名詞,任何人具有足夠的武力就可以政府,而清朝承續了古老的帝國傳統,已經是一個前現代國家了,難以被征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