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悲劇:炒股炒成股東,券商做股權質押竟然也成了股東

“炒股炒成了股東。”這是被深度套牢的股民自我調侃的順口溜。這話落在證券公司頭上是什麼樣的體驗?近期,兩家證券公司因開展的股權質押項目被動升級為上市公司第二、第四大股東,能否收回成本只能“老天說了算”。

悲劇:炒股炒成股東,券商做股權質押竟然也成了股東

盈方微近期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盈方微電子所持有的6900萬股及3725.96萬股公司股份已分別劃轉交付東方證券及華融證券。股份登記過戶完成之後,東方證券持股佔比8.45%,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華融證券持股佔比4.56%,為公司第四大股東。

盈方微電子之所以將上述股份轉讓給兩家證券公司,正是因為盈方微電子此前將所持股份進行場內股權質押。在無力歸還資金的情況下,盈方微電子所質押的公司股份被司法拍賣,在兩度流拍後,上述股份通過“債轉股”的形式,將質押股份以每股4.55元分別作價3.14億元、1.7億元抵償債務。

通過“債轉股”的形式抵償債務,在A股市場中並非新鮮事,但以銀行為主,其持股均是通過“債轉股”方式抵消相關債權銀行債務。證券公司此前的股權質押債務糾紛大多通過司法拍賣而安全著陸。

“按流程安排,二拍通常是在一拍7折的基礎上再打8折,通常二拍價格的折價率就比較有吸引力了。這單項目之所以流拍,跟限售股股份性質及減持新規不無關係。”業內人士透露。

根據公告,東方證券及華融證券目前尚無法處置股份。控股股東在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時作出了最低減持價格承諾,即股權分置改革方案實施完畢之日起48個月內(截至2018年7月15日),通過二級市場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價格不低於人民幣15元/股。兩家券商需繼續完成承諾。

即便熬到7月16日,東方證券及華融證券仍無法完全出售股份。由於其持股為限售股,還需上市公司向交易所申請股份解禁,解禁之後再按減持新規分步減持。

業內人士認為,在國有企業債轉股的大背景下,券商對民企的債權採用這樣的處置方式,雖然過程曲折,結果可能好於預期。在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背景下,如果初始質押率低,兩家券商有可能收回全部本金及利息,還有可能收穫不菲的罰息回報。

不過,做業務一不小心做成了股東,還是給行業帶來了不小的觸動。據悉,券商近期都在密集“排雷”,清理一些有瑕疵的項目,並嚴控場內股權質押項目規模。某小型券商融資融券部負責人表示,現在做股權質押時除了按規定對資金用途、融資人資信等做好盡職調查以外,最重要的是控制質押率。對於限售股,他們公司給出的質押率很低,大概2至3折,有的項目的折扣率甚至低至一成。

某中型券商融資融券部負責人表示,現在公司都在嚴控這一業務的規模,對於限售股質押項目尤為謹慎。

滬深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滬深兩市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規模約1.59萬億,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