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嫁給杜月笙的孟小冬的結局如何?

花火說


與梅蘭芳

孟小冬唱老生,號稱“冬皇”,是與梅蘭芳齊名的梨園名角,二人因戲結緣,繼而生情,1925年在沒有婚禮的情況下,二人便同居起來。

1926年孟小冬的瘋狂粉絲王惟琛闖入他們的同居之地,刺殺梅蘭芳,結果梅蘭芳跑掉,留下好友張漢舉成為替死鬼。從此之後梅蘭芳和孟小冬之間就有了裂痕,更加上梅蘭芳伯母病逝,孟小冬去弔唁,結果被趕了出來,孟小冬自此對梅蘭芳徹底死心。

與杜月笙

(孟小冬與姚玉蘭)

孟小冬很早之前就認識杜月笙,因為杜月笙一生嗜好聽戲,是孟小冬的另一位瘋狂粉絲,她每次去上海演出,杜月笙都來捧場,並盛情款待。

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蘭是孟小冬的閨中密友,孟小冬離開梅蘭芳後隱居了幾年後,1936年在上海曾住在姚玉蘭家裡二十多天,與杜月笙接觸日漸頻繁。1946年,杜月笙與姚玉蘭再次邀請她來上海居住,這段時間杜月笙的敬重體恤與噓寒問暖,讓孟小冬終於以身相許,成了杜月笙事實上的第五位夫人。

1949年,杜月笙全家移居香港後,杜月笙身體已經很差了,都是孟小冬在身邊服侍照顧。臨去世前,為避免孟小冬沒有名分,受人欺負,拖著病體堅決跟孟小冬辦了場婚禮。

杜月笙死後,姚玉蘭帶著兒子搬到了臺灣,而孟小冬獨居香港,每日深居簡出,專心教導弟子。

(孟小冬與愛犬)

1967年,孟小冬也搬到了臺灣,在臺北東門町租房子住。晚年的孟小冬不喜歡出門,喜歡在家看電視劇,當時差不多天天有人去看她,聊天啊、打麻將啊,很是熱鬧。1977年孟小冬在臺北,享年七十歲。


漁樵講史


孟小冬在杜月笙死之後,去了香港,後來又去了臺灣,整個晚年生活都是在臺灣度過,1966年移居臺北,1977年孟小冬因病去世。

先來簡單說下孟小冬吧。

孟小冬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自小拜師學藝,最早學的是孫派的老生,後來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在那個女性受限制的時代,孟小冬的上進加上孤傲的性格,一路吃了不少苦頭!



隨著京劇演出日子增多,孟小冬的名聲也日益流傳,後來,她遇到了大師梅蘭芳,人們都覺得這是天作之合,沒想到梅家大夫人不同意,而梅蘭芳不夠堅定,導致孟小冬死了心!


孟小冬的事業一直是她個人操持,早年間她曾抽過大煙,加上感情不利使得孟小冬十分不舒心,隨後,她搬到了上海。

杜月笙已經是上海的土皇帝,痴迷京劇的他早就對風頭正盛的孟小冬有所瞭解。孟小冬到了上海之後,生活處處遇到刁難,而杜月笙卻屢次邀她演出,並且幫她化解難處。

杜月笙的貼心使得孟小冬覺得他是個值得依靠的人,接下來一直跟著杜月笙,然而二人結果是在孟小冬42歲的時候。

【我是潁州小史官,歡迎朋友們評論區補充交流!】


無筆


京劇名角孟小冬,早年遇到了大師梅蘭芳,崇拜之情,和對藝術的相同追求讓他們一拍即合。他們是互相欣賞,互相喜歡的,只是梅蘭芳的夫人堅決不讓孟小冬進門,而梅蘭芳也並沒有孟小冬那麼堅決,於是她毅然離開了。

後來梅蘭芳還是娶了孟小冬,只不過在一個十分簡陋的四合院裡,就這樣,孟小冬做了他的地下情人,梅蘭芳把她囚禁在這裡,不許她在拋頭露面。這注定是一場失敗的感情,後來他們因為各種瑣事因愛生恨,孟小冬離開梅蘭芳,來到了上海,此時的杜月笙已經儼然成了上海的土皇帝,作為一個風雲人物,他同樣愛好京劇。



在杜月笙的強烈追求下,孟小冬和這個超級粉絲戀愛了。然後,杜月笙對孟小冬柔情似水,出資幫助她請老師,全力支持她的藝術事業。新中國成立後,杜月笙要遷往香港,想要帶走孟小冬,孟小冬說,我跟你走,是算丫鬟呢,還是算女朋友呢?


於是杜月笙給孟小冬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杜月笙63歲,孟小冬43歲,兩人年齡差距20歲,此時的杜月笙已經久臥病榻。婚後,杜月笙總是給孟小冬最好的,讓她成了公主。只可惜,杜月笙一年之後就死了,1966年,孟小冬移居臺灣,在臺灣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於11年後病逝。


歷史密探


杜月笙的五夫人即孟小冬,出身梨園世家,因於農曆臘月十六所生,所以取名叫小冬,受家世影響,從小就開始學習唱戲,又拜京劇“四大鬚生”之一的餘叔巖為師,最後成為女老生魁首,當世人稱“冬皇”。

因姚玉蘭而結識杜月笙,其實在和杜月笙成婚之前,她和梅蘭芳也是曾經的一對,兩人一度登臺合演《四郎探母》、《游龍戲鳳》,19歲的孟小冬儼然成了和楊小樓、梅蘭芳、餘叔巖三人平起平坐的人物。

此時的孟小冬正好19歲,正值風華絕代,經一銀行老闆撮合,之後嫁給梅蘭芳,這在當時絕對是上頭條的,不過因為種種原因,二人最終分道揚鑣,之後才遇見杜月笙。

1925年,杜月笙對孟小冬就心生仰慕之情,1929年,杜月笙娶了姚玉蘭,但是對於孟小冬,他還是念念不忘,時常尋找機會接近她,直到1936年,杜月笙邀請孟小冬為黃金大戲院揭幕剪綵,在這裡,孟小冬演出了大半個月,與姚玉蘭住在公寓,這也給杜月笙接近她的機會。

後來抗日戰爭爆發,杜月笙也時常擔心孟小冬的安慰,對她也是關愛有加,1946年,杜月笙寫信給孟小冬,信中提到讓她南下,孟小冬最終被姚玉蘭的噓寒問暖、杜月笙的敬重體恤說感動,遂決定南下。

在到達上海不久,便和杜月笙在一起,1949年,蔣介石也多番邀請杜月笙前往臺灣,然而杜月笙執意要去香港,便攜帶孟小冬及其家人一同赴港。

其實此時的杜月笙早已是病魔纏身,孟小冬問他“這次去香港,我是以什麼身份?女朋友?丫頭?”杜月笙一下就明白她的想法,這段時間,自己已年過花甲,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一直都是孟小冬,有孟小冬相伴,杜月笙心裡算是最大的安慰。

杜月笙隨後決定給孟小冬一個名分,即刻成婚,在香港,杜月笙離開病榻,穿上長袍馬褂、戴著婚禮禮帽,由人攙扶走到客廳,和身穿嶄新的滾邊旗袍的孟小冬叩拜成親,這一年杜月笙63歲,孟小冬42歲。

杜月笙讓兒女們都過來,給孟小冬行跪拜禮,並聲稱以後要叫“媽咪”,對於姚玉蘭全部稱“娘娘”,而孟小冬也特意給每人送了禮物,此時此刻的孟小冬臉上露出許久都未綻放的笑容,他們本就有女兒杜美娟,現在總算了結了自己的心願。

其實孟小冬是愛杜月笙的,杜月笙也非常憐愛她,相比梅蘭芳,杜月笙應該是更加具有責任感,這一切孟小冬也自然看在眼裡。在婚後,她依然照顧杜月笙,寸步不離,直到杜月笙去世,她收弟子,打麻將、遛狗,唯獨就是不唱戲,之後孟小冬也並未一直待在香港。

1967年,孟小冬因為親友都在臺灣,最後選擇前往臺灣,在這裡修身養性,度過了十年的時光,古稀之年的孟小冬於1977年病逝,安葬在臺北縣樹林市淨律寺佛教公墓,墓碑上寫著“杜母孟太夫人墓”。


貓眼觀史


1950年的深秋,蜇居香港的杜月笙己是病魔纏身,臥榻不起,孟小冬是煎湯熬藥,常侍床前,老謀深算的杜月笙有種莫名的恐惶“小冬,現在時局吃驚,大陸隨時可能收復香港,為了一大家人的安全,我們還是移居歐洲吧”,孟小冬問他“我們包括我嗎?我去算是女朋友?還是算作使喚的丫環?”一句話問得杜月笙瞬間無語,他是何等聰明之人,豈能不知孟小冬問話之意?這讓他又想起了孟小冬和梅蘭芳的離婚原因。


出生於梨園世家,氣質優雅的孟小冬,在舞臺上唱老生,她扮相威武,唱腔渾厚,曾轟動一時,素有“冬皇”之稱,不泛眾多的愛戀者,但她卻偏偏選擇了志同道合唱花旦的梅蘭芳,就是因為兩人在同臺演出中互生了情愫,同時又仰慕梅蘭芳的京劇才華,在梅蘭芳的愛情攻勢下,時年20多的孟小冬,還是毫不猶豫地嫁給了33歲的他,儘管梅蘭芳己有王明華,福芝芳兩個老婆,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就為了愛情和梅蘭芳信誓旦旦的承諾。

雖然也算是明媒正娶,但梅蘭芳的家庭始終不肯按納她,她只能和梅蘭芳在外租房子渡日,搞的像個小妾,以至於梅蘭芳的母親去世都不能去祭奠,“到底是小妾,還是老婆?”對於孟小冬的詰問,梅蘭芳總是躲躲閃閃,不敢給予正面回答,就是因為這個名份問題,優柔寡斷的梅蘭芳處理不了,這讓孟小冬傷心欲絕,最後決定離開兌現不了承諾的梅蘭芳。

而今己是四十二歲的孟小冬意思是再明白不過了,就是要一個名份,也許是生病的杜月笙疏忽了,也許是感到自己已六十三歲,風燭殘年了,不想再連累她了,面對孟小冬的提出,杜月笙沒有再猶豫,當機立斷,兩人於第二天就在香港九龍飯店舉行了婚禮,婚禮後僅僅一年,杜月笙就於1951年6月去世,他將自己還留存的10萬美金,分給了孟小冬2萬,雖然不多,但也足夠孟小冬今後的生活了。



杜月笙去世後,孟小冬一直在香港杜公館住了十六年,由於她京劇藝術的造詣,在這期間大陸高層多次託人邀她迴歸大陸,但她還是顧慮重重,始終沒答應回來,她在香港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很少和票友見面,也很少在公共場面出現,和親朋好友在一起時,興發所至偶爾也吊吊嗓子,唱那麼一段助樂,1967年,大概“文革”之風颳到了香港,她搬到了臺灣居住,在臺灣過著一種半隱居的生活,經常要接待些前來拜防的京劇粉絲,也有很多影視演員慕名前來看望她,陪她聊聊天,談論些戲曲有關的事,在臺灣期間,她和姚玉蘭也相處的很好,姚玉蘭的二女兒杜美霞是孟小冬從小帶大的,雖然孟小冬一生無子女,但她視杜美霞為親生一樣,杜美霞也視同她為生母,所以晚年也並不孤單,1977年5月26日,孟小冬病逝於臺北,終年70歲。



總的來說,孟小冬的晚年還是不錯的,也不缺錢花,有大量的京劇愛好者,自稱是她的徒弟,送錢送物來,親情也有杜美霞的一家,杜月笙其他子孫也經常會來探望。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1977年5月27日因肺氣腫和心臟病併發去世。

孟小冬,北京人,出身於梨園世家,京劇餘派傳人,師從餘叔巖,京劇中優秀的女老生,人稱“冬皇”,她的扮相威武、神氣,唱腔端嚴厚重,坤生略無雌聲。



她一生坎坷,與梅蘭芳、餘叔巖、杜月笙這三個當時的頂尖人物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是與非。

她與梅蘭芳從戲內到戲外,正當二人處於熱戀的時候一間事改變了他們倆的愛情。

孟小冬紅遍京津,有一位叫王維深的人,單戀孟小冬到了發狂的程度了,他聽說孟小冬要嫁給梅蘭芳,就帶把手槍趕往他們的住處,幸好但是二人並不在此處,逃過一劫,但是梅蘭芳為了安全就獨自搬到了南京,留下了孟小冬。



孟小冬低迷一段時間後,又重新回到舞臺,但是後來她的恩師去世,她又淡出了舞臺。

1947面8月,杜月笙60大壽,孟小冬獻演了《搜孤救孤》,事後杜月笙給她買了一套房子。1948年。杜月笙生病,孟小冬與姚玉蘭輪流照顧杜月笙。1949年4月,杜月笙帶著孟小冬、姚玉蘭等人離開上海到香港。不久杜月笙吩咐管家,在家擺了10桌酒席,當著家人的面,坐著輪椅,與孟小冬舉行了婚禮。


孟小冬嫁給杜月笙是時局的無奈與人情的絆鎖,她是為了報恩。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去世,孟小冬隨後搬到臺北,住在姚玉蘭給她租的房子在那裡收徒傳教京劇。1977年5月27日去世。


司馬長史


兩人同居多年後,在孟小冬暗示下才結婚


孟小冬一開始是梅蘭芳的“正房”,兩人都是梨園大亨,共同語言比較多。當時梅蘭芳已經有正房,本來不可能是正房,但是孟小冬的地位不可能做妾。根據封建社會“名定兼祧”的習俗,孟小冬做了梅蘭芳伯母家的“兒媳婦”。

Δ梅蘭芳與孟小冬


但是兩人只走了四年,就以離婚收場。因為當時梅蘭芳伯母去世,作為伯母“兒媳婦”前去帶孝。卻被人擋在門外,說明梅蘭芳家裡面從來沒有把他當做正房。事情發生後,梅蘭芳對於這件事閉口不提。再加上之前發生的種種誤會,兩人終於和平分手。

而杜月笙是出名的戲迷,孟小冬十幾歲就與她認識,還是杜月笙資助下孟才有機會前往北京學戲。兩人發生離婚官司後,孟小冬師姐姚玉蘭邀請她來上海散心,而姚玉蘭正是杜月笙的四姨太。在姚玉蘭的設計下,杜月笙與孟小冬發生了關係。

Δ孟小冬與杜月笙

剛剛住了兩個月,七七事變爆發。杜月笙前去香港避難,孟小冬再次拜師學藝。杜月笙六十大壽邀請了孟小冬,一曲“廣陵絕響”驚豔四座。之後孟小冬搬進杜公館,而一年後杜月笙便病重前往香港養病。

從此之後孟小冬再也沒有離開過杜月笙,也不再上臺演出,每天只給杜月笙吊幾嗓子。一次杜月笙準備帶家人前往歐洲,孟小冬問道:“我這次跟你出去,是丫鬟還是女朋友?”杜月笙知道孟小冬終於願意嫁給自己,而他這一等就是十五年。

Δ張大千與孟小冬

陪伴杜月笙一年後,因為病重杜月笙去世,從此孟小冬只給國畫大師張大千唱過戲。杜月笙去世二十年後,孟小冬因病去世於臺北。張大千給孟小冬作碑文,既不是梅夫人也不是杜夫人,而是孟太夫人。一代戲曲名家孟小冬從此成為傳奇,但是她的“廣陵絕響”經久不衰。


史之策


杜月笙和孟小冬是真愛,大流氓和大明星的真愛。

為什麼我不自覺想到了楊某和賴某的感情?你們覺得相似嗎?歡迎留下評論!


一,電影裡的愛情。

專門回顧了一下電影《上海皇帝之風雨歲月》,那裡對杜月笙和孟小冬的愛情故事寫的非常到位。

電影裡,杜月笙和孟小冬是青梅竹馬的一對,杜月笙還是小混混時,喜歡上了孟小冬這個很普通的戲子。兩人踩著高蹺接吻的戲份真的很有喜感。

後來兩人準備雙宿雙飛,結果杜月笙把積蓄都給了別人幫忙,孟小冬一氣之下離開杜月笙,到北京發展。等杜月笙成為上海三大亨時,孟小冬來到上海,卻已經是梅蘭芳的夫人了。

讓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孟小冬的扮演者是葉青,後來扮演許仙的那位美女。而孟小冬在民國戲曲舞臺最擅長的就是扮演男人,扮演皇帝。這個巧合,真的很有味道。


二,孟小冬和杜月笙的結緣。

事實上,孟小冬和杜月笙的結緣,比電影中更精彩。

孟小冬住進杜家,主要源於兩個人,梅蘭芳和姚玉蘭。

梅蘭芳和孟小冬結婚,成為民國佳話。孟小冬十七歲和梅蘭芳同臺唱《游龍戲鳳》,紅遍京城。梅先生演旦角千嬌百媚,萬種柔情。她演男子風度翩翩,灑脫俊朗。真是珠聯璧合,一對璧人。

然而僅僅四年後,兩人只好離婚散場。一開始的原因是,孟小冬有腦殘粉。孟小冬的粉絲李志剛知道孟小冬因為嫁了梅蘭芳所以不再登臺,要殺梅蘭芳報仇,卻錯殺了馮耿光。從此梅孟二人心有芥蒂。

更重要的原因是,梅家不接受孟小冬。梅蘭芳伯母去世,孟小冬去弔唁,卻被攔在門外。同時梅蘭芳的正妻福芝芳用腹中孩子的命做威脅,執意不叫孟小冬進門,無奈的梅蘭芳並沒為孟小冬說一句話。從此孟小冬對梅蘭芳徹底絕望。毅然決然在《大公報上》發表啟示與梅蘭芳斷絕關係。

離開梅蘭芳的孟小冬,來到上海,拜餘叔巖為師,長期在杜月笙的戲臺上唱戲,杜月笙對孟小冬和師傅的悉心照顧,讓孟小冬冰凍的心融化了。

對比梅蘭芳那個渣男,杜月笙就是一百分的完美男人,然而,杜月笙已經有了4個老婆,大太太沈月英、二太太陳幗英、三太太孫佩豪、四太太姚玉蘭,還有孩子一大堆。杜月笙的追求真的有效嗎?

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蘭是孟小冬的閨蜜,姚玉蘭和孟小冬曾是同門師姐妹,倆人感情甚好。姚玉蘭孤立無援很受二姨太和三姨太的排擠,心情一直很鬱悶。姚玉蘭引進孟小冬,正是當做自己盟友,共同對抗那幾個蘇州妻妾,孟小冬也能找到真正可以依靠 的人。在姚玉蘭的積極撮合下,經一番努力與表白,終於用專機將孟小冬接到了上海,住進杜公館,孟小冬此時已經四十歲。

在她的牽線搭橋下,孟小冬搬入杜公館,成為杜月笙的第五位姨太太。


三,孟小冬和杜月笙的晚年生活

孟小冬嫁進來時,杜月笙已經50歲了,再加上抗日戰火,兩人連一個像樣的婚禮都沒有。不過對於孟小冬來說,杜月笙給的遠比梅蘭芳給的那些虛假承諾多得多。

一晃十年過去了,上海也解放了,杜月笙也不再是上海灘大亨了。杜月笙到1949年香港,窮的住進了三室一廳的小房子,生活極其困難。

前四位姨太太,都和杜月笙過著嫉妒奢華的貴婦人生活,只有孟小冬,多年來一直照顧著體弱多病,失去權勢的男人。少時夫妻老來伴,孟小冬真正和杜月笙做到了白頭到老。

1950年,杜月笙一家準備出國,要辦50多本護照,孟小冬問:“我跟著去,是丫頭還是女朋友?”杜月笙恍然大悟,這麼多年病榻前照顧自己的心愛女子,竟然沒有一次風光的婚禮!

於是杜月笙放下手上一切的事情,操辦與孟小冬的婚禮。兒女們都覺得這種“形式主義”的婚禮沒什麼卵用,被杜月笙嚴詞訓斥!

杜月笙和孟小冬在歐洲正式結婚,那一年,杜月笙62歲,孟小冬42歲。杜月笙讓兒女們都叫孟小冬“媽咪”,孟小冬在家中終於成為名正言順的女主人。

不到一年後,杜月笙病逝,孟小冬帶著分得的兩萬美元遺產回到香港,課徒授業以度餘生,1967年移居臺灣,1977年因病不治逝世。

杜月笙的和孟小冬的愛情,不是老流氓強娶女明星,而是老粉絲和過氣明星是結合。婚後孟小冬只為杜月笙一人唱戲,杜月笙也是最能欣賞他的人。唯一惋惜的是,這個完美結局來的太晚了!

誰年輕時不會遇上幾個人渣呢?

喜歡就關注一下唄!

最後一句,他倆和楊某賴某的愛情相似嗎?歡迎留言討論!


歷史知事


孟小冬


孟小冬,梨園世家之後,十二歲登臺,已嶄露頭角。十八歲赴京深造,很快便在京城梨園佔有一席之地,她唱的是女老生,扮相俊秀,嗓音寬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首屈一指,被粉絲們稱為“冬皇”。

儘管她穿著男人的戲服,戴著一大把假鬍子,化著厚厚的妝容,卻依然掩不住青春美少女的眉眼與氣場。不能說豔壓群芳,而得說勇冠三軍!她將中年大叔演的入木三分,臺下觀眾們陷入痴狂,個個都成了她的腦殘粉兒。每次孟曉冬亮相,無論舉手投足,還是唱唸做打,都是有板有眼,絕無新人之怯場,彷彿天生就是萬人迷的大明星。

這樣一顆亮晶晶的新星,備受矚目,自然也逃不過當時的“伶界大王”梅老闆的眼睛,令人合作,暗生情愫,可謂郎才女貌,天造地設的一對,喜結良緣,也是為時人傳唱的佳話。


孟小冬與梅蘭芳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冬皇的幸福卻被一個極端的腦殘粉摧毀殆盡。冬皇名滿京城,粉絲眾多,其中不乏愛慕之人。在得知偶像與梅老闆結婚後,竟然自稱“未婚夫”,持槍搶奪,失手殺死梅老闆的好友。而不可思議的是,時人居然也認為冬皇與此腦殘粉有不為人知的關係,就連去弔唁梅老闆去世的親人,也被拒之門外,而她的丈夫竟也未與其一起面對。

傷心絕望之餘,發報刊登與梅老闆斷絕關係,從此相忘於江湖。

杜老闆也是冬皇粉絲之一,上海灘赫赫有名的大亨,對冬皇早已動心。恰逢冬皇遭遇人生變故,感情脆弱,更是關懷有加。加之,冬皇與杜老闆四夫人姚玉蘭為閨蜜,姚玉蘭竭力撮合二人,箇中原因,不言而喻。在殘酷冷漠的世道中,這樣的關心總還是有溫度的,可能是為了忘卻前塵的梅老闆,重新生活,所以,冬皇跟從了愛慕她多年的杜月笙,承擔起杜老闆晚年的起居生活,而杜老闆也是重情重義之人,在病重臥床不能起時,依然堅持與冬皇舉行婚禮儀式,從此,他們才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夫妻。


孟小冬與杜月笙


冬皇的一生,和許許多多璀璨的女子一樣,比如阮玲玉,再如蕭紅,遭天嫉妒的才華,如日中天的事業,卻為感情傷得遍體鱗傷,然而,她們又是堅若磐石,在孤高中走完自己的一生。可敬。


蔡駿


孟小冬和杜月笙同居十幾年,直到1950年,62歲的杜月笙才明媒正娶,給了孟小冬正式名分,次年杜月笙就死了,但孟小冬一直活到70多歲。

孟小冬是京劇名角,被尊稱為“冬皇”,同時期的京劇大師梅蘭芳被尊稱“梅仙”,兩人惺惺相惜,彼此漸生情愫,最終結為夫妻。

後來孟小冬與梅蘭芳感情破裂離了婚,而孟小冬和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蘭是閨中密友,關係很好,單身的孟小冬經常出入杜家。

杜月笙很早就對孟小冬暗生情愫,孟小冬經出入杜家,兩人的接觸逐漸密切起來。

姚玉蘭的噓寒問暖,杜月笙不露聲色的體恤,讓孟小冬感受到許久未有的溫暖,她那孤苦無依的心靈又找到了依託。

姚玉蘭知道杜月笙的心思,也知道孟小冬的感受,於是她便大方地當起了媒人,把孤苦無依的孟小冬和自己老公撮合在一起,但兩人並未結婚,孟小冬只是和杜月笙同居,卻沒有任何名分,既不是妻,也不是妾,更不是丫鬟,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十幾年。

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決定舉家遷往香港

杜月笙道:小冬,上海不能呆了,臺灣我也不想去。我打算去香港。

孟小冬聽了也不答話,不置可否。

杜月笙沒注意孟小冬的反應,他還在計算舉家搬遷需要多少護照,卻聽到孟小冬說:

“我跟著去,是算丫頭呢,還是算女朋友呀?”

杜月笙一愣,又轉念一想,瞬間明白了。

孟小冬自從跟了自己,什麼名分都沒有,連個妾都不是,堂堂一個男子漢,卻不能給心愛的女人名分,還好意思讓人跟著一起走?

杜月笙深感慚愧,他牽著孟小冬的手,深情地道:小冬,這些年委屈你了,都怪我。只要你不嫌棄,到了香港,咱們就辦婚禮。我要光明正大,風風光光地把你娶進門。

孟小冬深深點了點頭:多少年來,我跟著你啥都不求,只盼望這樣一個承諾。

杜月笙沒有食言,儘管他已年過60,病魔纏身,時日無多,但還是履行承諾,正式娶了孟小冬過門,當了第五房姨太太。

1950年,孟小冬跟隨杜月笙移居到了香港。一生傲岸的孟小冬,終於有了真正的歸宿。

獨居香港,深居簡出,專心教授弟子

1951年,杜月笙去世。其後,孟小冬一個人住在香港,她深居簡出,除了教授弟子,並無其他愛好。她精心挑選的3位弟子趙培鑫、錢培榮、吳必璋,在其嚴格認真的言傳身教下,都成長為當時名角,果然是名師出高徒。

遷居臺灣,閉門靜養,生活歸於平淡

1967年,孟小冬60歲,因年齡已長,而其親友均在臺灣,她由香港轉遷到臺北定居。

歷經多少舞臺表演,看過多少人生悲喜劇,自己的一生就是一個傳奇,晚年的孟小冬無慾無求,她遠離世事,閉門靜養,生活十分平淡。

人生就是一次演出,演出總有謝幕。1977年5月27日,孟小冬因病在臺灣去世。人生雖已謝幕,這位奇女子的傳奇故事卻被後人永遠流傳。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