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肝病患者:三種藥別亂用!

我國是嗜肝病毒感染高發區,各型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是我國成人肝功能損害和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至今普通成人慢性HBV感染的患病率仍在10%左右。若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且病程超過半年者均可診斷為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患者不要隨意使用降酶藥

慢性乙肝往往病情遷延,很多患者由於擔心疾病復發,因此很重視轉氨酶的檢測。部分患者一旦發現肝酶異常升高,會根據既往經驗自行購買降酶藥物如垂盆草等服用,治療後若複查肝酶指標恢復正常,即認為病情穩定,可停用藥物。

誠然,不少降酶藥對轉氨酶確實能起到迅速降解的作用。但單純使用降酶藥,其實是治標不治本,轉氨酶正常並不能說明病情好轉,相反易使患者忽略了進一步檢查,從而掩蓋病情。因為即使在血清轉氨酶恢復正常後,其乙肝病毒仍可能不斷的複製,肝細胞炎症持續存在,導致病情加重。更有可能干擾醫生對於病情程度的判斷和治療方案的選擇。

肝病患者:三種藥別亂用!

慢性乙肝患者出現肝酶異常時,首先應詳細的檢查明確異常升高的原因,如果是乙肝病毒感染本身所導致的必須要使用抗病毒藥物,而不是降酶藥物;對於是肥胖、飲酒和肝毒藥物相關者則需減肥、戒酒和停用可疑肝毒藥物,並避免接觸肝毒物質。聯苯雙酯、垂盆草等降酶藥原則上儘可能不要使用。

肝硬化患者切勿濫用保肝藥物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和解毒器官。消化道吸收的各種物質均通過肝臟進一步代謝,併合成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同時,體內各種代謝終末產物及毒物如農藥、食品添加劑、藥物及腸道吸收來的腐敗產物等也通過肝臟來解毒處理。因此,肝臟一旦發生硬化,就會嚴重影響肝功能,干擾人體新陳代謝。在代償期,部分正常的肝組織動員起來加倍工作,超額完成所有的任務;若進一步發展下去,正常的肝細胞越來越少,以至常常不堪重負,最後出現各種失代償期的表現,如白蛋白下降等。

然而,有些肝硬化患者卻急病亂投醫,恨不得一口氣吃幾十種保肝藥物,甚至買了很多吹噓有保肝作用的保健品,希望能維持或恢復正常的肝功能。但這樣濫用藥物的後果反而使原本正常的肝細胞負擔越來越重,病情急劇惡化,對肝硬化的治療無任何幫助。

因此,肝硬化患者應按醫囑服藥,常用的保肝藥物1~2種即可,千萬不可胡亂用藥,或自行服用各種保肝產品等,以免加重肝臟的損傷。臨床上,我們每月都會遇到由於服用所謂的“保肝藥”和“保健品”導致的藥物性肝損害甚至慢性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肝病患者:三種藥別亂用!

肝硬化患者不宜口服硫糖鋁

“硫糖鋁”是一種常用的胃粘膜保護劑,其作用機制是在酸性環境中與胃內滲出的蛋白質結合成凝膠狀覆蓋於胃粘膜表面,阻止酸反向彌散並保護胃粘膜。主要用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但由於該藥能增加水分的吸收即產生收斂作用以及抑制腸道運動,故可造成便秘。

肝病患者:三種藥別亂用!

肝硬化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形態和功能的損壞,失代償期肝硬化往往合併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各種併發症導致患者死亡。而便秘是誘發肝性腦病的原因之一,其可以導致腸道致病菌繁殖,增加了各種有害物質尤其是氨的吸收;同時,肝硬化患者在用力排解大便時,腹腔壓力會增高,很容易使原本已經曲張的食管胃底靜脈壓力突然升高,導致破裂出血,危及生命。保持大便通暢是治療和預防肝性腦病的重要措施。

因此,肝硬化患者若出現胃部不適,選擇使用胃粘膜保護劑的時候,切忌隨意使用“硫糖鋁”製劑,避免加重便秘,誘發肝性腦病和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產生致命後果。如須使用,可選擇“鋁碳酸鎂”咀嚼片,因後者含有鎂離子,具有一定的輕瀉作用。 (肝膽相照-肝膽病在線公共服務平臺www.igandan.com)

本文來自“愛肝聯盟”範建高教書,更多肝膽資訊,免費諮詢醫生,請關注“肝膽相照公益行動”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