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陳橋兵變之前有怪事發生,這個不是趙匡胤能導演的

公元960年2月3日,陳橋驛發生了一場兵變,總導演兼男一號的後周大將趙匡胤喜滋滋地被披上了黃袍,原準備去征伐契丹的他掉轉馬頭先回東京去當皇帝。

陳橋兵變之前有怪事發生,這個不是趙匡胤能導演的

在大片還沒開機之前,宣傳推廣的攻勢就已經在東京城搞得很有聲勢了。總編劇趙普和總製片人趙光義把“出軍之日,當立點檢為天子”的宣傳語傳播到了很多老百姓的耳朵裡。

逼近東京的趙匡胤心裡並沒有太多不安,只不過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罷了。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原來上位用的也是黃袍加身這一反轉,所以這劇情有點走套路,而且不能算是趙普的原創。

陳橋兵變之前有怪事發生,這個不是趙匡胤能導演的

宋太祖雪夜訪趙普

大軍也就是剛開出東京北渡了黃河,到了今天的封丘縣陳橋驛駐紮,準備工作都在緊張籌備中。

據《十八史略》記載,在兵變發生之前,曾經有天象示警,可惜剛剛坐上龍椅的新任小皇帝恭帝才七歲,即使知道也無能為力,主弱臣強,原非社稷之福,只能徒喚奈何。

陳橋兵變之前有怪事發生,這個不是趙匡胤能導演的

苗訓雕像

行軍當中,有個軍官叫苗訓,此人熟知天文,精通易理,且曉暢用兵之道。

就在大軍快到陳橋驛的那個下午,他看到太陽下面還有一個太陽,其間有黑光相侵(莫非太陽黑子?),就指著太陽對大家說:“看見了吧?這就是天命!”

陳橋兵變之前有怪事發生,這個不是趙匡胤能導演的

宋太祖像

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啊!總導演趙匡胤對此甚是滿意,識趣的苗訓後來被封為工部尚書。

當天晚上駐紮在陳橋驛,軍士們就聚在一起議論:“必須得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再北征。”於是列隊環衛著趙匡胤的大帳,直到天亮。(這些群眾演員也很盡職敬業。)

陳橋兵變之前有怪事發生,這個不是趙匡胤能導演的

按史書上寫的是,趙匡胤當晚竟然喝醉了(像很多新郞一樣以水代酒也能喝醉?),反正是到了天亮,軍士們都頂盔貫甲,來到他的大帳前鼓譟:“願策太尉為天子!”

趙匡胤驚起(演得好!),就強行被披上了黃袍,然後大家就都跪下磕頭,山呼萬歲了!(按劇本往下演就行,連彩排都省了。)

有史書認為男二號是石守信,其實他和王審琦等人是帶禁軍守備都城的,沒有參與前期錄製。因為都是趙匡胤的“結社兄弟”,他們的功勞就是開了一下城門,把趙匡胤接進來送進宮裡去當皇帝。

陳橋兵變之前有怪事發生,這個不是趙匡胤能導演的

說是兵不血刃和平演變也不全對,也有人頭落地,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還是忠於後周的,可倉促間還沒有召集起人馬來,就被軍校王彥升殺死了。

趙匡胤邁著堅實的步伐一步一步(特寫鏡頭)走進了皇宮,小恭帝只好邁著虛弱的步伐一步一步離開了皇宮。

於是本大片的大結局是:大宋王朝就正式開張營業了。

陳橋兵變之前有怪事發生,這個不是趙匡胤能導演的

陳摶老祖

總體來說,開創太平基業對老百姓當然是好事。要不當年的陳摶老祖聽說趙匡胤定鼎開封,一激動差點從驢背上摔下來,大笑道:“天下自此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