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這幾首詩創下了詩詞界之最的記錄,至今還沒發現有人能超越

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詩詞是這片海洋中的一個奇葩,千百年來被人久久傳唱,至今仍不衰。然而,在這煙波浩渺的詩詞海洋中,有幾首詩詞,創下冠絕古今的歷史記錄,至今無人能超越。

這幾首詩創下了詩詞界之最的記錄,至今還沒發現有人能超越

一、最短的詩

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這一首詩歌叫《彈歌》,出自《吳越春秋》,全詩僅僅八個字,卻向我們展現了一副狩獵的畫面。

從詩中可以看得出,這個時候應該是屬於原始社會。

詩歌分兩部分,前四個字是第一部分,講的是製作彈弓的材料,竹子。

我覺得,斷竹既可以理解為砍伐竹子,也可以理解為將砍伐好的竹子截斷劈開。

這幾首詩創下了詩詞界之最的記錄,至今還沒發現有人能超越

續竹就是製作彈弓的一系列程序,我們可以理解為把斷了的竹子用繩子一類的東西綁在一起,讓竹子接續起來,便於利用。

竹子本身不能製作彈弓,是需要經過一番加工過程的,這個過程就是續。

加工好的彈弓用來幹什麼的呢?

就到了下一部分了,飛土,逐肉。

這幾首詩創下了詩詞界之最的記錄,至今還沒發現有人能超越

把土捏成泥丸,然後用彈弓發射出去,擊中鳥獸一類的動物。但是,這個泥丸卻不能讓鳥獸動物斃命,只能擊傷。而在這些鳥獸受傷的過程中,加上受到驚嚇,自然會沒了命的逃竄,所以,需要去追逐,最後獲得生活必備的食物。

在原始社會,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都是群居。他們的食物來源,主要還是靠狩獵,他們過著狩獵的生活,只能依靠這種方式獲取更多的食物。

這幾首詩創下了詩詞界之最的記錄,至今還沒發現有人能超越

二、最長的詩。

在我國詩歌史上,最長的詩莫過於先秦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先生的浪漫主義詩歌《離騷》了。它是《楚辭》的代表作,全詩三七七句,二四七六個字,是我國詩歌史上,第一個由詩人獨立創作完成的具有自傳性質的長篇抒情詩。

近乎兩千五百字就叫長篇詩歌了,沒錯,在古代那種極為簡單的記事方式下,接近兩千五百字,就已經是超長的詩歌了。

這幾首詩創下了詩詞界之最的記錄,至今還沒發現有人能超越

那麼,這首長篇抒情的《離騷》表達的是什麼呢?

這首詩歸納起來,其意思是說屈原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為楚國的繁榮昌盛做貢獻,但是楚王身邊的那些奸佞小人,總是詆譭他傷害他,讓楚王遠離他罷黜他,他一腔的熱血和抱負無人理解,也強調了他不願與奸佞小人為伍的高潔思想,可以說,屈原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

想必大家都看過《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電視劇,讀《離騷》這首詩,我最能想起的就是裡面的那個少校林譯,阿譯長官。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他的那句——毋寧死乎。他在劇中的那種形象,我覺得跟我印象中的屈原有幾分相像,尤其是他一甩頭,帶著淡淡的憂傷慢慢吞吞的說上一句——毋寧死乎,就更有屈原那種韻味了。

這幾首詩創下了詩詞界之最的記錄,至今還沒發現有人能超越

三、引用最多的

相信大家都讀過《金銅仙人辭漢歌》,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賀因病辭職由京師長安赴洛陽途中所作的一首詩。

李賀借金銅仙人辭漢的史事,來抒發興亡之感、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

整首詩裡設想奇特,而又深沉感人;形象鮮明,而又變幻多姿;詞句奇峭,而又妥帖綿密。此詩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是李賀的代表作品之一。

特別是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已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曾被很多人引用。

這幾首詩創下了詩詞界之最的記錄,至今還沒發現有人能超越

也曾有人用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一句來求下聯。

據《蓼花州閒錄》中記載,宋初石延年贈友聯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為上聯,對出下句“月如無恨月常圓”,一語既出,驚動四座。

“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最初出處是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其他都是引用。而這句詩的意識表達的就是,引喻生長、興衰。石延年用“月如無恨月常圓”作對句,不僅詞性聲律等恰相對仗,而且意境深遠,與上句兩相聯配,自然融為一體。

這幾首詩創下了詩詞界之最的記錄,至今還沒發現有人能超越

那麼,我們就來細數一下,有多少詩人引用了這首詩詞呢?

先列明出處: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1、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宋初石延年(曼卿)贈友聯中,以“天若有情天亦老”為上聯,對出下句“月如無恨月常圓”,一語剛出,驚動四座。此事記載在《蓼花州閒錄》中。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天要是真的有情的化,天也已經老了,月亮如果沒有恨意,它會長圓的,表達的是一種無奈。

2、《憶秦娥》·宋·万俟詠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

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天已經老了,這個事情也是說不出來的。

3、《河滿子》·宋·孫洙

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

這幾首詩創下了詩詞界之最的記錄,至今還沒發現有人能超越

4、《減字木蘭花》·宋·歐陽修

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

5、《行路難/梅花引》·宋·賀鑄

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6、《木蘭花 其一 前重陽幾日籬下始見菊放數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貽山中二三子》·金末元初·段成己

佳時苦恨歡悰少。鏡裡衰顏難再好。試將離恨說渠儂,天若有情天亦老。

7、《蝶戀花》·元好問

過眼風花人自惱。已□尋芳,更約明年早。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原只無情好。

這幾首詩創下了詩詞界之最的記錄,至今還沒發現有人能超越

8、《壽陽曲·酒可紅雙頰》元初張弘範

酒可紅雙頰,愁能白二毛,對樽前儘可開懷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9《朝雲集句詩七言律詩(十首)》·明·孫蕡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此聲腸斷非今日, 風景依稀似去年。

這幾首詩創下了詩詞界之最的記錄,至今還沒發現有人能超越

10、《金縷曲 為藏山題畫》清末民國初·沈曾植

絕唱酬希聽。我非魚、子猶非我,會心誰勝。天若有情天亦老,目瞬華萎難認。

11、《玉樓春 其十》·清末民國初·程頌萬

花開未老人年少。頃刻光陰都過了。坐來雖近遠如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12、《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近現代·毛澤東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13、《題沈本千西湖長春圖卷》·近現代·施蟄存

從今不老即年輕,正須妙達南華旨。天若有情天亦老,長春請用無情始。

對於這麼多借用,算不算抄襲呢?其實是不算的,以前的人記詩句,全靠個人腦子裡記憶,所以借句是一種大學問的標誌,說明此人書讀的多,有見識,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標誌,而並不是抄襲。

“天若有情天亦老”這首詩已知的借用就這些,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