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這兩年很多人都在抱怨:現在的國產電視劇是沒法看了。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打開電視,背景是綠幕的,後期是五毛的,劇情是抄襲的,後期全靠摳的。

不僅如此,連演員的臉是僵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對外貌的審美開始千篇一律: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尖下巴,V字臉,韓式一字眉,歐式雙眼皮,高聳入雲的山根,牆壁一般的粉底……這樣的網紅臉備受推崇。

關於中國式審美,知乎上有一個很火的話題,叫“國人的審美,大體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高點讚的回答是這樣總結的: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兒童坐的搖搖車,是魔幻的;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年輕人最愛的淘寶爆款,長這樣;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老年人看的養生節目,是這個畫風;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新派建築,要麼是扭曲的,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要麼是山寨的,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窗戶還是神筆馬良幫著畫的。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馬路上最常見的商標設計,像是城市裡的牛皮癬。

中國式審美到底怎麼了?

只要是稍微瞭解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過去的中國不是這樣的。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唐代建築有多美,看梁思成的手稿你就知道。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北宋的清雅,全在王希孟的這幅《千里江山圖》裡。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明代的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被稱為“東方建築最豪華、最完美無缺的傑作”。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至於民國時期的審美水平,隨便一個平面設計,都美得賞心悅目。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廣告排版現在看都不覺得落後。

歷史上唯一被吐槽比較多的大概要數乾隆的“農家樂”審美了。

據說有一次,林徽因的同事來設計國徽,有人設計了一種圖案,林徽因看完就說,你這個圖案太“乾隆”,太低級了。

前兩年,有好事者拿雍正的審美和乾隆做對比,還引爆大規模吐槽狂潮: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在 CCTV的《國家寶藏》節目裡,乾隆的農家樂審美又被拎出來diss了。

節目中演繹了一個歷史片段:乾隆一心想要打造出集中國瓷器之大成的瓷瓶,結果被大臣吐槽。

大臣:“一個瓶子十七種花色,有點過了吧……”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乾隆:“就是要過!要是我愛豆王羲之、黃公望在世,他們一定能理解我的赤誠!”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然後,就有了這個五顏六色眼花繚亂歡天喜地的大瓶子——瓷母瓶,也叫各種釉彩大瓶。

所謂官方吐槽最為致命,節目播出後,乾隆的審美這次算是被全世界抓住了把柄。

但說真的,乾隆的審美真的有那麼不堪麼?

乾隆爺要是知道這一切,恐怕是要喊冤的,畢竟乾隆土這個事,是個天大的誤會。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皇室的美學教育豈是一般人能趕得上的?

出身皇室的乾隆,少年時代受到了嚴格的教育,熟讀儒家經典,還得到福敏、蔡世遠、朱軾等這些鼎鼎有名的大師教導,研經習史、作文吟詩,繪畫、文玩,音律、園林,樣樣精通。這樣的乾隆,審美觀怎麼會輕易掉線呢?

▶ 乾隆是真·陶瓷鑑賞大家

乾隆時期確實出了很多裝飾繁複、色澤鮮豔的瓷器等工藝美術品,但並不能說明乾隆只認準繁縟華麗的風格,清宮這一時期收藏製作的清雅素淨的藏品也有很多。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這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乾隆粉青釉暗夔龍紋洗口水丞,釉色柔美雅潔,造型別致。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這件乾隆琺琅彩花卉紋瓶,詩畫結合,即便用了琺琅彩,仍能看出淡雅之氣。

雖然雍正和乾隆兩個人對陶瓷都比較熱衷,但雍正熱衷的是對御窯的陶瓷生產進行規範。為了讓製出的陶瓷符合自己的審美和保持皇室的尊貴地位。實際上他對陶瓷的鑑賞沒啥興趣,當有古陶瓷要鑑定的時候,他就拿去給別人鑑定,比如南匠袁景劭就不止一次奉旨鑑別陶瓷器的年代和等次。

反而是乾隆的陶瓷素養和鑑賞能力很強,他的一些考據、辨識方式,現在證明都是對的。論鑑賞力,乾隆才是實打實的真·陶瓷鑑賞家。

▶ 不是乾隆土,而是乾隆在炫技

乾隆爺的確愛花裡胡哨的東西。

但憑這個真心不能說乾隆爺土,要雍正土成這樣他估計真的土不起,因為那個時候的製作工藝可能還做不出來這麼“土”的東西。《國家寶藏》節目裡提到的那個“土”瓶子,是我國古代陶瓷史上設計最精巧、工藝最複雜的作品。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只能說乾隆爺已經過了玩審美的階段,開始玩技術。

這個“土”瓶製作起來極難。因為它的裝飾極複雜,各個部位燒製的溫度要求還不一樣。複雜的是,瓶子中間部分有一圈主題紋飾,以祭藍釉描金開光粉彩吉祥圖案為底紋,分為12個開光,6幅為吉祥寓意的圖畫,6幅是圖案花卉。製作起來要求特別精細。

燒製時每個部分要求的溫度還不一樣,因為釉彩有高溫釉彩和低溫釉彩之分。故宮博物院的陶瓷專家呂成龍說“此複雜的工藝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種釉、彩化學性能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完成”。

不是乾隆土,盛世國君的政治抱負,你們凡人不懂

首先,很多人欣賞大瓶的順序就是錯誤的,不是簡單的從上到下,瓷母的正確打開方式,應該是按照“年代順序”,而非“位置順序”。

如果按照年代順序,我們會驚訝地發現這尊瓷母以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集結了宋、明、清三朝最名貴和最有代表性的釉彩,而且它們都是以一種幾乎是平均的裝飾層間距自下而上間隔排列!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更有意思的是,乾隆還把對一件大瓶來說最重要、最吸引眼球的的幾個部位,例如口沿處,頸部及耳朵,肩部,腹部,以及所有的間隔部位全部都留給了本朝的釉彩。

這根本不可能是巧合,唯一的解釋就是,這隻能是乾隆有意而為之的結果。那麼,乾隆如此安排各層釉彩是想說明什麼呢?

他是想說:儘管我很尊敬宋代、明代的窯工在陶瓷史上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但是他們的位置都是次要的,我本朝所創燒的釉彩才是陶瓷史上最了不起的成就!所以清代的釉彩才應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這才是乾隆命人生產這尊大瓶背後真正的用意。不用說一句話一個字,僅僅依靠各個釉層之間的巧妙排列就將如此深邃的政治理想完美又含蓄地表達出來——這才是乾隆的水平,才是乾隆御窯瓷器的水平。

所以說,土的不是有錢見識廣的乾隆,而是貧窮和無知限制了審美的我們。

不過,要告別無知,提高審美,也不是什麼難事,就從重新審視這尊“土”瓶子開始吧!

除了重溫《國家寶藏》節目之外,你還有一個更好的選擇:《國家寶藏》同名書!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國家寶藏》

於蕾 呂逸濤 編

中信出版社

2018年6月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等九位館長共同甄選,講述27件鎮館之寶的前世今生。

聚焦文物本身,在油墨中還原文物本來的面貌,在歷史與故事中,展現文物的每個細節。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九家博物館授權高清文物細節圖,近距離欣賞國寶的真實樣貌,全面展示沒意見國寶的精美和匠心。

你的審美,暴露了你的階層

翻開《國家寶藏》,指尖流過的是厚厚的一本時間,一眼千年,囊括無數江山與滄海桑田。合上書再度走進博物館時,看到的文物將是另一番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