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健康科普堂|警惕!過量吃含有解熱鎮痛成分的藥物很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

健康科普堂|警惕!過量吃含有解熱鎮痛成分的藥物很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AKI)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不超過3個月的腎臟結構或功能的異常。急性腎損傷可發生於既往無腎臟病者,也可發生於原有慢性腎臟病基礎上,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發生AKI後,腎功能常不能恢復正常,加快進展至終末期腎臟病(尿毒症)。不同病因導致的AKI預後是不同的。急性腎損傷高危人群分別是年齡大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慢性腎病患者,心衰病人,動脈粥樣硬化性周圍血管病變的人,有肝臟疾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使用腎毒性藥物者,低血容量的人,感染患者。

健康科普堂|警惕!過量吃含有解熱鎮痛成分的藥物很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

本期健康科普堂邀請瀋陽市健康教育專家、市第七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林冬芳帶您瞭解瞭解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的病因是什麼?

1.腎前性因素導致急性腎臟損傷。機理是腎血流量減少,腎臟缺血缺氧致腎小球、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常見於以下情形:

血容量減少性:如燒傷、腹瀉、嘔吐等引起細胞外液丟失;胰腺炎、擠壓綜合徵、燒傷、腎病綜合徵、肝功能衰竭等引起細胞外液滯留。

心輸出量減少:如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壓、嚴重肺心病等引起心功能不全。

外周血管擴張: 降壓藥,膿毒症,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低氧血癥等。

腎血管嚴重收縮:膿毒症,非甾體抗炎藥,肝腎綜合徵等。

腎動脈機械閉鎖:血栓、栓塞等。

健康科普堂|警惕!過量吃含有解熱鎮痛成分的藥物很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

2.腎實質或腎血管疾病導致的急性腎臟損傷

腎實質疾病:腎小球腎炎、 急性腎小球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抗基底膜腎炎、過敏性紫癜性腎炎。

間質性腎炎: 藥物所致,如磺胺類、利福平、非甾體抗炎藥、某些中草藥或中成藥等。

腎血管性疾病:血管炎、惡性高血壓、硬皮病、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腎靜脈血栓形成等。

重症感染:膿毒症或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軍團菌、漢坦病毒等特殊病因等。

腫瘤浸潤:結節病、淋巴瘤、白血病等。

腎小管壞死: 腎缺血、中毒、色素毒素等。

腎小管內阻塞: 尿酸、草酸結晶沉積,肌紅蛋白、血紅蛋白沉積等。

健康科普堂|警惕!過量吃含有解熱鎮痛成分的藥物很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

3.腎後性因素導致急性腎臟損傷

泌尿繫結石、腫瘤、尿道狹窄、腹膜後和盆腔惡性腫瘤、腹膜後纖維化等引起尿路梗阻。

4.藥物性腎毒性。西藥主要包括抗生素、抗腫瘤藥物、利尿劑、造影劑、退燒藥、非甾體抗炎藥等均有導致急性損傷的可能。發病機理一是因為個體對該藥過敏,另一個是藥物對腎臟的直接毒性。藥物過敏與個人體質有關,有的人對一類藥過敏,有的人是對藥物的添加劑、雜質過敏。日常生活中,許多人感冒後常常自行服用抗生素、退熱藥,效果看似“藥到病除”,實際上有很多患者因為服用感冒藥而導致急性腎損傷。最常見的感冒藥,諸如泰諾、白加黑等含有解熱鎮痛成分的藥物,過量吃很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人們常說中藥溫和毒副作用小,事實上像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一類中藥有較強的腎毒性,短時間大量服用可造成服用者急性腎損傷。

健康科普堂|警惕!過量吃含有解熱鎮痛成分的藥物很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有哪些臨床表現?

輕者無自覺症狀,重者會出現尿量減少、顏面或下肢浮腫,還可出現全身各系統症狀。

1.消化系統: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嚴重者可發生消化道出血。

2.呼吸系統:呼吸困難、咳嗽、憋氣等。除感染外,主要因容量負荷過多導致急性肺水腫。

3.循環系統:因少尿和未控制飲水,以致體液過多,出現高血壓及心力衰竭表現。因毒素蓄積、電解質紊亂、貧血及酸中毒引起各種心律失常及心肌病變。

4.神經系統:意識障礙、躁動譫妄、抽搐、昏迷等尿毒症腦病症狀。

5.血液系統:可有出血傾向及輕度貧血。

6.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化驗檢查提示有代謝性酸中毒,高鉀血癥,低鈉血癥,低鈣高磷血癥。

健康科普堂|警惕!過量吃含有解熱鎮痛成分的藥物很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AKI)如何診治?

診斷標準: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結果,即腎功能在48小時內突然減退,血清肌酐絕對值升高> 26.5μmol /L,或7天內血清肌酐增至1.5倍基礎值,或尿量<0.5ml/kg.h,持續時間>6小時。

AKI治療:主要包括儘早識別並糾正可逆因素、維持內環境穩定、營養支持、防治併發症及腎臟替代治療等方面。

早期診斷、及時干預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腎損傷、促進腎功能恢復。

健康科普堂|警惕!過量吃含有解熱鎮痛成分的藥物很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如何預防?

(一)積極治療慢性腎臟病,及時發現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危險因素並加以去除,是防止發生AKI的關鍵。

(二)在老年、糖尿病、原有CKD及危重症患者,尤其應注意避免腎毒性藥物、造影劑、腎血管收縮藥物的應用及避免腎缺血和血容量減少。高危患者如必須造影檢查應給予水化療法。

(三)日常腎保護注意事項

1.定期體檢:尿常規、腎功能、泌尿系超聲,有利於無病早防,有病早發現、早治療。

2.預防和積極治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糖尿病。

3.預防泌尿系統感染:保護會陰乾淨,及時排尿 。

4.預防腎臟病的前驅病:如感冒、扁桃體炎、小兒猩紅熱、傷寒、肝炎等。

5.狼瘡病要積極治療,保護腎臟不受侵害。

6.戒菸限酒,並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健康科普堂|警惕!過量吃含有解熱鎮痛成分的藥物很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

7.不隨意亂用藥,特別是一些腎毒性藥物。

8.合理膳食:全營養素,少食鹽,適量飲水,多吃蔬菜、水果。

9.適當運動:改善血液循環。如運動後,尿中泡沫多或尿色異常,要去醫院系統檢查泌尿系統。

10.保持樂觀,心理平衡,淡薄名利,有益健康。

【本期專家】

林冬芳,瀋陽市第七人民醫院腎病科主任,主任醫師。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腎臟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中醫藥學會第八屆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細胞生物學學會腎臟病和血液淨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理事,瀋陽中醫藥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瀋陽醫學會第六屆腎內科分會委員,瀋陽市健康教育專家庫專家、市健康教育講師團成員。從事中醫腎病專業16年,擅長應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狼瘡性腎炎、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慢性腎衰竭、糖尿病腎病等疾病。

健康科普堂|警惕!過量吃含有解熱鎮痛成分的藥物很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