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週末的時候應該讓孩子睡到自然醒,還是按平時上學的作息時間表?

茉莉芊說


我家孩子也是學前班了,出於以下考慮,我選擇週末讓孩子睡到自然醒:

1.換位思考

還記得當年我們自己的情形嗎?週一到週五都要早起,作業多了,勢必又要晚睡,雖然中午可以小睡一會兒,但還是覺得困,好不容易,週末了,睡得正香甜,就被母上大人吼起來了,那時候,唯一的盼頭就是趕緊長大,天天睡懶覺。

如果今天要出去遊玩,確實需要早起,那另說,關鍵是,很多時候,週末早起,也沒很多事情需要做,那為什麼不多睡一會兒呢?

2. 責任自己承擔

對於孩子應不應該早起,這不是孩子自己的事兒嗎?誰的事情誰處理,誰的責任誰承擔,所以,平時上學期間,我會輔助孩子起床不遲到,但是週末,就完全讓孩子自己安排他的時間,或許他還小,但我們家長可以實現告訴他第二天都有哪些事情需要他完成,讓他自己慢慢學習安排時間。

3.睡眠很重要

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都不一樣,我每天至少9個小時才能覺得精力充沛不犯困,可是洋寶爸只需要6個小時,而孩子小,當他困的時候,自然會睡,所以不妨寬鬆些,讓他睡夠自己的時間。


我是洋寶媽,致力於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育兒更是育己

遇見洋寶媽


週末我會讓孩子睡到自然醒,因為充足的睡眠對孩子的健康實在是太重要了。不過,我家小孩兒週末也是六點半醒,明顯不太缺覺。

孩子的身高、免疫力發育跟睡眠時間有直接關係,五歲的孩子大概需要每天九到十小時的睡眠。每個孩子具體需要的睡眠時間並不一致,這裡分享一個小測試,家長可以在家給孩子做一下,看看孩子是不是缺覺。

下午三點,讓孩子躺在床上,周圍要安靜、光線要暗,給孩子手裡拿一個金屬勺子或者叉子,關上房門離開。在門口看錶,聽聽第幾分鐘勺子或叉子會掉到地上,這個時間點就是孩子即將睡著的時候。如果孩子五分鐘之內即將睡著,說明他每天至少缺三小時的睡眠;如果孩子在十分鐘左右即將睡著,說明他每天缺一小時左右的睡眠;如果十五分鐘之內勺子叉子沒有掉,則說明孩子的日常睡眠基本充足。

週末大人都需要休息,為什麼不能讓孩子睡到自然醒呢?我家孩子起得早是因為她有午睡的習慣,如果孩子不午睡,週末的早上不妨讓孩子多睡會兒。

我是一個倡導無論如何都自己帶孩子的媽媽,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講常識、說真話,認真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我家老大也讀二年級,平時上學的時候,孩子都是6:30起床,學校要求是7:30到校,因為我家離學校走路也是10分鐘的路程,所以,基本上早晨孩子出門的時間大概在7:15—7:20之間。

如果是週末的話,我不會那麼早叫孩子起床,因為平時養成了一定的作息規律,即便我任由他睡,到了7點半左右,他自己就醒了,最多不會超過8點鐘。

如果八點鐘還沒有醒,我會叫他,因為再睡,就錯過了吃早飯的時間,這樣下來,一天的作息就會徹底打亂,吃飯沒有個飯點,到了該午休的時候,還比較亢奮,到了晚上七八點鐘,就哈欠連天了,作息規律被打亂,影響的不是一天,可能需要幾天才調整過來,而且根據我的觀察,這個時候孩子最容易生病,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

我認識一個寶媽,一到週末就睡到中午11點,她說其實也睡不了那麼多,就是躺在床上,不願動彈,起床後直接吃午飯,到了晚上該休息的時間,她還帶著孩子在公園玩,要到晚上10、11點鐘,才能回家。

我總體的原則就是,週末可以適當多睡會,但醒了,就不要在床上窩太久,一日三餐還是要吃的哦。


沛澤媽讀心理


兒子入托前,最讓我頭疼的就是睡覺了。他每天早上八九點起床,一直玩到三四點睡,每次我下班到家(六點多),他還在睡,晚上十二點睡覺是常態。這種黑白顛倒的日子,真的很累的。所以那時就想送他入托,調整作息時間。

果然,入托的第一天開始,晚上八九點入睡的,第二天早上七點被我們各種折騰起床。本以為只是偶然,沒想到,每天晚上八九點他都準時睡著。前四天早上起床還會鬧騰,現在基本上七點左右他自己就睡醒了,想想每天晚上睡了差不多10小時,中午休息1.5-2.5小時,基本上保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

為了不打亂生物鐘,週五週六週日晚上,我仍然堅持八點半上床,九點半必須睡著的習慣。至於早上嘛,睡到孩子自然醒,一般七點多孩子就醒了,然後就要堅持起床了。中午12點開始,我便陪他在床上看繪本講故事,差不多12:30左右,陪他睡覺,他也很配合,一般能睡2個小時左右。如果帶他外出了,午休時間可能會變動,但晚上上床睡覺時間絕對不能變。

到現在為止,已經堅持一個多月了,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基本上養成,我們大人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而且孩子睡了,我也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覺得蠻受益的。

所以我覺得,晚上睡覺時間必須要堅持跟上學時一樣,不要因為放假或者週末就放鬆了,讓孩子晚睡晚起。至於早起時間嘛,可以自由點,不必準點叫醒孩子。一般來說,晚上入睡時間堅持了,孩子睡眠充足了,不用叫自然就準點醒來了。週末嘛,可以放鬆一下,陪孩子賴床看看電視和繪本,沒必要繃那麼緊,但午休還是要堅持的,特殊情況例外。


Seven寶貝成長手記


同意。如果週末沒有課,沒有事,我會和孩子一起睡到自然醒。

孩子上小學前曾經訓練過一段時間,早上6點起床,出去運動,然後上學前班,後來一個當過老師的奶奶問為什麼起這麼早?我實話實說,奶奶說不用特意,船到橋頭自然直,等一上學他自然就會早起了。但說句實話,每天上學的早起的確挺費勁的。尤其是冬天,溫暖的被窩讓人難以捨棄。但小學6年孩子都堅持下來了,我每天會5:30起床,做早飯,6:30叫起。所以放假沒事時會“允許”孩子和自己“戀床”。

就這個問題,其實挺難要求的。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和諧”,親子關係的和諧。如果在“自律”和“良好和諧的親子關係”兩者之間做出選擇的話,我會首選“和諧”。做為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一切出發點可能都逃不出“為了你好”,如果這些為了你好的要求影響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係,間接再影響到孩子對學習、運動主觀能動性,使孩子產生逆反就得不償失了。我們作為家長不妨在偶爾的時候和孩子一起偷點懶,在維護好親子關係的時候,讓自己“自律”起來,以身作則,給孩子一個可行性的榜樣,相信孩子也會照樣學樣,讓自己和父母一樣,懂得張弛有度。所以睡到自然醒本身不需要過多的地糾結,我們需要關注一下,孩子在得到充分休息後是不是真正提高了學習效率,能更高效更準確地完成學習任務,如果這是肯定的話,適當放鬆一下,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楊帆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估計大部分家長還是讓孩子睡到自然醒的,除了“虎媽鷹爸”,他們的教育觀念比較奇特,在這兒不討論。

從小學到高中,幾乎所有學校的作息時間,鮮有能讓孩子睡到自然醒的。拿我所在的縣市來說:小學要求7:30到校。校車7:15出發,最晚也得7:10從家出來,算上賴床、洗刷、吃飯的時間,最晚6:40起床。夏天還好說,到了冬天,6-10歲的孩子,能有幾個6:40能自然醒的?

初中比小學整個提前了20分鐘,也就是說,6:20左右就得起床,還是得靠鬧鐘或爸媽叫醒。高中就更悲催了,高一、高二6:10到校,高三6:00到校,速度最快也得5:40起床。這個點,估計大人都還在夢裡。

所以,我是堅決擁護孩子週末睡到自然醒,從小學到高三一直是這樣,而且週五晚上不用寫作業,讓孩子釋放天性、痛快玩。


快樂貓錚媽


我們家也有幼兒園和小學生。一個三年級男孩,兩個雙胞胎女孩一年級,還有一個幼兒園大班女孩在向幼升小過渡。

平時上學肯定會在6:50左右起床,7:20左右吃好飯、洗漱好後準備去上學,幼兒園的妹妹可以稍晚20分鐘。



之前週末爸爸媽媽都是隨意讓她們睡到自然醒,孩子有時候會睡到九點、十點鐘,有時候也會和上學時候一樣。但這樣有個壞處是他們容易在前一天晚上形成晚睡的壞習慣,因為總想著反正第二天不用早起。這樣的惡性循環就會導致週一早上比較難過,不僅自己起不來而且家長也跟著催促著急。

後來就改變了生活習慣,週末可以多睡一會,比如最遲八點半要起床,準備吃飯,偶爾有外出遊玩累了或者生病等特殊情況就酌情根據孩子身體狀況調整。後來逐漸培養了孩子彈性的生活習慣,有規矩約束但也有一定自由。



所以對此問題,我的觀點是:

1.不能嚴格規定週末必須和上學一樣,但也不是無限制的睡到自然醒。按照孩子舒服的節奏、家庭生活需要來就可以。作息表也是可以調整的。

2.如果孩子有偶爾賴著不起床或者其他挑戰大人的行為,也不要給懲罰,本來學習任務壓力就比較大,和爸媽一樣期待美好的週末,所以不妨共同創造和諧的生活氛圍。

3.規矩和習慣都不是一時半會就能養成的,想想看我們大人也都需要一些時間來培養一個習慣,所以給到孩子時間和耐心去練習,“正軌”的生活需要家庭每個人的努力。

簡單說這些,歡迎留言交流、轉發分享。


叢叢老師


我家有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

平常學校要求7:40之前一定要進班,所以他早上都得6:20起床吃早飯,然後步行到學校。學校放學作業也不少,弄完作業再磨蹭磨蹭,基本上得9:30左右才能上床。這樣他平常的睡眠時間都不到九個小時。

每天早上叫他起床的時候,他都很費勁,都會跟我說,媽媽我都沒睡夠,搞得我這個當媽的人真的很心疼。

所以,但凡是週末我都願意讓他多睡一會兒,而且頭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就告訴他說,沒事你就多睡會兒吧,想睡多久就睡多久,自然醒最好。

讓孩子睡到自然醒,至少能讓我心裡安慰一些。

還有一點,對孩子而言,週末的早上能夠睡到自然醒,從孩子的心理感受上來講,能感受到週末跟平常的不同,會讓孩子從心理上有一種放鬆感。這種放鬆感對他下一週的學習而言,肯定有益。

您同意我的說法嗎?您在家會讓孩子睡到自然醒嗎?歡迎您在留言區評論討論呢。

也歡迎您關注我,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咱們可以一起交流,讓教育孩子這件事情變得更有效率,更輕鬆~


小公主變形計


我家孩子小學二年級,平時早上6點半起床,晚上10點前上床睡覺,中午不午睡,算下一天睡了不到十個小時,我是覺得睡的不夠,所以到了周未還讓她睡到自然醒的,不過周未任她睡也是在八點左右就會醒的。

上小學累不累那是看學校佈置了多少作業,父母給孩子報了多少課外班,我家孩子我覺得不累,課外班就報了舞蹈,還是在周未下午一次課,平時除了作業其他都是任她隨意安排了,畫畫、彈電子琴、下樓和小朋友玩,周未帶她去周邊遊玩或去大學的操場上運動。


育兒如育己


在孩子週末起床這件事情上,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一個比較詭異的事情。那就是:上學的時候,怎麼叫都不願意醒,到了週末反而早早就醒了。

我問過周圍好幾個家長,尤其是幼兒園的孩子,好多這種情況的。我們分析了一下,可能有這樣幾個原因。

首先,孩子不喜歡上學,所以希望早上賴床,以推遲上學時間的到來。當然,這只是孩子的思維。

其次,週末沒有學習壓力,孩子一心想著可以玩耍了,故早早起床,以延長玩耍的時間。

第三,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越是叫得厲害,越喜歡賴床。週末家長不叫了,但因為已經形成了生物鐘,所以仍然到點就醒,還自己主動起床。

所以,我覺得,如果週末仍然賴床的孩子,唯一的原因肯定是睡眠不足。週末沒有多大學習壓力,不用去學校,不應該賴床才是。但孩子起不來,肯定是睡眠不夠。

而睡眠不夠,要麼前一天晚上睡得太晚,要麼上一週學習太累,不管哪一種,我感覺都需要好好補一覺的。

因此,如果我家孩子週末賴床,我一定讓他睡到自然醒。其實,我多想他能夠睡到自然醒啊😊一到週末,家有一個五六點就起床瞎鬧騰的孩子,真心樂不起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