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沒有他,湘軍或許難成氣候

談及湘軍,人們印象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曾國藩和左宗棠二人。誠然他們出將入相,是當仁不讓的湘軍核心,但還有一個人物,名氣不及曾、左,但在湘軍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強於曾、左,這個人便是胡林翼。

胡林翼出生於文化世家,其父胡達源是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探花,官至詹事府少詹事。8歲時,胡林翼被名臣陶澍看中,招為女婿。優越的家境使胡林翼養成了紈絝子弟的習氣,“在江南幕中,常恣意聲妓”,年少時的放蕩使得胡林翼身體並不是很好,壯年而死與此不無關係。為了將胡林翼引入正途,陶澍親自教習,最終道光十六年(1836年)胡林翼高中進士,此時他24歲。胡林翼仕途並不順利,沉浮半生,直到咸豐五年(1855年)才署理湖北巡撫。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是一個能力平庸的人,相反胡林翼深通經世之學。在晚清湖南史上他是極為關鍵的一個人物,湘軍能夠縱橫天下也多得益於胡林翼的貢獻。

沒有他,湘軍或許難成氣候

首先,胡林翼性格穩重樂觀,交友也十分廣泛,湘軍的團結得益於他的居中調解。湘軍核心曾國藩雖官位甚高,但為人保守,不敢冒險,一遇挫折容易產生消極情緒。胡林翼長期任官於地方,比起曾國藩而言,官位品階略低但遇事卻臨危不亂。湘軍多次在挫折中重生,不無胡林翼精神療法之功。湘軍的領袖,諸如曾國藩、左宗棠等人都是儒生出身,文人相輕習氣較重,加之湖南人性格較為執拗,意見相左的事情,很是常見。胡林翼與曾國藩和左宗棠交情都很好,二人出生矛盾時,每每依賴於胡林翼居中調和。胡氏一死,曾、左矛盾放大,直至分道揚鑣。故而《清史稿》評價胡林翼“使無其人,則曾國藩、左宗棠諸人失所匡扶憑藉,其成功且較難。”

沒有他,湘軍或許難成氣候

其次,胡林翼深諳官場之道,為人較為圓滑,不惜犧牲自己名氣為湘軍爭取強援。胡林翼就任湖北巡撫後,多為湘軍謀劃和貢獻,而如要全力援助湘軍,則必須得湖廣總督官文的支持。官文是滿人,為人無甚才華,且較為貪婪,官名也較差。但胡林翼主動示好官文,不僅以金錢孝敬官文,更是不惜自降名聲,用討好官文寵妾的方式爭取官文支持。本是用以鉗制胡林翼、監視湘軍基地的官文,成為了胡林翼的盟友。此後,湖廣之地,成為湘軍最可靠的後方之地,官文也多次在湘軍受到質疑時,上疏力保曾國藩和他的湘軍。

沒有他,湘軍或許難成氣候

再者,胡林翼經世才能突出,聚財更是厲害。俗語云,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對於行軍打仗而言最關鍵的就是錢糧問題了。湘軍是一支餉銀很高的軍隊,軍隊人數也高達數十萬,每月需要的餉銀極為龐大。但胡林翼在湖北勵精圖治,竭力籌餉,每月都力保湘軍所需到位。沈卓然評價說“(胡林翼)且於課釐饋餉,擘畫盡善,遂使當時諸軍無飢餒之擾,克奏中興之業。由此而論,允推功首。”

1861年,胡林翼積勞成疾而死,此時湘軍已經享譽天下,太平天國也日落西山。胡林翼可以說是沒有遺憾的逝去,但假使沒有胡林翼,湘軍或許難以成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