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人说

这些事你要知道!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

又是清明节,又见北京城。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说到清明节那就不得不提寒食节,其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古人在这天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旧火全部熄灭,重新钻燧取出新火,谓之“改火”。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到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下令,介子推死难日不得生火做饭,要吃冷食,故称为寒食节。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逐渐开始被清明节取代。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清明正是“上升清气、清除浊气”的好时节。因此,清明前后宜“清心清肺,踏青远足,早睡早起,调节情志”。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常常联系在一起,所以这几天都要吃寒食,山东讲究吃凉馒头,江浙一带必吃青团,而咱们老北京就比较讲究了——“寒食十三绝”,十三样儿小食,十三种口味。

姜丝排叉

一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姜丝排叉不但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茶菜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满族人在设席宴客时,习惯用茶及茶食为先,然后才是冷荤、热菜、甜食、汤等,一定按顺序上。回族人不饮酒,但为了礼节,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

硬面饽饽

二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硬面饽饽是北京小吃中的一种面食,也是常见品种之一。但由于现在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走街串巷卖小吃的减少,这种小吃也渐渐少了。

焦圈

三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焦圈形似炸面包圈,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配一碗豆汁儿,再来点小咸菜,绝了!

豌豆黄

四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豌豆黄是咱北京人必吃的春食,原料简单的只有豌豆和白糖,而制作过程却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能凝结成糕,入口满是豌豆的清香,细腻冰凉的口感,真是如含春风。

艾窝窝

五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艾窝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刘若愚有诗云: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其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色泽洁白如霜,质地细腻柔韧,馅心松散甜香。

萨其马

六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萨其马是满族的传统小吃,在满语中原意是"狗奶子蘸糖"。先将面条炸熟后,再用糖混合,或者加点葡萄干等,切成小块,口感松软,甜而不腻,是北京孩子打小爱吃的小吃之一。

螺蛳转儿

七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螺蛳转儿是清末宫廷“御膳房”的点心师傅孙德首创,外皮是一根根极细的面丝,形状似螺蛳,一口咬下去甘香酥脆。旧时小吃店常把当天售不完的螺蛳转儿,用微火烤干水分再卖,烤干了叫“干迸儿”,用于下酒。

馓子麻花

八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馓子麻花是一道有名的清真小吃,“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在小编看来,这是玩手机时候最佳零食,咯嘣咯嘣不知不觉能自己嚼一大袋子!

驴打滚

九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驴打滚是北京知名小吃,其远名程度就如火锅对重庆。用糯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外层一圈黄豆面。将糯米的柔软和豆馅的香甜完美融合,此小吃已经征服了大多来北京的游客。

糖耳朵

十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糖耳朵形似耳朵,外面裹一层糖,故称糖耳朵。糖耳朵口感松软,甜嫩可口,也是老人小孩的最爱。

糖火烧

十一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糖火烧,已有300多年历史了,从河北传入北京。因其用缸作成炉子,将烧饼生坯直接贴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而它的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酥脆可口,是多少老北京人的心头好。则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为有名。

芝麻酱烧饼

十二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芝麻酱烧饼是北京地区汉族传统小吃,香酥味美,做法有很多,根据平时做烙饼的原理也可以改良出很多种做法,口感香酥,入口之后层次分明而且松软可口。

奶油炸糕

十三绝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奶油炸糕,这个基本无人不知晓,不太规则的圆形,外表金黄,在过去可是招待上宾的主食。奶油炸糕吃起来,必带白糖,整个口感醇香,第一口下去,感觉软滑浓郁,而外皮的焦脆,让你欲罢不能。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自古以来,清明就有祭扫的习俗,而老北京也会在祭祖后有很多的风俗玩乐,这一天人们会踏青、荡秋千、蹴鞠、牵勾等。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祭扫,到墓前祭奠亡灵,并打扫坟墓。唐王建《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但看垅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秋千是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蹴鞠是古人用脚踢球的活动,类似于今日的足球,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牵勾是古时的叫法,如今称为拔河,据说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次与越国在长江打仗,著名的木匠鲁班,为楚国设计了一种叫“钩强”的武器,使楚国人前进容易,后退比较难;越国人在下游,要前进比较难,后退较易,这种“钩强”就使楚军可以用来钩住越国的船只进行厮杀。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如果想要出去游玩的话也可以,今年的清明节高速免费时间段为, 4月5日零时至4月7日24时。各位小伙伴的出游攻略准备好了吗?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胆子大的童鞋此刻说不定已经出发了!没错,4月2日~4日请假3天,4月8日请假一天,又是一个7天长假!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4月花开,北京市里及周边的花都已经开了,樱花,桃花,玉兰,油菜花.....大北京已经变成了一片花海,挑个天朗气清的日子,一起去踏青吧~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喝两种养生茶可以经常喝

在清明的时候最适合养生了

大家不妨多喝一喝

1、黄芩茶

做法:黄芩6克,绿茶3克,将黄芩用200毫升水煮沸,然后用它来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清热燥湿、泻肺火、解毒、利尿、降压、镇静等功效。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2、桂圆红枣茶

做法:桂圆红枣各5颗,用沸水冲泡。最好将红枣划开。

功效:具有补心脾、益气血、安神、润肺等功效,主治倦怠无力、失眠健忘。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穿宜宽袍大袖,穿绿色

中医建议清明时节宜“被发缓形”。

“被发”就是指该生发时就不要有约束。要做类似于不把头发扎起来,而随其披散着的事情,以此适应生发之机。

“缓形”就是在形体上也不要有约束,穿着宽松的衣服。

此外,春天是主肝的季节,肝对应的颜色是青绿,春天的打扮也应该向蓝和绿靠拢,可以稍微带点红。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住夜卧早起,7-9点好吉利

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尽量做到夜卧早起。

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让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鸡早”,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适当地晚睡早起能让人神清气爽。

早晨7点—9点是辰时,胃经最旺,可以在此时起床并进食。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行多动少静,春练别赶早

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要多“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

另外,外出踏青,“动”宜适度。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强登山。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防清明要防这些病

1、防感冒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这个时候出门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

清明时节外出游玩的时候,应带上备穿的衣服以及感冒药,遇到不适时,应该及时治疗,不要影响到节后的工作生活。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2、防心脑血管病

天气的多变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可能会导致和加重一些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

因此,小编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3、防情绪病

由于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因此精神疾病、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多,同样也成为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

因此,小编在此提醒中老年朋友,一定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4、防腹泻

清明时期出现腹泻的几率也很高,所以饮食上需要遵循抗病毒原则。

踏青和祭祀期间,应多喝水,另外要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比如小白菜、油菜、胡萝卜等。

另外还应注意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比如蛋黄和豆类等。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清明小长假即将来临

同时伴随的还有降温降水

明日清明,这些老北京的风俗你还记得吗?

最近天气由于早晚温差较大

无论是出门游玩,还是祭祖上坟

都要注意穿衣保暖

特别是老年人更需要适当添加衣物

并且保持舒缓的心情

“故人已逝节哀思,一杯浊酒洒祝福”,

切莫过于哀思,保重身体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