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人說

這些事你要知道!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清 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杜牧

又是清明節,又見北京城。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說到清明節那就不得不提寒食節,其實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古人在這天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舊火全部熄滅,重新鑽燧取出新火,謂之“改火”。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到春秋時期,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下令,介子推死難日不得生火做飯,要吃冷食,故稱為寒食節。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唐代之前,寒食與清明是兩個前後相繼但主題不同的節日,前者懷舊悼亡,後者求新護生。一陰一陽,一息一生,二者有著密切的配合關係。禁火是為了出火,祭亡是為了佑生,這就是寒食與清明的內在文化關聯。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由於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寒食節中主要項目禁菸冷食逐漸被淡化,逐漸開始被清明節取代。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清明正是“上升清氣、清除濁氣”的好時節。因此,清明前後宜“清心清肺,踏青遠足,早睡早起,調節情志”。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因為清明節與寒食節常常聯繫在一起,所以這幾天都要吃寒食,山東講究吃涼饅頭,江浙一帶必吃青團,而咱們老北京就比較講究了——“寒食十三絕”,十三樣兒小食,十三種口味。

薑絲排叉

一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薑絲排叉不但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個品種。茶菜是滿族、回族禮儀性食品。滿族人在設席宴客時,習慣用茶及茶食為先,然後才是冷葷、熱菜、甜食、湯等,一定按順序上。回族人不飲酒,但為了禮節,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

硬麵餑餑

二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硬麵餑餑是北京小吃中的一種麵食,也是常見品種之一。但由於現在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走街串巷賣小吃的減少,這種小吃也漸漸少了。

焦圈

三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焦圈形似炸麵包圈,色澤深黃,形如手鐲,焦香酥脆,配一碗豆汁兒,再來點小鹹菜,絕了!

豌豆黃

四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豌豆黃是咱北京人必吃的春食,原料簡單的只有豌豆和白糖,而製作過程卻需要極大的耐心,才能凝結成糕,入口滿是豌豆的清香,細膩冰涼的口感,真是如含春風。

艾窩窩

五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艾窩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萬曆年間,劉若愚有詩云:白黏江米入蒸鍋,什錦餡兒粉面搓。其以糯米為主要原料,渾似湯圓不待煮,清真喚作艾窩窩。色澤潔白如霜,質地細膩柔韌,餡心鬆散甜香。

薩其馬

六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薩其馬是滿族的傳統小吃,在滿語中原意是"狗奶子蘸糖"。先將麵條炸熟後,再用糖混合,或者加點葡萄乾等,切成小塊,口感鬆軟,甜而不膩,是北京孩子打小愛吃的小吃之一。

螺螄轉兒

七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螺螄轉兒是清末宮廷“御膳房”的點心師傅孫德首創,外皮是一根根極細的面絲,形狀似螺螄,一口咬下去甘香酥脆。舊時小吃店常把當天售不完的螺螄轉兒,用微火烤乾水分再賣,烤乾了叫“幹迸兒”,用於下酒。

饊子麻花

八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饊子麻花是一道有名的清真小吃,“以糯粉和麵,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入口即碎,在小編看來,這是玩手機時候最佳零食,咯嘣咯嘣不知不覺能自己嚼一大袋子!

驢打滾

九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驢打滾是北京知名小吃,其遠名程度就如火鍋對重慶。用糯米夾餡捲成的長卷,外層一圈黃豆麵。將糯米的柔軟和豆餡的香甜完美融合,此小吃已經征服了大多來北京的遊客。

糖耳朵

十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糖耳朵形似耳朵,外面裹一層糖,故稱糖耳朵。糖耳朵口感鬆軟,甜嫩可口,也是老人小孩的最愛。

糖火燒

十一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糖火燒,已有300多年曆史了,從河北傳入北京。因其用缸作成爐子,將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而它的香甜味厚,綿軟不粘,酥脆可口,是多少老北京人的心頭好。則以大順齋的糖火燒最為有名。

芝麻醬燒餅

十二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芝麻醬燒餅是北京地區漢族傳統小吃,香酥味美,做法有很多,根據平時做烙餅的原理也可以改良出很多種做法,口感香酥,入口之後層次分明而且鬆軟可口。

奶油炸糕

十三絕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奶油炸糕,這個基本無人不知曉,不太規則的圓形,外表金黃,在過去可是招待上賓的主食。奶油炸糕吃起來,必帶白糖,整個口感醇香,第一口下去,感覺軟滑濃郁,而外皮的焦脆,讓你欲罷不能。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自古以來,清明就有祭掃的習俗,而老北京也會在祭祖後有很多的風俗玩樂,這一天人們會踏青、盪鞦韆、蹴鞠、牽勾等。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祭掃,到墓前祭奠亡靈,並打掃墳墓。唐王建《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壠年年無舊道,車徒散行入衰草。牧兒驅牛下冢頭,畏有家人來灑掃。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拜。三日無火燒紙錢,紙錢那得到黃泉 但看壠上無新土,此中白骨應無主。”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舊時曾以清明節為踏青節,不過,踏青節的日期因時因地而異,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後來則以清明出遊踏青居多。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鞦韆是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設備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漢代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習俗活動並流傳至今。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蹴鞠是古人用腳踢球的活動,類似於今日的足球,早在戰國時期中國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說蹴鞠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影響較大的一朵體育奇葩。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牽勾是古時的叫法,如今稱為拔河,據說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次與越國在長江打仗,著名的木匠魯班,為楚國設計了一種叫“鉤強”的武器,使楚國人前進容易,後退比較難;越國人在下游,要前進比較難,後退較易,這種“鉤強”就使楚軍可以用來鉤住越國的船隻進行廝殺。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如果想要出去遊玩的話也可以,今年的清明節高速免費時間段為, 4月5日零時至4月7日24時。各位小夥伴的出遊攻略準備好了嗎?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膽子大的童鞋此刻說不定已經出發了!沒錯,4月2日~4日請假3天,4月8日請假一天,又是一個7天長假!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4月花開,北京市裡及周邊的花都已經開了,櫻花,桃花,玉蘭,油菜花.....大北京已經變成了一片花海,挑個天朗氣清的日子,一起去踏青吧~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喝兩種養生茶可以經常喝

在清明的時候最適合養生了

大家不妨多喝一喝

1、黃芩茶

做法:黃芩6克,綠茶3克,將黃芩用200毫升水煮沸,然後用它來沖泡綠茶,5~10分鐘後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清熱燥溼、瀉肺火、解毒、利尿、降壓、鎮靜等功效。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2、桂圓紅棗茶

做法:桂圓紅棗各5顆,用沸水沖泡。最好將紅棗劃開。

功效:具有補心脾、益氣血、安神、潤肺等功效,主治倦怠無力、失眠健忘。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穿宜寬袍大袖,穿綠色

中醫建議清明時節宜“被髮緩形”。

“被髮”就是指該生髮時就不要有約束。要做類似於不把頭髮紮起來,而隨其披散著的事情,以此適應生髮之機。

“緩形”就是在形體上也不要有約束,穿著寬鬆的衣服。

此外,春天是主肝的季節,肝對應的顏色是青綠,春天的打扮也應該向藍和綠靠攏,可以稍微帶點紅。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住夜臥早起,7-9點好吉利

春天重在生髮,不能總睡覺來阻礙身體氣機的生髮,應從起臥時間上做起,儘量做到夜臥早起。

當然,這裡說的晚睡,並不是讓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雞早”,而是相對於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適當地晚睡早起能讓人神清氣爽。

早晨7點—9點是辰時,胃經最旺,可以在此時起床並進食。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行多動少靜,春練別趕早

清明自然界陽氣升發,養生重點在養陽,關鍵是要多“動”,切忌“靜”,不可閉門不出,更不可坐臥太久。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練不要太早,應在太陽昇起後。

另外,外出踏青,“動”宜適度。心臟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強登山。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防清明要防這些病

1、防感冒

清明時節乍暖還寒,細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這個時候出門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

清明時節外出遊玩的時候,應帶上備穿的衣服以及感冒藥,遇到不適時,應該及時治療,不要影響到節後的工作生活。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2、防心腦血管病

天氣的多變再加上清明掃墓容易使人悲傷、心情不好、情緒低落,可能會導致和加重一些心腦血管患者的症狀。

因此,小編建議,有心腦血管疾病、血壓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過度勞累或傷心,要多提醒自己穩定情緒,掃墓時最好有親人陪伴。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3、防情緒病

由於清明前後天氣忽冷忽熱、陰晴不定,因此精神疾病、皮膚過敏患者明顯增多,同樣也成為抑鬱、焦慮等精神疾患的高發期。

因此,小編在此提醒中老年朋友,一定要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4、防腹瀉

清明時期出現腹瀉的幾率也很高,所以飲食上需要遵循抗病毒原則。

踏青和祭祀期間,應多喝水,另外要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比如小白菜、油菜、胡蘿蔔等。

另外還應注意多食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比如蛋黃和豆類等。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清明小長假即將來臨

同時伴隨的還有降溫降水

明日清明,這些老北京的風俗你還記得嗎?

最近天氣由於早晚溫差較大

無論是出門遊玩,還是祭祖上墳

都要注意穿衣保暖

特別是老年人更需要適當添加衣物

並且保持舒緩的心情

“故人已逝節哀思,一杯濁酒灑祝福”,

切莫過於哀思,保重身體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