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此皇帝46歲登基,在位不到一年,卻開創盛世局面,被稱為偉大帝王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能夠被稱為明君聖主的,往往是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非凡的皇帝。要想稱為這樣的皇帝,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當皇帝的時間要長,如果當皇帝一年半載就駕崩了,相當於什麼事情都沒來得及做,這樣就很難在後世留下較高的評價。可是,凡是有例外,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皇帝,他當皇帝的時候已經46歲了,而且當了不到一年,就駕崩了,但是他卻被稱為偉大的帝王。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此皇帝46歲登基,在位不到一年,卻開創盛世局面,被稱為偉大帝王

明仁宗朱高熾是明朝第四個皇帝,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明成祖朱棣的嫡長子。傳說朱高熾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夢見一個戴著皇冠,拿著冊印的人前來拜訪,因此朱高熾自幼深受爺爺朱元璋的寵愛。不過,由於朱高熾喜靜厭動,體態肥胖,行動不便,總要兩個內侍攙扶才能行動,而且也總是跌跌撞撞,因此不受一生嗜武的父親朱棣的喜愛。

18歲的時候,朱高熾因為是嫡長子的關係,被立為燕王世子,如果什麼都沒有改變的話,他一生可能只是明朝的一個藩王,平平靜靜地走完自己的一生。可是,風雲際會,天下突變。朱高熾的父親燕王朱棣發起了“靖難之役”,以小宗入大宗,當了皇帝。當時朱高熾受父親之命守備北京,他團結部下,成功阻擋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保住了北京城。這一戰役對整個靖難之役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是朱高熾在靖難之役中最耀眼的一筆。

此皇帝46歲登基,在位不到一年,卻開創盛世局面,被稱為偉大帝王

朱棣當上皇帝之後,因為他不喜歡朱高熾,所以有改立皇太子的想法。當時,著名的文臣解縉就以“好聖孫”來說服朱棣(好聖孫指的是明宣宗朱瞻基,他是朱棣的孫子,朱高熾的兒子),於是朱棣終於下定了決心,立朱高熾為太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65歲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皇太子朱高熾即位稱帝,就是明仁宗。當時他已經46歲了。

朱高熾即位後,他選用賢臣,削汰冗官,任命楊榮、楊士奇、楊溥三人(史稱“三楊”)輔政。廢除了古代的宮刑,停止寶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採辦珠寶;處處以唐太宗為楷模,修明綱紀,愛民如子,他下令減免賦稅,對於受災的地區無償給以賑濟,開放一些山澤,供農民漁獵,對於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罰,採取妥善安置的做法,這一切都使得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養生息,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明朝進入了一個穩定、強盛的時期,也是史稱“仁宣之治”的開端。

此皇帝46歲登基,在位不到一年,卻開創盛世局面,被稱為偉大帝王

可是,天不假年。當了十個月的皇帝之後,明仁宗朱高熾就突然駕崩。關於他的死,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他是因為肥胖原因,引起身體疾病而亡。有人說,他是因為縱慾過度,掏空了身體而死。甚至有人說,是他的兒子“好聖孫”明宣宗朱瞻基為早日當皇帝而將他謀害。不管怎麼說,雖然明仁宗朱高熾在位只有十個月的時間,但是他在後世的評價非常高,盛讚他是一個開明的儒家君主,他的許多政策和措施都堪稱“為君之道”,為明朝仁宣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被稱為一個偉大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