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必備的待產包都要哪些東西?

啦啦啦啦啦啦啦巴啦啦


小寶貝馬上三個月啦,可以來分享待產包經驗了!

首先,如果你不是破水,你去醫院的時候,可以不用拿上箱子。因為如果見紅或者只是規律宮縮,是沒那麼快生的,醫院床位緊張,往往會讓你先回家。到底怎麼樣可以直接住院待產?1、破水,2、規律宮縮3-5分鐘一次,持續半小時;3、宮口開了。

其次,住院之後,可以讓你老公回家拿箱子,不用著急通知家裡人都來,從住院到待產室還有一段時間。我住的醫院是宮口開到三指才能進待產房,特別是初產婦,宮口開的很慢的,從規律宮縮開始到三指有些要經過兩天的,所以真的不要心急,耐心等待。

下面說說待產包。

1、產褥墊,最好兩包。

我當時只准備了一包,每次內檢查宮口開指程度都要用到一張,一包是很快用完的。加上我人工破水,到上產床又用掉了兩包。

2、奶瓶、奶粉、吸奶器。

奶瓶奶粉是防止你沒有奶,備著先的。吸奶器可以用來追奶,也可以緩解你的生理性漲奶,有些媽媽乳頭皸裂(就是被寶寶咬破),也可以用吸奶器吸出來喂。

3、哺乳枕。

這個真的神器,生產完後渾身無力,躺著餵奶其實更累,坐起來用哺乳枕會舒服很多,親測有效。

4、寶寶衣服兩套、包被。

其實醫院都有寶寶衣服和包被,你帶兩套,一套是萬一溼了可以替換,另一套是出院時穿,包被也是出院時包上。

5、大人的出院衣服、月子鞋、月子帽、洗漱用品、溼紙巾、一次性坐墊紙、毛巾、洗臉盆。

一次性坐墊紙很有用,住院上廁所幹淨衛生。其他就不說了,必備物品。

6、寶寶潤膚露、一包nb尿布溼。

寶寶剛出生被羊水泡的手腳會脫皮,醫院給洗完澡擦點潤膚露就好,尿布溼就不用說了。

不過,其實不必帶太多東西,任何東西在醫院超市都能買到,不要緊張也不要心急,大不了現場買嘛。祝各位媽媽生產順利!


張小姐說


藉著我還能想起來, 趕緊上來寫一下。

寶寶出生前,我在網上研究各種攻略呀,有用的沒用的都買了一堆,下面寫給大家看,希望給大家做個參考。

媽媽的東西

1.月子紙

這個最好多屯點,生完娃回到病房可以鋪在屁股底下。因為我生的時候是夏季,開始的一個月裡,我白天沒給娃用尿不溼,直接是尿布加月子紙,很好用。

我當初屯的是子初的月子紙,還是比較推薦的,很厚實。

2.一次性床墊

一包就足夠,這個也是生完娃後,醫生檢查的時候放屁股底下。

3.衛生巾

我當初屯了產婦衛生巾,後來發現很不方便,太大了。個人覺得還是夜用的衛生巾好用。就是410mm 用於開始幾天量大的時候,390mm平常用,後來直接用日用衛生巾就行。去醫院的時候按2-3小時一片,準備3天的量。建議只帶410和390長的。

因為我是50多天惡露才幹淨,所以月子裡讓家人給買了無數次衛生巾,建議寶媽多屯幾包,反正以後也能用。但一般情況下都是20多天都沒有了,這個需要注意呀。

4.衛生紙和餐巾紙 `

5.哺乳睡衣和哺乳內衣各2-3套,怎麼方便怎麼來,因為前幾天真的是太虛弱了,我連釦子都不想開。

6.出院時穿的衣服,鞋子和帽子

7.餐具,喝水的杯子,如果是剖腹產的最好是帶吸管的杯子,因為前幾天是不方便下床的。

8.牙膏牙刷,可以選擇普通的軟毛牙刷比什麼月子牙刷好用多了。

9.產後一次性內褲,我是直接準備了30天的,因為實在不想麻煩別人給我換內褲。去醫院按照每天一條的標準就行。

寶寶的東西

1.初生兒用奶瓶一個,如果打算母乳餵養,其實可以不買奶瓶,母乳沒下來的時候用勺子餵奶粉就行。

2.奶粉 最好是備一小罐,因為我是第三天才來的奶,實在不忍心看寶寶只喝水。

3.寶寶衣服2-3套,因為新生寶寶容易吐奶,最好還是多準備套,以防萬一。

4.寶寶擦屁股和臉用的小毛巾,各4條

5.紙尿褲若干,這個按每天10-15片準備,因為剛出生前幾天,寶寶拉尿頻繁。

6.護臀膏,每次大便後給寶寶抹上,以防紅屁股。

7.寶寶被子兩條

大家準備待產包的時候不妨問問醫院裡,有的醫院會每人發一份待產包,發的那些就不必多準備啦。

祝大家都生產順利吆!


從零開始做媽媽


待產包清單很多人寫過了。我想說,作為資深買買買,用過各種產品的,我的清單基本上是優選清單。分兩塊,一塊是寶寶用品,一塊是媽媽用品。

待產包,顧名思義,就是在產前要準備的。很多產後逐漸再添置的用品太多了,以後再寫。僅寫產前準備品。



準備錢。首先,至少需要帶3000元現金,因為辦住院的時候先要交2000塊押金,剩下的以備不時之需。之後,就是等到出院那天最後結帳,多退少補,我當時的費用是2000多一點(這個按醫院收費和醫療情況不等)



你和你老公雙方的身份證,準生證,你在產房待產的時候醫生也會問你要的,主要用於辦理出生證明用的。

準備順產的準媽媽需要準備些自己愛吃的小零食和巧克力,因為順產很費力氣的呢,準備刨婦產的準媽媽咱就別準備啦,哈哈,剖腹產前是不能吃東西的

準備一包彎頭長吸管,因為剖腹產後不能起身,喝水時一件很不方便的事情,但是有了它就好很多啦,即使順產的媽媽,剛生產完的那天,也是坐不住的,所以也需要。



捲筒紙,無心的方便,多準備點,我用了很多。

內褲:4—6條。產後惡露多,需要隨時更換,保持清潔衛生。舊的內褲也可以,但最好多帶幾條。

被子一條,陪夜的人要蓋的,還有他們自己洗漱的東西

毛巾:4—6塊。主要用於媽媽自身的清潔,可分別用於擦身、清潔乳房、清洗下身、擦腳等。夏天的時候,出汗多,可以再備多幾條。建議毛巾儘量不要混用,最好是不同花色的,分別用於不同的用途;還要請照顧自己的人每天用開水給毛巾消毒。產後身體不比平時,容易感染細菌,護理時應該更加謹慎。

紗布,自己洗屁屁的時候用的,用完了就丟了,方便也乾淨

拖鞋:1—2雙。選擇鞋底柔軟、防滑的拖鞋,如果是寒冷的天氣,可以準備棉拖鞋。有親人陪床的話,最好準備雙人份,晚上起來照顧寶寶時穿也非常方便。

哺乳文胸兩件。我覺得是基本的吧,外出和需要 不過我在醫院的時候沒穿

睡衣:2—4套。炎熱的天氣,出汗多,最好準備棉質的、輕薄透氣的睡衣;若是在冬天,則需準備保暖、便於解開的衣服,以方便哺乳;儘量不要穿套頭毛衣等,應選擇開衫的毛衣和棉衣。

吸奶器一個。剛開始,寶寶吸的力量小,奶水比較少,用吸奶器多吸幾次,促進奶水分泌,奶水自然多嘍。產後,如果奶多,就一定要用吸奶器吸空,千萬不能讓乳房脹得硬硬的,很容易患急性乳腺炎的。

產婦衛生巾:20—25片。產後惡露很多,由於私處容易遭到細菌感染,所以一定要保持乾爽清潔,

漱口水一瓶,病從口入,必要的時候還是要漱漱口的呀,哈哈子宮呈三角形, 寶寶生下之後 子宮騰空 內臟失去支撐 便會自然下垂。不只是說大肚腩不好看, 最主要的是內臟下垂是所有婦女疾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 因此,產後要及時收腹為了不讓其他器官那麼快地往下走 給肚子回縮的時間。



一套耐高溫的飯盒和湯碗,因為醫院有微波爐,可以加熱家人帶來的飯菜。再醫院裡的乾糧就靠它啦

成人護理墊:8—10片。在最初的幾天,要插導尿管的時候用來隔惡露。

準備兩個盆子,一個洗腳、一個洗臉搽身,毛巾2條(最好,多準備幾條擦汗巾,那個時候很容易出汗的)

洗漱用品:1套。牙具、梳子、小鏡子、護膚霜、洗臉盆、洗腳盆、香皂、肥皂、洗衣粉若干等。媽媽要堅持刷牙,不過牙刷要軟一點,選擇兒童牙刷好了,刷牙水要溫的。

衣物:

布尿片(中號2包):中號,白天用(或自制20-40條)買的紗布的就挺好。月子裡用得多,應自制一些。到兩個月20條就夠了,三個月以上10條就差不多了。

奶瓶:1大(240ml)用於餵奶,錢多的話買寬口的,放奶粉方便不易撒,要玻璃的,無毒安全;1小(150ml)用於喂水,塑料的也可以,不易摔碎,最好帶手柄帶吸管的,寶寶大些了可以早點給他自己拿著喝(如為純母乳餵養,只需要喂水奶瓶即可)

衣服(3套):和尚袍、中號、長袖(可以買大點兒)

奶嘴(5個):小號、或者十字開口。如果你決心要母乳餵養,奶嘴可以先不必買多。一大一小的奶瓶上帶的奶嘴就夠了。我當時還額外買了一個小號貝親奶嘴,白色硅膠的。

消毒鍋(1個):大號,(可用消毒碗櫃或微波爐代替)。 用消毒碗櫃不放心,微波爐需要額外的器皿,我用老早的鋼精鍋,不過估計用專門的微波爐消毒方便點,沒試過。

暖奶器(1個):雙桶。如果不用暖奶器,應用40度左右的水熱奶,不要用微波爐或沸水,免得破壞營養成分。

嬰兒碗、勺(1套):寶寶大一點的時候用。寶寶在醫院裡吃藥、後來喝水也用。嬰兒用的勺一般不容易灑水,大人用的容易灑。這東西挺有用的。

口水肩(5條)小號3個,中號2個2個就夠了,大小我覺得無所謂,我買了一大一小。初生嬰兒能吃什麼,不就是奶、水、藥嗎?一個髒了馬上洗,就可以了。不過考慮到下雨天干不了的 ,多備幾個也無所謂,以後反正也要用。

肚圍2條主要用於保暖,寶寶最容易著涼的地方就是肚子,尤其是換衣服的時候。肚圍建議純棉柔軟儘量寬一些的哦,那種帶魔術貼的戴著更穩固一些不容易滑走。

帽子(2個):1個就夠了,反正外出才用,又不容易髒。而且嬰兒的頭長得很快,用不了幾次就小了。老人們都說:小孩子戴帽子要麼就總戴,一不戴了就容易感冒。要麼就一直不要戴。我們親戚倒是給了我們好多帽子,每天出門要想戴哪個,純粹是為了好看

嬰兒襪子(3對):夏天生的沒用,到了冬天才用。很多媽媽都說襪子是最難買的,瘦了勒腿,胖了穿不住,買了五雙也不一定有一雙合用,唉,我也是啊。所以多買幾雙不同尺碼的備用

褲子(3條):中號、長,(頭兩個月不用穿褲子,可用尿布兜代替)衣服多了大人看著挺過癮,少了不夠用。嬰兒經常吐奶,汗溼,多備點沒壞處。不過,我沒用過尿布兜,所以褲子準備了三條都不夠用,月子裡讓老公買了救急。

新生兒的內衣(包括尿布)應以柔軟且易於吸水的棉織品為主,最好不要用化纖或印染織品;衣服的顏色宜淺淡,便於發現汙物,並防止染料對新生兒皮膚的刺激;衣服儘量寬鬆,不妨礙肢體活動且易穿易脫。

浴具:

水溫計 1必備。 水溫計買愛得利便宜一點好了,只要量量水溫,不用太奢侈

小毛巾 5 洗屁屁用(70×35cm)'擦小嘴用(20*15),紗布毛巾很好。

我的經驗:紗布巾多買幾條,毛巾少買幾條。我買了九條紗布的,三條毛巾的。洗屁股就用家裡寄來的口罩拆了,比買的好用,吸水。紗布巾要買好的,倒不必多,便宜的洗幾次就脫線了。

大毛巾 1或2 就是浴巾,最好用純棉方形的,110×110cm的,除了用在洗完澡包住寶寶,迅速吸乾寶寶身上的水之外,還可以當被子蓋,外出也可以當包被。

洗澡帶 1 或使用天然海綿買的紗布澡巾,比較吸水,給寶寶洗澡用很小的一塊方巾就可以,純棉紗布的挺好

洗澡盆:1必備,不用太大,中號就好。

洗臉盆:1最少一個吧,方便一些。


崇陽貝貝


待產包一個挺熟悉的字眼,曾經為了它一遍又一遍查百度,感覺第一個都沒有這麼細心過,那時體會不到當一個母親的感覺,那時只是一個孩子帶另外一個孩子,第二個就細心多了,從準備東西到現在寶寶一歲多都是我一個人在帶,酸甜苦辣鹹全都經過,言歸正傳,待產包當時還真用上了,連媽媽都誇我了,哈哈! 首先說寶寶,兩三套上衣,四五個小包被,還有小的隔尿墊,還有紙質的隔尿墊,寶寶洗臉洗屁股的盆和小毛巾,擦小屁屁的毛巾(都是分開的,小毛巾準備兩條洗臉和洗身上的)我還準備了新生兒的尿不溼,痱子粉,擦臉油,護臀霜,紫草膏,好點的衛生紙。 再說說啊,大人的大人的話就準備兩三套哺乳胸罩,再就是哺乳衣(一般哺乳衣,最好是棉質的,絨的容易掉毛,對寶寶的鼻腔也不好。)和那個溢乳墊(最好買一次性的。嗯,那種棉的能洗的感覺不太好,不如這種一次性的,用了你就不用洗就扔了。)主要是月子裡用。然後就是大人用的,大人鋪底下鋪的那種大的隔尿墊,衛生巾(有的人用衛生紙,因為大夫建議的話,用衛生紙。衛生紙比較柔軟),準備一包大人用的尿不溼,如果是生的話應該用的到,還有大人用的褥子,最好稍微大一點,這樣月子裡也可以用,大人用的洗屁屁的盆子和洗臉,洗戒子(你要洗戒子,所以最好稍大一點。)盆子三個。 再就是,備的檔案 做的b超,檢查的資料,戶口本兒,身份證,當然,還有準備錢或銀行卡!這是自己生的話用的東西。如果是剖腹產的話,可以多參照別的




丫頭寶媽進城


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我現在懷孕36周,基本上東西都買完了,我是從懷孕5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開始看各種待產包,問朋友什麼的,最後總結了下適合自己的,下面就說說我走準備了啥吧,因為我是私立醫院,醫院給備的比較多,如果是公立可能要更多一些。

一、藥品、護膚品類

這類主要是針對媽媽的多一點,便秘類的開塞露、痔瘡膏(這個要遵醫囑哈,因為我是私立醫院,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貴,所以我都自己準備了);第二個是乳頭膏,我準備是美德樂和蘭思諾,不確定哪個好用,就都買了;然後是寶寶出生護膚用品,我看網上的建議買了馬油和桃子水,馬油主要是摸寶寶小屁屁的,桃子水據說是治療溼疹什麼的。


二、餵奶用品

第一個肯定是奶粉,我因為打算母乳餵養,所以只備了一罐預防萬一;然後是奶瓶,我準備了兩個最小的;還有吸奶器,我也帶上了,我要在醫院住三晚四天,怕賭奶。

三、服飾類

首先是孕婦的,我準備了兩套月子服,因為預產期是十月下旬,怕天氣變涼還準備了月子圍脖、頭巾、鞋,哺乳內衣(要儘量買大一點),還有束腹帶我也準備了,我是想生完就綁上的;然後寶寶的新生兒包被(這個我那個醫院有,所以沒有準備,如果是公立的最後還是備下)、衣服兩套,新生兒最好要開身的,比較好穿,小襪子兩雙、帽子。

四、清潔類、換洗用品

孕婦類的話包括防溢乳墊、計量褲型產婦衛生巾(據說比夜用衛生巾好用)、一次性內褲,毛巾這個是肯定要帶的,我帶了兩條,一次性馬桶墊,還有私處清潔器;寶寶類的包括尿不溼,這個不用說肯定是要帶的,寶寶洗衣皂(我覺得這個帶著比較方便),寶寶的小毛巾、口水巾、浴巾,還有棉柔巾和溼巾(溼巾用的少,寶寶主要是用棉柔巾為主)

五、其他類

水杯、吸管、筷子、碗、勺子、衛生紙、指甲剪、水溫計、棉籤、浴盆,這些東西看情況酌情帶,因為我那醫院基本都準備了,所以我就沒太單獨買。

六、證件類

身份證、準生證、醫保卡等,這個最好提前問下醫院要求,我的準生證在建檔的時候就已經交到醫院了,所以不需要另帶。

暫時想到的就這些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百諾額閨女媽育兒


2月底剛生了我家小不點,現在分享一下我當時準備的待產包(各個醫院可能需要的東西會不一樣):

一、證件:雙方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非必需)、準生證、社保卡、銀行卡、現金、母嬰手冊、產檢資料

二、媽咪用品

1、衣服:兩/三套薄的開衫棉質睡衣;一套厚的運動套裝(生產時會出很多汗,需要薄的;出院預防吹到風,要穿厚一點的衣物);哺乳內衣(個人出院後才用上)

2、一次性純棉內褲:真的好方便,髒了直接扔,不用麻煩老公洗;

3、衛生巾:我買了產婦專用跟普通用(蘇菲、高潔絲、free)衛生巾,普通衛生巾我囤了夜用420/380的,大點用起來放心;

4、產褥墊:這個在我生產的醫院是要個人帶的,準備了4/袋共2袋,檢查宮口跟進產房都要用,進病房也要求墊,防止弄髒醫院的床單;

5、一次性防溢乳墊:醫院的時候沒用上,我開奶比較晚,奶量也不大,奶量多的就需要,不然衣服前面總溼噠噠的,很煩的;

6、純棉毛巾+一次性純棉毛巾:一次性毛巾用起來方便,特別是洗澡/上完廁所的時候,要清洗下身,防止惡露感染傷口,用完就丟很方便;

7、吸奶器:準備了但是很少用上

8、其他用品:紙巾、包跟棉拖、拖鞋、長筒襪、帽子、牙刷牙膏、盆子、水桶、衣架、洗衣液、吸管/吸管杯、餐具等;

三、寶貝用品

1、衣服:連體和尚服兩/三套、厚的小外套兩件、襪子、帽子(沒用上);

2、抱被+小被子:當時怕孩子冷另外準備了一床被子給她蓋;

純棉大毛巾兩條、純棉/紗布小毛巾4條;

3、紙尿褲1袋;奶瓶;奶粉

4、嬰兒專用溼巾/紙巾

5、小盆子*2:洗臉跟洗屁股分開

以上僅為我個人準備的待產包,謝!


Fly-NIcole


我的待產包裡面就裝了我和寶寶的東西,那會差不多7個月時就準備了挺多的

寶寶的我就準備了這些:

衣服,我準備和尚服,有分體有連體,後面發現連體的比較方便


紙尿褲,我帶了一包NB的

溼紙巾,也帶了一包,基本夠用

奶粉,因為我是純奶粉餵養,所以是直接買大罐的,母乳餵養的話建議買小包就好


奶瓶,都說玻璃的好,可是好容易碎,摔了兩個,現在我都是用ppsu的

包被,這個對新生兒來說特別方便,可以帶上兩張,好換洗

浴巾,兩條,給寶寶洗澡要用到



紗巾,擦臉擦手可以用

下面是媽媽的,媽媽的東西比較多,不過到時候也用得多

月子服2套(方便餵奶會比較實用,一定要備長袖長褲)

哺乳

內衣

(彈性好的,肩帶開扣,哺乳方便)

吸奶器(要買電動的省力)



一次性吸管(刨腹產起不了身喝湯喝水什麼的可以用,建議買粗點的,這樣喝粥什麼的飯粒可以吸的上來)

衛生巾(產婦專用的,L碼的備了3包XL碼的備了1包,後面用平時的就好了)

6. 一次性馬桶墊(我那會是自己住一間,所以沒怎麼用到,而且根本沒力氣去鋪這個)

7. .收肚衣(無論

順產

還是剖腹產,都是必囤的一款,可以加速子宮恢復,防止

器官

,小腹下垂)我那會第三天就穿了




8. 一次性內褲(也可以用舊的底褲,髒了直接丟)

9. 防溢乳墊(備了100片,

母乳餵養

的話還是很方便的)

10.月子牙刷(其實買軟毛刷就好了)

11. 產褥墊(備了一包12)



12.帽子

13.拖鞋(發動要做各種檢查還有住院穿拖鞋會比較方便,不要穿鞋子脫來脫去很麻煩)

PS:發動了要穿裙子方便檢查宮口,另外發動陣痛不強烈的時候要吃點東西補充體力,吃點

巧克力

喝點紅牛什麼的,為了快速開宮口可以在醫院爬樓梯,不過還是要聽醫生的啦😄


豆豆178372782


今年5月份,我剛生完寶寶,待產包真的太重要了,之前沒有意識到,現在可以分享些經驗給你。

一、寶寶用品。

1、奶瓶。這個重要性不用多說哈,不管寶寶是喝水還是喝奶都是必不可少的,這裡說一個買哪個牌子的問題。我生寶寶前,看到日本貝親的牌子很響,於是果斷花錢從日本買了原裝的,但是等寶寶用一段時間後,發現肚子老是脹氣不舒服,後來別人推薦用布朗博士的,這個牌子的奶瓶有一個專利設計,就是奶瓶裡面有一個導管,可以幫助排掉奶瓶裡的空氣,這個對嬰兒來說特別特別重要,真的不要忽視。買小的那個,150ML容量的可以用到6個月。因為嬰兒的腸胃發育還很低,如果吸進去的空氣多,就會腸絞痛,這個是治不了的,只能任由寶寶哭,我寶寶最長的時間哭了將近半個小時,大人又無能為力,別提多難受了。

2、尿布溼。這個自己也走了彎路,一開始聽我媽的,說用家裡的布給孩子用,我相信上一輩很多人都這樣過來的,而且我們小時候也是用布的,總覺得自己家裡的東西乾淨。其實不然。現在科技很發達了,我們小時候用的那種布,很不透氣,特別是夏天,寶寶穿著很難受的。寶寶1歲之前,都建議用花王這個牌子的,價格是貴一點,但一分錢一分貨,給寶寶用的東西不能馬虎。注意看下面這個圖, 這個是正品,全日文,寫著“妙而舒” 那個不是真正的花王,質量也不一樣。

3、小紗巾。用來給寶寶洗澡的,越小的時候越要用薄的,寶寶舒服,大人用起來也方便。

4、毛絨的用來包寶寶的抱毯,推薦喜親寶的紗布嬰兒抱毯抱被,很軟很舒服。

5、保溫壺。不管是寶寶喝水還是衝奶粉,有保溫壺會非常方便,大人可以把水溫調好後倒進保溫壺,這樣寶寶需要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用, 不需要花時間臨時再調溫。

二、媽媽用的。

1、成人尿不溼,買最大號,生之前和生之後都需要用好幾天的,可以多買幾包。

2、多買幾套家居服,如果順產,會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經常出冷汗,你需要勤換衣服,不然很容感冒。

3、 一個專屬的盆和毛巾。


不回覆不評論


恭喜這位準媽媽 能感受到新生命即將到來的喜悅呢 因為今年夏天我剛剛生完寶寶

至於要準備的東西 我根據我的親身經驗來說哈

首先呢,說說證件相關的,生育服務單(報銷必備)、社保卡(一般會壓在住院部)、身份證、產檢期間的所有檢查單、住院押金

其次呢,去產檢的時候拍照下來醫院已經有的待產包的清單一般在護士站就有,如果沒有打聽一下哈;一般的醫院都有足夠的產褥墊,媽媽的衣物(包括帽子、哺乳衣)和寶寶的衣服(包括包被、睡袋、一次性浴巾),那這個量基本都是夠用的;

以上肯定是必備的,如果醫院待產包裡沒有或者可以自主購買那一定要買上;接下來我們還是分大人和孩子兩部分說去醫院要帶上的東西哈:

媽媽篇,要備一些進入產房的能量食品比如說巧克力(不建議黑巧克力,太鹹)、水必備(可以用保溫杯帶著晾好的問題開水)、溼巾、衛生紙(可以買那種產婦專用的刀紙比較好用)、一次性馬桶墊、便攜沖洗器(淘寶購買即可,如果不知道買什麼樣的可以私信我)、一次性內褲(這個看個人意願)、產婦衛生褲、產婦衛生巾、洗漱用品(個人不建議月子裡天天刷牙,漱口水可以備一瓶)、月子鞋

寶寶篇,奶瓶(新生兒玻璃瓶)、奶粉(建議試用裝就可以,一般生完沒有那麼快下母乳,部分孩子需要先餵奶粉)紙尿褲、口水巾、溼巾、綿柔巾、pp盆、澡盆(新生兒可以用大號臉盆替代,是否要帶著去醫院根據醫院規定來即可)

以上著重說的是去醫院用的東西,那麼在家都需要什麼呢

衣:件數不要太多!娃長的很快,隨著需要隨著購買就可以!

不要因為冬天就買太厚,娃千萬不要傷熱!

食:奶粉要備,剛才說了奶水沒有那麼快夠吃!

喝奶粉的寶寶要喝水,喝母乳的新生兒不需要!

不管前期有奶沒奶,如果你想母乳餵養一定要讓寶寶吸吮!

住:嬰兒床可以備,但是沒有幾個寶媽能堅持住,首先娃不愛自己睡,其次抱來抱去很麻煩,尤其夜裡心塞!

行:提籃要不要?個人不建議,使用超不過三次,而且新生兒出院最好是抱著,提籃還是有顛簸感,我娃出院回到家是提回來的,回家當天一直在抖。

用:安撫玩具可以有一個,我是從孕期就有一個到娃現在四個月一直很喜歡這個玩具,伴著入睡有效;

月子裡如果用尿布的話,隔尿墊巾是比較好用的。

以上是筱敏聊育娃的回答,祝生產順利。

歡迎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我們一起探討娃的那些事。


育見高興


極簡版待產包,每一件都用到了

我當初去生孩子的時候提前兩個月就準備了大包小包,去醫院好像搬家一樣,當時碰到難產順轉剖,一共住了七天院,結果發現還是很多東西根本沒用上,出院又搬了大包小包回家。於是根據自己的經歷整理了一份入院待產包清單,希望可以給孕媽們一個參考。

媽媽用品

產褥墊

產褥墊是孕媽們待產時和生產後墊在身下的,尤其是產後惡露量大,需要不停地更換,用量很大。順產寶媽用量在15-30片左右,剖宮產寶媽用量在20-40片左右。一般市面上的現成的待產包裡準備得不太夠,需要單獨購買。

衛生巾+純棉內褲

沒有必要準備專門的產婦衛生巾,產後惡露量大,使用平時愛用的衛生巾就行。夜用15片+日用若干。

內褲可以使用孕期的純棉內褲,穿髒一條扔一條,畢竟留著也沒啥用了。

吸管杯

除了少數體質很好又順產的寶媽外,絕大多數寶媽產後都有一段時間需要躺在病床上休養,這時候就需要能躺著喝水的吸管杯了。

用吸管也是可以的,但是沒有專門的吸管杯方便。至於說喝湯,產婦剛生產完是不宜喝濃湯的,需要的時候已經可以坐起來了。

月子服2套+毛巾3條+月子帽2頂

根據生產時的氣溫水平準備兩套月子服。產後虛汗多,其實不管什麼季節,兩套都是不夠換的,寶媽可以拿乾毛巾墊在衣服裡,吸汗並且方便換洗,冬天也不易受涼。

產後開奶,催乳,加上經常要躺著,我在醫院期間都沒有穿過哺乳內衣,可以不帶去醫院。

生活用品

軟毛牙刷,防滑拖鞋,梳子,臉盆2個,微波爐可以使用的碗,勺子。

食品

少量孕婦喜歡的食物。脈動尖叫之類的其實沒必要,找護士要葡萄糖就行了。

寶寶用品

包被或小毯子2件

包剛出生小寶寶的被子容易弄髒,需要多準備一件換洗。

衣服2-3套

不多說,需要換洗,最好是和尚服,比較好穿脫。

棉柔巾3包

小毛巾和溼巾沒有必要,乾溼兩用的棉柔巾可以滿足所有需要,包括寶寶的和媽媽的,溼巾再溫和也不如棉柔巾蘸溫開水來得放心。

嬰兒用紙尿褲1包

新生兒使用NB碼就可以,寶媽們可以買小包裝的紙尿褲,因為不知道寶寶是不是適應。另外,在醫院產科你可以收到各種品牌紙尿褲的試用裝,也可以用一陣。

硅膠小勺和奶瓶

帶奶瓶不是為了直接喂,是為了用刻度量奶量的。奶粉可以暫時不用準備,很多媽媽可以及時開奶滿足寶寶需要,實在需要餵奶粉的話,臨時再買也來得及。

證件及其他用品

準生證,孕期保健手冊,既往孕檢報告,夫妻雙方身份證。手機及充電寶,充電線,每一樣都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