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農村,姑死了,舅去了,剩下老表不來了,老農咋說的這麼絕情?

在農村,姑死了,舅去了,剩下老表不來了,老農咋說的這麼絕情?

在農村,最讓人心酸的就是那句俗語,“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尤其是我們漸漸長大,而雙親逐漸的老去,心中的各種滋味只有閱盡了生活的蒼桑,體會到了悲歡離合才能感受。

在農村,相信很多人都會聽到老人講一些“莫名奇妙”的話,當時我們都還小,不瞭解那時什麼,但是如今回憶起,別有一番滋味,今天我就分享一下這些年來,體會最深的三則俗語,望大家斧正。

在農村,姑死了,舅去了,剩下老表不來了,老農咋說的這麼絕情?

一、姑死了,舅去了,剩下老表不來了

在農村,人們一般以血緣關係定親疏,通常時候我們聽到老人說“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在我看來,一代一代的延續,“根”走了,關係也就慢慢淡了,轉入下一輩,估計就成了陌路。這其實就如“姑死了,舅去了”,而老表這門親戚也就慢慢的淡了,走動也越來越少了。其實,社會的發展,農村的進步,一代一代的發展,不可避免這就是現實!

在農村,姑死了,舅去了,剩下老表不來了,老農咋說的這麼絕情?

二、父母在,人生尚有出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人立於世,當思報母恩!新年過後,很多的農民還是不得不選擇,背起行囊,漂泊在外,為了生計甭波在全國各地,剩下雙親及年幼的孩子留守農村!在農村,經常聽老人講,人活一輩子,不就是為了孩子嗎?還圖什麼?年幼時,我們外出求學,看不見父母獨守農村,潸然淚下。長大了才知道,父母在,我們還有可以撒嬌哭訴的對象,而父母不在了,這個世界縱然自己如何成功、如何的低落,都只能一人面對,說與誰人聽?

在農村,姑死了,舅去了,剩下老表不來了,老農咋說的這麼絕情?

三、有子貧不久,無子富不長

現如今,在農村人們的思想依舊很保守,這其實也和我們傳統傳承的文化有關。對於這句俗語,小編認為意思是說,家中有子,儘管現在很貧困,但是是暫時的,畢竟隨著孩子的長大,也就逐漸的好轉;而如果家中無男丁,在老人眼裡,都是為別人做嫁衣,閨女早晚都得出閣。其實,這句俗語在小編看來也不盡然,畢竟現在不比往日,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後人!

在農村,姑死了,舅去了,剩下老表不來了,老農咋說的這麼絕情?

【豬友巴巴】服務三農,專注農村,對於農村的這些俗語,您是怎麼看的呢?不妨在留言區評論,對於父母的恩,你報答了嗎?如果沒有,請常回家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