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王陽明心學:家庭和睦即有福報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王陽明

如果說父親是山,母親就是海,山給人依靠,海撫慰人心。

如果說父親是燈,母親就是火,燈照亮方向,火帶來溫暖。

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就是家庭的風水,決定家庭的福報。

初春3月萬物復甦,有心讓家裡再增添一些綠色生機。

某天去花市買花,在一處攤位遇一賣花人家婆媳紛爭。先是婆婆和兒媳吵架,兒子勸母親,兒媳被其他人勸,兒子為熄滅紛爭主動把母親給拉走,母親心不解氣又跑回來吵,兒子幾番勸架不成,氣急搬起花盆就砸,連砸好幾個,兒媳見狀也火氣升級,搬起花盆連砸幾個,此時婆婆反而慌了不知所措,現場亂成一團糟。

當時見狀略略一呆,這一家人的良知呢?

火氣這麼大,值麼?

待這一架鬧完,衝動不外乎又往彼此的心上劃了好幾刀。心體被傷,如不能悔過修補,必日積月累,造成家庭更嚴重的問題。今天此事件,當只是數次紛爭之一,未來此家庭成員都不會輕鬆。

王陽明心學:家庭和睦即有福報

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王陽明

萬般家庭矛盾不外乎就是為己的私慾作祟,即我就是權威,你必須對我好,必須得聽我的,我要不高興你就是撒氣筒。

此家庭問題的發生,源頭在於父母。父母致良知出現問題,如果家庭經常處於嘮叨,指責,吵架等不和諧的狀態,家庭內部就會紛爭不斷。子女從小也會效仿,他也會和別人吵架,埋怨父母,老師,長此以往,家庭氛圍終不和諧,一家人內心都是浮躁。那麼孩子會效仿,造成這種不和諧的原因是什麼呢?

家庭幸福和睦的環境是夫妻共同規劃,建設的結果。

每個人的經歷及思想觀都不盡相同,夫妻在一起除了感情之外,更多的還是相互理解,相互依靠。

生活時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繽紛繁雜的工作及社交常讓心緒浮動。家庭是溫馨的港灣,夫妻間的相互撫慰與理解是最好的療傷良藥。

王陽明心學:家庭和睦即有福報

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王陽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保持和睦的家庭關係和良好的教育方法,會讓孩子感覺溫馨,快樂成長,會在父母的幫助下養成正確的邏輯思維方式和良好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陽明心學世界觀之一是“萬物一體之仁”,即我們應將天地萬物當作是自己身體、心靈的一部分。同時,心學還認為,人皆有良知,只要肯致良知,人人皆可成聖賢。

父母,配偶、孩子是我們心的一部分,他們快樂我們才會快樂,他們傷心我們會因此心痛,不能為了一己私慾去傷害他們。

家庭關係中“我”必須是大愛,是謙和、知禮的,考慮一切問題前先顧及對方的感受。

愛的前提是平等的,致良知,夫妻平等互助,要尊重丈夫的想法,合理引導孩子做事。不要總認為自己就是對的,對方就應該寵自己,更不要過度強迫孩子做事,這是偏執,很多矛盾的禍根就源於此。

致良知,夫妻不相互埋怨。遇事不要有心結,能消化就就消化,消化不了就要良好溝通,不能當成怨氣發洩在家人身上,不僅解決不了事,反而弄的大家心裡都不愉快,反過來會讓自己的心結更甚。

當你埋怨對方時,對方的心情也很難受,當心情都糟糕到極點時,家庭紛爭就會爆發。要多加強自己我修煉,要學會撫平自己心中的不快,要強迫自己忘掉不愉快的事,凡事坐下來心平氣和的溝通,求同存異。

王陽明心學:家庭和睦即有福報

心即理,知行合一。

——王陽明

致良知,夫妻心有大愛。一起多讀些書,共同提高修養,探討研究家庭和睦的方法,要心平氣和的討論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問題,遇到不一致的意見時要找出折中方案。

王陽明心學:家庭和睦即有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