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18-200鏡頭嗎?

手機用戶13956497328


當然有18-200mm鏡頭,而且是一種非常常見的apsc畫幅鏡頭。

佳能、尼康、騰龍、適馬等各廠家也都有18-200mm這各個規格的鏡頭,這個鏡頭並不是什麼高端鏡頭,其定位是入門級,用途主要是旅遊記錄。

我曾經使用過索尼e卡口的18-200mm鏡頭,索尼這支鏡頭明顯比其它品牌的定位更高,無論從設計、做工、技術、畫質等各方面,都比其它廠家的要好,因為它並不只是用在照相機上,還有一個重要的用途是用在e卡口攝像機上。但從本質上看,它依然是一支大變焦狗頭,畫質也沒有什麼巨大突破。

18-200mm鏡頭的優點是變焦範圍非常大。從廣角的18mm到長焦的200mm全覆蓋,在apsc畫幅上等效焦距為28-320mm,對於攝影來說,這樣的焦距覆蓋,基本上包含了所有需要的日常焦段,使用起來避免了頻繁更換鏡頭,可以兼顧各個焦段的題材拍攝。

但是,它的弊端也非常明顯。首先,光圈是浮動的,而且偏小,最大光圈也就只有在廣角端的f3.5,隨著焦距增加,光圈逐步縮小,在弱光環境下,並不好用;其次,即便有防抖加持,在長焦端依然很難手持拍攝穩定,除非在光線非常好的環境下,光線稍弱就很難在畫質和快門速度之間進行取捨了;最後,大變焦鏡頭的畫質都不怎麼樣,變焦範圍越大的鏡頭畫質越湊合,這是不變定律。

上述為本人對18-200mm鏡頭的一些認識,希望對題主有用。

有關攝影的問題,歡迎關注“卷太郎攝影坊”。


卷太郎攝影坊


別說18-200,連18-300都有啊!關鍵鏡頭焦段並不是覆蓋的越廣越好,焦段跨度越大 成像素質越差、並且這種大跨度焦段的頭都沒有大光圈!

18-200我們稱之為“一鏡走天”頭,意思就是擁有它、你就可以掛著它到處拍拍拍了。並不是它素質多高 什麼都能拍、最關鍵的而是方便!

我們出門旅遊經常會糾結帶什麼鏡頭好,帶廣角又怕長焦鏡頭拍不到,帶長焦呢又擔心廣角漏了。多帶幾顆呢 又覺得重、還懶得換鏡頭。所以出門旅遊帶什麼鏡頭 一直是一個比較難以選擇的事情! 但這種大焦段覆蓋的頭就能很好的平衡這個問題啦,它既能廣 又能長 簡直是旅遊神器!一顆頭基本上把所有拍攝題材都囊括在內。


不過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個就是光圈小,一般最大光圈18廣角端只有3.5、長焦端更慘 一般5.6/6.3。

18端還好、拍廣角我們大部分時間其實也要不了大光圈,最痛苦是長焦端 就算5.6的光圈也是遠遠不夠的!200端6.3光圈 那必須得光線很好才行,要麼快門速度慢了 很容易就糊了。要是再收兩檔 那更是可憐!

再一個成像素質不高!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鏡頭最大光圈成像素質都不是最好的、一般非必要情況 我們都會收兩檔光圈 保持一個較高的素質。但這種頭 光圈本來就小 要想保證成像 再收兩檔的話,很多場合 特別是弱光環境 那基本就是廢了。


所以這種旅遊頭、比較適合光線充足的時候、懶人們在戶外拍景掃街什麼的,屬於一個萬金油鏡頭,但要是有特殊拍攝需求、還是得專門的鏡頭才好使。




光影的光陰社


這種頭還不少呢。是光學性能最差的鏡頭之一了。因為光學變焦倍數過大。

適合一般的旅遊拍照記錄的那種拍攝環境。

我喜歡這種鏡頭,拍照適應性強,

我有個18—200就是短了點,我的理想是18—300。出門旅遊帶著挺好的,不用頻繁的更換鏡頭了!

我有一個套頭,一個定焦,還是希望再添個18—300旅遊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