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養二胎,越養越精神分裂

靠譜童書每週推薦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养二胎,越养越精神分裂

對比眼前,遠處的風景總是顯得更加動人。

一天外出辦事,經過可兒學校,看到操場上有學生在上體育課,我想起可兒今天有體育課。

我努力尋找他的身影,都穿著校服,差不多的個子,很難找到。正當我要離開時,一眼瞥見可兒和幾個同學坐下操場的籃球架下,他滿天大汗,應該是剛打完球。

我很興奮地向他招手,他沒看到,他旁邊的同學看見了,拍了下他,指指我。

可兒朝我這邊看,向我淡淡地笑了下,然後又繼續轉頭與同學說話。他不停用衣袖的擦拭額頭的汗,早上給他穿了件背心,那件背心不好脫,他自己可能脫不下來。

我又向他招手,示意他過來,我想幫他脫下。他沒有朝這邊看,又是那個熱心的同學,告訴他我在叫他。

可兒往我這邊斜眼看了下,我還在不知趣的熱情示意,可兒含羞又有點不耐煩擺手,示意我走開。我等了一會兒,他最終還是沒有走過來,也沒有再回頭看。

养二胎,越养越精神分裂

晚飯時,一家人愉快地聊著。可兒突然說:媽媽,以後我們上體育課,你別在外面看了。

語氣隨意,不等我回應,他又談起其他話題。堅決又溫和的表明了態度,看似不經意的蜻蜓點水,是善良的給我留了面子。

孩子總是很好把握了點到為止的尺度,從來不會嘮叨。

养二胎,越养越精神分裂

晚上看著可兒伏案做作業的背影,想著他剛剛點撥我的話。

還是庸俗的失落了,時間飛得好快,比時間更快的,是孩子的長大。一年多的時間,可兒對我出現在他同學和他校園前的態度,天壤之別。

可兒幼兒園的前兩年,我總在出差或者加班,很少去他的學校,他的同學我幾乎都不認識。在他大班快畢業那年,我努力安排時間,參加學校的活動。

學校的春遊,我和可兒早早到教室,可兒興奮的向我介紹教室的每個角落。在等待集合的過程中,他的同學漸漸來了。

我坐在小凳子上,孩子們都圍著過來,爭著和我說話,熱情的做自我介紹,我找話題,說說笑笑,孩子們很高興。

在成人的世界裡,我不是一個好接近的人,容易給人冷的感覺。你看,孩子總是容易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有個混血小女孩,中文不利索,怯生生的站在一旁,我拉起她的手,用英文跟她聊了會兒,她很快露出了笑容。

孩子們圍得更緊了,也爭著要拉我的手。可兒站在我身後,一個胳膊靠在我肩膀上,驕傲的環視著同學,那眼神彷彿在說:看見沒,你們喜歡的這個阿姨,是我的媽媽。

再後來,畢業活動比較多,去的次數多了,可兒的同學與我熟悉了,隔老遠看到我,就喊著:可兒媽媽,可兒媽媽,來坐這裡!

這時,可兒立馬衝過來,牽著我的手,倚靠在我腰間,高傲的仰起頭,用眼神宣告:這是我的媽媽,才不跟你們坐呢。

為什麼孩子長大起來,變化這麼大呢!

养二胎,越养越精神分裂

今日還捧在手心呢,明日就說要飛了。日日盼著孩子長大,起飛的那一刻,又貪戀當初的辛苦和依戀。

養育的辛苦讓我們總在嚮往未來,而未來的幸福只在遙遠的未來而已。

入了小學後,可兒變化太大了,自己盛飯,自己洗澡,自己穿衣服。我一下子從瑣碎的協助中解脫出來了。

人總是不知足,我一邊懷念可兒的小時候,一邊又得意他能完全自理了。

相比之下,妹妹卻還是個小煩人,每次聽到妹妹喊:媽媽我要尿尿了!媽媽我要喝水了!媽媽我襪子掉了!

我心裡唸叨:要是你像哥哥一樣,都能自己做就好了。

晚上圍在一起讀書,妹妹愛上了提問,但是嘴巴跟不上大腦,一個問題腦子裡已經成型,嘴巴卻半天說不清楚:“這個男孩傷心是因為……因為……他的企鵝走了……去了……去了”

每當這時,哥哥就捂著臉倒下說:啊,受不了了,妹妹你快點說呀!

妹妹伸手去拍哥哥,哥哥躲開了,妹妹回頭看著我,嘴巴委屈的撇下,我鼓勵她說完,她努力又把嘴巴擺正,說:因為……因為……企鵝去了南極。

好不容易,把這個問題說完了,沒讀幾分鐘,妹妹的問題又來了,不知她為何開始鍾情於長句子,每個問題都要加入連詞:因為……所以,要是……就好了,如果……如果。

這樣的句子她表達起來太吃力了,說兩個詞就要停下來想。哥哥急於知道故事後面的劇情,不耐煩地喊:妹妹你不要說話了,我真的受不了了!

時間不早了,我沒耐心了,我說:妹妹,等故事讀完了,躺下睡覺時,你再慢慢的提問吧。

妹妹一下子表情沒落,雖然哥哥嫌她慢,她總以為媽媽會等她的。妹妹不再說話,只是乖乖的等我讀。

終於讀完了,關燈睡覺了,妹妹沒有再提問,我也忘記了去安撫她,一心想著他快點睡著就好。

早上送哥哥去學校,妹妹總要跟我們一起去,我們等著她,可她總是很慢,尤其在選擇帶哪個玩具去幼兒園時,要站在玩具箱前想五分鐘。

我心急如焚地看著表,哥哥快遲到了,我語氣不好的喊:妹妹你快點!

妹妹回頭看看我,還是沒有選好。

我不想等她了,不耐煩地說:等下爸爸送你吧。妹妹聽了,慌忙的拿了個玩具,著急的追過來。

路上我和哥哥走得很快,妹妹一路小跑的跟著。她跑的很吃力,但第二天她仍要選擇跟著我們,其實,就為了多跟媽媽呆在路上這10分鐘。

有天睡覺前,妹妹抱著布娃娃問:媽媽,我長大後,也可以當媽媽嗎?我說:當然可以的。

妹妹抱緊她的布娃娃,撫摸著娃娃的頭髮,把臉貼在娃娃的臉上,自言自語的說:等我當媽媽了,我不會大聲說話,不著急,等寶寶慢慢說。

我聽得愣住了,當父母犯了錯,孩子總是能夠精準又溫柔的打臉。看著妹妹眼神裡用堅強掩蓋的委屈和寂寞。

我才意識這段時間對她太不公平了,內疚不已。

我總想她跟上哥哥的節奏,言不由衷的鼓勵,只是為了掩飾我急功近利的心境,是在用哥哥的標準要求她。哥哥已經長大了,省心了,我總想催她長大。

偶爾翻出以前的照片,就在身邊的人兒,感覺熟悉又好久沒見,那個小胳膊小腿,那份燦爛的笑容,那時怎麼可愛呢!

养二胎,越养越精神分裂

恨不得能回到以前,再抱一抱當時的孩子,當初的艱辛畫面都煙消雲散了。而在每一個疲憊的當下,又想快點飛到未來就好。

當眼下變成往事,回憶起來又覺得美妙無比。過去很美,未來也很好,當下總有點差強人意。

時間對孩子來說或許是無窮無盡的,對媽媽來說稍縱即逝,那些美好的當下,動人的時刻,回頭看時是否還能記得?

其實很多畫面都已經模糊,只剩碎片,體驗只在當下流動。

媽媽,慢慢來,不催孩子長大。

▶作者:Lucy,愛讀童書媽媽小莉特約作者,魔都二寶媽,曾是一枚理科技術宅,卻擅長用文字記錄養娃歷程,為人低調,文筆動人。

-End-

养二胎,越养越精神分裂

大寶正在飛速長大,二寶卻還話都說得不太利索,lucy這個二寶媽媽,也遇到了對孩子不公平,節奏把握得不準的時刻。

不過,她是個敏銳的媽媽,育兒道路稍稍走偏一些,又能快速回到正軌上。

其實,誰沒經歷過這樣的時刻呢,就像lucy以前說過的,哪個父母能保證自己和孩子的親子關係一直順遂。

想起我和三個孩子也在磕磕絆絆中努力愛著彼此,我會盼她們長大,也在怕她們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