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博陵文苑」老梨樹下謁前賢:博野雖小,誰可小覷?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老梨樹下謁前賢

“桃之夭夭,爍爍其華”, 但總感俗豔了些,彷彿站街女的濃妝豔抹,遠觀尚可,近則俗氣撲鼻,嗆得難受;牡丹雍容華貴,貴婦人般珠光寶氣,高高在上,盛氣凌人,讓人望而卻步。唯有梨花,看到她第一眼,她的潔白,她的清純,望之如雲似雪,徜徉林中,流連樹下,淡淡清香,絲絲縷縷,直叫心胸開張,汙濁之氣盡皆煙飄雲散,心早醉了。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和梨花的緣分,也許是天生的。老人們說:我家祖墳曾叫“梨樹墳”,幾十株大梨樹蔚為壯觀,春天裡,一片花海,芳香四溢,蜂蝶飛舞,那才叫好看。老人們陶醉的神色,我久久難忘。可惜,梨樹被刨掉了,打製成學生的課桌,做成民兵練習拼殺的木頭槍。失之交臂,無緣一見,梨花情結卻深深植於心底。直到年近不惑,才見到心儀多年的梨花,倍感欣慰親切,似故友重逢,如前世相知,相見恨晚,戀戀難捨,暗下決心:明年花期,定當早早來聚。不想,第二年噩耗傳來,新建工廠,梨園被毀。我大瞪兩眼,欲哭無淚。

之後幾年,每到春天,心便隱隱作痛,我知道那是為一面之緣的梨花。幸好,聽說離我們不遠的博野縣尚存大片梨園,不覺怦然心動,4月8日,說走就走,好像是趕赴一場久盼的約會,隻身一人,來到沙窩村北的梨園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沙窩村始建於唐,建村時就種梨樹,品種是大唐名相魏徵培育的晉州鴨梨,明清時期栽培日盛,康熙年間形成規模,現在,沙窩村周圍千株以上的梨園隨處可見,樹齡超250年的梨樹多達萬株。千年古梨園的簡介果然言之不虛,走進梨園,轉悠兩三個小時,仍不見盡頭,置身其中,放眼望去,前後左右,東西南北中,到處都是梨樹,一眼望不到邊,彷彿身梨樹的海洋。我正在感嘆,旁邊有人說:你就轉吧,一天也轉不完,村南還有,著名的夫妻樹就在哪兒。哈哈,萬畝梨園,一片花海,果然名不虛傳!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越往裡走,老樹越多,剛為這株讚歎不已,又見前面一株樹身更粗,樹枝更壯,年代更為久遠。銅枝鐵桿,蒼勁有力,或直刺蒼穹,或蟠曲延伸,形態各異。盛開的梨花似滿頭白髮,陣陣春風吹來,彷彿笑的花枝亂顫。一路走一路驚喜不斷,好像來到了長壽村,一株株老樹就是一位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忽然,想起了那段京韻大鼓,九十多歲的老奶奶還要回孃家看望她的老媽。這梨園的老壽星又在哪兒呢?繼續前行,忽見一高大梨樹迎面而立,樹幹兩人合抱不過來,根部更粗,三條大桄宛如檁條粗細的蟒蛇,枝繁花盛,掛著許多祈福的紅飄帶。樹四周是半人高的鐵欄杆,西面立一石碑,上書“古梨樹王”。一個小夥子正在解說:這樹是嫁接的,樹幹380多年,下邊樹根超過800年,那年打了眼兒,測的年輪……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380年前,正值明清更替、兵荒馬亂之秋。在年輕人喋喋不休的講述中,猛然想起,博野一位名人幾乎就與梨樹王同齡他有著“北學之宗”美譽,姓顏名元,號習齋。早時,曾讀到博野作家孔淑茵的《為顏元記》,掩卷後,端坐良久,暗挑大指,為顏元,亦為孔淑茵。心想有此二公,博野雖小,誰可小覷?今日,既到博野,老梨樹又幾乎與顏元相伴成長,何不前往拜謁?經問,顏元故里北楊村距此僅十數里,尚有祠堂存焉。於是,離開梨園,登車前往。

村西下車,沿一條東西大街進村。當日,正值大集,街兩旁有買有賣,熙熙融融,一片市井繁華。一路打聽,聽說去嚴家祠堂,村民都很熱情,指引前行,直到康樂衚衕。人說:由此往北,到頭就是。拐進衚衕,我撣了撣身上塵土,放輕腳步,心頭升起一股朝聖般的莊嚴。衚衕兩側牆上,一幅幅宣傳畫,吸引著我的目光:智教九斤、萬事之魂、格物致知、壁上題詩、放驢、虛心、敬神不如敬人、有理讓人……一則則故事生動鮮活,彷彿看到習齋老人正從衚衕深處笑呵呵地走來。先生不是酸腐的文人,不是之乎者也的書呆子,而是一位睿智哲思、和藹可親的長者,就遊走在街頭巷尾,活在了鄉親們心中數百年。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衚衕盡頭立有一通石碑,上寫“顏習齋故塾”,系清末後學蔣式芬敬題。石碑西側即是顏習齋祠堂,祠堂面闊三間,中間是先生的坐像,左右各有得意門生相陪,東西兩牆是先生生平事蹟簡介,讀一段心中便升起一層敬意,難怪先生享有“師聖”之譽,牆上掛滿“道冠群儒”、“倡明聖學”、“中華瑰寶”、“德教傳世 真學無雙”的匾額,先生名至實歸,當之無愧對聯“存性存學存治存人 實文實行實體實用”是對先生學術宗旨的精準概括;“七字富天下:墾荒、均田、興水利;以六字強天下:人皆兵,官皆將;九字安天下:舉人才、正大經、興禮樂”是先生的治國韜略。放在今天,先生的真知灼見仍是熠熠生輝。

看管祠堂的是位80多歲的老人,身體康健,她說常有人來看望聖人爺爺。300多年過去,滄海桑田,大浪淘沙,多少人和事盡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古梨樹下游人如織,顏習齋祠堂裡拜謁者不斷,何也?猛然,想到臧克家的名作《有的人》,根扎故土、根植人民者,才可長壽不朽,於樹於人,同為一理。

作者簡介
「博陵文苑」老梨樹下謁前賢:博野雖小,誰可小覷?

史新會,保定市清苑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兼常務副秘書長,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唐河文化藝術協會理事,河北省作家協會、保定市作家協會會員。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陸續有小說、散文、詩歌、雜文、民俗文化等作品散發於《當代人》、《河北作家》、《荷花澱》、《青少年文學》、《荒原》、《中國教育報》、《河北教育》、《雜文月刊》、《雜文報》、《微型小說選刊》、《保定日報》和《保定晚報》等報刊,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省市級獎勵。

博野人都在看

「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博陵文苑」老梨树下谒前贤:博野虽小,谁可小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