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東北如何才能有效突破人口瓶頸

東北如何才能有效突破人口瓶頸

譚浩俊 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研究員

東北已到了發展的關鍵時刻、危機時刻,如何適應新時代要求,把人才問題解決好,把勞動力流失問題解決好,對東北的執政者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東北如何才能有效突破人口瓶頸

據媒體報道,對於處於新一輪振興期的東北地區而言,在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同時,還面臨著出生率低的問題。以遼寧省為例,按照該省老齡辦發佈的《2016年遼寧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末,遼寧省總人口為4267.9萬人,其中,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925.3萬人、已佔總人口21.7%。同期,全國老年人口2.3億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6.7%,遼寧省老年人口比全國高出5.0個百分點。

再以吉林省為例,1982年吉林省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84,當時全國的平均水平為2.92。2000年,吉林省婦女總和生育率下降到0.84,全國平均為1.22;2010年進一步下降到0.76,全國平均為1.18,人口長期處於1.3以下的超低生育水平。

一方面,人口不斷進入老齡化狀態,一方面,新的人口又得不到有效補充,形成雙向惡化的格局。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是社會負擔不斷加重,政府也好、企業也罷,都會面臨越來越重的人口老齡化壓力,面臨可能帶來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低生育率帶來的則是人口結構不合理,勞動力資源不斷減少,並有可能出現勞動力斷層風險,導致社會穩定性減弱。

更重要的,在人口結構已經出現嚴重不合理、老齡化格局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勞動力和人才外流現象在東北也表現得非常明顯。大量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技能的人到外地打工就業,造成東北勞動力和人才都出現空心化現象。也就是說,東北已經進入嚴重的人口瓶頸狀態,人口對東北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越來越強。要振興東北,首先必須解決人口結構失衡和勞動力補充能力下降的問題。

東北如何才能有效突破人口瓶頸

雖然按照有關機構的調查,東北願意要“二孩”的家庭在增多,生育率低於全國平均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但是,從東北的實際情況來看,一方面,想要“二孩”的仍然不是主流,沒有真正讓東北在生育率問題上放下心來;另一方面,想要“二孩”的主要是中年人口家庭,年輕人不要“二孩”的仍然是主流。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東北人口出生率不高的問題,仍然比較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一系列振興東北政策的作用下,許多投資者開始把目標轉向東北,決心到江北去大幹一場。但是,面對東北已經出現的人口結構不合理、勞動力減少、人才斷層問題,對投資能否順利落地十分關鍵。要知道,如果沒有勞動力和人才做支撐,尤其是勞動力,對投資者的投資信心是相當重要的。人,才是投資和發展的首要因素。只有人的條件滿足了,投資者才會有信心去投、有信心去發展。

這也意味著,東北要想振興,就必須突破人口瓶頸,必須解決好人口老齡化和生育率偏低的問題。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關鍵是把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建好,把社會服務體系建立好,如養老服務機構、養老保險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等,讓進入老齡化的人口不因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而出現恐慌,從而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對出生率偏低問題,則重點從政策入手,鼓勵年輕人生育、鼓勵年輕人要“二孩”。如果說過去對“二孩”是限制,生了“二孩”要罰款的話。今天的東北,對於生“二孩”的家庭,可能要推行獎勵政策了。

在此基礎上,要出臺更多留住人、留住人才的政策。對東北來說,勞動力不能再流失,人才更不能再流失。想當年,各類人才都是向東北集聚。今天的東北,即使不能象當年一樣集聚大量人才,也不能再讓人才流失、讓勞動呼流失。如果人才和勞動力力不能迴流,東北要想振興,仍然可能只能是口號。

東北如何才能有效突破人口瓶頸

總之,東北已到了發展的關鍵時刻、危機時刻,如何適應新時代要求,把人才問題解決好,把勞動力流失問題解決好,對東北的執政者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更多精彩文章,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