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何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雪崩式潰敗”,三星第一季度淨利潤還能暴漲52%?

心絃指間


時間過的很快,一轉眼2018年已經到了四月末。各大公司第一季度的財報紛紛出爐。翻看一下三星的財報有兩個數據非常顯眼。

首先是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五年來一直“雪崩式”下跌——從20%跌至0.8%。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總出貨量是4.49億臺,大約佔全球總出貨量的三成。而2017年三星在中國市場裡總共只賣出了1107萬臺手機。市場份額僅佔2%左右,在2017年四季度的份額更是跌至了0.8%。可以用慘不忍睹形容。

但反觀三星在全球市場,財報卻是一片亮眼,2017年三星手機在全球市場銷量第一(並且這個第一已經保持了多年)。

並且,受芯片業務強勁拉動,三星電子2018年一季度淨利潤暴增52%。

這個一跌一漲究竟是什麼道理呢?大家聽我來細細分析一下。

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失敗內因和外因都有

看了一些報道,很多文章把三星在華失敗歸結為Note7的自燃事件。其實筆者覺得並不盡然,三星Note7事件是在全球發生的,並不是單一在中國市場。三星在別的市場中都可以順利收復失地而偏偏卻在中國市場裡遭遇了雪崩式下跌。可見Note7事件並不是三星失去中國市場的直接原因。

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失敗歸結起來主要還是因為以下兩點:

首先,三星對中國市場的本土化做的不好。在這點上三星電子應該是犯了常見的大公司病。

中國市場是一塊非常特殊的市場,由於不能在手機裡使用谷歌服務和谷歌市場。所以導致系統在APP管理方面的對其他地區都要弱很多。這就需要手機廠商自己去優化:深度定製系統,創建自己的應用市場,優化APP對內存的佔用。這樣才能提升用戶體驗。

而不得不說三星在這方面做的很不夠。導致從三星s6和Note4時代開始,三星手機的體驗就已經不如國產手機。而手機的售價又往往高於國產手機。這也是三星手機在國內銷量下滑的一個主要原因。

舉個栗子,三星最近旗艦機s9國行版本售價將近6000,4+64GB版本。而國產的手機8+128GB版本在都在四千到五千左右價位。何況在有谷歌市場的情況下4GB運行內存一般不會存在卡頓情況。但在國內要流暢使用手機6GB以上起步還是必須的。

其次,就是國內手機廠商的崛起。以華米ov為代表的中國廠商目前在全球手機銷量榜上都已經在前幾位。實力上已經並不輸三星太多,在國內市場的本土化做的又比三星要好,所以迅速的搶佔了三星的市場份額。

此處三星可能會跳出來念一句經典臺詞:不是國軍太無能,而是共軍太厲害了……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國內市場的雪崩不影響三星電子的整體業績

三星依然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老大

雖然經歷了Note7的電池門事件,但這並沒有讓三星電子傷筋動骨。

即使發生了Note7召喚事件,但三星依然是2016年全球手機銷量的榜首。2017年推出s8和Note8以後又迅速贏了市場口碑。

2017年三星手機總出貨量為3.17億臺,市場份額高達21.6% 。且三星手機的利潤在智能手機市場中屬於比較高的。2017年三星每買一部手機的利潤大約是31美元,同期的華為,OPPO,vivi賣一部手機的利潤大約是15美元左右。只有三星的一半不到,而小米手機的平均利潤只有可憐的2美元。

所以單智能手機市場而言,三星的實力已經可以敵過華米ov了。

但三星最可怕的並不是這點,而是三星的垂直產業鏈

我們要注意到,三星電子並不僅僅是一家智能手機廠商。它的業務範圍滲透到了智能手機的上游,包括存儲芯片,

AMOLED面板和手機芯片soc領域,三星都有自己非常成熟的生產線。

目前全球的智能手機廠家很大一部分存儲芯片和AMOLED面板的供貨就來自三星。也就是說,三星即使不做自己的智能手機了。它還是能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錢。

就在前幾天,蘋果還在抱怨三星供貨的AMOLED屏幕價格太高導致了iPhone X的售價過高。有報道稱,一個 AMOLED屏幕的價格佔到了iPhone X整體造價的1/3。 是的,事實就是三星每賣給蘋果一塊屏幕所得利潤比他自己賣一部手機都要高很多。

這讓蘋果都要受三星的夾板氣。有什麼辦法?AMOLED面板目前只有三星出的最成熟。蘋果尚且如此,國產廠商受三星的鉗制就更嚴重了。

所以從這裡方面看來,雖然三星在中國市場受阻。但對於三星來說只是一場局部戰爭的失敗。三星在整體的戰略上還是要領先國產的手機廠商一截的。

對於國產手機廠商來說,我們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應當妄自尊大。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失敗的原因是本土化做的太差,競爭力缺失。這是目前正在積極走出去的國產廠商值得注意的問題。

三星在產業鏈上游的優勢,也是我們應該奮起直追的。只有在上游有了話語權。國產手機才不會這麼容易被別人掐住咽喉。中興事件值得國人警醒,警醒,再警醒!


有態度的土豆


這個問題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三星的主業不是手機,而是芯片!

很意外是不是?有點心靈受傷是不是?芯片,最近咱尤其聽不得這個詞,簡直是“刺心”!


我很認真地對你說,請收起玻璃心,向強者學習不丟人。很遺憾,三星正是芯片市場的強者之一。在三星一季度15.6萬億韓元的運營利潤中,芯片業務運營利潤達到11.6萬億韓元,佔總利潤的近75%。

而且三星手機在全球市場依然表現出色。2017年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


當然,三星並非沒有問題,因為他在芯片領域有強勁對手,而且商業手段上也有問題,涉嫌價格操縱。

2006年,美國司法部認定三星等串謀操縱DRAM芯片價格。三星和海力士認罪,總計支付了7.31億美元刑事罰金,兩家公司高管總計入獄服刑3185天。

最近,三星電子、海力士公司以及美光科技又遇到了一樁集體訴訟,被指控串謀限制DRAM內存芯片供應,從而人為地將零售價格保持在高位。截至2017年年中,三星、美光以及海力士總共佔據96%的全球DRAM芯片市場份額。

希望我國企業能知恥後勇,奮起直追!


沉默的磚家


三星手機業務,目前在中國市場基本上是處於很尷尬的地位,低段位被國產眾多品牌圍剿,高端市場被華為異軍突起,還有巨頭蘋果緊握大塊蛋糕。

特別是三星note4的爆炸,導致口碑上的斷崖式下跌,可以說在三年前拿著三星手機代表時尚,而此刻再去拿著三星手機,別人都會建議換華為等國產品牌。

還有,在韓劇中基本上都是拿著韓國品牌手機的植入,這一點值得大多數國人學習,韓國人對於自己本國品牌的支持遠遠是超過我們,但可能是我們選擇太多,也可能是“洋氣”思維的影響。

而手機業務在三星的整體業務來說,只是一個分支,雖然在中國市場上銷售差,但全球市場上,它還是可以排進前三甲。我們國內品牌大多數還在走全球化的道路,這是未來的挑戰。三星最關鍵的是,它是全球最大的屏幕供應商之一,擁有自主研發和精細品控能力,國內大多數廠商對於屏幕的需求還是把訂單給了三星。

特別是最近“中興事件”爆發,在處理器和高端屏幕的核心技術上,三星在全球還是巨無霸,沒有之一。這一點是沒有爭議的,也是國內品牌要繼續趕超的。

還有,三星是韓國支柱企業,可以說三星動盪就代表韓國經濟的變化。

就像谷歌沒有進入國內市場,但安卓系統卻是環繞在我們每個人身邊。

喜歡我文章請加我公號:魔投譚先生


魔投譚


高智能芯片是三星的主要盈利點,內地廠商低成本的競爭,導致三星手機市場份額降低,但手機的核心部件芯片給三星帶來豐厚的利潤。



三星集團旗下有:三星電子,三星地產,三星酒店,三星保險,三星航空等,涉及金融,軟硬件,機械,化學,醫療等眾多領域。三星集團不僅是韓國跨業集團,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

三星與蘋果不同的是,三星對智能手機的依賴性慢慢減少,即使三星再中國跌到谷底,但再國際上並沒有阻礙他的盈利啊!



受芯片業務強近拉動,三星2018第一季度暴漲52%,創造了歷史記錄。

三星半導體業務非常亮眼,三星第一季度的芯片營收同比暴漲43%。

不過三星的OLED面板放緩對第二季度業績增長構成挑戰,三星手機業務龐大而脆弱,但三星已經開始走向多元化。



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三星手機的總出貨量為3.17億臺,市場佔有率21.6%,依然佔據全球第一。

在全球手機需求軟和疲軟之際,三星扔可依靠內存芯片來提升整體業績,此外,三星在連接設備,軟件,AI,也存在著新的機遇。



最後:再中興遭到美國禁售的背景下,芯片已經成為國人最大的痛點,而三星在芯片業務表現出來的強勢,對中國市場和科技巨頭敲響警鐘。


贏在路上


為何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雪崩式潰敗”,三星第一季度淨利潤還能暴漲52%?

回答之前我們先理清一個概念,三星這個概念我們應該叫它三星集團,它旗下的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航空、三星人壽保險等組成了三星集團。而三星電子日前公佈的第一季度初步財報顯示,在截至2018年3月底的第一季度,其運營利潤為15.6萬億韓元(合147億美元),同比增長57.6%。這裡只是三星電子,並不代表三星集團。

芯片業務主導作用

受芯片業務強勁拉動,三星2018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暴增52%。財報中明顯將芯片業務作為三星電子的主導,芯片業務運營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1.6萬億韓元,佔總利潤的近75%。

那麼三星芯片業務優勢在哪裡?

三星DRAM和NAND存儲芯片在國際市場都佔有主要份額,在2018年,有分析師DRAM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尤其很多物聯和高速運算應用,都需要高速內存支持,這就導致三星在2018年DRAM芯片的銷售的穩健提升,雖然NAND存儲芯片相對價格變低,但是需求也相對加大,而三星的芯片輸出所得利潤也因為這方面芯片的需求持續增加。

由於技術的壁壘,以及三星的尿性,DRAM價格也會居高不下,預計在2018年,芯片將成為三星電子主要利潤點。

中國市場“雪崩式潰敗”,中國手機廠商的春天。

在賽諾Q1中,OPPO成為了一季度中國市場銷量最大的智能手機廠商,出貨量達到了178萬。排名第二的是vivo,出貨量為1734萬臺。而三星線下銷售僅179萬臺。

下圖為線下銷售:

三星在中國市場的持續敗退,說明中國廠商的春天,也說明了在手機市場的競爭中,三星在2018年只會下降,但是三星應該會尋找手機銷售的新出路,或者將三星電子的重心向芯片或者其他方面偏,畢竟手機只是三星電子主營的一塊,但是中國市場這麼大,三星應該不捨得從中國手機市場中抽離。

總結:三星第一季度淨利潤暴漲52%歸功於芯片的持續穩健的發展,但也不可忽視,三星電子其他業務的作用。


LeoGo科技


我擅長解讀財報,所以翻了下三星 2018 年 Q1 財報,從數據結合實際情況來分析下。


首先我們看看三星的利潤狀況:


對比數據的第一列和第三列,我發現:相比去年同期,三星的運營利潤、稅前利潤、淨利潤都有大幅增長,漲幅都差不多在 50%。


三星旗下有多種業務,比如手機、面板、半導體等等,具體是哪些業務帶來增長呢?


我們不妨看看具體各業務的運營利潤。

可以看到,三星的業務分為三大塊:

  • CE 消費電子

  • IM 手機業務

  • DS 包括在半導體、屏幕等的零部件的業務


可以看到:

  • 相比去年同期,手機業務的利潤是漲了一些的,和我們的認知有些出入,略感驚訝

  • 貢獻了最多利潤的,就是半導體業務。三星一共 15.64 萬億的運營利潤,其中有 11.55 萬億韓元的利潤由半導體貢獻。


三星的半導體有多強?拿處理器的加工唯一,目前量產最先進的工藝是 10nm 工藝,比如高通 835、華為麒麟 970 等高端處理器,都需要 10nm 工藝來生產。


那世界上掌握 10nm 工藝的,只有三星、英特爾和臺積電。高通 835 的加工,就是三星來做的。

大陸最先進的中芯國際,目前只能生產 28 nm工藝,和三星差距甚遠。




除了處理器加工,閃存也屬於半導體業務。

過去一年,閃存的價格飛漲,作為閃存巨頭的三星,自然大賺特賺。

閃存價格飛漲的原因,就是智能手機開展內存競賽,都用大內存,內存供不應求,價格連連飛漲。


三星的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雪崩式潰敗,為什麼淨利潤還能暴漲52%?

因為生產手機對內存的需求大,內存價格飛漲。而三星作為內存巨頭,其他的手機品牌都得找三星買內存。


陸家嘴文青


4月26日,三星發佈了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三星運營利潤達到創公司記錄的15.6萬億韓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8.03%。

一邊是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持續低迷,一邊是運營利潤創紀錄。失去中國消費者喜愛的三星,用成績成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Strategy Analytics 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三星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僅為 2.1%,令市場驚訝的是,2017年第四季度,三星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只有0.8%,而5年前三星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則是達到了20%。

在中國市場的潰敗並沒有影響三星高利潤的增長,其原因如下:

第一季度,三星利潤約有75%來自芯片業務。

據瞭解,三星電子當前控制著全球DRAM內存芯片市場約三分之二的份額。該公司芯片部門第一季度運營利潤達到11.6萬億韓元,高於去年同期的6.31萬億韓元;營收達到20.78萬億韓元;運營利潤達到55.6%。

三星芯片跨越式增長的關鍵,在於過去一年多DRAM和NAND閃存價格的急速攀升,而三星正是DRAM和NAND市場上的領頭羊。

目前,NAND Flash市場被三星與東芝聯合的ToggleDDR陣營和英特爾與鎂光為首的ONFI陣營把持,三星、東芝、閃迪、鎂光、SK海力士等國外巨頭佔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三星可以被稱為“絕對霸主”,市場份額約38%。

而在DRAM市場,三星、SK海力士、鎂光佔據了主要市場份額。

在2016年第四季度,三星的市場佔有率達47.5%,SK海力士的市場份額為27.3%,鎂光的市場份額為19.4%。

在中興遭美國禁購的背景下,芯片已成為國人的一大痛點,而三星在芯片業務表現出來的強勢,對於中國市場和科技巨頭們也是一種警醒。


AI財經社


我想起任正非。

當年note7爆炸事件得出是三星自家電池缺陷的結論,任正非說過的話大意是這樣的:

“華為的供應鏈管理是優中選優,我們不能內部搞全產業鏈。自己投資搞出一堆小姨子小姑子的供應商。因為是自家的東西,你不用也得用,沒得選;對質量的嚴格要求就不好落實。”

這話說的真有道理啊有木有~~~~不愧是智者,高屋建瓴。


可是今天三星利潤暴漲的結果說明了什麼?經過一些答主分析,三星的靚麗財報,並不是其手機業務增長,而是主要來自於其供應鏈上的盈利暴漲,面板、芯片半導體、內存、電池等;手機面板屏幕強勢到蘋果也要低頭。

禁不住想起之前考察過一個手機產業供應鏈的製造商,他告訴我:

“不要看這些中華酷聯啊,VO啊現在搞得這麼熱鬧。其實手機廠商是不賺錢的,單機利潤就幾十塊錢。真正賺錢的洽洽是給手機做配套的供應商,攝像頭啊,面板啊,小喇叭啊,塑料背殼啊之類的,他們的利潤率比手機廠商高多了!”

有意思啊!手機市場在增長,所有的手機廠商卯足勁衝鋒的時候,三星既是最前排的隊員之一,同時他還給所有的參賽隊員提供後勤服務,賣水啊、毛巾啊什麼的!而且他家的水、毛巾近乎壟斷,別人家想做這門生意都做不了!

當年美國西部淘金熱,大家都瘋狂的揮鍬挖地的時候,有個聰明的傢伙不挖地只賣水,像不像?

三星的這份財報,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反思。小姨子的公司到底好不好?保障你的主業供應只是一方面,如果你扶持她發展到了成為一個巨頭的程度,她給你帶來的驚喜可能超乎你的想像。所以,思路不能固化,不要總想著保持主業的控制力;雞蛋可以多放幾個籃子,讓子彈多飛一會兒再說。

雙刃劍效應,優劣俱全,不可偏廢,不可不察。


一劍西來舞榭歌臺


在去年,三星手機在中國和印度等國家的市場份額暴跌,儘管三星推出蓋樂世S8、S9,也沒有挽回消費者的心。這個結果一點都不奇怪,隨著中國智能手機的崛起、Note7爆炸事件以及薩德事件的影響,中國消費者已經徹底拋棄三星了。前幾年身邊還是有不少人用三星的,可現在都基本上沒見過了。

但是三星發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運營利潤為15.64萬億韓元(約合14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淨利潤為11.6萬億韓元(約合107億美元),同比增長52.11%。為什麼三星在中印等市場節節敗退,淨利潤卻能再創新高呢?

目前三星半導體業務撐起公司利潤

雖然三星手機業務利潤節節下滑,但是全國市場儲存芯片需求持續走高,而三星控制著全球三分之二的DRAM市場。光是這一項業務的季度利潤高達11.6萬億韓元。達到了手機部門的三倍。本季度三星電子四分之一的利潤來自其半導體部門。



三星已經開始著手拯救手機業務

三星為了挽救智能手機業務,已經計劃在2019年發佈用戶期待已久的 Galaxy X,此款手機最大的亮點就是據福布斯報道,它擁有三塊屏幕!展開之後顯示面積也非常大。三星方面表示設計部會在6月完成這臺手機的設計,並且為了給它讓路,Galaxy Note 9 也將會在夏天提前發佈。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支持三星手機還是國產手機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高科技智能芯片等業務才是三星的主要盈利點。內地廠商的低成本的競爭,導致三星的手機市場份額下降;但手機的核心部件芯片出口,卻給三星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2018年4月26日,三星公佈2018財年第一季度(Q1)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一季度總營收為561億美元,同比增長20%;淨利潤為108億美元,比2017年Q1的71.37億美元)暴漲52%。由此表明,雖然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雪崩式潰敗”,但三星集團的利潤不跌反漲。

三星集團旗下子公司有:三星電子、三星物產、三星航空、三星人壽保險等,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三星集團不僅是韓國最大的跨國企業集團,同時早已躋身於上市企業全球500強。 三星電子的業務包括:消費電子業務;手機業務;半導體、屏幕等的零部件的業務。其中手機業務有:手機屏幕、存儲、芯片等部件。



由此可見三星電子以及三星集團的業務已經到了縱橫交錯的層面,單一產品市場遇到阻力,其它領域能夠迅速彌補。

2018年3月7日,三星電子在美國發布三星2018全新家庭娛樂產品陣容。三星著重展示了QLEDTV旗艦產品的各種優勢,並增加了三星電視在超高清、優化型超高清和超大屏電視等產品種類。三星2018年QLEDTV新品基於開創性的設計、驚豔的畫質和學習型的智能功能,對於消費者具有較強的粘性,能夠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


然而,三星手機在內地市場份額下降乃不爭的事實。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本土化滯後,沒能完全適應中國用戶的產品升級訴求。

中國乃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目前蘋果與三星手機在華銷量下降,一方面受制於技術設計上的瓶頸,另一方面在中國化方面,確實不如華為和小米手機。

歡迎行家批評指正!預祝五一勞動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